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作业手册 文言文知识梳理 必修1(福建专版) 新课标.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6873655 上传时间:2020-07-0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作业手册 文言文知识梳理 必修1(福建专版) 新课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作业手册 文言文知识梳理 必修1(福建专版) 新课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作业手册 文言文知识梳理 必修1(福建专版) 新课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作业手册 文言文知识梳理 必修1(福建专版) 新课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作业手册 文言文知识梳理 必修1(福建专版) 新课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作业手册 文言文知识梳理 必修1(福建专版) 新课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作业手册 文言文知识梳理 必修1(福建专版) 新课标.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年新课标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作业手册(福建专版):文言文知识梳理(必修一)知识细梳理烛之武退秦师一、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1)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2)失其所与,不知()(3)无能为也已()(4)秦伯说()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今义:请客的主人或比赛、会议的承办者古义:_(2)行李之往来今义:出门带的包裹古义:_(3)共其乏困今义:疲劳 古义:_(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今义:妻子 古义:_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1)鄙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顾不如蜀鄙之僧哉()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敢竭鄙怀,恭疏短引()(2)许公曰:“子亦有不利

2、焉。”许之()先生不知何许人也()杂然相许()潭中鱼可百许头()(3)若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4)焉焉用亡郑以陪邻()朝济而夕设版焉()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且焉置土石()四、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1)晋军函陵,秦军氾南()(2)越国以鄙远()(3)既东封郑()(4)与郑人盟()(5)既东封郑()(6)越国以鄙远()五、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1)夫晋,何厌之有?()译文:_(2)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译文:_(3)晋军函陵,秦军氾南。()译文:_(4)是寡人之过也。()译文:_答案一、(1)“共”通“供”;(2

3、)“知”通“智”;(3)“已”通“矣”;(4)“说”通“悦”。二、(1)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2)出使的人;(3)缺少(的东西);(4)那个人。三、(1)边邑,这里用作动词,是“以为边邑”/边远的地方/见识短浅/自谦之词;(2)答应/表处所/赞同/表约数;(3)假如/似乎,好像/你;(4)疑问代词,何/兼词,在那里/疑问代词,哪里/疑问代词,哪里。四、(1)军,名词作动词,驻军;(2)鄙,名词意动用法,以为边邑;(3)封,名词使动用法,使成为疆界;(4)盟,名词作动词,结盟;(5)东,名词作状语,在东边;(6)远,形容词作名词,边远的地方。五、(1)宾语前置句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

4、2)状语后置句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3)省略介词“于”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水的南面。(4)判断句这是我的过错啊。荆轲刺秦王一、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1)秦王必说见臣()(2)今日往而不反者()(3)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4)秦王还柱而走()(5)卒起不意()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1)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今义:贫穷古义:_(2)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今义:鼻涕 古义:_(3)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今义:袒护双方中的某一方 古义:_(4)持千金之资币物今义:货币 古义:_(5)愿大王少假借之今义:假装借给 古义:_(6)秦王还柱

5、而走今义:步行 古义:_(7)诸郎中执兵今义:称中医医生 古义:_(8)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今义:提起 古义:_(9)断其左股今义:量词,用于成条的东西古义:_(10)左右既前,斩荆轲今义:左边右边 古义:_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1)引乃引其匕首提秦王()左右引相如至()见人方引婴儿欲投之江中()引次江北()(2)见图穷而匕首见()未得与项羽相见()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3)谢前为谢曰()多谢后世人()乃谢客就车()阿母谢媒人()(4)假愿大王少假借之()人多以书假余()假舆马者()(5)封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又欲肆其西封()既东封郑()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四

6、、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1)秦将王翦破赵()(2)顷之未发,太子迟之()(3)函封之()(4)发尽上指冠()五、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1)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译文:_(2)荆轲有所待,欲与俱。()译文:_(3)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译文:_(4)群臣侍殿上者。()译文:_(5)嘉为先言于秦王。()译文:_(6)燕王拜送于庭。()译文:_(7)父母宗族,皆为戮没。()译文:_(8)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译文:_答案一、(1)“说”通“悦”;(2)“反”通“返”;(3)“振”通“震”;(4)“还”通“环”;(5)“卒”通“猝”。二、(1)走投无路;(2)眼泪;

7、(3)袒露一只臂膀;(4)礼品;(5)宽容、原谅;(6)跑;(7)宫廷的侍卫;(8)掷击;(9)大腿;(10)近臣。三、(1)举起/导引/牵、拉/引退;(2)显露/会见/表被动;(3)道歉/告诉/辞别/拒绝;(4)宽容、原谅/借给/借助;(5)封装/边界/以为疆界/坟墓。四、(1)破,动词使动用法,使破;(2)迟,动词意动用法,以为迟;(3)函,名词作状语,用匣子;(4)上,名词作状语,向上。五、(1)判断句今日去了而不能好好回来复命的,那是没用的人。(2)“与”后省略“之”荆轲要等待一个人,打算跟他一起去。(3)定语后置句太子和门客中知道这件事的人。(4)定语后置句站在殿上陪侍君主的臣子们。

8、(5)状语后置句蒙嘉先替荆轲在秦王面前说好话。(6)状语后置句燕王还在朝廷上举行了拜送仪式。(7)被动句父母及宗族都被杀死了。(8)被动句而燕国被欺侮的耻辱可以消除了。鸿门宴一、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1)距关,毋内诸侯()(2)张良出,要项伯()(3)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4)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5)令将军与臣有郤()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1)沛公居山东时今义:山东省古义:_(2)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今义: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古义:_(3)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今义:出去、进来;不相符古义:_(4)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今义:副词,很 古义:_(5)而听细说今义:详细说来 古义:_(6)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今义:河北(南)省 古义:_(7)再拜献大王足下今义:又一次 古义:_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1)亲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每得降卒,必亲引问委曲()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2)顾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三顾臣于草庐之中()顾计不知所出耳()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3)胜沛公不胜杯杓()刑人如恐不胜()予观夫巴陵胜状()百战百胜()(4)辞卮酒安足辞()大礼不辞小让()停数日,辞去()(5)道道芷阳间行()行军用兵之道()不足为外人道也()于是废先王之道()(6)急良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