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2020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清爽 文档编号:136848247 上传时间:2020-07-0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14.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2020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湖南省2020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湖南省2020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湖南省2020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湖南省2020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2020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2020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雅礼中学2020届高考模拟卷(二)语文注意事项:1. 本试卷共四道大题,22道小题。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 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国古代监察制度萌芽于先秦,形成于秦汉,发展于魏晋,成熟于唐宋,完备于明清,实行2000余年。中国古代监察体制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从不独立逐步走向独立,这是监察权威性和有效性的重要保障。第一,中央监察机关与其他机关互不统属。秦和西汉,御史府服从于相府而不独立。东汉,御史府改为御

2、史台并与行政系统相分离。魏晋时期,御史台又脱离少府而自立,罢司隶校尉而将监察权向御史台集中。隋废尚书省的监察职能,唐将隋的司隶台并入御史台,形成单一的御史系统。元朝取消谏院,使监察组织更加一元化。清朝实行科道合一,都察院成为完全独立的、唯一的中央监察机关。第二,地方监察机关与地方行政机关相分离而直接从属于中央监察机关。中国古代地方监察实行常设监察官和朝廷派遣巡察御史巡察相结合的体制。巡察御史由朝廷直接任命派遣,与地方政府没有关联。地方常设的监察机关(官员)则不同,与地方政府的关系较为复杂,其独立性是经过长期发展才确立的。自秦至隋,地方常设监察机关往往从属于地方政府。唐宋开始在地方设立专门监察机

3、关。元朝的地方监察体制有了新发展:建立行御史台,实行大监察区建制,设二十二道肃政廉访司,分属行御史台,从而形成垂直监察体系,地方监察机关与地方政府没有统属关系。明代将全国划分为十三道,由朝廷委派监察御史,各省又设按察司,“掌一省刑名按劾之事”,是各省常设监察机关。清承明制,监察体系基本循而不改。第三,监察官员之专职化。监察职能由监察官员专任,监察官员也不兼任其他职能,这是监察独立的内在要求。自秦汉至唐宋,监察机关的独立和一元化尚在形成中,监察官也没有真正专职化。元明清,随着中央和地方监察机关独立和一元化的完成,监察官员基本实现专职化。尤其是明清时期,御史是官僚机构中一个特殊群体,负有专门职责,

4、还有专用的“獬豸补服”。第四,监察官员具有独立弹劾权。监察官员虽然从属于相府或御史台(都察院),但其弹劾无须宰执或台主批准,御史以个人名义而不是组织名义提起弹劾。这是为了不妨碍对宰执或台主的纠弹,同时使纠弹的主体十分明确,因而也是对监察官员的一种制约。东汉初年,刺史纠奏二千石长吏“不复委任三府”而直呈皇帝。唐初,明确规定御史可以直接弹劾:“故事,台中无长官。御史人君耳目,比肩事主,得各自弹事,不相关白。”清朝规定,科道官不必经过都察院而可以单独进呈,既能封劾,还能面劾。中国古代施政者对国家治理中监察权的配置和运用有理性的认识和较合理的设计,这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监察权运行的内在规律。当然,中国古

5、代监察制度处于官僚政治的体系之中,特别是受到君主专制这一根本政治体制的制约,官官相察的实质是君察臣,其实施的成效与设计初衷必然相距甚远。(摘编自传统监察制度展现中国古人智慧,有改动)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历史发展看,要保障监察的权威性和有效性,关键在于监察体制保持独立。B.地方监察机关和地方政府关系错综复杂,监察机关的独立难以一帆风顺。C.保证监察官员的独立,应在监察职能上让监察官员专职化并拥有独立弹劾权。D.古代垂直监察体系经过长期发展,直到明清时期才形成并确立了完备的体系。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从监察

6、机关和监察官员两个方面,梳理了中国古代监察体制的发展过程。B.文章按朝代顺序分析了中国古代监察体制的独立过程,层次分明,脉络清晰。C.文章第五段引用唐初有关规定,有力地表明了监察官员明确具有独立弹劾权。D.文章末段肯定了古代施政者的智慧,同时也指出了传统监察制度自身的缺陷。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只有做到中央和地方监察机关的独立,监察官员的监察职能才能实现专职化。B.若监察机关及监察官员的独立性能落实,就能有效监察百官、避免官员贪腐。C.监察官员因为拥有独立弹劾权,所以在行使弹劾权力时存在权力泛滥的弊端。D.传统监察制度虽然受制于官僚政治体系,但其合理性对后世仍

