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间的竞争状况分析文献综述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136806761 上传时间:2020-07-0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商业银行间的竞争状况分析文献综述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我国商业银行间的竞争状况分析文献综述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国商业银行间的竞争状况分析文献综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商业银行间的竞争状况分析文献综述(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国商业银行间的竞争状况分析文献综述文献综述:(一)国外研究现状1.WEF 和 IMD 竞争力研究机构世界经济论坛(WEF)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学院(IMD)是最权威的竞争研究机构,其竞争力的评价原则、方法和指标体系等已经逐渐得到认可,其公布的世界竞争力报告在国际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WEF 和 IMD 虽然没有独立解释商业银行竞争力,但对金融体系国际竞争力的解释中体现出银行竞争力的主要内容。WEF 和 IMD 主要通过金融业对整体经济的作用和影响程度来衡量金融业的整体竞争力。按此标准金融业的竞争力主要由资本竞争力、资本效率竞争力、证券市场运行的竞争力和金融服务效率的竞争力这四个方面组成。针对

2、银行业竞争力的研究,主要体现在第四个子要素中,主要包括五方面的指标:中央银行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否积极;银行规模;银行业资产额占 GDP 的比重;存贷款利差;对金融机构的法律监督是否足以保持金融稳定。总之,WEF 和 IMD关于金融竞争力的分析方法可对一国的金融竞争力及影响有全面直观的了解,但比较粗略,针对性不强,不足以反映一国银行业的综合竞争力。 2.有关专业报刊,如英国银行家杂志等对银行的指标排名和比较英国的银行家杂志每年按一级资本对世界1000家大银行进行排名,通过资本实力和经营规模等几方面的指标对商业银行进行考察。它的评估指标主要包括:(1)一级资本,也称核心资本;(2)资产(包括总

3、资产、比上年增长比率);(3)资本资产比率;(4)利润(税前利润总额、比上年增长比率、实际利润增长);(5)经营状况(包括年资本收益、资产回报率)。这些标准可以动态的对银行资产状况、盈利能力和在世界上的地位做全面、客观的评价。既可考察单个银行,也可以考察一国银行业的实力水平。但是,它主要局限于一些数据指标的比较,多涉及利润指标,对于影响银行竞争力的其他要素,如制度因素、市场结构等分析不够,因而不够全面,不足以衡量和评价银行的总体实力和竞争能力。3.政府监管部门政府监管角度“骆驼(CAMELS)评级法”。 该评价体系是美国三大监管机构(美联储、货币总监署和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推广使用的 CAMEL

4、S 评级制度,它是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业务经营、信用状况等进行的规范化、制度化和指标化的综合等级评定制度。CAMELS 具体包括:资本充足率 (Capitalrequirement)、资产质量 (asset quality)、管理能力(management)、盈利能力(earnings)、资产的流动性(liquidity)、市场风险敏感性(Sensitivity ofmarket risk)等。因其英文第一个字母组合在一起为“CAMELS”,正好与“骆驼”的英文名字相同而得名。CAMELS 充分考虑到银行的规模、复杂程度和风险层次,但是,该方法出发点是为金融监管服务,以风险评价为主要内容

5、,指标设置不够全面。4.知名信用评级机构 标准普尔、穆迪公司是美国两个著名的私人资信评级机构,会定期对银行机构进行银行信用评价。标准普尔在考察商业风险因素和财务风险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资产回报率、不良贷款比率等指标对银行进行评级。该评价机构主要是服务于投资者(其中也包括潜在的投资者),比较侧重于商业银行的经营状况和发展前景。其中商业风险因素包括:经济风险、行业风险、市场状况、业务种类及业务地域的公布、管理及策略等;财务风险因素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融资及资金流通性、资本率、盈利能力、风险管理、财务灵活性。穆迪的银行评级方法具有广泛的适用性。该评估方法采用以下七个相互关联的因素作为分析方法。这

6、七层分析方法是:经营环境、拥有权及公司治理结构、品牌,业务价值、盈利能力、风险结构与管理、资本充足率、管理重心和战略。同时采用了客观评级法和主观评级法,不过由于评级时针对未来的,穆迪以主观评价法为主,客观评价法为辅,故其评价带有评级人员一定的主观性。(二)国内研究现状 李元旭(1998)在国有商业银行竞争力分析一文中指出:评价商业银行竞争力的指标体系,既要反映企业的特征,又要反映商业银行经营货币资金活动的特点。该文中设计的商业银行竞争力指标包括:盈利性指标、业务能力指标、技术能力指标和人力资源指标,分别反映银行的经济成果、营销经营能力、银行硬件装备和技术应用方面的能力及用人方面的有效性。考虑到

