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扬琴独奏曲《古道行》的艺术特色论文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136812103 上传时间:2020-07-0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扬琴独奏曲《古道行》的艺术特色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浅析扬琴独奏曲《古道行》的艺术特色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浅析扬琴独奏曲《古道行》的艺术特色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浅析扬琴独奏曲《古道行》的艺术特色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析扬琴独奏曲《古道行》的艺术特色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扬琴独奏曲《古道行》的艺术特色论文(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析扬琴独奏曲古道行的艺术特色摘要:中国扬琴自17世纪下半叶由欧洲传入以来,在中华民族这片沃土中生根、发芽、继而茁壮成长。尤其是建国以后,在继承传统、吸收、借鉴姊妹乐器以及外国乐器技法之后,我国扬琴已自成一体,具有丰富多彩的演奏技巧以及表现手法。扬琴独奏曲古道行是以情壮景的独奏作品,借“丝绸古道”之景壮“感怀悲怆历史”之情。本文通过对扬琴独奏曲古道行的艺术特色进行分析,对扬琴在古道行中的运用进行充分地了解。关键词:扬琴;独奏曲古道行;艺术特色Abstract: Since the second half of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Chinese yangqin fr

2、om Europe into, in the Chinese nation in this fertile soil rooting, germination, and then grow sturdily. Especially after the founding of the PRC, after inheriting the tradition, absorb, draw sister musical instruments and foreign instruments techniques, Chinese dulcimer is self-contained, with rich

3、 and colorful performance skill and technique of expression. The dulcimer solo road is to love the King Zhuang of the solo works, by the Silk Road of the King Zhuang sentimental pathos history. In this paper, by analyzing the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ulcimer solo road trip, to fully understa

4、nd the use of dulcimer in line in the road.Keywords: dulcimer solo; road ;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目录绪言41.古道行的作者介绍42. 古道行创作背景及基本结构42.1 创作背景42.2 基本结构43.扬琴独奏曲古道行的乐谱与演奏分析53.1引子部分营造一种超越时空的审美氛围53.2主题部分呈现出各种奇妙的形象63.3华彩部分张弛有度连接以及平衡作用73.4快板部分呈现出交替变换的特点74.分段分析扬琴演奏技巧在古道行中的运用74.1引子部分抓弦与泛音的结合74.2行板巧用长轮音84.3华彩双音

5、齐竹连弹8结论9参考文献:11绪言古道行是黄河老师创作的扬琴独奏曲,本文将对扬琴独奏曲古道行的艺术特色进行一系列的探讨。1.古道行的作者介绍这首作品是黄河老师创作的扬琴独奏曲。黄河,中央音乐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文化部资格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艺术教育大系总编委会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扬琴学会副会长,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副校长。著有黄河扬琴作品精选CD三张:黄土情专辑、古道行专辑、川江韵专辑,黄河扬琴练习曲99首。除此之外,还参加大量电视、电影、唱片、磁带等音乐节目的策划、编辑、录制工作。著名作曲曲目黄土情、古道行、川江韵、天山诗画、拉萨行、离骚等。2. 古道

6、行创作背景及基本结构2.1 创作背景这首作品是黄河老师创作的扬琴独奏曲,“荒城古道,残迹远眺”是一首描写“丝绸古道”的扬琴曲,作者充分利用扬琴音色的特点,展示了各个音区音色的色彩对比,勾勒出这条沉寂了几千年的“丝绸古道”一幅幅的荒漠远景,使我们仿佛看到中西文化交流的盛世场面。2.2 基本结构作者对乐曲本身的内容也进行了较细致的加工,打破了传统乐曲的创作结构,而是多段体式的结构形式,各段落之间采用对比式展开手法形成的段落之间的对比。作者将中西不同的结构原则相结合,把主题呈示、发展、再现的原则与多主题的连缀结构结合到一起, 尤其是充分显现我国传统民族音乐的神情意蕴。乐曲由引子、行板、华彩、快板、尾

