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跃华学校11-12学年高一历史3月月考试题(无答案).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6872866 上传时间:2020-07-0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德州市跃华学校11-12学年高一历史3月月考试题(无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山东省德州市跃华学校11-12学年高一历史3月月考试题(无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山东省德州市跃华学校11-12学年高一历史3月月考试题(无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山东省德州市跃华学校11-12学年高一历史3月月考试题(无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山东省德州市跃华学校11-12学年高一历史3月月考试题(无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德州市跃华学校11-12学年高一历史3月月考试题(无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德州市跃华学校11-12学年高一历史3月月考试题(无答案).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德州市跃华学校11-12学年高一历史3月月考试题(无答案)第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2010佛山模拟)春秋战国时期,牛耕开始使用。牛力用于生产,是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动力的一次革命,它给当地生产方式带来的变化是()A私田开垦规模扩大 B精耕细作的程度提高C自耕农经济应运而生 D土地国有制转变为个人土地所有制2谚语是民众丰富智慧和普遍经验的规律性总结。下列谚语能够反映我国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特点的是()A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B黄牛过河各顾各C苗儿出得齐,丰收不用提 D小满芝麻芒种谷3从西周“溥天之下,莫非王土”到战国时期商鞅的“废井田,开阡

2、陌”,根本原因是()A分封制的瓦解 B生产力的发展C土地所有制的变化 D上层建筑的变化4(2010安庆模拟)农耕文明催生了较为完善的土地制度。“这是按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但仅分配国家掌握的土地,不触动地主的原有土地。”对这段材料描述的土地制度理解不正确的是()土地兼并是其产生的原因之一反映了土地制度日益完善不能反映出封建统治的阶级基础是一种土地国有制度A BC D5(2010泉州模拟)史书记载:明朝万历年间,福建泉州府“佃农所获,朝登陇亩,夕贸市廛”(廛:chn,卖东西的店铺)。这一现象的积极意义在于()A佃农获得了生产的自主权B佃农与地主的依附关系消失C佃农和市场发生联系,获得实际利益,生产

3、积极性大大提高D佃农获得产品的完全支配权6(2010重庆高考)文献记载:“钢铁是杂炼生(生铁)鍒(熟铁)作刀镰者。”此文献提到的金属冶炼技术发明于()A春秋战国时期 B两汉时期C魏晋南北朝时期 D隋唐时期7真正实现“衣被天下”的是()A丝织技术的发明 B麻织技术的发明C棉纺织业的出现 D毛纺织业的出现8从征役制到雇募制转变的根本原因是()A政府政策的调整 B生产力的发展C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 D商品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9家庭手工业之所以不能在古代手工业的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主要是由于()A技术落后,生产分散 B官营手工业的压制C自然经济的压制 D专业私营手工业的压制10都城,往往是农业社会皇权与文

4、化的集结处和辐射中心。从下图(唐和北宋的都城)的城市布局上可以看到,都城在功能上呈现出新的变化趋势。这实际上反映了()A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 B统治阶级的重视C吸收国外建都的经验 D重农抑商的政策11(2010合肥高一检测)南宋思想家叶适曾指出:“四民(指士、农、工、商)交致其用而后治化兴,抑末厚本,非正论也。”对此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这种思想建立在南宋商品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叶适对重农抑商政策提出否定这种思想反映了商人的利益和愿望叶适的思想对朝廷产生了巨大影响A BC D12清代前期因国力强盛而被称为“康乾盛世”,主要表现有 ()耕地面积的扩大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前列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人口迅速增加

5、ABC D13以下各项最能说明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是()A“共计一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B“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C“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原属相需,各无异议”D“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14(2010海南高一检测)明清之际,在封建经济的内部产生了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的萌芽,但其发展非常缓慢,其原因包括 ()封建政府“重农抑商”政策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存在明清曾经长期实行的“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西方资本主义的大规模入侵A BC D15(2010龙岩高一检测)黄遵宪有诗“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下列对“大错”的理解最具理性的是()A限制外

6、商来华阻碍中外贸易B隔绝大陆与台湾的正常往来C禁止国人海外经商限制了商品市场的扩大D自我封闭扼杀了社会进步的可能性161498年,一支欧洲船队航行到印度南部大商港卡里库特。下列相关的推断正确的是()A这支船队中的船员是第一批到达亚洲的欧洲人B该船队是在西班牙王室支持下进行远洋航行的C拓展海外殖民地是支撑他们远洋航行的精神支柱D他们开辟了从欧洲绕过好望角到达亚洲的新航线17(2010枣庄模拟)“实际上,严格的全球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直到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进行远航探险时才开始。”这主要是由于()A在此以前未出现著述世界历史的史学家B其探险打破了人类彼此隔绝的生活状态,促进了世界各民族联系C他们在探

