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政治下册 举世瞩目的成就教案 苏教版.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6847362 上传时间:2020-07-0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政治下册 举世瞩目的成就教案 苏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七年级政治下册 举世瞩目的成就教案 苏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七年级政治下册 举世瞩目的成就教案 苏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政治下册 举世瞩目的成就教案 苏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政治下册 举世瞩目的成就教案 苏教版.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举世瞩目的成就教案苏教版思想品德第24课 第一框 举世瞩目的成就【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的变化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变化。2.了解我国改革开放的主要内容,感悟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3.梳理主动关注社会生活,关心祖国发展的积极情感,正确对待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新变化、新问题。【教学重点与难点】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人民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教学方法】课前调查法;问题讨论法;情景教学法;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相结合【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播放歌曲:走进新时代,设计问题:“说一说:我国正处于怎样的新时代?”导出课题。(设计意图:有针对性地选择体现我国各阶段

2、发展的歌曲导入,既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又能为教学的充分展开服务。)讲授新课:(一)出示学习目标:(见上)学生齐读,熟知今天这节课的学习要求。(二)出示学习内容:师讲,明确本课重点和难点。带着问题有目的的学习,有利于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三)学生自主学习教材(四)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讨论,解决疑惑(五)全班交流、反馈、拓展:1、“生活在线”:请同学们结合走进新时代的歌词,阅读教材P91页第一段、第二段,讨论完成3个连续的小问题,最后总结:这首歌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走过了怎样的奋斗历程?投影出示总结:(1)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中国革命胜利。(2)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

3、全会确立改革开放的战略方针,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3)2000年,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通过借助图片文字说明等辅助手段向学生介绍中国共产党从建党到新中国成立到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奋斗历程,既让学生真实地感知历史的发展,又能对为我国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三代领导人有初步认识,为下一课“伟大的旗帜”作铺垫。)2、“高峡出平湖”:播放视频三峡工程之梦想、决策、实施探究:三峡工程到改革开放时期才能变为现实,这主要说明什么?主要说明改革开放促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因此国家能够有经济实力进行这项投资巨大的重点工程建设。(采用问题讨论法,以三峡工程为例,组织学生

4、思考讨论,引领学生感悟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的发展。这里不要求学生全面了解,只是通过一些典型的实例和画面来展示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举例:请你从农业、工业、科技、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祖国统一、国际地位等方面,列举一两则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祖国面貌巨大变化的实例?学生举例,教师出示图片、资料探究:你能从祖国面貌的巨变中得出什么结论?归纳出结论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采用情景教学法:教师出示改革开放以来取得巨大成就的材料以及各种图片资料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帮助和示范,从而顺利导出结论。)3、“日子越过越好”:改革开放在我家完成“我来说变化”的表格学生自由发言,交流课前的调查资料

5、(采用了课前调查法:课前,布置学生进行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和家庭生活变化的调查,形成感性认识,以便有的放矢的开展教学活动,也让所有学生都能有话可说,能积极、充分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教师呈现一些反映生活变化的图片、数据统计表,然后作简要归纳、提炼:(1)上述变化主要说明了什么?改革开放推不仅动了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不断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使人民过上了幸福的生活。(2)你能从中得出什么结论吗?改革开放是富民之路。拓展: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学生可根据自己家的实际情况或自己所了解的来回答,教师补充,引领学生了解人们多元的投资渠道和收入来源,体察改革开放带来的活力,积极关注社会生活,关注国家的发展。)课堂小结:(用提问的方式巩固本节课所学的内容)1、通过本课的学习,你主要有哪些收获?2、你还有什么疑问?3、记住两个重要结论: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改革开放是富民之路课堂练习:完成补充习题,巩固知识。课后作业:(请同学们通过(网络调查、采访长辈等)多种途径,搜集有关改革内容(经济、政治、文化)的材料,准备下节课交流)为下节课的教与学作准备。【教学后记】3用心 爱心 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