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生命观及其对生命教育的借鉴研究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136806139 上传时间:2020-07-0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0.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家生命观及其对生命教育的借鉴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道家生命观及其对生命教育的借鉴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道家生命观及其对生命教育的借鉴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道家生命观及其对生命教育的借鉴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道家生命观及其对生命教育的借鉴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家生命观及其对生命教育的借鉴研究(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道家生命观及其对生命教育的借鉴研究摘要:生是过程,死是归宿,所有生命的终点都是死亡,然而,几千年来,每朝每代都有执着于追求永生的人。生死是一门哲学,人类哲学是恢弘与博大的,对于生死的思量是历来的热门,道家对生命的理解,彰显出其深邃的生命智慧,对现今生命教育现状的改善有着重要作用,生命教育有必要汲取道家生命观中的生命智慧。本文主要有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对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进行分析,并对道家生命观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阐述,同时,对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和主要创新点进行介绍。 第二部分为道家生命观的渊源及其演变。阐述了老子及其生平,当时特殊的时代背景和地域文化背景

2、,道家生命观的来源,以及分析道家生命观的演变。 第三部分为道家生命观的主要内容。笔者对道家生命观的主要内容进行了详细论述,包括生命本源、生命过程、生命价值、生命本质、生命境界五个方面。 第四部分为道家生命观的时代价值和历史局限性。第五部分为道家生命观对生命教育的借鉴研究。将道家丰富的生命智慧和现实的生命教育结合起来。分析了目前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尝试用道家生命观建构大学生生命教育,提出了完善大学生生命教育的途径。第六部分为论文的结语。这一部分总结概括了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对研究成果和论文本身存在的问题、不足进行了总结式的剖析阐述。同时,对今后研究将要努力的方向进行介绍,希望在此后的研究中,能够

3、针对本文的研究成果有更加深入的进展,早日有新的突破。关键词:道家 生命观 生命教育 借鉴道家生命观及其对生命教育的借鉴研究1绪论1.1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1.1.1选题背景 社会在不断的进化与发展,社会人也在不断物化、功利化,在生命过程中越来越多地追求和享受功成名就、金钱万能所带来的耀眼光环,却对自然的生命存在本身关心不够,将心灵对于自由的渴望和呼喊重视不足。当越来越多的人醉心于功利化的社会追求时,人的生命存在就显得不那么重要,甚至很多时候功利化的追求对人的生命存在造成了严重的损害:一方面是在对待自然生命的问题上存在着漠不关心和随意戕害的倾向,这种倾向既是针对他人生命,也针对自己的生命。由

4、于自身的某种欲望得不到满足,或者是为了谋取某种利益,有些人选择将伤害自己或者他人的生命作为满足一己之欲的工具。近年来在中国发生的复旦投毒案、四川师范大学肢解同学案、武汉理工大学砍人案、公交纵火案以及最近的杭州保姆纵火案等都显示出对他人生命的漠视。有资料显示,中国的自杀人数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之一,在这些自杀人群中,大多数自杀者并未患有精神疾病,他们的自杀行为是在意识清醒、能够自主行动的情况下所做出的选择,这些现象更是说明了人们对自己生命的不尊重。有关生命美好与珍贵的意识在这些接连发生的残生伤身现象中不断被弱化。另一方面则是在对待精神生命方面存在信仰崩溃、心灵空白的倾向。在这个大多数人们都只以金钱

5、和地位来定义成功的世界里,相较于名牌奢侈品带来的尊贵荣耀,高科技带来的便利,对于梦想信仰的追求往往别他们嗤之以鼻,初心已忘。所以习总书记谈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上述问题值得所有人反思,不管是家庭、学校还是整个社会,都应该帮助人们培养起对待生命的正确态度,然而现实是“教育也抛弃了早期的人文主义价值理念,向世俗抛出媚眼,在世俗化、功利化的过程中迷失了自己,投入了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的怀抱”。那种对智慧和知识孜孜以求,对道德和人格不断完善,对精神与自我的不断超越,致力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饱含着对生命的终极关怀的教育已然远离了现实的功利社会。本该是立德树人的教育,却被学习知识文化占据了首要位置,而把对

6、生命的积极情感的培育抛诸脑后。只教会人“以何为生”的本领,却无法让人明白“为何而生”的意义,因此,在个体生命不断被模糊扭曲甚至遗忘的今天,我们需要一种全新的生命教育理念,改变重物轻人的功利化现状,剥下附着在生命之上的重重负担,回归生命本身,拯救人们的精神家园。道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主流,道家对生命极其重视,并有自己的一套生命理论,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和思考的地方,对其研究和探讨的缺失无疑是生命教育研究中的一大缺陷。发掘其现代价值和积极作用,并以这些来指导和塑造现代人,既是重塑民族精神,彰显民族特质的最佳途径,也是解决现代问题,面向未来的重要方式。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道家以自然生命为基础

7、,以生命自然和自由为理想追求,采用反思和批判的手段,建构起独特的生命哲学理论。这些生命哲学思想,对当代大学生的生命教育有着积极而重要的作用。梳理道家生命思想并将其融入到现代生命教育的具体实践中,一方面能够在现行的生命教育中给予更多生命关怀,填补知识灌输过多造成的人文关怀缺失;另一方面,能让传统生命思想与现代生命教育理念相互借鉴更新,为生命教育提供传统文化的养分。1.1.2研究目的 中国传统文化涵养着大学生生命教育,充分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对当前大学生生命教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道家思想注重自然生命本位意识,蕴含着丰富的生命思想。目前学术界对道家生命思想的研究多集中于哲学层面,对其中的生命教

