2011-2012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

上传人:dream****gning 文档编号:136880408 上传时间:2020-07-03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2012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1-2012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11-2012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11-2012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11-2012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2012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2012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理 想 学 案教师寄语:一个人若是没有确定航行的目标,任何风向对他都不是顺风。(法)蒙田学习目标:1、理解并识记“倔强、寂寥、诅咒、碌碌终生、可望不可即、绝处逢生”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歌,领会诗人的思想感情,理解诗歌的主旨。3、品味诗歌凝炼、优美的语言,培养学生赏读诗歌的能力。4、帮助学生树立崇高而远大的理想,并为之奋斗。学习过程:资料袋:了解作者:流沙河,原名余勋坦,四川金堂人,1931年11月11日生在成都。中国作协理事、四川作协副主席,作品出版20种。字词积累1、给加点的字注音。寂寥( ) 扒窃( ) 玷污( ) 诅咒( ) 洗濯( )缀连( ) 莹莹( ) 船舶( )

2、蜕 ( ) 倔强( )2、解释下列词语海天相吻:浪子回头:碌碌终生:绝处逢生:可望不可即: 诵读感知3、教师范读,学生听读、欣赏。4、学生诵读:调动情绪,纠正音准,品味语气、语调,把握韵律、节奏。5、通过朗读课文,你认为这首诗歌的主旨是什么?文中哪些词语最能表现文章的主题?理解探究6、小组内合作,试着分析本诗歌的结构。 合作释疑7、这首诗意蕴丰富,蕴涵了深刻的哲理,你是否都读懂了呢?请细读诗歌,勾画出自己不懂得地方,并在小组内交流。请组长将交流会仍然不能解决的问题记在纸上,然后全班交流。8、理想是一种看不见也摸不到的东西,本诗中作者是用什么形象来表达理想的意义的?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修辞手法,这样

3、写有什么好处?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拓展迁移9、品读课文语言,仿照第一节诗,写几句话。10、对照课文,联系自己,谈谈你应该怎样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努力奋斗。重温经典11、积累关于“理想”的名言警句。课堂小结12、通过本文的学习,你的收获是当堂达标阅读下面两节诗,回答问题: 理想使忠厚者常遭不幸; 理想使不幸者绝处逢生。 平凡的人因有理想而伟大, 有理想者就是一个“大写的人”。 英雄失去理想, 蜕作庸人 可厌地夸耀着当年的功勋; 庸人失去理想, 碌碌终生, 可笑地诅咒着眼前的环境。13、这两节诗主要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它有什么表达效果?14、“可厌地夸耀着当年的功勋”, 为什么说是“可厌”的?1

4、5、“可笑地诅咒着眼前的环境”, 作者为什么说是“可笑”的?16、“大写的人”是指怎样的人?结合你身边的生活,列举出你所知道的“大写的人”的名字,并简要说说其事迹。 参考答案:14、略 5、要点:鼓励人们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奋斗。 6、 总:第l节,总说理想是前进的方向。分:第2、3两节“理想的历史意义”。 第4、5、6、7节“理想的人格意义”。 第8、9、10、11节“理想的人生意义”。总:第12节,鼓舞人们树立理想,为理想而奋斗。7、略 8、比喻:这首诗运用了大量的比喻,贴切而又生动形象,使抽象的事理形象化。 意象:诗歌中的具体形象。 9、示例:爱心是风,卷来浓密的云;爱心是云,化作及时的

5、雨;爱心是雨,滋润久旱的树;爱心是树,为你撑起绿阴。 10、略 11、理想是需要的,是我们前进的方向,现实有了理想的指导才有前途;反过来,也必须从现实的努力中才能实现理想。 周恩来 、一个人若是没有确定航行的目标,任何风向对他都不是顺风。(法)蒙田 、我们如果没有理想,我们的头脑将陷入昏沉;我们如果不从事劳动,我们的理想又怎样实现?陈毅 、生活中没有理想的人,是可怜的人。屠格涅夫 、世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 苏格拉底 、理想并不能够被现实征服,希望的火花在黑暗的天空闪耀。 巴金 、一种理想,就是一种力! 罗曼罗兰 12、略 13、对比,突出强调理想对于人生的重要。 14、吃老本,躺

