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压力的案例分析.doc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36879139 上传时间:2020-07-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压力的案例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关于压力的案例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关于压力的案例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关于压力的案例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压力的案例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压力的案例分析.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压力的案例分析种XX 1压力介绍压力被定义为:个体在应激源的作用下产生的生理或心理的非特异性反应。其中,应激源常被理解为受到威胁;非特异性反应又被称为应激反应、行为反应。引发个体产生压力的因素有如下几点:(1)社会支持系统是否薄弱,如人际关系是否和谐等;(2)环境因素,如工作环境氛围等;(3)当事人心理因素,如意志品质、时间管理、人格特质等;(4)当事人身体素质,或称遗传素质、先天素质等。与压力相关的理论如:(1)生理应激理论。其有代表性的如:塞利提出的综合适应症、应激源理论、适应压力的三阶段说(包括警觉阶段、抗拒阶段、衰竭阶段)、有机体有适应压力的能量说。(2)心理应激理论。其有代表性的

2、如:弗洛伊德的心理动力理论(他认为存在两种焦虑:信号焦虑、创伤性焦虑)、学习理论(观点包括经典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社会认知作用理论(其中包括凯利的建构理论、拉扎勒斯的认知评价理论、归因理论等)。应对压力的方式往往有以下几种:(1)问题应对,这是可首选的积极向上的应对方式。(2)情绪应对,不同人会有不同的情绪表现,有的人持积极的态度,认为压力是促进自我成长的契机;有的人则持消极态度,看不到希望,自暴自弃。(3)预防应对,如加强身体锻炼、加强心理素质、合理的管理时间、努力提高专业能力、主动寻求社会支持、合理规划经济资源等。(4)主动监控应激源,集中已有的资源应对。(5)攻击应激源,以消除它

3、。2案例分析案例一本人回忆2016年独自复习,准备考研的日子里倍感压力。2016年8月份,我辞去工作,专心在出租房里备考。备考的开始阶段,我斗志昂扬,根据可利用的复习时间规划出复习计划。每天按照作息时间表有序的复习着。偶尔做一下运动。8月和9月状态很好,可是进入10月份,我出现了急躁情绪。莫名的心烦,老觉得自己效率太低,对自己很不满。情绪越不好,效率越不高,由此恶性循环,于是我会合上复习资料,打开视频播放,以此逃避。有时候,我会连续一周不复习,沉溺于看影视。好在有时候我能从影视里找到正能量,看到希望,于是开始复习,可是具有反复性。合租的姐妹有工作,她也有自己的压力,我就很少跟她谈自己的压力了,

4、也很少电话联系亲友,我不想打扰别人的生活,觉得每个人的生活都不容易,不愿给他们带去负面情绪。于是自己就这样固执的前进着。虽说附近有大学,我是可以进去,到自修室里学习的,但是我不想浪费走路的时间,于是坚持在出租屋里学习。时间这样过着,很快进入了考研月即12月份。考研日定于24、25号。进入12月,我彻底静不下心来复习了,身体也出现了上火征兆,比如牙疼、溃疡,即使是吃药也毫无用处。12月7号左右,我决定回家。这是非常正确的决定。回到家里,我的牙疼、溃疡莫名其妙的就好了,这期间,我没有吃任何消炎药。在家的日子,妈妈会做我爱吃的饭菜,爸爸会在我晚上复习的时候,送来水果与坚果。我感受到他们对我的爱,这无

5、疑给了我很大的能量。我会跟爸爸聊,如果我考不上呢?爸爸则风轻云淡的跟我说:考上了就上,考不上就不上,别太大压力。听他这么说,原本紧绷的神经就舒缓下来了,于是学习状态也变好了。最终,我幸运地通过国家线,通过初试与复试,开始了读研生活。案例分析:这是一则典型的由考试压力引起的焦虑紧张、害怕的心境,且附带身体症状,即牙疼和溃疡。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1)社会支持系统薄弱:独自一人在出租屋里复习,虽有同住的姐妹,也有可以电话联系的亲友,但是当事人性格内敛,不愿麻烦他人,缺乏可以谈心的人。(2)环境因素:单一的出租屋,不像学校教室那样有浓厚的学习氛围。长时间的独处在这样单调的环境,难免会让人烦躁。(3

6、)心理因素:当事人意志品质不够坚定,易动摇;时间管理上不稳定,表现为状态好的时候非常好,状态不好的时候非常不好。同时,身体素质不是非常好,容易着急上火。虽有锻炼,但频率不高,没有制定固定时间的锻炼。应对策略:(1)考研后期,当事人做出了正确的决定,即回家复习。这是当事人开始主动寻求社会支持的行为表现。父母让她有安全感,她可以毫无顾忌的走向他们。(2)熟悉的温暖的家有利于当事人平缓焦躁的心情,这是原来单一环境的变更,情绪由此变得积极向上,这属于良好情绪应对。(3)当事人主动与家人谈心,从而获得应付压力的能量。之后,当事人重拾信心,努力复习,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这属于预防应对。案例二王同学就读于某

7、高中二年级理科班,原本成绩优异,是爸妈的骄傲。可是由于和小女友闹别扭,女友向其提出分手。王同学求复合未成功后,觉得受不了失恋的打击,不愿上学,在家待了一周后,经家人苦劝返回学校上课。可是,由于落下一周的课程,回校后感觉跟不上进度,老师课后为其补习,但王同学还是觉得学习困难重重。两周的苦苦坚持之后,王同学退学回家,声称自己在家补习。当王同学的父母找到心理老师求助时,孩子已在家一个月了。询问孩子在家状况,父母回应,偶尔看看书,喜欢看足球比赛。父母为孩子目前的状态感到担忧,眼看高二的课程马上结束,即将迎来高三阶段,父母非常渴望孩子能早日返回学校,而不是在家里混日子,无奈亲朋好友劝说无功。案例分析:当

