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作文理论指导 4.1作文考点阐发—基础等级(2)素材.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6872582 上传时间:2020-07-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作文理论指导 4.1作文考点阐发—基础等级(2)素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考语文作文理论指导 4.1作文考点阐发—基础等级(2)素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考语文作文理论指导 4.1作文考点阐发—基础等级(2)素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考语文作文理论指导 4.1作文考点阐发—基础等级(2)素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作文理论指导 4.1作文考点阐发—基础等级(2)素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作文理论指导 4.1作文考点阐发—基础等级(2)素材.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基础等级符合文体要求考点解读 “符合文体要求”,首先是指符合试题规定的文体要求,其次是指所写文章符合考生自己选定的文体的要求。1.把握文体要求 高考作文要求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和应用文等体裁的文章。或是指定某种文体,如“写一篇议论文”“写一封回信”;或是排除写某种文体,如“不可写成诗歌、小说、戏剧”。如果是指定文体,考生不能随意选择文体。2.注意文体规范 文体不同,语言特色也不相同。记叙文一般要求语言生动形象,议论文一般要求语言准确严密,说明文一般要求语言准确通俗,应用文一般要求语言简练。特定的文体有特定的语言要求,如演讲词、广播稿要求口语化。实验报告、影视剧本、公告文书等还要有相应

2、的格式。3.选择合适的文体 一要选择适合自己发挥的文体。擅长形象思维的可选记叙文,擅长逻辑思维的可选议论文。二要考虑自己有没有相关的论据材料和知识储备。写记叙文,有没有相关的生动、具体、感人的生活故事;写说明文,有没有相关的知识储备;写散文,有没有这方面的情感积累和语言积累;写杂文,有没有诙谐幽默的语言素质。 考试大纲明确指出:写作题要求考生“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其他常见体裁的文章”。可以写“其他体裁的文章”,给了考生选择文体的更多自由,意味着实验报告、广告、剧本、演讲词等等都可以选择。但是考生如果选定了议论文就要写得像议论文,如果选定了散文就要写得像散文,不能信手写来,写得不伦不类。

3、 高考作文的评分标准也把“符合文体要求”“基本符合文体要求”“不符合文体要求”等作为评判作文优劣的重要条件。因此考生不仅要熟悉常见的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文体,而且要适当地了解其他文体的写作特点,不妨尝试文体创新。从近几年的阅卷结果看,议论性散文和哲理性散文多受阅卷教师的青睐。经典题例(2006山东高考,23)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要求作文。星 星 雷抒雁 仰望星空的人, 总以为星星就是宝石, 晶莹,透亮,没有纤瑕。 飞上星星的人知道, 那儿有灰尘、石渣, 和地球上一样复杂。 读这首诗可以产生不同的联想或感悟。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文章。 注意:联想或感悟要与整首诗的寓意有关。立意自定,题

4、目自拟。不少于800字。除诗歌外文体不限。解析:仔细审查这道作文题,有这样几点体会。 第一,纯材料作文,立意的范围十分广泛。提供的材料是当代诗人雷抒雁的一首小诗星星,要求考生写感悟,谈体会。这是一个纯材料作文,且又是比喻性命题,对内容立意没有任何限制,因此,立意十分广泛。 从立意角度看,可以从两个层面来分析。一是从理性的角度去立意。可以谈梦想、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可以谈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可以谈认知的两面性(即认知不要只看到事物的一个方面,还要看到另一个方面),可以谈表象与实质的关系,还可以谈不要为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要为情感所遮掩,还可以从正面谈要理性地看问题,要全面完整地看问题、看事物等等。二是

5、从具体事物入手去议论。如怎样看待出国热、留学热现象,怎样去看待追星族、崇拜影视偶像现象。还可以结合大学生就业问题去谈理想、梦想与现实的反差,理想与现实有了差距,这山看着那山高等等。还可以结合一些表面精美的商品,谈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现象。 第二,在选材上强化了时代性,在文体上加大了限制性。今年作文在选材上与去年“双赢的智慧”一样,时代性更加明显,可以谈知识,可以谈现象,可以侧重于宏观,也可以侧重于微观,只要言之有物,言之成理即可。 从总体看,这个作文题目,审题的难度较大,体现出很强的时代性,立意、选材也有一定的难度。但从另一角度看,立意的角度广泛,选材更加贴近生活,这又降低了作文难度。作为题目

6、的本身与学生的生活可以联系在一起,但要写出好文章,不容易。写作示例:不要为美丽的想象迷惑了双眼 仰望星星,灿烂美丽,而走近一看,则尘埃遍地,如同地球一般。有些事情,想象与真实是不一样的,千万不要为表象迷惑了双眼。 为什么人们把星星看成是宝石呢?因为它离你太远,你看不清它的真面目,所以你错误地认为它多么晶莹,多么透明,而一旦走近它,你就会马上认识到事物并非那么完美。 这让我们想到了很多事情,产生了很多联想与感悟。(一) 我想起了李白,想起了他对长安的美好想象,“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那份得意,那份天真,那份渴望,表现得淋漓尽致。他想象着朝廷的美丽,宫殿的美丽,自己施展才华的美丽。然而

