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与练《白鹿原上的风》补充练习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13681544 上传时间:2017-10-2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8.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导与练《白鹿原上的风》补充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导与练《白鹿原上的风》补充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导与练《白鹿原上的风》补充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导与练《白鹿原上的风》补充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导与练《白鹿原上的风》补充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导与练《白鹿原上的风》补充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导与练《白鹿原上的风》补充练习(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导与练白鹿原上的风补充练习1、文章以“白鹿原上的风”为题,有什么作用?请联系全文作答。(4 分)2、.根据文意,说说下面两句话在文中的含义。(4 分)陈忠实负了写出民族秘史的沉重使命,开始穿越一条幽深漫长的、似乎看不到尽头的时空隧道。(2 分)而陈忠实,像野火一样呼啸着,燃烧了自己,像古往今来所有的殉道者一样,向文学奉献了自己。(2 分)3、.在作者看来,小说白鹿原有何特点?(4 分)4、陈忠实成功地创作白鹿原的原因是什么?我们从中可以得到哪些有益的启示?请结合文章内容,请分别从不同方面谈谈你的看法。(6 分)白鹿原上的风参考答案1、(4 分)“白鹿原上的风”就是指陈忠实及其白鹿原的内涵和丰采

2、,陈忠实及其白鹿原所传承的民族传统、民族精神象浩荡的风一样,生生不息,象征民族文明薪火相传。(2 分)用“白鹿原上的风”来作题目,富有文学色彩,意蕴深厚,耐人寻味,更能吸引读者。(2 分)2、(4 分)陈忠实进行文学创作,作品展示了民族历史的变迁,具有深沉厚重的历史内涵。(2 分)陈忠实进行文学创作,表现出忘我的写作热情,怀着献身文学的信念,执着痴迷,耗尽毕生的精力和心血。(2分)3、(4 分)作品立意高远。小说对民族命运和文化心理有广阔的而深刻的描写与揭示,思想内涵深刻高远。(2 分)作品立足史实。小说描写了“白鹿原”上的三代人,记叙了半个多世纪的历史经历,展示了旧中国的历史变迁。(2 分)

3、作品扎根生活。小说成功描写了一系列形形色色的典型人物,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俗色彩。(2 分)(答出 2 条即可得 4 分)4、.笔耕不辍,写作功底扎实。启示:写作是一种需要反复练习的实践技能,写作水平的提高需要量的积累,要把写作当成一种习惯。(2 分)广泛搜集相关的历史资料,准备充分。灵感涌动,思维活跃,有强烈的创作愿望。启示:我们要善于发现,善于积累,从课外读物、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各方面寻求写作的源头活水。写作也要抓住机遇。当我们写作灵感不期而至,文思泉涌的时候,我们要凝神聚力,奋笔急书,一蹴而就。(2 分)(3)远离喧嚣,心无旁骛,潜心创作。启示:写作要发扬十年磨一剑的精神,甘于寂寞

4、、心无旁骛,潜心创作、精益求精,要远离浮躁、远离尘世的喧嚣、名利的侵扰。(2 分)特立独行梁漱溟1 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A梁漱溟先生没留过学,没上过大学,虽然没有什么文化,却成为一位特立独行的思想家,被人称为“中国最后一位儒家” 。B在许多中国人运用各种方式来追求个性时,梁漱溟先生已经做到了个性十足,可悲的是他被这个浮躁社会给忽视了。C梁先生没有像一般中国人一样欠缺西方知识,排斥中国经典,对佛教文化想当然,而是把儒、佛、西方哲学糅合在一起。D在“批林批孔”运动中,虽然遭受了大半年的批判,但梁先生认为“匹夫不可夺志” ,仍然坚持反对“批林批孔”的观点。

5、E梁先生的品格与言行,使他成为社会永久信赖的人;临终的话“我累了,我要休息!”表明他终身都在为华夏民族奉献自己的力量。2梁漱溟的“特立独行”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说明。(6 分)答:_3文章说梁漱溟先生是“重视行动的仁者” ,请结合全文分析这样说的原因。(6 分)答:_4梁先生“一以贯之地坚持了自己,思考人生” ,这样做并非易事,有时甚至要付出代价。梁先生是怎样做到的?结合全文分析。(8 分)答:_特立独行梁漱溟参考答案1、 选 B 得 3 分 , 选 E 得 2 分 , 选C 得 1 分 。解 析 : C 原 文 是 “要 么 ”, 表 示 选 择关 系 , A“没 有 什 么 文 化 ”不

6、 对 ,D 不 反 对 “批 林 ”, 只 反 对 “批 孔 ”。2、 对 待 有 权 势 的 人 , 平 视 对 方 ,体 现 出 人 格 的 独 立 。 文 革 结 束 后 不 少人 希 望 听 到 梁 漱 溟 对 毛 泽 东 的 批 评 ,他 却 反 省 自 己 , 客 观 对 待 当 时 的 事 。 对 待 中 西 文 化 , 不 随 大 流 , 有 自 己独 立 的 见 解 。 新 文 化 运 动 时 期 有 自 己的 思 考 , 认 为 文 化 应 该 “向 东 走 ”,反 对 当 时 流 行 的 “向 西 走 ”。 在政 治 运 动 中 , 坚 持 匹 夫 不 可 夺 志 , 保

