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语文模拟预测系列试卷(2)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6844114 上传时间:2020-07-0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年高考语文模拟预测系列试卷(2)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1年高考语文模拟预测系列试卷(2)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1年高考语文模拟预测系列试卷(2)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1年高考语文模拟预测系列试卷(2)新人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1年高考语文模拟预测系列试卷(2)新人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年高考语文模拟预测系列试卷(2)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高考语文模拟预测系列试卷(2)新人教版.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年高考模拟预测系列试卷(2)语文【新课标版】 题 号第卷第卷总分一二三四五六七得 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卷 阅读题甲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题。文学批评的美学品格一般地讲,我们对文学创作的要求是,文学创作需要独特的感受力、想象力和判断力,特别是写作的个性化特点和原创性品格。实际上,文学批评何尝不是如此。当代的批评家,同样需要以自己真诚而出色的批评文本显示自己的深刻性和

2、原创力。仔细想想,我们今天的批评最羸弱的地方就是美学风范的缺失,思想激情的萎靡,远离美学经验的判断与分析。许多批评,甚至至今还跟在西方后现代主义理念之后,对文本进行着布满玄机的远离文学本性的解构、解读,抑或充斥像哲学、历史学论文一样艰深晦涩的大量社会文化分析表述,这也是导致批评失效、批评家角色不断贬值、批评缺乏深厚文化自由品格、批评合法性遭到质疑的重要原因。因此,真正的文学批评,同样是需要具有充分想象力、原创性的个性化表达,是有自己独立审美判断的美学表达,是批评主体的人格、精神、情感渗入批评对象的真知灼见。所以,批评要从真实的生活面貌出发,凭借敏感的艺术判断力,去发现、理解作家作品的内在奥秘,

3、写作出有力量、给人以愉悦、以美感的批评文字。而且,批评的文本必然是与作品相呼应的美学的文本,对文本的批评和阐释也一定是美学的阐释,它应该是审美感悟力和美学思辨的奇妙契合。批评家既要发现、发掘作品的美学形态,又要面对读者去阐释文本的价值和潜在意义,对作家和文学史负责。既要深入浅出,不做掉书袋式的理论图解和生硬绑定,更不要大而无当地旁征博引、闪烁其辞。也就是说,应该摈弃极端“学院化”的之乎者也式的所谓纯粹的学术论证;又要建立自己的批评话语风格,透过文学的、美学的修辞,显现个人的性情看法。这时,也许会出现一些与以往的批评惯性不和谐的声音,乃至审美的偏见和歧义,但只要是以现实的、历史的、美学原则为文学

4、批评的伦理底线,充满文学批评写作的热情和激情,就无疑是以作品为载体的对世道人心进行的道德和心灵的复活。这样的批评,不仅要“回到问题、回到学理”,而且是对不断变幻的生活与存在的多元理解,正是在这种对文学世界的多元阐释的基础上,通过文学批评对我们时代丰富的文学现场进行直观的、感性的、美学的把握,才会使我们真的走进文学。说到底,文学批评不仅要有开阔的学理背景,深邃的思想厚度和学术水准,还要有纯粹个人的审美趣味,进一步说,在很大程度上文学批评更是一种心性的浸透。当然,文学批评也要为文学史的书写做好基础的准备和扎实的积淀,来加速当代文学的“经典化”过程。但批评本身的现实活力,对优秀作家的发现和对作品的洞

5、烛幽微,解读作家作品同时也自觉地解读自己心灵内部的细节,用心灵拥抱心灵,让精神敬畏精神,这同样是一个严谨而生动的寻美、审美的过程。我们渴望有理想、有才情、有情感体验和深厚艺术感觉的批评,在充满精神、思想力量的同时,文学批评首先应该像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那样,是一篇动人心魄、引人入胜的美文。它既是与作家沟通、与文本沟通,也与读者沟通的桥梁,也是与个人的生命体验沟通的精神“在场者”,是心灵与心灵的碰撞,灵魂与灵魂的对话。重申文学批评的美学品格,实质上就是要回到文学本身,回到批评的本真状态。从审美的视角更加亲近文本、走进文本,走近作家及其精神世界,在发掘作品的思想和精神内涵的同时,去发现文体、语言、艺

