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X年关于发展我县商贸流通业的调查报告

上传人:tang****xu5 文档编号:136842635 上传时间:2020-07-0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2.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X年关于发展我县商贸流通业的调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X年关于发展我县商贸流通业的调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X年关于发展我县商贸流通业的调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X年关于发展我县商贸流通业的调查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X年关于发展我县商贸流通业的调查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X年关于发展我县商贸流通业的调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X年关于发展我县商贸流通业的调查报告(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发展我县商贸流通业的调查报告商贸流通业作为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生产 和消费的桥梁,其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地区现代化程度 和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 度重视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大力发展新兴第三产业,增创服 务业新优势。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对加快我县城乡一体化进 程,推动经济社会持续、 快速、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我县商贸流通业的发展现状和特点本文于XX-,找范文请到XX.我县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亿元,比增长 %占gdp比重 33%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比1995年增长近2倍,比增长%商贸流通业从业人数年均增长6%达11万人,商贸流通总体规模不断扩大

2、,增长速度稳中有升。商贸流通业 发展具有以下特点:总体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比重逐年提高。近年来,我县 商贸流通业增速均比地区生产总值增速高2 3个百分点,增加值均占gdp比重的14%以上。投资力度不断加大,初步形成具有一定流通生产力和规 模的商贸流通基础设施。近年来,随着我县加大对交通、通 信电网等城市基础设施改造,综合商贸市场改造,商业生态 住宅小区等开发和建设,商贸流通业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商业网点的规划布局逐步科学合理,为我县商贸流通业的快速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仅郫筒镇商贸业总商户已达2300多户,户均营业额达 32万元以上。从业人员不断增多,吸纳剩余劳动力的主渠道作用逐步 显现。据不完全统

3、计,我县商贸流通业从业人员近11万人,占总人口的24%比1995年增长4倍,且增长势态仍然明显。个体私营经济不断壮大,引领商贸流通业持续发展的势 头强劲。截至,我县从事商贸流通业的个体户和私营企业达 12300个,占第三产业的 90% 从业人数达11万人,占第三 产业的85%创造增加值达亿元,占第三产业的91%功能布局日趋合理,发展空间较大。目前,我县已初步 形成产销结合、批零结合的八大批发集散市场。形成以蔬菜 批发、零售相结合,批发为主的安德、犀浦集散市场;以花 木、蔬菜、优质水稻、中药材交易为主,产销结合的友爱、 清河、唐元、花园、古城五大农产品交易市场;以石材批发、零售相结合的犀浦石材交

4、易市场。形成以郫筒、犀浦为中心 的两大零售商圈;围绕高校建成招生和房地产开发,形成校 园经济圈和生态住宅区零售圈。这四大商业圈集聚了我县商 贸流通业多年的生产力积累,成为我县零售业、餐饮业和服 务业的主体代表。二、我县商贸流通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总量发展滞后,对gdp的贡献率偏小。近年来,虽然我 县商贸流通业比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高 2个百分点以上, 但是增加值占gdp比重仅为14%左右,与温江、双流、新都、 彭州等区县相比,对 gdp的贡献率明显偏小。传统业态和经营方式仍占主导地位,社会化和组织化程 度较低。安德、犀浦两大蔬菜批发市场是我县社会化分工和 产业化分工程度较高的市场,但其集散和吞吐功

5、能也基本上 是在露天市场,仅靠 3000多辆人力三轮车向成都集贸市场 进行分销,经济效益不够明显。人气不旺,商气不足。有人曾用“哑铃态势”来形容我 县目前商贸流通业与周边的比较状况,即两头热,中间冷。 这句话从本质上反映出我县商贸流通业仍缺乏吸引投资者 和消费者的特色产业和品牌产业,难于聚集人气,促进消费,扩大商机。产业分散程度较高,缺乏规模效益和竞争力。随着计划 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我县国有商贸流通企业基本上退出 了历史舞台。目前,我县商贸流通业的经营者多为个体商户 或私营企业,且大多各自为阵,小规模低起点运作,服务水 平低,不具备抵御大流通、大市场和国际化竞争风险的能力。政府引导不够,产

6、业发展存在无序现象。我县对商贸流 通业的发展论证与积极引导不够,对与商贸流通业相关的第 三产业缺乏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导致第三产业发展随意 性大,产业网点布局不合理,无序发展现象突出。三、对发展我县商贸流通业的思考根据我县第三产业的现状和特点,结合成都市新一轮城 市总体规划确定的我县城市发展定位,我县第三产业发展要 紧紧围绕城乡一体化,主动承接成都特大中心城市辐射和成 都大市场、大流通功能分流,以项目为载体,创新、发展现 代商贸流通业为重点,大力发展校园经济、餐饮旅游业,逐 步发展会展经济、物流经济、商业旅游、汽车服务业、医药 流通业等,加快电子商务发展,提高商贸流通业对gdp和税收的贡献率

