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12-2013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检测试题湘教版.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6872885 上传时间:2020-07-0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2012-2013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检测试题湘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浙江省2012-2013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检测试题湘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浙江省2012-2013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检测试题湘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浙江省2012-2013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检测试题湘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浙江省2012-2013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检测试题湘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2012-2013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检测试题湘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2012-2013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检测试题湘教版.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衢州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检测地理试题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第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多选、不选或错选均不得分,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读下图,回答12题。1某两洲面积之和与某大洋面积十分接近,它们是A.亚洲、北美洲与大西洋B.亚洲、非洲与印度洋C.欧洲、北美洲与大西洋D.欧洲、非洲与印度洋2从B大洲最大港口至G大洲最大港口,沿最短海上航线所经过的海峡依次是下图中的A. B. C. D.下图甲岛为我国钓鱼岛的等高线地图(单位:米)。乙岛为世界某岛图,读图回答3

2、-5题。3有关钓鱼岛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势总体南低北高 B陡崖相对高度约为145米C为温带海洋性气候D山地的坡度南部小于北部4乙岛位于甲岛的 A东南方 B西南方 C西北方 D东北方5关于乙岛地理特征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A河流河道宽、水流缓 B常年受东南信风影响C农业地域类型以商品谷物农业为主D城市都分布在河流入海口处下左图为日本山河分布示意图,右图为富山市气温和降水季节分布示意图,完成68题。6富山市的气候类型为A地中海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7 关于富山市降水特征及其成因叙述正确的是A冬季降水丰富 处于冬季风迎风坡 B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 常年受西风影

3、响C夏季降水较少 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 D降水总量丰富 常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8日本多山且河流众多,其河流特征A径流量丰富,利于航运 B濑户内海沿岸的河流径流量最丰富C径流量季节变化明显,冬季断流 D水能丰富,利于发电下图为某岛示意图,读图回答911题。9.有关该国的叙述正确的是A.南北长约200多千米,东西长约400多千米B.位于我国的东南,澳大利亚的西北C.冬季商贸船队可借助洋流更快驶入红海D.位于板块边界,受地震、海啸影响大10.该国东侧冬季降水较多的原因A.西南风影响,降水较多 B.地中海气候区,冬季降水多C.气流受地形抬升,形成地形雨 D.赤道低压控制,形成对流雨11.国际贸易中该国

4、的主要出口产品是A.橡胶、茶叶 B.亚麻、乳制品 C.轮船、电视 D.汽车、 手机读南欧局部示意图及甲、乙、丙三城市气温、降水量图,回答1213题。12甲、乙、丙三城市的气候分别对应A甲、乙、丙B甲、乙、丙C甲、乙、丙D甲、乙、丙13造成甲、乙两地冬季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风带、气压带B洋流 C地形、海陆位置 D太阳辐射下图为亚洲某内陆国水系分布和七月份气温分布情况。读图完成1416题。14该国A年降水量自南向北递减 B水汽主要来自北冰洋C最大水系流域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一半以上 D常年受西风带控制15地的7月均温可能为 A18 B16 C14 D1016地的自然带为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高山草

5、甸带 C温带荒漠带 D亚寒带针叶林带读“大不列颠岛地形及某三种地理要素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7-18题。17判断图所反映的地理要素分别是A小麦区乳畜业降水量B降水量乳畜业小麦区C乳畜业小麦区降水量D小麦区降水量乳畜业18麦田圈是指在成熟或即将成熟的麦田或其他农田上,经某种力量把农作物压平而形成的几何图案。根据所学知识,推测英国南部麦田圈出现最多的月份A10、11月B12、1月 C2、3月D4、5月读图,回答1920题19.关于该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位于南半球B图中河谷横断面从中心向两侧岩石年龄不断变新C沿岸大部分地段海域有寒流经过DQ湖北侧湖岸坡度变化小于南部20有关甲河流域的说法,

6、正确的是A部分河段有结冰和凌汛现象发生 B典型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CQ湖最小湖面b出现于一月D冬季盛行西南风右图为澳大利亚某月等温线分布局部图,回答第21题。21.该季节,有关澳大利亚的叙述正确的是A.此时可能是七月 B.其西南部正是麦收季节 C.寒流对其沿岸影响最小的季节 D.北部牧牛业收割牧草,准备越冬某火山持续喷发了8个月之久, 这8个月的大多数时间火山灰飘扬方向大致如图所示(图中灰白色部分表示火山灰),读图完成:22.该火山可能位于A台湾 B意大利 C智利南部D美国西海岸地理学界定义的林线,是指高海拔山地森林分布上限,也就是高山林线。就热量条件而言,林线与最热月的平均气温10等温线非常