6、术情境和氛围等艺术含量,特别是两者的奇妙结合。(文/梁海光明日报)1下面对“文学批评的美学品格”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作者强调“文学批评的美学品格”,是在当下文学批评存在脱离文学本身、批评丧失本真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具有鲜明的现实意义。B作者反复强调,文学批评应该像文学创作一样,要有感受力、判断力,要体现出个性化特点和原创性品格。C作者认为,强调“文学批评的美学品格”首先要摒弃纯粹的学术论证思想,还要建立自己的具有美学意蕴的批评话语风格。D面对倡导“文学批评的美学品格”可能面对的审美偏见和歧义,作者认为,以作品为载体复活世道人心,便可实现文学批评的真正目的。2下列各项内容,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一

7、项是( )A美学风范的缺失,思想激情的萎靡,远离美学经验的判断与分析,直接导致了文学批评缺少真诚。B由于受到西方后现代主义理念的影响,中国的文学批评表现为失效、缺乏深厚文学自由品格。C作者认为,只要从真实的生活面貌出发,具有艺术判断力的敏感性、便可实现真正意义的文学批评。D文学批评的美学品格主要表现为审美感悟力和美学思辨的紧密契合,表现为具有美学意义的批评和阐释。3依据文意,下面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A作者提出“文学批评的美学品格”建设,表现出对文学批评所应承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的高度关注。B从作者的观点中,我们不难发现,作者更强调从文学批评本身去挖掘文学批评的美学内涵和批评价值。C“

8、文学批评更是一种心性的渗透”,强调了把学理背景、思想厚度、学术水准、个人审美趣味相融合的文学批评境界。D在作者所主张的“文学批评美学品格”建设的操作方法上,作者认为,批评者应从审美的视角亲近文本、走近作家及其精神世界。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46题。杨爵,年二十始读书。家贫,燃薪代烛。耕陇上,辄挟册以诵。兄为吏,忤知县系狱。爵投牒直之,并系。会代者至,爵上书讼冤。代者称奇士,立释之,资以膏火。益奋于学,立意为奇节。从同郡韩邦奇游,遂以学行名。登嘉靖八年进士,授行人。帝方崇饰礼文,爵使王府还,上言:“臣奉使湖广,睹民多菜色,挈筐操刃,割道殍食之。假

9、令周公制作,尽复于今,何补老赢饥寒之众!”奏入,被俞旨。久之,擢御史,以母老乞归养。母丧,庐墓,冬月笋生。推车粪田,妻馌于旁,见者不知其御史也。服阕,起故官。帝经年不视朝。岁频旱,日夕建斋醮,修雷坛,屡兴工作。方士陶仲文加宫保,而太仆卿杨最谏死,翊国公郭勋尚承宠用事。二十年元日,微雪。大学士夏言、尚书严嵩等作颂称贺。爵抚膺太息,中宵不能寐。逾月乃上书极谏:今天下大势,如人衰病已极。腹心百骸,莫不受患。即欲拯之,无措手地。方且奔竞成俗,赇赂公行,遇灾变而不忧,非祥瑞而称贺,谗谄面谀,流为欺罔,士风人心,颓壤极矣。诤臣拂士日益远,而快情恣意之事无敢龃龉于其间,此天下大忧也。去年自夏入秋,恒旸不雨,

10、元日微雪即止,民失所望。此正撤乐减膳,忧惧不宁之时,而辅臣言等方以为符瑞,而称颂之。欺天欺人,不已甚乎!先是,灵宝县黄河清,帝遣使祭河神。大学士杨一清等屡疏请贺,御史鄞人周相抗疏言:“河未清,不足亏陛下德。今好谀喜事之臣张大文饰之,佞风一开,献媚者将接踵。愿罢祭告,止称贺,诏天下臣民毋奏祥瑞,水旱蝗蝻即时以闻。”帝大怒,下相诏狱拷掠之。及帝中年,益恶言者,中外相戒无敢触忌讳。爵疏诋符瑞,且词过切直。帝震怒,立下诏狱搒掠,血肉狼籍,关以五木,死一夕复甦。所司请送法司拟罪,帝不许,命严锢之。狱卒以帝意不测,屏其家人,不许纳饮食。屡滨于死,处之泰然。既而主事周天佑、御史浦鋐以救爵,先后箠死狱中,自是

