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2012年秋八年级物理上册 5.1透镜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6879850 上传时间:2020-07-0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德州市2012年秋八年级物理上册 5.1透镜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山东省德州市2012年秋八年级物理上册 5.1透镜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东省德州市2012年秋八年级物理上册 5.1透镜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德州市2012年秋八年级物理上册 5.1透镜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 5.1透镜 基本思路:学习目标 :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知道凸透镜能成放大的像; 2、通过观察和初步实验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知道透镜焦点和焦距;3、会利用平行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以丰富、生动的感性认识为基础,带着问题,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2、经历用多种方法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的过程,并尝试对各种方法的优劣做初步评价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创设情景,鼓励学生提出质疑,养成学生主动思考、善于思考的习惯;2、在学生的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科学的研究方法,逐步提高物理学习的兴趣重点: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难点: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

2、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学法指导:通过观察和实验,总结归纳规律。预习导学:本节课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做”,通过“解决问题”,通 过“交流与合作”,感知有关方法,构建关于透镜的科学内容。在问题给出时注重创设生活情景,让学生感觉到物理就在身边,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导入:同学们知道,用放大镜可以把小字放大我们会看得更清楚;旅游时有看到美好的风景我们会用照相机拍摄下来;眼睛近视的同学配一副眼镜就又可以看清楚东西了,这是什么原因呢?今天让我们共同来揭开上述现象中的秘密,引出课题,阅读教材并完成以下题目:预习习题: 1 透镜是利用光的_规律制成的。透镜有两类:一类是中间比边缘厚的透镜叫做 ,如 镜片;另

3、一类是中间比边缘薄的透镜叫做 ,如 镜片。2、光心大致在透镜的中心处,通过光心和球面球心的直线叫做透镜的 。3、凸透镜对光有 作用,凹透镜对光有 作用。4、平行光通过凸透镜,将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称为凸透镜的 , 到光心的距离叫做 ,一个透镜有两个 。深入探究:活动一、观察透镜的形状特点 展示多种透镜,学生据形状特点判断:凸透镜:中央厚边缘薄的透镜凹透镜:中央薄边缘厚的透镜3、(07河南)如图4所示,冬冬在探究3、3、(河南)如图4所示,冬冬在探究光的色散现象时,看到白光经三 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 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 冬冬对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思考。受 此启发,在测

4、量凸透镜的焦距时, 冬冬想:如果分别用红光和紫光平 行于同一个凸透镜的主光轴射人,红光、紫光对凸透镜的焦距是否不同呢?请写出你的推断:_色光对凸透镜的焦距大,你推断的理由是:_ _ _ 。4、(盐城)如图,在注有清水的试管内留有一稍大的空气泡,使太阳光从试管的正上方向下照,观察试管下方的白纸,可以发现白纸上与空气泡相对应的位置上,有一椭圆黑影,而其它部分竟是一条与试管平行的亮线。这是因为试管充满水的地方相当于 透镜,而气泡与周边的水组成 透镜。如果把白纸从靠近试管向下移动到较远处,亮线的粗细将如何变化? 。5、(07临沂)为满足教学需要,张老师自制了一个“平行光源”。如上图所示,在一个用开有细

5、缝的纸罩扎住的圆筒里安有凸透镜和可前后移动的灯泡,调节灯泡,当灯泡的灯丝处在凸透镜的_的位置时,从细缝中射出的光才会是平行光。活动二、用透镜观察近处的物体学生用手边的透镜观察书上的字,将自己的发现和同组的同学交流:通过凸透镜,所看到的物体的像是放大的;通过凹透镜,所看到的物体的像是缩小的。猜一猜:一束平行光通过凸透镜,将会发生什么现象?如果将凸透镜换成凹透镜呢?放映课件,引导学生认识透镜的焦点和焦距。一、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焦点:焦距:二、凹透镜发散作用虚焦点:焦距:用光路图讲解透镜的焦点和焦距(见课件)拓展延伸:活动三:辨别远视眼镜和近视眼镜方法:1、观察形状 2、看近处的物体 3、看远处的物体 4、对光的作用等活动四:测定远视眼镜的焦距平行光聚焦法通过实际生活中配眼镜时,医师告诉你的不是焦距,而是度数,引导学生课后阅读P9信息库中“眼镜的度数”,了解焦距与度数之间的关系。 当堂达标:1、在北极进行探索的工作人员丢失了火种,请你为在冰天雪地中工作的探险人员想想办法获得火种,替他们解决后顾之忧。2、为了防止森林火灾,在森林里不允许随地丢弃装有液体的透明饮料瓶。A B C D中考链接:1、(韶关)如图是小明同学画的一条通过凸透镜或凹透镜后折射的光线光路图,错误的是( )2、(玉林)光通过透镜的光路如图1所示,正确的图是( )板书设计:课后反思:2用心 爱心 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