7、当他走进宫庭,走到天子脚下,如何呢?他失望了,他的感觉犹如冰火呀!于是,他睁开了眼,他没有让想象迷惑双眼,而是擦亮了双眼,他又“须行即起访名山”了。 不要为心目中的想象迷惑了双眼。(二) 我又想到了中央电视台报道的一名初中男孩,他腿有残疾,但对某一港台歌星十分崇拜,于是他离家奔走在这位歌星的大陆演唱会上,一个城市又一个城市,他用仅有的钱买昂贵的票,有时是饿着冻着,在疯狂中沉迷,在偶像中生活。但最终他无法靠近歌星,于是,他在演唱会上喝了毒药,然而歌星的回答是:不会见他。 想象是一回事,真实又是一回事,盲目地把感情寄托在想象中能行吗?那最终吃亏的是自己。男孩当然被救了,但他的心何时被疗救? 不要为

8、心目中的偶像迷惑了双眼。(三) 当前的出国留学方兴未艾,国外的星星就一定晶莹剔透?不是照常洗碗、刷碟,不是照常失业、抢劫? 当前的大学生就业也是这样,每位大学生心目中想象的职业确实美好,然而,一旦与现实生活结合呢? 在校大学生允许结婚了。有两位痴迷者,想象结婚是多么美好,多么浪漫,而结果呢?大四又离婚了。因为他们没有生活的来源,真实的生活与他们的想象距离太大了。 生活是可以想象的,但一定要与现实结合起来,人们不能光生活在美丽的想象中,关键是生活在现实的真实之中,千万不要为美丽的想象迷惑了你的双眼。方法点拨1.了解文体特点,发挥自身优势 记叙文以叙述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往往通过叙事,尤其是细节

9、描写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它以形象见长,其中议论是升华。议论文以议论说理为主要表达方式,往往通过多种论证方式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以说理为主。所举的事例,仅仅是为论证中心服务的一个证据,绝不能详写。说明文以说明、解释为主要表达方式。一定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文体发挥自己的优势。2.确定文体形式,突出文体特点 “文体自选”并不是不讲文体。既然是自选,那么考生根据表达的需要,选择了某种文体,就得按那种文体的要求去谋篇布局,去组合相应的表达方式。选择最能表现题旨的文体,应注意以下几点:(1)有些作文命题虽然注明“文体不限”,但却有一定的文体倾向,应注意分析题目,尽量选取与题目要求一致的文体。(2)选择一种能充

10、分展示自己特长的文体。长于叙事描写,就写散文;长于分析说理,就写议论文。如果选择了一种文体就应遵循此文体的有关要求。(3)在文体不限的前提下,最可取的策略是采用夹叙夹议的杂感体,以便通过事与理、虚与实的相辅相成,强化感情色彩,增强感染力。(4)强调立意与构思上的创新,在文体上不要刻意求新、求奇,以免由于文章结构松散、零乱,导致基础等级失分。升华演练1.(2006北京朝阳模拟)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次著名企业家报告会上,有一位年轻人向作讲演的企业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请问您过去走过什么弯路没有?能不能给我们年轻人指示一条成功捷径,让我们少走弯路呢?”没想到这位企业家干脆利落地答道:“

11、我不承认自己走过什么弯路,我只知道自己一直走在成功的路上。成功从来就没有说要拥有它走一条直线就可以了,成功就像山顶一样,哪里有什么捷径可以走呢?”根据上面材料,自选角度,自定文体(诗歌除外),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2.(2006浙江温州模拟)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孔子愀然曰:“请问何谓真?”客曰:“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强亲者虽笑不和。真悲无声而哀,真怒未发而威,真亲未笑而和。真在内者,神动于外,是所以贵真也。”(庄子渔父)这段话引发你对“真”怎样的联想?请以“真”为话题,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

12、章。3.(2006河北衡水模拟)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生活中,真正的自信者必是有勇气正视自己的人,而这样的自信又往往与对自己的怀疑和不满有着内在的联系。事实上,几乎所有的天才都并非自信的人,相反倒是有几分自卑,他们知道自己的弱点,为这弱点而苦恼,又不肯毁于弱点,于是奋起自强,有了令人吃惊的成功。 周国平智慧与人品中有一句发人深省的话:“我相信,天才骨子里大都有一点自卑,成功的强者内心深处往往埋着一段屈辱的历史。”请联系自己的经历、体验、见闻和认识,以“感谢自卑”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700字;不得抄袭。4.(2006江苏扬州模拟)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

13、作文。 人皆有乐,“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乐其所乐;大乐亦乐,小乐亦乐,乐在其中。世间万物,无不可乐;人生百态,乐象万千。你有何乐?你将何乐?你如何看待乐?请以“乐”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立意自定;除诗歌、戏剧外,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俄国著名作家托尔斯泰写过这样一个短篇故事: 有一个农夫,每天早出晚归地耕种一小片贫瘠的土地,累死累活,收效甚微。一位天使可怜农夫的境遇,就对农夫说,只要他能不停地跑一圈,他跑过的地方就全部归其所有。 于是,农夫兴奋地朝前跑去。跑累了,想停下来休息一会儿,然而一想到家里的妻子儿女们都需要更多的土地来生活,又拼命

14、地再往前跑有人告诉他,你到了该往回跑的时候了,不然,你就完了。农夫根本听不进去,他只想得到更多的土地,更多的金钱,更多的享受。可是,终因心衰力竭,倒地而亡。生命没有了,土地没有了,一切都没有了,欲望使他失去了一切。 欲望是人前进的动力。人活着,当然要努力奋斗往前走,但也要知道什么时候该继续前行,什么时候该“往回跑”,什么时候该停止奔跑。生活中,你或许也有类似的感受,请联系社会生活和自己的生活实际,以“欲望与进退”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我国素称“礼义之邦”。做人,讲究彬彬有礼,谦虚礼让;交往,重视礼尚往来,礼貌待人;日常生活中,也有典礼、婚礼请以“礼”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