7、声构成。引子部分:远古空灵的纯净佳音。主题部分:感叹古今,写愁寄恨,思绪万千。华彩部分:音乐逐渐苍劲雄壮,动人心魄。快板部分:粗犷洒脱,激情华丽。尾声部分:壮怀感慨,千古传唱。3.扬琴独奏曲古道行的乐谱与演奏分析3.1引子部分营造一种超越时空的审美氛围引子实际上可以看成音乐发展的第一部分。追求优美而富于变化的音色是每个演奏家梦寐以求的。因此演奏家在对古道行进行演奏时,选择了音色清亮的扬琴,扬琴能够奏出“远古空灵的纯净佳音”, 总体给人一种很轻松的感觉,形成一种超越时空的审美氛围。引子部分的演奏虽然是自由且自如的,但也得在原有节奏的基础上来发挥。上述曲谱为引子部分第一乐句,前半句三声部音符下方的

8、技法符号代表“手指抓弦”,即高声部由左手手指拨奏,同时,中低音声部用右手手指拨弦弹奏。左手用中指,指法安排更多应考虑练习和方便的需要,比如右手用拇指和食指,主旋律在高声部的练习中,主旋律的音量要突出、音色要优美,高声部和中低声由于音质和音域而造成的分工不同,两个声部的音量容易产生较大地差别,势必会大大削弱和声的丰满。因此,在对古道行进行演奏时,要注意两个声部的两个声部的独立与统一,保持两声部音量的均衡、和谐。从演奏者的音乐经验以及实际需求出发,演奏者的手指要充分运用手指关节部位的活动规律:应该利用指肚的力量稍用力向右前方一推,有点像拨琴弦的感觉,从而形成一种摩擦音,具有和声音响丰满、声部平衡的

9、作用,自然而然就能够奏出远古空灵的纯净佳音。泛音是演奏中常用的一种别具特色的奏法。后半句使用的八度泛音技法丰富了在音色方面的表现性能,仿佛前半句之倒影,如影随行,八度泛音健演奏流畅和迅速,整体键型为演奏者提供稳定、流畅的手感。演奏者在对八度泛音进行演奏的时候,速度的变化在演奏中逐渐进行,是渐变而非突变,不必过于收敛右手击弦力度,就能够为声乐创造良好的共鸣空间感,情感获得高度的美感联觉效应,带给听众美的享受。后半部分(手指抓弦部位开始)为引子部分第三乐句,处于引子部分的“黄金分割点”,旋律的处理则是先呈现一个上行的坡段,此处在力度上经历了一个明显的变化发展过程顺着演奏者的思维走向不是明显的渐慢,

10、而是后面渐强之前的力量积蓄,非常有感染力,这样,引子部分中情绪变化自然也就有了支撑点,这个高点通过最后一个乐句恢复到最原始的状态。3.2主题部分呈现出各种奇妙的形象主题部分实际上是整个乐曲的中心内容。此部分的乐思呈现出各种奇妙的形象,由慢步于“丝绸古道”的形象着笔,昔日的辉煌和丝绸古道的驼铃悠悠仿佛出现在人们的面前,触景生情,由主题派生出的乐思加以展开出另一副题。主题部分为慢板速度,低声部的伴奏织体也发生了变化,引出了宽广而深邃的主题旋律。在主题的开头部分,开始加入低声部加入固定音型,完全由右手承担,主题旋律在第三小节要突然轻到p的力度。这样的安排是为了充分表现出固定音型的性格特点,在前两节建

11、议以“mp”的演奏力度对该曲进行演奏,这样奏出的旋律就会产生较为厚重的音色效果,乐曲在上声部出现主题,固定音型声部的力度将退居次要地位甚至消失。这样做的好处将固定音型采用呈示性陈述,个性自然而然成为主旋律。3.3华彩部分张弛有度连接以及平衡作用主体由三连音双音组成,整体张弛有度、一气呵成,气势宏大,其后以一个连接句为重要纽带,恰当好处地起了连接以及平衡的作用。华彩乐段由于没有拍号,没有小节线,没有速度标记,给人带来很大的自由空间,虽然如此,华彩的演奏也有着一个内在的演变过程及其逻辑性。上例为华彩部分的开头部分,在速度方面,这一段处理成慢起渐快,可以使音乐更有特色。整个华彩乐段的划分方法总是在明