7、吻合。下图是我国等林线分布高度图,回答第23题。23.影响同纬度地区林线高度东、西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热力性质 B.热量的差异 C.最热月气温 D.降水的差异 按照成因,荒漠可以分为回归线型、寒流海岸型、大陆内部型等荒漠;右图表示各大陆热带荒漠和温带荒漠的面积。读图回答24-25题。24代表南美大陆及其南部高原荒漠所属类型的序号是A B C D 25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大陆型荒漠是寒流海岸型荒漠和回归线型荒漠B大陆无型荒漠的原因是地形起伏C大陆型荒漠是回归线型荒漠和寒流海岸型荒漠D大陆II型荒漠是大陆内部型荒漠和寒流海岸型荒漠根据下表资料,回答26-28题。 我国四省(区)人口及部分自然资源统计

8、数据(2006年)省(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耕地面积(万公顷)水资源总量(亿立方米)木林总蓄积量(亿立方米)34.3532.51865.815.853.51539.1727.915.051.9542.4404.40.431.1361.0184.62.026. 表中、所示省(区)的简称依次是A川、黑、苏、陇 B. 苏、川、陇、黑 C黑、川、陇、苏 D. 陇、黑、川、苏27下列推理,其过程和结论正确的是A耕地面积比小,因此,山区面积比大B水资源总量比多,因此,年降水量比大C木材总蓄积量比少,因此,森林覆盖率比低D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比小,因此,乡村人口比重比大28有关四省(区)农业生产地

9、叙述正确的是A省(区)西部是该省种植业集中地区B省(区)东部是我国著名的棉花产区C省(区)南部农业耕作制度一年三熟D省(区)北部灌溉用水主要是地下水和高山冰雪融水下图是乌鲁木齐(4347N)、拉萨(2940N)、重庆(2931N)和海口(2002N)四城市的气温、日照年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2930题。 29甲图中能反映气温受地势影响较大的曲线是 A1 B2 C3 D4 30四城市中气温曲线与日照曲线组合正确的是 A1 B2 C3 D4第卷(非选择题,四大题,共40分)31.(12分)阅读阿根廷相关图文资料,回答问题。阿根廷地势西高东低,气候北热南冷,中部温和,大部分地区土壤肥沃,素有“世界粮仓

10、和肉库”之称。潘帕斯草原是世界著名牧区,畜牧业现代化程度高。阿根廷交通运输发达,以首都为中心形成了放射状的交通网络。1简述阿根廷地理位置特征及其意义。(4分)2试分析潘帕斯草原成为世界著名牧区的有利条件。(4分)3位于阿根廷南部的巴塔哥尼亚高原东临大西洋,但气候却十分干燥,分析其原因。(4分)31(9分)图1和图2是亚洲东部和南部的局部图,读下列图表,回答问题。图2图1图2图1 (1)A、B、C、D四城市气候的共同成因为 。 (1分)(2)指出B、C两城市气候共同特征及其对种植业生产的影响。 (2分)(3)简析城市B的一月份和七月份的日照时数都高于C地的主要原因。 (2分)(4)说明甲国A、D

11、两城市,分别在一月和七月出现降水差异的原因。 (2分)(5)简要分析甲国城市和人口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的自然原因。(2分)33(13分)古代阿拉伯人把今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所在地区统称为马格里布地区。图1为马格里布地区示意图,图2为该地区瓦德市的气候统计图,下表为左图中、两城市各月平均日照时数表(单位:小时)。完成下列问题。(1)说出图1中断层南、北两侧的主要地形类型,并分析该断层的成因。(4分)(2)比较图1中、两城市冬季日照时数的差异,并分析原因。(5分)(3)瓦德地区种植了大量的椰枣树,请结合当地自然环境特点分析椰枣树的生长习性。(4分)34.(6分)我国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对下左图所示地区进行长期考察,在考察过程中不断地对该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和社会经济状况进行分析研究。 通过对左图所示地区西北部某处的研究,发现该处某季节的气温分布呈现右图所示特点,并且在图示季节中甲地的降水往往比附近的乙和丙地少很多。(1)简要描述该处等温线的分布特点,并简析其原因。(4分)(2)分析在图示季节中甲地的降水往往比附近的乙和丙地少很多的原因。(2分)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