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才之路】(2013春季出版)高中政治 3-6-1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新人教版必修3.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6837390 上传时间:2020-07-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0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才之路】(2013春季出版)高中政治 3-6-1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成才之路】(2013春季出版)高中政治 3-6-1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成才之路】(2013春季出版)高中政治 3-6-1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成才之路】(2013春季出版)高中政治 3-6-1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成才之路】(2013春季出版)高中政治 3-6-1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成才之路】(2013春季出版)高中政治 3-6-1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新人教版必修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才之路】(2013春季出版)高中政治 3-6-1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新人教版必修3.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6-1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一、选择题1“读经热”多年了,近来,这个“热”具体落实到论语上了。于丹的论语讲座,借助电视,异常火暴。孔子的主要言行,经其弟子和再传弟子的收集整理编成论语一书,这本书成为儒家学派的经典。这主要说明 ()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B文字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C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D儒家文化、儒家思想成为中华文化的缩影答案C解析A项与材料无关。B项说法错误,汉字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C项符合题意。D项说法错误。2秦腔是我国历史上最悠久的剧种之一,其最早可以追溯到3000年前的先秦时期,是我国“梆子戏的鼻祖”。这说明()A中华文化起源于先秦时期B中

2、华文化一脉相承,源远流长C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华文化具有不同的特点D中华文化呈现着多种文化的丰富色彩答案B解析 A说法错误,中华文化源于殷周时期;C说法具有片面性,不同历史时期,中华文化也有相同之处,中华文化具有继承性;D说法正确,与材料无关。秦腔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可以追溯到3000年前先秦时期,证明中华文化一脉相承,源远流长,B符合题意。3据悉,截止到2012年4月底,欧洲共开设了孔子学院129所,孔子课堂104个,分布在34个国家和地区。在中外双方大力支持和共同努力下,欧洲各国孔子学院平稳发展,在汉语教学和文化交流工作中逐渐摸索出了一条适合当地需求、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这是因为()中

3、华文化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中华文化一直走在世界前列 对传统文化我们应全盘吸收 中华文化既保持民族性,又具有时代性ABCD答案D解析中华文化在海外的影响力提升和传播加快,中华文化丰富的内涵、悠久的历史和顽强的生命力是根本原因,故正确。中华民族在继承传统文化精华的基础上,坚持创新和与时俱进也是被世界各国接纳的原因之一,故正确。在古代社会,中华文化曾经走在世界的前列,但在近代经历衰微的过程,错误。对于传统文化,我们要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错误。4近代中华文化衰微的原因是 ()中国封建统治的日渐没落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冲击维新运动出现洋务运动出现A BC D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华文化衰

4、微的原因,故正确。恰恰相反,维新运动有助于思想进步,洋务运动有助于国家强大。5中国结,全称为中国传统装饰结,是中华民族流行千载的手工编织艺术品。其始于上古,兴于唐宋,盛于明清,漫长的文化沉淀使得中国结渗透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纯粹的文化精髓,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近年来在华人圈里广为流行。这说明()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已被世界各民族所接受中华文化具有民族性A BC D答案A解析“中国结中华民族流行千载的手工编织艺术品”说明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因此观点正确,符合题意;说法不符合事实;明显正确。6一个小儿醒目的站立在象征宗祠的屋顶下,这便是汉字的“字”。“字”的造字意图可以

5、理解为,把新生命领到天地、祖先面前,通过某种命名仪式,希望他承担起沟通的使命。下列关于汉字的认识,正确的是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汉字是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的文明标志汉字是我国现阶段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汉字是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大众传媒A B C D答案C解析 大众传媒是我国现阶段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故说法错误,汉字不是大众传媒,故说法错误。 说法正确。7浮生六记是清代文学家沈复的作品,文学界称浮生六记为“小红楼梦”。其中海国记“册封琉球国记略”中的文字清晰地记载了黑水沟为中国(清廷)与琉球国的分界线,钓鱼台(岛)明显在中国领域内的事实。可见()A文学作品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6、B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社会发展的历史轨迹 C史书典籍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D史书典籍有助于丰富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增强民族凝聚力答案B解析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A项错误。我国各民族文化相互促进,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增强了民族凝聚力,排除D项。浮生六记是文学作品,不是史书典籍,通过本书文字记录,可推出B项。C项表述正确,但与题意不符。8(2012福州调研)2012年4月5日,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在北京召开古籍整理出版专题工作会议。会议强调要加强文化典籍整理和出版工作,推进文化典籍资源数字化。会议的这一部署是基于()文化典籍是中华文化

7、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优秀的文化典籍可以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整理文化典籍有利于挖掘和保护传统文化文化典籍资源数字化能够深化拓宽其内容A B C D答案C解析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错在“直接转化”上;文化典籍资源数字化只能改变文化典籍的存储和传播方式,不能够深化拓宽其内容,错误;正确地评述了文化典籍的作用,故答案为C。9中华世纪坛序中“大风泱泱,大潮滂滂。洪水图腾蛟龙,烈火涅槃凤凰,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和天地共存,与日月同光”。这说明中华文化具有()A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特征B源远流长、绵延不绝的特征C神秘莫测、至高无上的特征D一脉相承,求同存异的特征答案B解

8、析从材料中“千古”和“天地并存”等词可以看出,材料反映的是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绵延不绝,故选B项。A不符合题意,神秘莫测、至高无上、求同存异不是中华文化的特征,C、D不选。10新时期要实现中华文化的新辉煌。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要立足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A BC D答案D解析都是实现中华文化新辉煌的正确措施。二、非选择题11对于大多数民族来说,独特的语言和文字是其民族文化的基石。尤其是使用人数最多、延续传统最久的语音、语法、语词,文字最为独特的汉语汉字,更是我们的命脉,我们的灵魂,我们的根基。但随着

9、“E时代”的到来,诸如“东东”“斑竹”“偶”“大虾”“菜鸟”“MM”这类“网语”正迅速地成为“现代汉语”,进入“普通话”,一些中国人现在甚至已经说不好中国话、写不好中国字了。请运用中华文化的有关知识简要评析上述现象。答案(1)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2)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的到来,许多“网语”成为“现代汉语”,一方面丰富了汉字文化的内涵,另一方面也影响了汉字使用的规范性。维护汉字的规范使用,就是维护我们民族的文化。(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规范汉字的使用,继承和发扬汉字的民族

10、特点,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12材料一2012年9月27日至10月3日,在广西柳州市举行的2012年中国柳州国际水上狂欢节向我们展现了悠久而辉煌的中华文化。材料二中华文化在过去的几千年中,有过辉煌的历史,但是,随着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近代西方工业文明的兴起,中华文化渐趋衰微。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担负起再铸中华文化新辉煌的重担。结合材料,说明怎样才能实现中华文化新辉煌?答案(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确保方向)。(2)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实现中华文化新辉煌奠定坚实的基础(奠定基础)。(3)全面学习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中华文化的发展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既保持民族性,又保持时代性。(4)借鉴和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做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5)立足社会实践,深入群众,不断进行文化创新。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