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龙山中学10-11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考试.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6877794 上传时间:2020-07-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龙山中学10-11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考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广东省龙山中学10-11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考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广东省龙山中学10-11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考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广东省龙山中学10-11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考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广东省龙山中学10-11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考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龙山中学10-11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考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龙山中学10-11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考试.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龙山中学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卷高一地理命题:高一地理备课组 一、单选题(68分)1下列地理现象的变化反映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是( )从多雨的东部沿海到干旱的西北内陆,植被有明显的变化秦岭南坡太阳辐射强于北坡,植被生长茂盛黄土高原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严重,造成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沙漠地区生长着骆驼刺;水生植物根系不发达A B C D 2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我国部分地区的自然环境出现了一系列反常现象。 下列现象中,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的是( ) 天山博格达峰雪线下降 东海出现南海的鱼种 华北地区树枝提前抽芽 灾害性天气出现频繁 A B C D 读右图,回答34题。3“五原春色旧来

2、迟,二月垂杨未挂丝。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今西安)花落时。”诗歌中描述的现象( )A反映了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是由两地的水分差异造成的C是由流经两地的河流不同造成的 D是一种非地带性现象4“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句诗从地理角度理解( )A说明了冬季风到达不了玉门关 B反映了从沿海到内陆水分条件的差异C反映了玉门关的热量条件不适合杨柳种植 D反映了玉门关以西绝对无杨柳生长5人类在使用化石燃料过程中向大气排放大量二氧化碳,但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却基本稳定,是因为( )A大气本身具有减缓二氧化碳增加的功能 B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平衡功能C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生产功能 D生物要素具有平

3、衡功能 读中纬度理想大陆自然带图,回答68题。6该图反映的自然带规律是( )A由赤道到两极的分异规律 B垂直地带性 C从沿海向内陆的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7图中A区域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季风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8图中B区域的植被类型是(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温带落叶阔叶林 D亚寒带针叶林9“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此诗句反映了( )A生物循环 B岩石圈物质循环 C能量交换 D大气循环图为“陆地环境主要构成要素的相互关联图”。读图完成1011题。10松花江和珠江水文特征不同,关键是图中哪个箭头所起的作用( )A B C D11能

4、表示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貌特征形成的箭头是( )A B C D12在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人口工作的任务是( )A控制人口盲目流动 B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C遏制人口老龄化现象 D适度提高少年儿童人口的比重1320世纪80年代,促使我国人口大量流动的根本原因是( )A大量农村劳动力闲置 B1984年,国家放宽对农民进入小城镇落户等政策C城乡和地区之间巨大的收入差距 D城市生活水平高,有较好的学习、医疗条件14右图中的“”表示某国人口年龄构成状况,其中65岁以上人口的比重约是 ( )A 43 B30 C23 D5015.有关我国民工流动特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从山区流向平原 B从欠发达地区流向

5、发达地区C从农村流向城市 D从沿海流向西北内地16.下列现象属于人口流动的是( )A、三峡库区移民 B、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民工流”C、“安史之乱”引发我国北方人民大规模南迁D、老城区的拆迁户乔迁新居17.地球环境人口容量一直是学者讨论的话题,下列关于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总人口数量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B.世界人口总量已超过环境人口容量C.我国的人口合理容量应控制在16亿左右 D.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18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关系的影响因素是( )A资源的数量 B人均消费水平 C区域开放程度 D科技发展水平19目前,下列国家或地区属于人口主要迁出区的是( )A欧

6、洲 B北美 C拉丁美洲 D西非和北非的一些产油国读“甲、乙两地人口的抽样调查表”(每10000人中各年龄段人数及死亡率统计)。完成下题。年龄014岁1559岁60岁以上总计甲人口数20006500150010000死亡率(%)0.60.62.5乙人口数3500600050010000死亡率(%)0.80.72.20.8120甲组人口死亡率总计是( )A.0.775%B.0.675%C.0.885%D.0.95%21下列说法与表格内容相符的是( )A.甲组人口表示发展中国家,乙组人口表示发达国家 B.发展中国家的死亡率高于发达国家C.各年龄段死亡率甲小于乙,因此死亡总人数也是甲小于乙D.甲组人口