7、持 了 自 己 独 立 的 操 守 。 “批 林 批 孔 ”运 动 中 , 梁 漱 溟 “不 批 孔 , 只 批 林 ”。 ( 每 点 2 分 , 共 6 分 。 意 思 对 即可 。 )3、 受 到 毛 泽 东 批 评 , 但 在 毛 泽 东逝 世 后 , 没 有 批 评 攻 击 毛 泽 东 。 富 有 同 情 心 , 不 坐 人 力 车 。 好 布施 , 常 接 济 、 帮 助 别 人 。 仁 厚 ,体 谅 他 人 。 晚 年 被 访 客 所 苦 , 书 写 的“敬 告 来 访 宾 客 ”的 字 条 , 将 谈 话时 限 , 由 一 小 时 改 成 一 个 半 小 时 。( 每 点 2 分

8、 , 答 出 三 点 即 可 得 满 分 ,意 思 对 即 可 。 )4、 他 始 终 坚 持 在 时 代 变 迁 中 直 道 而行 。 他 作 为 一 个 以 思 考 为 志 业 的思 想 家 , 有 自 己 深 刻 的 认 识 与 见 解 。他 不 依 附 任 何 势 力 , 也 不 趋 新 媚 时 ;不 崇 拜 西 方 也 不 崇 拜 东 方 。 新 文 化 运动 后 他 坚 持 自 己 的 思 考 , 他 发 表 著 作宣 称 就 是 要 “向 东 走 ”。 “批 林 批 孔 ”运 动 中 面 对 对 他 大 规 模 的 批 判 , 他“匹 夫 不 可 夺 志 ”的 阐 释 体 现 了

9、 他深 度 的 思 考 。 他 承 受 着 政 治 上 的压 力 , 深 居 简 出 , 默 默 忍 受 着 寂 寞 与孤 独 。 梁 漱 溟 的 发 言 引 起 了 毛 泽 东 的不 满 , 在 公 开 场 合 被 批 得 一 无 是 处 。文 革 中 , 受 到 冲 击 , 被 抄 家 , 被 打 耳光 , 但 他 承 受 下 来 了 。 他 宽 容 的态 度 和 不 随 大 流 的 立 场 体 现 了 他 的 人格 魅 力 。 他 善 于 反 思 , 善 于 担 当 ;“批 林 批 孔 ”运 动 中 , 他 的 立 场 明确 “不 批 孔 , 只 批 林 ”。 面 对 对 他 大规 模

10、的 批 判 , 他 “匹 夫 不 可 夺 志 ”的 阐 释 体 现 了 他 深 度 的 思 考 。 ( 每点 2 分 , 任 何 两 点 即 可 。 满 分 4 分 。)启 示 : 人 生 路 途 中 会 面 临 诸 多 的困 难 、 坎 坷 , 要 明 晓 自 己 心 中 的 目 标和 自 己 坚 守 的 原 则 。 世 事 纷 扰 ,环 境 复 杂 , 压 力 重 重 , 我 们 能 做 的 ,就 是 在 自 己 选 择 的 路 上 , 坚 定 地 走 下去 。 即 使 不 被 理 解 , 也 不 能 自 暴自 弃 , 要 有 承 受 压 力 的 勇 气 , 有 忍 受寂 寞 的 心 量

11、。 ( 每 点 2 分 , 任 何 两点 即 可 。 满 分 4 分 。 )导与练 118 页梁思礼:可上九天揽月补充练习1、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 分)A开头一段寥寥数语,只是介绍了梁思礼的家世、政治面貌和职业身份,指出他是梁启超的儿子,是为了突出其出身名门。B从梁启超给他女儿的信中可看出,在梁启超的眼里,小时候的梁思礼是一个调皮、爱恶作剧的小孩,与后来成为专家的梁思礼形成对比。C梁思礼回忆时不愿意多提“东风一号”的成功,是因为“东风一号”的成功来得较容易,导致工作人员掉以轻心,为“东风二号”的失败埋下了隐患。D梁思礼对“东风二号”发射失败一事记忆犹新,是因为这

12、是我国自行设计的第一个中近程地对地导弹,他受到的打击很大,留下的教训和启发很深刻。E最后一段总结全文,突出了梁思礼对载人航天事业的巨大贡献,并照应了第一段“我国著名火箭系统控制专家”和第二段最后一句,使文章结构严谨。 (2)从“两弹一星”到“神舟”工程,梁思礼做出了哪些贡献?请简要概括。(6 分)(3)文章主要写的是梁思礼对航天事业的贡献,为什么要花那么多笔墨去写梁启超教育孩子呢?(6 分)(4)你认为本文的标题合适吗?请结合文章内容写出两点理由。(8 分)梁思礼:可上九天揽月参考答案1、 答给 3 分,给 2 分,答给 1分。2、 参与了“东风一号”的研制;参与了“东风二号”的研制;总结了“

13、东风二号”发射失败的教训,开创了“可靠性工程学”;自始自终参与了研制“长征二号”系列火箭的工作;进军计算机辅助设计领域;倡导软件工程化。(6 分)3、梁启超通过言传身教培养孩子们的爱国思想,写梁启超对孩子的爱国思想教育,揭示了梁思礼在新中国成立前就回国报效国家以及一生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倾注心血的思想基础和精神动力,也从侧面烘托了梁思礼的爱国精神。(6分)(4)示例一:合适。一是它高度赞扬了梁思礼为中国的航天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他开创的“航天可靠性工程学”保障了火箭的成功发射,他倡导的软件工程化,提高了航天飞船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让飞船可上九天揽月;二是引用诗句,使题目醒目、精练又富有诗意。(8 分)示例二:不合适。一是题目没有突出梁思礼作为一个火箭系统控制专家为中国的航天事业做出的贡献,如开创“航天可靠性工程学”,倡导软件工程化等;二是拟题比较虚,不够准确,容易使人产生误解,以为梁思礼是一位宇航员。(8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