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地理考点最后冲刺复习教案64.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6873657 上传时间:2020-07-0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高考地理考点最后冲刺复习教案6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013年高考地理考点最后冲刺复习教案6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3年高考地理考点最后冲刺复习教案64.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高考地理考点最后冲刺复习教案64.doc(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备战2012高三地理学案最后冲刺之土地退化问题晋陕内蒙古区是中国土地退化类型最多、发生范围最广,而且程度最重的地区。随着国家大型能源重化工基地的建设、牧业基地和农业开发,特别是人口增长造成资源承载力的加大,土地退化日趋严重,对区域可持续发展造成威胁。一、土地退化类型、强度与分布晋陕内蒙古区的晋陕黄土丘陵区是中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内蒙古农牧交错地带的草地是中国草场退化最严重的地区。此外灌区土壤次生盐渍化也是中国盐渍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内蒙古大兴安岭北部是中国东部地区冻融侵蚀最严重的地区。晋陕内蒙古区土地退化不仅类型多、程度重,而且分布广泛,有40%的面积受水土流失威胁,30%的面积受沙漠化威

2、胁,60%的草场发生退化,地域差异亦十分明显。草场退化造成草地产草量减少、载畜量下降、草原物种多样性减少与消失、草地生态系统环境质量下降。二、土地退化成因(一)自然成因第一,地貌及其物质的不稳定性。本区有一半以上区域为山地丘陵,地面斜坡不稳定。还有大面积的第四纪松散沉积物覆盖,特别是风成沙和黄土的连续、大片覆盖,使地表物质极不稳定。此外,盐碱土分布广泛。第二,外营力多变,降水不稳定。本区正处在东部季风区向西北干旱区过渡,由亚热带向寒温带过渡的位置。第三,气候演变,即变干、变暖。(二)人文加速土地退化的主要人文因子有3个:第一,人们在农业化的进程中,改变着土地的自覆盖,使地表反照率发生变化。第二

3、,不合理利用土地,使第一性生产力下降,或地表抗蚀性减弱,导致土地退化加剧。第三,人们的素质是土地退化的社会原因。三、农牧交错地带与可持续发展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主体位于晋陕内蒙古区。近半个世纪以来,在治理上付出了大量的代价,也取得不少成功经验和典型。然而“局部治理、整体恶化,局部提高、整体贫困化”的局面没有根本改观。当前本地带有“八七”攻关贫困县90多个,占晋陕内蒙古贫困县的80%以上,几乎都起因于严酷的自然生态条件。农牧交错地带是生态环境最不稳定而且脆弱、人类利用也最不稳定的地带,是一条可与非洲萨哈尔热带草原退化带相提并论的、世界土地严重退化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农牧交错地带土地退化的核心问题是降水多少的波动变化与土地利用中耕地开垦多少的波动变化及载畜量多少的波动变化之间的矛盾。因此,研究并预测自然环境变化的规律和变化幅度,调控人为开垦及养畜比例,实施波动农牧业政策,是控制这一地带土地退化、促进农业及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 2用心 爱心 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