7、有着借鉴意义。(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 不少地方存在着“保了生态、饿了肚子”“下游受益、上游牺牲”的困境,如何摆脱“捧着金碗没饭吃”“守着绿色银行没钱花”的窘迫?当生态保护的重要性逐渐被人们接受的时候,这个关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越来越迫切地需要答案。生态保护方面结构性政策缺位,特别是有关生态建设的经济政策短缺,造成了生态保护者得不到相应的经济激励,受益者无偿享有生态效益的局面。而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这一制度设计,就是要调整生态环境保护各相关方利益关系,补齐相关政策短板。“上游青山绿水饿肚皮,下游吃香喝辣要减肥。”环保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王金南表示,

8、生态补偿机制是“青山绿水”保护者与“金山银山”受益者之间的利益调配机制。(摘编自人民日报)材料二 湖南省流域生 态保护补偿机制实施方案由省财政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发改委、省水利厅共同制定,明确将在湘江、资水、沅水、澧水干流和重要的一、二级支流,以及其他流域面积在18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建立水质水量奖罚机制、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对市州、县市区的流域水质、水量进行监测考核,水质达标、改善,获得奖励;水质恶化,实施处罚。如,当某地的出境水质优于II类标准,或者比入境水质有改善,给予相应奖励;相反则给予相应处罚。如果上游的出境水质相比上年同期提升了,那么下游对上游进行补偿;如果水质下降了,上游给

9、下游补偿。市州之间按每月80万元、县市区之间按每月20万元的标准相互补偿。鼓励上下游市州、县市区政府之间签订协议,建立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材料三 财政部、 生态环境部、水利部和国家林草局四部门联合制定发布支持引导黄河全流域建立横向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实施方案,2020- 2022 年开展试点,探索建立黄河全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标准核算体系,完善目标考核体系、改进补偿资金分配办法,规范补偿资金使用。根据方案,黄河全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实施范围为沿黄九省(区),包括山西、内蒙古、山东、河南、四川、陕西、甘肃、青海、宁夏。 (摘编自人民日报) 黄河流域各省区在生态环境问题.上不可能独善其身,需将黄河流域生态环

10、境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看,切实推动黄河全流域生态协作。生态环境资源不是“免费的午餐”,需建立健全有效的流域内生态补偿长效机制,抓好源头防控,加快黄河上游流域生态文明建设步伐,进一步促进黄河中下游流域各省区经济增长和社会效益提升,并反哺上游。(摘编自人民日报材料四 祖文芬是 贵州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刘家巷村村民,虽然生活在美丽富饶的草海边,可祖文芬一家人却过着温饱也难以维持的生活。中国西部地区许多贫困山区农民为保护中国生态安全付出贫困的代价。西部是维护中国生态环境安全的生态屏障区,由于长期以来人们认为生态环境无价的错误观念,西部生态功能的价值没有被承认,西部许多地区陷入贫困、环境退化的恶性循环中。

11、如今,祖文芬与3万多草海农民看到了回报的希望,为解决开发区域和保护区域、受益地区和受损地区,以及自然保护区内、外的利益补偿问题,贵州省将探索建立省内生态补偿机制,实现一举两得。贵州省今年开始,将对境内主要河流上游因工业生产、生活污染对下游造成环境破坏的,给予受破坏地区补偿。这意味着祖文芬因长期守卫草海而能得到其他受益地区给予的补偿,摆脱贫困。(摘编自中国探索建立贫困地区生态补偿机制)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生态补偿机制以生态环境保护为目的,意在调整生态环境保护各相关方利益关系,补足有关生态建设的经济政策短板。B.湖南省制定方案,在四大干流和其重要一、二级支