8、事人最开始由于情感挫败,内心接受不了而出现退学在家的行为表现。当其愿意重新返回学校读书时,又因为落下功课,跟不上课程进度,感到束手无策、焦虑恐慌等,再一次选择回家自学,然而自学效果非常不理想,在家表现出得过且过的状态。由此可知,当事人目前已不存在情感挫折压力,其主要面临着学业压力。因此,主要从他的学业压力进行探讨。其影响因素可能如下:(1)社会支持系统:当事人最初由于恋情失败感到挫败,进而出现不良行为,间接性的对学业造成了压力,出现退学在家的情况。我们不妨思考,孩子与其他重要他人的关系如何,比如父母、老师等。社会支持不仅仅有男女朋友的支持,还有来自父母、老师、朋友等的支持。(2)环境因素:当事

9、人处于高二这个学习节奏紧张的阶段,周围快速而紧张的学习氛围会对当事人造成压力。然而,这个外部影响环境无法改变。(3)心理因素:当事人心理素质相对来说不够强大,当面对繁重困难的学业,他不能勇敢面对,亦不能合理规划时间,坚持努力克服。应对策略:关于当事人的状态,给予如下一些建议。1 由于外在的学业引发的压力似乎很难轻易摆脱,那么就允许它存在,学着接纳它。这种接纳的心态很重要,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帮助我们平静下来。2 尝试着改变内在。可以通过回顾自己以往的成功经验,找到遗失的自信;或者通过喜爱的影视等学习、感受恒心和毅力的力量,帮助自己培养困难面前愈挫愈勇的精神。3 直面学习压力本身,采取问题应对策略

10、,讲究策略、方法。根据具体课程内容,厘清重难点,制定学习规划。同时依据不同学科特点,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4 主动寻求社会支持系统。放下自己的虚荣心,耐心向老师请教问题。主动跟家长谈心,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要坚信父母永远是爱自己的,他们永远不会放弃自己。5 学会放松,尤其是让紧绷的精神放松,可以网上搜索放松训练的资料等。同时,加强身体锻炼。运动是一项非常好的宣泄不良情绪、同时提升身体素质的项目,它帮助我们赋能。6 注意时间管理。制定出时间作息表,保持自律,积极行动,是克服压力的重要手段。案例三李某是一名心理学专业的应届毕业生。毕业以后,她到一家心理咨询机构上班。这是一家规模较小的机构,李

11、某最开始并不在乎工资多少,她希望的是工作性质只要是和自己的本专业相吻合就好,她希望能积累学习经验。她应聘的职位是心理咨询助理,正式工作时,老板告诉她由于公司人手不够,她需要同时兼顾某些线上销售工作。李某欣然答应,她想总会有所收获。就这样工作了有俩月,李某渐渐地烦躁起来。她感觉自己学习的机会并不多,同时线上销售让她焦躁不安。不过当她依据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客户解答问题,获得客户的认可时,她是开心的。老板跟她说,通过与客户交流互动的过程,本身是自我成长的过程,可以帮助其把专业知识向实践性转化。李某认可这一点,但是每当自己从心理老师的角色转换成销售者的角色时,她的内心就会不舒服。慢慢地,她开始抱怨工资低

12、,抱怨培训机会少,也抱怨有销售压力。她几次有辞职的想法,但又想到现在找工作不容易,又有些犹豫。她知道一些待遇好的大型心理机构里,好的岗位一般要求硕士学历,而她只是本科生。即使进入这样的大机构,自己的主要工作还是要从销售做起。李某感到迷茫、压力,不知如何选择。案例分析:当事人的压力来源非常清晰明了,即工作压力。分析其影响因素,主要从如下两个方面入手:(1)环境因素:这是外在的无法改变的影响因素。现实的工作环境就是这样,公司不同于学校,学校可以只是获取知识而无所为,但是公司经营的主要目标是盈利,因此老板对员工最重要的要求是挣钱、销售。(2)心理因素:当事人面对线上销售感觉到不舒服,然而她知道这是自

13、己不可避免的。不想做而又不得不做让她矛盾。因此内心的不统一给她造成压力。应对策略:针对当事人的实际情况,给出如下一些建议:(1)首先,询问自己目前,内心究竟最看重什么,自身能力的锻炼亦或工资待遇。弄厘清这一点之后,再谈压力应对。(2)然后,当事人需要明白员工待遇是与工作能力成正比的。只有自己的工作能力提升了,才有机会获得好的工资待遇。仅仅工作了两个月,甚至还没有经过试用期,工作能力怎么样呢?当事人有些急于求成了,然而这需要一个成长过程。(3)再者,销售工作是一份非常锻炼人的工作种类,不仅仅可以帮助提升专业技能,还可以锻炼沟通能力、思维能力,帮助自身潜能的开发。刚开始从业者一定不可避免的会感受到挫败与压力。这是正常现象,应当允许它存在。(4)接下来,就要好好分析自身情况,勇敢面对了。(a)以积极的态度看待它,认识到它对提升自身能力的益处,把其看作是进步的机会;(b)直面问题,把销售过程的困难点具体化,逐一分析,逐一解决;(c)寻求社会支持,多请教前辈;(d)工作之余,学会放松自己,宣泄压力。可以运动健身、做感兴趣的事情等。总结:生活中,我们不可避免的会感受到压力。有压力并不可怕,只要能以积极的态度,勇敢面对,主动寻找解决的方法,压力和困难就不再是问题。因为成长的路上有点小荆棘,走在上面,感受才深刻,体验才丰满。酸甜苦辣俱全,这才是人生滋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