6、在功劳簿上争夺名利,当然令人讨厌。 15、凡是只会怨天尤人,诅咒眼前的环境,当然可笑。 16、指崇高伟大,具有高尚人格的人。周恩来,从小立下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志向,终于成了一个对中国革命有巨大贡献的伟大政治家。行 道 树 学 案设计人: 朱衍芹 审核人:李因娥教师寄语:奉献是一种牺牲,也是一种快乐。学习目标:1、学习作者运用对比突出主旨的写作手法。2、理解行道树无私奉献者的形象3、朗读课文,揣摩并体会形象化的语言。学习过程:1、走近作者:张晓风,台湾著名女散文家, 1941年生于浙江金华。八岁后赴台,毕业于台湾东吴大学。六十年代中期就以散文成名,1977年其作品被列入台湾十大散文家选集,人称其

7、文章“笔如太阳之热,霜雪之贞,篇篇有寒梅之香。”评价甚高。积累词语:2、能读会写:(1)、堕(du)落:(思想、行为)往坏里变;沦落、流落。 堕,落、掉。(2)、点缀(zhu):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事物更加美好。(3)、深沉:沉着持重;思想感情不外露。(4)、繁弦急管:形容各种乐器同时演奏的热闹情景。弦,指弦乐器。管,指管乐器。(5)、红灯绿酒:形容奢侈糜烂的生活。(6)、贪婪(ln):贪得无厌(含贬义);不知满足。(7)、冉冉(rn):慢慢地。 (8)、烟囱(cng) (9)、 苦熬(o)(10)、给予(j y) (11)、牙龈(yn) (12)、雏(ch) 形 整体感知:3、听范读,初步

8、感知课文内容。4、感知行道树的形象:请以课文为依据,用行道树的口吻说一句话,作一个自我介绍。(提示:可以从生活环境、生活状态、心理状态等方面介绍。)我是 的树。共诉心声:5、自由朗读课文,把你最喜欢的语句或段落,用笔圈点、勾画出来,并美美地读一读。体会写法:6、找出文中的两组对比:(1)行道树与森林同伴的对比。 (2)行道树与城市之夜中人们生活的对比。拓展延伸7、本文的中心是通过行道树的自白表现出来的。但有人说是在发牢骚,你怎么看?8、如果用心观察,不难发现,在我们身边有着许许多多像行道树一样默默奉献、用生命之绿来点缀社会的人,他们为人类带来了什么?面对他们,你最想说什么?课堂小结:9、通过学

9、习本文,你有哪些收获?当堂达标10、根据拼音写汉字。(1) 这无疑是一种du lu_。(2)我们苦o _着。(3)牙yn_咬得酸痛。(4)早已习惯于w zhu_了。(5)只是一种悲凉的点zhu 。11、语段点将是的,我们的命运被安排定了,在这个充满车辆与烟囱的城市里,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 你们尽可以节省下你们的同情心, ,这种命运事实上是我们自己选择的,否则我们不必在春天勤生绿叶,不必在夏日献出浓阴。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1)、给加粗的字注音。烟囱_ 给予_(2)、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关联词。_ _(3)、结合上下文,你怎样理解“我们的存在只是一