7、死亡率偏高一些,主要原因是甲组老年人口比例高22近年来,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明显加快,主要原因是( )A.经济迅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提高 B.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和生活水平提高C.平均寿命延长和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 D.环境质量改善和人口素质提高23.有关中心商务区的说法,正确是( ) 中心商务区是专门从事商品交换的场所 中心商务区是城市人口分布最为集中的地方建筑物往往是城市中最为高大的 中心商务区的零售活动,在水平方向上位于最中心,垂直方向上多位于较低层A. B. C. D.24.在竞争环境下,每一块土地用于哪种活动,取决于( )A.政策的决策和政策 B.活动的性质和类型C.活动愿意支付租金的高低

8、D.活动的规模和影响力25.推动城市化发展的推力是( ) A.农村自然灾害频繁 B.城市就业机会多C.城市文化设施齐全 D.城市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26.乙图中地价等值线弯曲程度的大小主要受( )A.与商品产地距离大小的影响 B.与市中心距离大小的影响C.交通通达度高低的影响 D.环境质量优劣的影响27.该城市计划新建一座大型钢铁厂,厂址的最佳位置在( )A. B. C. D.28.最有可能分布的城市功能区是( )A.中心商务区 B.行政办公区 C.旅游休憩区 D.科教文化区29城市工业企业纷纷向城市市区边缘外移,甚至在市区外围形成一个包围城市的环状区域,这主要是为了( )A在城外拓展更大的市场

9、 B降低成本,保护城市生态环境C使工人住宅区能与工业企业成为一体 D得到面积更大的工业用地30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影响最大的功能区是( )A工业 B商业 C住宅 D公用地31我国的大庆、攀枝花等工业城市,吸引了大量人口的迁入,其主要原因是( )A逐水草而居 B地势平坦 C开发矿产资源 D土地资源丰富32形成克山病和大骨节病是因为环境中缺乏( )A锌 B碘 C硒 D钙增加绿化面积是解决城市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回答3334题。33.在大城市提倡营建“绿色屋顶”,其改善环境的主要作用是 ( ) A减少城市的噪声和光污染 B减轻热岛效应和美化环境C减轻光化学烟雾的污染 D降低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数量3

10、4.我国北方一些城市在城市绿化中因使用杀虫剂而污染了地下水,下列绿化方式中污染最为严重的是( ) A落叶阔叶树林 B常绿针叶树林 C“绿色屋顶”和“绿色阳台” D人工草地二、综合题(32分)35.读非洲大陆,回答下列问题:(8分) (1).填出自然带的名称: A. ,B. , C. ,D. 。 (2).ABCD自然带的更替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地域分异。这种地域分异规律是以 为基础的,它的形成主要是受 的影响,表现为地表景观和自然带沿着 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36. 读“人口增长模式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1)图中斜线部分表示 ,计算方法是 。(2)图中A阶段主要特征是: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都比较 ,自然增长率 ,且波动较大,人口增长处于 状态。(3)图中处于增长减缓阶段是 (填字母)。目前按经济发展水平, 国家或地区从总体上看应属于该类型。(4)图中人口死亡率下降最明显的是 阶段(填字母)。(5)图中人口年龄结构呈老年型,世代更替缓慢的是 阶段(填字母)。(6)我国人口增长阶段正处于 阶段。37.下图是我国某特大城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1)早期该城市选址的有利条件是_、_。(2)M、P、Q中_处是高级住宅区。原因是_(3)拟在甲、乙两处规划建设高新技术工业城和石油化工城两座卫星城市。石油化工城应建在_处,理由是_。38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