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2020届高三6月份月考(二)历史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mw****2 文档编号:136880037 上传时间:2020-07-0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6.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2020届高三6月份月考(二)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西省2020届高三6月份月考(二)历史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2020届高三6月份月考(二)历史试题含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太原五中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6月模拟考试高三文科综合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4春秋战国时期,各国遵循“均财节用”的理财原则和“量入为出”的财税法则,并对财税官员进行十分严格的监督和考核。这些举措A.适应了社会形势的需要 B.反映了财税制度的成熟C.说明了监督制度的改变 D.体现了商品经济的繁荣25.汉武帝实行察举制;东汉光武帝规定察举须“授试以职”,即给候选人一项职务。检验其是否具备吏能;顺帝时又规定察举之士还须参加考试,方以授官。察举制的演变说明东汉A.儒学独尊地位受到挑战 B.政府意在扩大

2、统治基础C.官吏选拔重视德才兼备 D.士族门阀崛起遭到抑制26宋朝统治者为了维护原有的城市格局和制度、曾作过一番努力,宋真宗曾加宽街衢,使“衢巷文袤,及禁鼓昏晓,皆复长安旧制”,但收效甚微,店铺侵占通衢大道的情况屡禁不止,到了宋徽宗时期。以征收“侵街房廊钱”形式承认这一行为的合法性。这反映出A.宋朝统治者不再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B.汉唐的坊市制度最终被宋徽宗废除C.商业发展严重影响了街衢正常交通 D.商品经济的发展倒逼城市管理改革27.1757年,乾隆降旨限定广州一口通商,并从乾隆中期开始,清廷相继制定了防范外夷规条交易章程等一系列全面约束管制外商活动的正式章程。该政策A.旨在保护民族工业的发展

3、 B.养成了国民的妄自尊大心理C.客观上迟滞了近代化起步 D.成为近代列强侵华的导火索28. 19世纪末,梁启超在康有为“以群为体,以便为用”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西方国家影响比较大的“群” 有三类,国群为议院,商群为公司,士群为学会,“而议院、公司,其识记业艺,罔不由学”“故学会者,又二者之母也”。对此解释合理的是A.制度变革应以思想解放为先导 B.西学东渐开始成为时代潮流C.救亡图存已经让位于思想启蒙 D.民主共和的社会影响力上升29有学者说,五四时代是个分水岭,从此军阀要过时,国会的花要谢,从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幕府以来的士,从袁世凯训练下来的新兵,都要让给新的知识分子与北伐革命军了。

4、该学者认为五四运动A.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B.冲击辛亥革命以来的民主秩序C.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D.促使社会主导力量发生了变化30由于中共旅欧党、团员的加入,国民党旅欧支部人数急增。为了更好地管理旅欧的国民党员,国民党中央决定在巴黎成立通讯处,任命周恩来为通讯处筹备员。这一事件从侧面反映出A.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 B.国共两党共同反帝反封建C.国民大革命潜伏失败危机 D.全民族抗战成为时代要求311980年,深圳允许内地乃至国外设计、施工队伍进入深圳,推出了“设计搞评选、施工搞招标”,保工期、造价、质量的工程大包干等办法。结果在深圳国贸大厦的建设中出现了三天一层楼的现象,成为深圳速度的标

5、志。可见,深圳特区的基建A.揭开改革开放序幕 B.探索引入市场机制C.带动内地同步发展 D.开创引进外资先河32.公元前5世纪前期,古代希腊戈田法典规定:只要父亲在世,儿子无权出卖父亲的财产,同样,父亲也不能出卖或抵押其子女的财产,丈夫不能出卖或抵押妻子的财产,儿子不能出卖或抵押母亲的财产。这一规定A.反映了依法治国的理念 B.消弭了平民和贵族的矛盾C.体现了一定的人文精神 D.维护了人民群众根本利益33.1933年初,英国作家约翰斯特雷奇在其书中写道:共产主义提供着人类文明得以维持的解决办法,而苏联则无限美好。该作家得出此结论主要是基于苏联A.革命成功的经验 B.避免了生产盲目性 C.优先发

6、展重工业 D.实施了新经济政策34.18世纪后半期,法国思想家狄德罗召集了一批知识分子编撰了一部涉及科技、政治、经济、文学、艺术等领域的百科全书。当局曾在最高法院对百科全书派提出公诉,其罪名是“他们形成一个集团,为着拥护唯物主义,摧毁宗教,鼓吹独立自由和败坏风俗”。这说明A.理性思想冲击了法国旧社会 B.百科全书都是唯物主义者C.科技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开展 D.百科全书启蒙运动之大成35.在2013年4月的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德国政府“工业4.0”战略正式推出。目标是建立一个高度灵活的个性化和数字化的产品与服务的生产模式。在这种模式中,传统的行业界限将消失,并会产生各种新的活动领域和合作形式。创造

7、新价值的过程正在发生改变,产业链分工将被重组。这表明德国经济的变革A.兼顾到全球经济的全面复苏 B.构建起完整的工业体系C.致力于挖掘德国经济的潜能 D.突出了信息革命的效用二、非选择题:共160分。第36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246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135分。40.(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君臣佐使”是中医方剂配伍组成的基本原则。组成方剂的药物可按其作用分为君药、臣药、佐药、使药。君指配方中针对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臣指辅助君药治疗主证,或主要治疗兼证的药物;佐指配合君臣药治疗兼证,或抑制君臣药毒性的药物;使指引导诸药直