12、流,及一些流域面积更大的河流,建立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C.黄河全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是将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作为-个整体,其实施范围涉及山西陕西、宁夏等沿黄九省(区)。D.西部是维护中国生态环境安全的生态屏障区,但其生态功能的价值一度得不到承认,这源于人们认为生态环境无价的观念。5.针对上述材料,下列看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守着绿色银行没钱花”,一定程度上,是在认识或实践上割裂了“青山绿水”与“金山银山”的辩证关系。B.湖南省对市州、县市区的流域水质、水量进行监测考核,根据出境水质和人境水质的情况实施奖惩。C.财政部、生态环境部、水利部和国家林草局共同参与黄河全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具体方案的制定

13、和实施。D.祖文芬一家及中国西部地区许多山区农民,将因为推行生态补偿机制,而有可能改变贫困的状态。6.生态补偿机制可以促使不同方面的良性互动,请结合材料加以具体分析。(6 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撕日历的日子迟子建又是年终的时候了,我写字台上的台历一侧高高隆起,而另一侧却薄如蝉翼,再轻轻翻几下,三百六十五天就在生活中沉沉谢幕了。厚厚的那一侧是已逝的时光,由于有些日页上记着一些人的名址和电话,以及偶来的一些所思所感,所以它比原来的厚度还厚,仿佛预示着已去岁月的沉重。它有如一块沉甸甸的砖头,压在青春的心头,使青春慌张而疼痛。发明台历的人大约是个年

14、轻人,岁月于他来讲是漫长的,所以他让日子在长方形的铁托架上左右翻动,不吝惜时光的消逝,也不怕面对时光。当一年万事大吉时,他会轻轻松松地把那摞用过的台历捆起,随便扔到什么地方让它蒙尘,因为日子还多的是呢。而对于中老年人来说,看着那一摞摞用过的台历,会有种人生如梦的沧桑感。于是想到了撕日历。小的时候,我家总是挂着一个日历牌,妈妈叫它“阳历牌”,我们称它“月份牌”。那是个硬纸板裁成的长方形的彩牌,上面是嫦娥奔月的图画:深蓝的天空,一轮无与伦比的圆月,一些隐约的白云以及袅娜奔月的嫦娥飘飞的裙裾。下面是挂日历的地方,纸牌留着一双细眯的眼睛等着日历背后尖尖的铜片插进去,完成与它亲密的吻合。那时候我每天最喜

15、欢做的事情就是撕日历,早晨一睁开眼,便听得见灶房的柴火噼啪作响,有煮粥或贴玉米饼子的香味飘来。这基本上是善于早起的父亲弄好了一家人的早饭。我爬出被窝的第一件事不是穿衣服,而是赤脚踩着枕头去撕钉在炕头一侧的月份牌。凡是黑体字的日子就随手丢在地.上,因为这样的日子要去上学。而到了红色字体的日子基本上都是星期天,我便捏着它回到被窝,亲切地看着它,觉得.上面的每一个字母都漂亮可爱,甚至觉得纸页泛出一股不同寻常的香气。于是就可以赖着被窝不起来,反正.上课的钟在这一天成了哑巴,可以无所顾忌地放纵自己。有时候父亲就进来对炕.上的人喊:“凉了凉了,起来了!” “凉了”不是指他,是指他做的饭。反正灶坑里有火,凉了再热,于是仍然将头缩进被.窝,那张星期日的日历就随之跟了进去。父亲是狡猾的,他这时恶作剧般地把院子中的狗放进睡房。狗冲着我的被窝就摇头摆尾地扑来,两只前爪搭着炕沿,温情十足地呜呜叫着。你只好起来了。有时候我起来后去撕日历,发现它已经被人先撕过了,于是就很生气,觉得这一天的日子都会没滋味,仿佛我不撕它就没拥有它似的。撕去的日子有风雨雷电,也有阳光雨露和频降的白雪。撕去的日子有欢欣愉悦,也有争吵和悲伤。虽然那是清贫的时光,但因为有一个团圆的家,它无时不散发出温馨气息。被我撕掉的日子有时飘到窗外,随风飞舞,落到鸡舍的就被鸡一轰而啄破,落到猪圈的就被猪给拱到粪里也成为粪。命运好的落在菜园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