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声现象复习学案 苏科版.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6878752 上传时间:2020-07-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声现象复习学案 苏科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声现象复习学案 苏科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声现象复习学案 苏科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声现象复习学案 苏科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声现象复习学案 苏科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声现象复习学案 苏科版.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声现象复习导学案一、复习目标:、知道声音是怎样产生和传播的。2、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3、理解声音的三个特征及其影响因素。4、知道减弱噪声的途径,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5、知道超声波和次生波及其应用。6、回顾本章实验,知道研究方法,会进行简单的计算。二、复习重点:理解声音的三个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三、复习难点:实验探究声音的响度、音调及其影响因素。四、基础诊测:1、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振动 ,发生才停止。2、气体、液体和 都可以传播声音,声音在 中传播的最慢,15的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是 ,但 不能传播声音。3、声音具有三个特性,分别是 、 和 。其中,

2、 与振动的频率(每秒钟物体振动的次数)有关,且频率越大, 越高; 与物体振动的振幅有关,且振幅越大, 越大,它还与距离发声体的 有关;不同的发声体 不同。4、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是 。频率高于 的声叫 波,频率低于 的声叫 波,生活中用超检查身体及胎儿的发育情况用的是 波,地震、火山、台风、海啸及一些动物交流时用的是 波。5、控制噪声的三种方法是 、 、 。6、声既能传递信息也能传递 ,声传递信息的例子有: ;声传递能量的例子有: 。五、例题解析:知识点一: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1、如图所示把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闹钟和罩的底座之间垫上柔软的泡沫塑料,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闹钟的声音会逐渐变小

3、,直至听不到声音这个实验说明了(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声音必须通过介质才能传播C、声波在玻璃罩中发生了反射D、声波在传播过程中能量逐渐减少知识点二:关于乐音的三个特征问题(要注意音调与响度的区别)2、下列四个句子:(1)这首歌调太高,我唱不上去;(2)引吭高歌;(3)她是唱高音的;(4)请勿高声喧哗其中“高”字指音调的是 ( )A、(1)(2)B、(2)(4)C、(1)(3)D、(3)(4)知识点三:环保问题3、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声音无处不在。下列声音工厂车间机器的轰鸣声,剧场里京剧表演的演奏声,清晨公园里小鸟的鸣叫声,装修房子的电钻声,婚庆时的爆竹声,山涧小溪潺潺的流水声。

4、其中属于噪声的是( )A、 B、 C、 D、 知识点四:回声测距问题:4、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3s,收到回波信号,(1)海洋中该处的深度为多少 m?(声音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是1531 m/s),(2)列举超声波的其它用途(至少两个);这种方法能不能用来测量月亮到地球的距离?为什么?知识点五:实验探究:5、小红在探究声音的特征时,进行如下实验:(1)把一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10cm,用一定的力拨动钢尺,听它振动时发出的声音。(2)使钢尺一端伸出桌边15cm,用相同的力拨动钢尺,听它振动时发出的声音。(3)使钢尺一端伸出桌边15cm,用较大的力拨动

5、钢尺,听它振动时发出的声音。请将实验有关现象及感受填入下表中:实验次数钢尺伸出桌边长度振动幅度(大/小)振动频率(高/低)响度(大/小)音调(高/低)110cm215cm315cm小红在探究过程中运用了一个重要的实验方法是 。六、达标测试1、针对以下四幅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甲乙丁丙抽气A、甲图中,演凑者通过手指在弦上按压位置的变化来改变发声的响度B、乙图中,敲锣时用力越大,所发声音的音调越高C、丙图中,随着向外不断抽气,手机铃声越来越大D、丁图中,城市某些路段两旁的透明板墙可以减小噪声污染2、甲同学把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乙同学在长铁管的另一端敲一下这根铁管,则甲同学听到的声音情况是(