12、显的停顿处,做到游刃有余,不乏音乐性。3.4快板部分呈现出交替变换的特点快板部分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它们各自的技术形式都是独一无二的。前一个乐段在节奏上呈现出节拍频繁交替变换的特点,更具直观性;在均匀配合的基础上继续进行双音的齐竹类以及和声性演奏的技术。后一个乐段采用双声部技巧的演奏,交替进行 。上部分乐谱为快半部分的开头,基本演奏力度为“mf”。旋律在上声部,低声部为衬托性依附声部,相比之下,左手声部就显得尤为重要的了。一般来说,用耳朵可以判断出左手声部有没有偏弱,模糊。4.分段分析扬琴演奏技巧在古道行中的运用4.1引子部分抓弦与泛音的结合“荒城古道,残迹远眺”,扬琴独奏曲古道行将丝绸古道活灵

13、活现地展现在了我们的面前。引子部分。在进入乐曲引子乐段之中主要运用了抓弦和泛音技巧对音乐旋律进行淋漓尽致地表现,从而能够达到产生泛音的效果。引子部分节奏平稳,旋律流畅,灵活纤巧,给人带来了和谐庄重的感觉,洋溢着浓厚的东方美韵。此时在运用扬琴对古道行进行演奏时,要保持手指与琴弦之间有一定的角度,一般来说可以用双手的拇指以及中指指肚部位轻轻贴着琴弦,通过通过手腕、手臂的动作把音带出,自然而然就能够衍生出非凡的音响效果。此时由于抓弦时手指的音位跨度比较宽阔的因素,所以在作品中充分考虑音乐的实际需要加以编配丰富多彩的和弦,使音响效果结合良好、平衡。4.2行板巧用长轮音第一段,行板。该段主要采用的是左竹

14、连续的长轮音,右竹则一般以单音弹奏的形式出现。“点”的发音形态作为扬琴的基本发音形态,连续密集的一系列演奏技法本文称为“点”性技法。此时候的发音主要是用连续密集的“点”组成的“线”而形成的,专业上称为“轮音”。“轮音”这种音乐形式已经成为作品中必不可少的表现手段。以往旋律的表现方式大多数是通过点与线的完美融合来完成的,而为了更直接地诉诸人们的情感,作者巧妙地运用长轮音细腻、抒情的特点,使密集的点形成一条长线,音调高低起伏,旋律抑扬顿挫,使声、腔、字、意融为一体,艺术地表现歌曲中深沉、悠远和令人遐想的情思,更具有回味的空间。4.3华彩双音齐竹连弹第二段:华彩。华彩段运用大量的八度齐竹,奏响了一个

15、个响亮而又和谐的音符,加上八度以上的跳进和在弱拍出现低音或长音,能使人心潮澎湃,精神振奋。在演奏时打破了传统简单的演奏形式,而常常用于上行八度和音的快速连续拨奏,从而达到渲染气氛、表达感情的目的。对于演奏者来说,演奏技巧是决定扬琴演奏效果的关键所在。在弹奏时首先要求双竹同时击弦,并且要求有把握地,合理地控制这种节奏。不管其音符或音位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双竹落下都要求一个“齐”字。在演奏这部分旋律时,应当注意将音乐的流动性效果表现出来。在音响效果上充分形成双线条的律动感觉,在竖线条上,不仅有三度、四度至八度的双音,还有跨越十度、十三度、甚至是两个八度的双音演奏:在横线条上,不仅要突出双手的重音旋律,突出的节奏重音使旋律层次分明、乐句清楚,还要在不影响主旋律的情况下保持音乐应有的连贯性。结论在继承传统、吸收、借鉴姊妹民族乐器和外国乐器技法特长的基础上,我国扬琴已自成一体,具有丰富多彩的演奏技巧和表现手法。通过对古道行这部作品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扬琴在乐曲中的运用,是为了更形象、贴切地表现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