11、无敢救者。工部员外郎刘魁,给事中周怡,皆以言事同系,历五年不释。至二十四年八月,有神降于乩,帝感其言,立出三人狱。未逾月,尚书熊浃疏言乩仙之妄。帝怒曰:“我固知释爵,诸妄言归过者纷至矣。”复令东厂追执之。爵抵家甫十日,校尉至。与共麦饭毕,即就道。尉曰:“盍处置家事?”爵立屏前呼妇曰:“朝廷逮我,我去矣。”竟去不顾,左右观者为泣下。比三人至,复同系镇抚狱,桎梏加严,饮食屡绝,适有天幸得不死。二十六年十一月,大高玄殿灾,帝祷于露台,火光中若有呼三人忠臣者,遂传诏急释之。爵之初入狱也,帝令东厂伺爵言动,五日一奏。校尉周宣稍左右之,受谴。先后系七年,日与怡、魁切劘讲论,忘其困。所著周易辨说中庸解,则狱

12、中作也。(选自明史)4对下列各句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帝方崇饰礼文,爵因使王府还 崇饰:粉饰B日夕建斋醮,修雷坛,屡兴工作 工作:土木工程C帝震怒,立下诏狱搒掠 搒掠:拷打D校尉周宣稍左右之 左右:侍从5下列各句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杨爵“奇节”的一项是( )耕陇上,辄挟册以诵 兄为吏,忤知县系狱。爵投牒直之爵抚膺太息,中宵不能寐 爵疏诋符瑞,且词过切直饮食屡绝,适有天幸得不死 日与怡、魁切劘讲论,忘其困A B C D6下面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A杨爵正道直行,即使当初任职低微,也敢于言所见不平之事,慷慨陈词,以古道衬今政废弛,激愤之情溢于言表。B针对朝纲

13、废弛,奸佞当道,献谀之事盛行,杨爵上书极谏,既指责夏言、严嵩等人,又明言皇帝不理朝政,姑息养奸。C文中写周相、刘魁、周怡等人因直言而系狱,又写了周天佑、浦鋐等人的正义之举,正面衬托了杨爵的凛然无畏,正义之行可敬。D文章对杨爵的记载详细全面,既写了他读书时的刻苦,也写了其孝可嘉,再写其治学之苦。“冬日笋生”更为奇妙,作者褒扬之意顿出。7翻译文中画线语句。(10分)(1)推车粪田,妻馌于旁,见者不知其御史也。服阕,起故官。(5分)译文:(2)所司请送法司拟罪,帝不许,命严锢之。狱卒以帝意不测,屏其家人,不许纳饮食。(5分)译文:(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89题。满江红 怀子

14、由作苏轼清颍东流,愁来送、征鸿去翮。 情乱处, 青山白浪,万重千叠。孤负当年林下意,对床夜雨听萧瑟。恨此生长向别离中,雕华发。一尊酒, 黄河侧。 无限事,从头说。相看恍如昨,许多年月。衣上旧痕余苦泪,眉间喜气占黄色。便与君,池上觅残春,花如雪。【注】 元祐七年(1092)为颍州 (州治今安徽阜阳) 知州时作。子由:作者弟苏辙的字,时在汴京。林下:山林家园之中,指退隐之处。占黄色:古代有种说法, 眉间有黄色是喜庆的征兆。8这首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从全词来看,运用的主要表现手法是什么,请加以赏析。(5分)答:9“对床夜雨听萧瑟”一句,有人认为是词人怀想过去,有人认为是感伤“现在”,你认为呢?请简要说明。(6分)答:(三)(6分)10名篇名句默写。(1)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 ,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 (诸葛亮前出师表)(2)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韩愈师说)(3)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而又何羡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