7、。强化规划与布局,做强三个中心。一是做强县镇城市商 业中心。科学合理规划城镇商业、 餐饮、娱乐、休闲等布局, 明确核心商业圈,培育区域商业中心,配套社区商业中心。 二是做强大型批发物流集散中心。以安靖火车货运站启用和 海霸王冷冻物流中心建设为契机,加强安靖镇为中心的大型 批发物流、仓储集散中心建设,设计科学、合理、流畅的人 流和物流两条动线,即商业设施的空间结构要最大限度地保 证人流的进出和购物的便利;要有足够的物流通道和现代化 停车场地,以及配套的现代化基础设备,确保大批量商品的 快速流动。三是做强农产品物流集散中心。重点抓好郫筒、 犀浦、安德、友爱等镇的农产品物流集散中心建设,拓展现 有市

8、场功能,配套农产品整理、包装、深加工功能,提高农 产品的物流水平。培育发展三大商圈,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一是大力发展 校园经济商圈。近年来,我县先后引进各类大中专院校14所,在校师生近9万人。校园经济为我县商贸流通业的发展 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要抓住校园经济圈内消费客源稳 定,消费水平较高,消费方式求新,消费种类相对集中,信 息型消费量大的发展趋势和特点,配套完善商业、服务、娱 乐等设施,并加强依法管理力度,整合校园经济,促进和带 动区域经济发展。二是大力发展住宅小区商圈。随着我县房 地产业的不断升温,以及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中的拆迁农户 集中居住区的增加,应有针对性地规划商业地产, 建设商业、

9、 餐饮、娱乐、休闲等配套设施,增强对内吸引和对外辐射能 力以及增加就业岗位、带动失地农户的再就业。三是大力发 展配套高新西区和现代工业港的物流、服务经济圈。针对高 新西区和现代工业港不同发展阶段对流通的需求,规划建设 物流配套设施。近期以提供基本建设必需的物资、服务配套 设施为建设重点,远期以进港企业的生产原料和生产配套设 施为建设重点。关联行业相互配套,促进商贸经济协调发展。一是商贸 流通与餐饮业配套发展。我县作为区域性的组团商业中心和 人居休闲中心,购物、餐饮、休闲和娱乐等设施的规划建设 要有特色,应针对不同层次的消费目标市场,确定不同的主 体和风格,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中心商业区要

10、超前 规划和发展,以起到龙头带动和导向性作用。二是现代物流 业与交通运输业配套发展。要配套高新西区、现代工业港的 发展,主动承接成都各类批发交易市场的外移,加快现代物 流业发展。要充分利用安靖火车客货站, 逐步在犀浦、红光、 安靖片区建立现代物流中心,建成物流配送连锁网、仓储运 输网等,同时,进一步建立配套的仓储、 货运市场,发展客、 货交通,促进运输业和汽车服务业发展。三是餐饮、娱乐、 休闲业和观光农业相互配套发展。针对我县餐饮、娱乐、休 闲业发展持续低迷、对外竞争优势不明显等现状, 制定餐饮、 娱乐、休闲业发展的优惠政策,筹建餐饮、娱乐、休闲集中 发展区,同时,与我县友爱“农科村”、三道堰

11、“水乡休闲” 清河“花木集中发展区”、唐昌“横山观光农业休闲旅游开 发”等配套规划发展,提档升级,做大做强。打造出一批象“杨鸡肉”、“蒋排骨”、“川西水乡”等生态休闲娱乐餐 饮品牌,增强吸引力和竞争力。四是商贸与会展经济配套发 展。会展业的发展会产生 1: 100的带动效应,直接带动旅 游餐饮、交通运输、休闲娱乐、金融商业等相关产业。我县 应积极争取承担国际或全国类型的大型会展活动,主动承接 成都各类会展分会场,以大型重点项目为载体,结合旅游、 房产、娱乐、餐饮业的发展,举办生态旅游展、民俗美食展 等会展,创造企业发展和招商引资良好的对外交流环境,培 育商贸经济新增长点。加强商贸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发展后劲。随着新城 区开发建设,要科学规划城市新中心形成的配套流通网点新 商圈,预留商贸流通、市场用地和高标准配套市场和商贸基 础设施,高标准建设功能齐全的公共流通设施,促使商贸流 通业快速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