6、) A、响了一下,声音是从铁管传来的 B、响了一下,声音是从空气传来的 C、响了两下,先听到从空气传来的声音 D、响了两下,先听到从铁管传来的声音3、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快些从一木梳上划过,再让它从同一木梳上慢一点划过,则两次所发出的声音( )A、响度不同 B、音调不同 C、音色不同 D、前三者都不同4、一些同学经常在噪杂的公共场合戴耳机听MP3,为了听得更清楚,往往需要增大音量,这相当于增大了声音的 ( )A、音色 B、音调 C、响度 D、频率5、当听到几个熟悉的同学谈话的声音时,你往往很容易判断出都是谁在说话,这时你判断的主要依据时它们的:( ) A、音色不同 B、音调不同 C、响度不同 D、

7、音色、音调、响度同时作用的结果6、一场大雪过后,人们感到外面万籁俱寂。究其原因,你认为正确的是( )A、可能是大雪后,行使的车辆减小,噪声减小 B、 可能是大雪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 C、 可能是大雪后气温较低,噪声传播速度变慢 D、 可能是大雪后蓬松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7、晚上当你在家温习功课时,邻居正在引吭高歌,对你的学习产生干扰,则下列四条措施中,无效的是( )A、打开窗户让空气增加流动 B、用棉花塞住耳朵 C、与邻居协商使其减小音量 D、关上窗户拉上厚窗帘8、下列实例不是利用超声波的是 ( )A、蝙蝠利用回声定位确定昆虫的位置; B、用听诊器检查病人心、肺的工作情况;C、外科医

8、生利用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D、发出声波切削坚硬的金刚石。9、一部科幻电影中有这样的场面:一艘飞船在太空中遇险,另一艘飞船前去营救的途中,突然听到了遇险飞船的巨大爆炸声。请你给导演指出这个场景中的科学性的错误: 。10、学过声现象之后,同学们纷纷用橡皮筋做实验,用牙咬住橡皮筋一端,一手拉住另一端,一手拨动:甲发现:拨动的力越大,声音越洪亮。乙发现:用同样的力拨动,拉的越紧,声音越尖。丙发现:用牙咬住橡皮筋,与把橡皮筋固定在桌子上相比,即使松紧,拨力大小相同,产生的声音大小也不同。丁发现:用一个两端开口的罐头盒,两端蒙上橡皮膜。一端的橡皮膜靠近蜡烛的火焰,用手敲击另一侧的橡皮膜,发现火焰跳动

9、。根据以上请回答:(1)甲同学可以验证的结论是:_ _.(2)乙同学可以验证的结论是:_ _.(3)丙同学可以验证的结论是:_ _.(4)丁同学可以验证的结论是:_ _.七、挑战自我 1、北宋时代的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记载着: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时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这是因为 。2、有关声现象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则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大 B、 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则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大 C、 射击运动员在驯练和比赛中戴耳塞,是为了减弱进入耳中的噪声 D、宇航员在月球上进行谈话时,听不到对方的声音

10、,说明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3、一般来说,大礼堂的四周墙壁都做成凹凸不平的向蜂窝似的,这是为了( )A、减弱声波的反射 B、增强声波的反射 C、增强声音的响度 D、仅是为了装饰4、如图1所示,轻塑料球A紧靠音叉B放置,用橡皮槌轻敲叉C,会看到什么现象?试说明理由。若将这一实验放置在月球表面,你会看到什么现象?5、向保温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听声音就能判断瓶里的水位上升的高低,这是因为( )A、 随着水位上升,音调逐渐变高; B、 随着水位上升,音调逐渐变低;C、灌水过程中,音调不变,响度越来越大; D、灌水过程中,音调不变,响度越来越大。6、小明同学为了研究一组材料的隔音性能(材料为:泡沫塑料扳、玻璃、木扳、硬纸扳)设计并做了一个实验,他们先把闹钟放入一只烧杯中,然后从听到最响的声音位置开始,慢慢远离声源,测得听不到指针走动声音时的位置与声间的距离。比较各种情况下这段距离的大小就可以比较不同材料的隔声性能。进行实验收集到的数据为:材料听不到闹钟指针走动声音时的实际距离泡沫塑料扳0.3玻璃0.6木扳0.4硬纸扳0.5按隔音效果好坏依次排列:、。总结好的隔音材料的共同特点之一是:。 4用心 爱心 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