10、种悲凉的点缀”的含义?答: 类文赏析煤很古很古以前,有一棵美丽的树。从来没有谁忍心伤害她。但有一天,浪从很远的地方冲过来,山坡陷下去了,可怜的她被埋在了地底下。好黑,好冷几亿年过去了,她突然感到了一阵温暖。啊,重见天日了。但,当她的双眸看到自己的身体时,她惊呆了,自己成了一块乌黑的煤,没有了昔日的风采。过了些时候,她走了,步子很轻,嘴角挂着微笑。一盆火在熊熊燃烧。她很安静,不时放出几只黑色的蝴蝶。那一定是她上亿年的梦想被灼痛的样子,不过,她似乎无悔。煤,是美丽的树以另一种方式活着。课下小练笔:12、以“路灯”(或行道树旁边的物体,如花草、白云)为标题,运用本课所学的表达方法,仿写一篇短文。参考

11、答案:16 略 7、决非发牢骚,而是借行道树之口发出强烈的呼唤。呼唤社会上能够出现更多的奉献者,为社会造福,为人类造福,也呼唤人们要尊重奉献者的辛劳,更加珍惜并保护自己的生存环境。 8、a、清洁工清扫街道,为我们送来清爽;b、解放军驻守边疆,使我们幸福安宁;c、白衣天使救死扶伤,让人们恢复健康;d、人民教师勤勤恳恳,传递人类文明;e、运动健儿奋力拼搏,为我们带来感动;f、航天员飞上太空,为人类积累航天经验。 9、略 10、(1)、堕落 (2)、熬 (3)、龈 (4)、污浊 (5)、缀 11、(1)、cng j (2)、 但 因为 (3)、这一句前面说“充满车辆与城市”,车辆、烟囱不断制造烟尘,

12、污染城市。城市居民早已麻木不仁,早已习惯于污染了,他们并不珍惜清新。树木地感觉是非常鲜明的 ,在他们看来,城市充满烟尘,实在令人悲凉,一行绿树只是点缀,改变不了悲凉的局面,所以说“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 12、路灯(仿写行道树)我们是一列路灯,立在城市的飞尘里。我们没有华丽的衣着,我们唯一的装饰,是一身抖不落的烟尘,但我们并没有抱怨世界的不公,我们无怨无悔,因为这种命运使我们自己选择的,否则,我们不必在黑暗中发出光亮,不必在风雪中傲立于路边,我们愿意在这里做一列路灯。有人说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我们认为也惟有这种痛苦把深沉给予我们。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我们就工作了,发出光亮。而我们却在寂静里,在

13、黑暗里,在不被了解的孤独里,而我们仍然发出光亮,为行路的人们照亮夜行的方向,为无家可归的人们带去温暖,为整个城市照亮夜间。晚上或许有人下晚班的人们在匆匆地迎着光亮回家,或许有些人在有说有笑的散步。是的,这就是我们最自豪的时刻了。立在城市的风尘里,我们是一列没有华丽衣着的路灯,但我们是一列快乐的路灯。第一次真好学案设计人: 朱衍芹 黄琳琳 审核人:李因娥教师寄语:生命中有许多第一次,有益的第一次,我们要积极去尝试;不可预料的第一次,我们要勇敢地去面对;有害的、消极的第一次,我们要主动地避免。学习目标:1、积累字词,了解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2、加强散文领悟的指导,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散文主旨的能

14、力。3、学习“以小见大”的写法。4、认识人生第一次经历的重大意义,珍视第一次的经验。学习过程整体感知:1、 读课文,画出文中的你认为重要的生字词并识记。2、第一次关注城市烟尘中的行道树,让我们感慨万千。在第一次真好中,作者又列举了哪些“第一次”的经历?品读欣赏:3、品读课文,分析作者认为“第一次真好”,“好”在哪里?4、这样一个关于人生的主题,作者却用平常的生活小事来表现,这种写法叫做什么?5、找出文中你最喜欢的语句,读出来并赏析。合作探究:6、文中说到结实累累的柚子树,为什么说是风情画而不是风景画?风景和风情的区别在什么地方?拓展迁移:7、小组内每人讲述一件自己的“第一次”,看谁讲的“第一次”最感人、最精彩,选出代表在全班讲述。(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