7、险过程中都记述了所到地区的历史D其探险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18下列对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评价中,最贴切的是A.哥伦布是殖民主义强盗,给印地安人带来无穷灾难B.哥伦布是将美洲纳入近代人类文明社会的先驱C.哥伦布的行为是非正义的,但客观上起着进步作用D.哥伦布的行为是进步的,对近代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19马克思说:“现在,工业上的霸权带来商业上的霸权。”马克思说的“现在”是指()A新航路开辟的时期B早期殖民扩张时期C工场手工业时期 D工业革命时期20世界博览会通常是国家展示经济实力的舞台。1851年第一次世界博览会在伦敦举行,在这次会上最有可能展出的产品有()A飞机和柴油内燃机 B电灯与电话C

8、蒸汽机和蒸汽机车 D水力织布机和汽车21(2010福州模拟)在纪录片大国崛起中,曾这样概述:“当英国人从陶醉中惊醒,猛然看见帝国上空的夕阳时,新的太阳已经在大西洋另一端的美洲大陆上升起。”对此表述理解不准确的是()A英帝国曾辉煌一时 B此种现象主要源于第一次工业革命C“新的太阳”喻指美国 D此事应发生于19世纪中后期221876年,美国庆祝独立100周年的时候,在费城举办国际博览会,有37个国家参展,当时清政府也派出了展览团。在这次博览会上,英国展出最新的蒸汽机车,美国展出大功率电动机和发电机,德国展出加工枪炮的精密机床,中国展出的是纯银打制的27套件耳挖勺和小脚绣花鞋。由此说明 ()英国科技

9、创新技术已落后美德德国军工技术较为发达中国还没有创立民族工业美国电力新兴工业处于领先水平A BC D23一位科学家说:电是人类迄今为止所能找到的“妙不可言的极为能干的新仆人”。这段话最能表明()A电已进入生产和人们的生活当中B电使工业和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C科学直接推动生产发展D“电气时代”已经取代了“蒸汽时代”24两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历史作用有()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促进了生产关系的变革引起了人们生活的巨大变化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A BC D25下列属于新航路开辟带来的影响的有()西班牙、葡萄牙、英国、美国等成为欧洲富国结束了世界相互孤立的状态,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世界市场雏形开始

10、出现大西洋沿岸取代地中海地区成为欧洲贸易的中心AB C D26.、新航路的开辟与郑和下西洋相比,最根本的不同是()A性质不同 B背景不同 C结果不同 D影响不同27 案例拓展资本原始积累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对其理解,正确的是()使用暴力手段促使生产者与生产资料分离发生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之前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是由剥削剩余价值转化而来的A B C D28下列关于黑奴贸易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推动了美洲地区的开发 B是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C促进了非洲社会的进步 D给英国带来了巨额财富29某同学在搜集有关“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的材料时,在网络上找到一些有关“世界市场对西欧社

11、会产生的重要影响”的观点。其中表述最准确的是()A为西欧商人带来了丰厚的利润B给西欧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C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D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丰厚的资本和广阔的海外市场,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30(2010天津高考)下图为首届世界博览会展馆。这届世博会反映了()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西方列强对世界的掠夺英国的兴盛与强大世界市场基本形成ABC D 第卷(非选择题,其中必做题共40分,附加题20分)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其中3134题为必做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35题为附加题,分值为20分)31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有哪些?(1)经济格局上起源于多个中心,

12、形成 地域特征。(2)经济结构上以 为主,以 为辅。(3)生产模式上是 。(4)经营方式上,是以 为单位的、男耕女织的、自给自足的 在封建经济中始终占据主导地位。(5)耕作方式上主要是 。(6)土地制度上地主土地 制不断壮大,地主经济占统治地位。(7)区域经济上呈现出明显的 性和 性。32(2009高考江苏单科) (10分)历史学家李洵认为:“明代江南地区的士大夫是十六世纪以来中国历史上有特点的社会势力。他们凭借着江南地区发达的经济文化有利条件,通过各种途径获取政治上的功名,然后扩展经济实力,引领当时的社会风潮,在江南社会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士大夫家多以纺绩求利。其俗勤啬好殖,以故富庶。如华亭相(徐阶)在位,多蓄织妇,岁计所积,与市为贾。 明于慎行谷山笔麈卷四材料二 江南役重甲天下,祖父以役累中落。一启中举,尽免其役,家业复振。(植蚕)与市为贾,骤富焉,市人多效之。 徐光启文集卷十一材料三 (松江)嘉、隆以来,豪门贵室,导奢导淫,博带儒冠,长奸长傲,日有奇闻叠出,岁多新事百端。伦教荡然,纲常已矣。 明范濂云间据目抄卷二材料四 前明吾乡(苏州)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