7、商业银行自身的特点,同时需要衡量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指标、文化建设能力指标和金融创新能力指标。而对银行的相关数据主要采用比较分析法进行对比分析。黄兰、沈根章(2002)在银行竞争力评价一文中指出:资源要素、能力要素和环境要素相互作、相互支持、三个要素缺一不可,共同构成了一完整、科学的银行竞争力结构体系。其中,资源要素包括物质资源、人力资源、无形资源;能力要素包括盈利能力、风险管理能力、发展能力;环境要素包括宏观和微观环境。然后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银行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了银行竞争力指标体系各指标的标准值和权重。焦瑾璞(2002)在其所著的中国银行业国际竞争力研究和中国银行业竞争力比较两书中,

8、以竞争力一般理论为理论依据,具体实证分析中国银行业的具体竞争力的指标,通过汇总分析勾画出中国银行业竞争力比较研究的理论模型。将中国银行业竞争力分为现实竞争力、潜在竞争力、竞争环境和竞争态势四个方面。其中,现实竞争力指标包括盈利能力、流动性、资产质量以及资本充足率;潜在竞争力指标包括法人治理结构、业务体系、创新分析和监管有效性分析;竞争环境指标包括宏观经济金融运行、金融政策和相关产业发展研究;竞争态势指以上三个方面随时间发展而变化的趋势。然后,根据这个理论模型,以4家国有商业银行为例,具体对其竞争力进行数量分析和排序。魏春旗、朱枫在(2005)商业银行竞争力一书中,对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进行了系统

9、的研究,把商业银行竞争力分解为表层竞争力、深层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并通过逐层分析,构造了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模型,认为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是由技术竞争力、流程竞争力、组织竞争力、制度竞争力、人才竞争力、文化竞争力、战略竞争力等七个方面竞争力构成的能力体系。李 坤(2006)在基于 DEA 的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竞争力分析一文中,选用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率、总资产、员工人数作为投入指标,用人均净利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作为产出指标,运用数据包络法对于我国的股份制商业银行进行了竞争力分析,并结合中国银行的具体实际经营状况进行案例分析。宋文昌(2007)在国内上市股份制商业银行竞争力比较研究一文

10、中,选取了五家上市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从监管指标(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率等)、规模指标(存款总额、贷款总额、资产总额等)、竞争指标(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等)和发展指标(资产增长率、利润增长率等)这四大方面展开定量研究。该评价指标体系涉及的定量指标很充分,但是定性分析不足。罗瑞敏、田杨(2009)在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商业银行竞争力研究一文中,将结构方程模型引入到银行竞争力研究中, 建立了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的结构方程模型。然后对 16 家商业银行 2002 年2007 六年间的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了各个观测变量和潜变量的标准化系数,为有针对性地改善和提高商业银行竞争

11、力提供了参考。迟国泰(2009)等在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国有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研究一文中,建立了一个完备的银行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国有商业银行竞争力进行评价分析,并采用斜交旋转法来解释因子的经济意义, 得出对主成分影响较大的因素, 进而提出相应的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竞争力的措施和建议。何建军(2009)在基于多层次灰色评价法的股份制商业银行竞争力分析一文中,采用灰色综合评估模型的系统评价方法计算商业银行竞争力排名及历史资产总量变化情况,该法通过构建理想银行,计算被评价银行与理想银行之间的关联度,关联度越高则认为竞争力越强。国内的银行家杂志社对中国商业银行综合竞争力的排名将影响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主要因素分为现实竞争力指标(包括市场份额、资本充足性、资产质量和安全性、流动性管理、盈利能力等)和潜在竞争力指标(包括人力资源、科技能力、金融创新能力、服务竞争力、公司治理及内控机制等)。根据这些指标对银行进行多维、多层次的分析比较,反映各商业银行的经营现状,同时也揭示其未来的发展趋势。此研究将商业银行竞争力分为现实竞争力和潜在竞争力,层次分明,条理清晰,从定量和定性两个方面对银行的经营现状和发展潜力较为全面的研究。该研究报告从 2005 发布以来,以其科学性、权威性、公正性日益受到业内外的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