8、达病变部位,或调和诸药的药物。一方之中,君药必不可缺,而臣、佐、使三药则可酌情配置或删除,只有遵循“君臣佐使”的原则,组方才能取得最佳疗效。材料二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以青蒿为代表的中草药,以针灸、拔罐等为代表的施治之术,越来越为世界所接受。在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中医药参与到了预防、治疗和康复的全过程。截至2020年3月23日,在全国确诊病例中使用中医药的占91. 5%,临床疗效观察显示,中医药总有效率达到了90%以上。但中医药也存在着传承不足、创新不够等问题,甚至在中西医结合治疗过程中出现了“中医西化”和“以西律中”的现象。为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

9、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指出,中医药工作必须守正创新,充分发挥中医药防病治病的独特优势和作用,为建设健康中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1)“君臣佐使”是中医方剂配伍组成的基本原则。运用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说明这一基本原则的合理性。(10分) (2)有人说,实现中医药的守正创新,必须抵制西医药的影响。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加以评析。(10分) (3)某高中抓住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学习契机,拟举办以“中医药”“逆行”“法治”“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关键词的演讲比赛,请任选其中的三个关键词,分别列出演讲要点。(6分)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 英国

10、在工业革命之前,长期实施保护主义。据统计,17961845年间,英国大多数年份关税率是30%35%,其中18201835年间曾出现增高,最高的年份达65%。正是经济保护而不是自由贸易,培育了英国工业,使英国日趋强大。随着工业革命的高歌猛进,19世纪四五十年代,英国工业资产阶级要求废除代表土地贵族利益的保护关税政策,实行代表本阶级利益的自由贸易政策。1846年以废除谷物法为标志,英国方才积极倡导并正式走上自由贸易之路。 摘编自江涌自由主义与保护主义 材料二 关于协定关税,虽然南京条约已开其端,但用的还只是“秉公议定则例”这样一个比较含糊的说法。1843年,中英在香港签订了第一个协定税则五口通商章

11、程及海关税则。这个税则上载列的进口货税目共48种,出口货税目共61种。从总体上看,进出口税率多在5%左右。英国对华输出的主要工业品棉织品的进口税率定为“每百两抽银伍两”,这是当时世界上最低的进口税率,比中国自主的粤海关实征税降低了约5879%。为英国棉织品占领中国市场提供了极便利的条件。摘编自萧治致鸦片战争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英国走上自由贸易之路的原因。(10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英两国降低关税的不同之处及其产生的影响。(15分)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剧,以文化为载体的意识形态因素愈加复杂、多变,使对于

12、世界各国乃至对各种社会问题的研究,都离不开文化和意识形态的考虑。意识形态作为精神文化的特殊系统,往往把文化作为它的积聚地。当前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争相在国际舞台上通过推销自己的文化以实现其意识形态扩张的战略企图。面对咄咄逼人的文化霸权主义,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中国面临着严峻挑战,如何在全球化的潮流中维护本国的文化与意识形态安全及文化自信,已成为当前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一项重大课题。摘编自郝保权对全球化背景下美国文化霸权及其意识形态意涵的战略沉思根据材料并结合二战后的相关史实,围绕“全球化”“文化霸权”“文化自信”等关键词自拟论题,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 (二

13、)选考题:共25分。请考生从2道地理选考题、3道历史选考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题号后的方框涂黑。注意:所做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涂题目的题号一致,在答题卡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个题目计分。4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材料 建国以来,中国的社会救助制度遵循集体保障、城乡有别的方针,分为定期定量救助和临时救助。前者主要是针对那些孤老病残人员和某些特殊救济对象,后者主要针对遭遇临时性、突发性变故致使生活出现暂时困难的居民家庭。从大跃进运动开始,国民经济逐步遭到破坏,社会救助的相关款项也逐步停发。文化大革命期间,社会救助工作遭

14、到极大破坏,基本瘫痪。1978-1992年,通过强化政府责任,加快了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步伐,社会救助方式、标准、财政运行等技术层面的规定不断补充和完善,救助对象的瞄准更加精准、科学,救助政策的可操作性越来越强。1992-2007年,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获得全面实施,同时医疗救助、教育救助和住房救助等专项制度相应得到增加和发展。2014年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的颁行,使中国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实现了规范化、法制化,社会救助工作也取得了巨大成效,基本上实现了应保尽保。摘编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救助政策变迁:历程、原因与趋势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前后社会救助制度的特点。(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救助制度改革的作用。(7分) 4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 19世纪末以来,围绕着巴勒斯坦地区的归属问题,阿拉伯人和犹太人冲突不断,1947年,第二届联合国大会以微弱多数通过了关于巴勒斯坦未来治理(分治计划)问题的决议,决定在该地区建立阿拉伯国和犹太国,并将犹太教和伊斯兰教都视为“圣城”的耶路撒冷实行国际共管,由于决议对土地的分割明显有利于犹太人,遭到了阿拉伯人强烈反对,1948年以色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