8、育价值研究涉猎不多。道家生命观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生命教育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道家生命哲学与大学生生命教育具有深刻的相关性。道家主张尊重和珍惜生命这些生命智慧在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有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认知,走出漠视生命和生命虚无的认识误区;有助于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摆脱享乐主义和物质至上的功利价值观束缚。,反对残生伤身之举,故走了轻物重生的理路;又寻求对生命的保养和维护,追求以德塑生、注重精神的生命进路;面对人生困境,道家主张乐观而豁达处之。 本文试图全面解读道家生命观以从总体上提供道家生命观的全貌,并将其与大学生生命教育有效结合,丰富大学生生命教育内容

9、,完善大学生生命教育的途径,更好的为大学生生命教育提供借鉴指导,在大学生生命教育中,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的鲜活、理解生命的可贵、珍惜生命的存在、坦然顺应生命的过程、创造生命的价值、寻求生命的意义、继而完善发展生命,树立起对待生命的正确态度。1.1.3研究意义 理论意义:(1) 显明道家人道思想的生命意蕴,纠正长期以来人们对道家思想在认识上的偏颇。从荀子批判“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以来,许多人甚至一些学者多多少少都受到这种观念的影响,从而认定道家思想过于玄妙,重视大道有余而对现实人世关注不足,这种认为道家思想重天道而轻人道的观点使得道家思想中许多关于对生命的思考、对生存现状的反思、对生命的保全等思想长

10、期被忽视,随着时间推移、众口铄金,这种成见也越来越深。事实上,人们忽略的恰恰是道家思想中最核心最可贵的部分,道家之“道”从来不是虚无缥缈的,它从本质上来说便是生命之道,其中蕴含了处世之道、保身之道、养生全身之道等许多关乎生命存在的问题,鲜明的体现出道家思想所具有的强烈的生命关怀意向。研究道家的生命思想,对其生命思想进行全面梳理,凸显道家人道思想的理论地位,显明道家人道思想的生命意蕴,纠正道家思想研究中存在的某些偏颇,让道家思想研究有更深入和全面的进展。(2) 弘扬深藏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死智慧,丰富生命教育的理论基础和内容,建构既有东方文明特点又适合当代社会需要的大学生生命教育体系,以促进

11、生命教育的本土化研究。有利于现代生命教育理念汲取到传统文化的养分,更适宜启迪人们的生命意识。在现实的教育过程中,强烈的唯智主义和知识本位的倾向导致家庭、学校、社会在教育中充斥着赤裸裸的功利诱惑和冷冰冰的知识灌输,忽视了对人文情感和生命关怀的培育。道家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生命思想,这些思想对现代教育尤其是生命教育而言,其借鉴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只是目前学术界对道家思想的研究,多集中在哲学层面,关于其对大学生生命教育方面的研究未形成体系。对于道家生命观研究,能够挖掘道家思想在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方面价值,也为大学生生命教育理论体系在本土化的研究中,提供传统文化渊源根基,丰富现有的生命教育体系,增强生命教

12、育的人文性与科学性,也能将古老的生命智慧运用于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将道家生命观与大学生生命教育结合起来,总结道家生命观对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启示,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实际应用价值:(1)有助于人们理智清醒的认识生与死的本质,充分珍惜重视自己的生命,积极采取措施让自己活的更有意义些。在生命关怀极为缺失的现代社会,作为已知宇宙中最高的生命形态,具有智慧和复杂思考能力的生命体的人,最需要的便是生命关怀。人永远有着对身心安顿的渴望和基本需要,在其生命过程中也永远需要大智慧去指导其具体的生命实践与价值追求。道家的生命观,从“道”着手,探讨了生命的本源、生命的过程、生命的价值、生命的本质和生命的境界。这是经过

13、一系列理性思考后得出的系统性的生命智慧,是经过了岁月长河的淬炼和无数人精炼后总结出来的安身立命之道,其中所蕴含的自然豁达、无为顺应的生命智慧正是现代人所淡忘甚至缺失的。对道家的生命思想进行系统的分析和客观评价,所提炼出的生命智慧不仅能够填补生命教育某些缺失的问题,更能在实际生活中为现代人生命意识的觉醒、生存质量的提升提供现实的依据。(2)能在一定程度上为现代人重新确立生命价值、构建精神家园提供实际借鉴。如帮助人们确立了柔弱不争、清静无为的处事原则;提供顺应生命本真的安身立命之道;树立重生贵生的生命本位意识。德国的人道主义者史怀泽对工业社会中的人作出了无根、无人、无心、无情、无我的评价,这种评价

14、也许过于极端,但也确有其合理之处。现代人的生命物化、生活僵化、追求片面化和精神空虚,让生命逐渐失去鲜活的本色而走向苍白平淡。道家的生命智慧,强调要遵循 “无为”“自然”的生命原则,这些都有助于现代人回归自我,找回初心。1.2选题研究现状和前景1.2.1国外研究现状 对老庄哲学某一概念的研究。 英国人李约瑟深入研究了老子哲学中“道”的概念,并对“道”作出了科学合理的解释,李约瑟在他的中国古代科学思想史一书中对“道”下了这样的概念:“所说的道,不是人类社会所依循的人道,乃是宇宙运行的天道;换言之,即自然的法则。”这种观点对于研究道家思想乃至整个西方学术界而言都是一个新的视角,他并不认为“道”是一种

15、关于道德、人生、或者治国方面的单纯的规律性的事物,而是一种综合的、全面的,以自然无为为根本法则且适用于人类生活各个方面的原则,这种原则同样适用于自然科学。英国汉学家葛瑞汉在他的 论道者:中国古代哲学论辩 一书中,对庄子的生命哲学思想进行了别具一格的解读,他评价庄子一书是“一部退隐到私人生活论证的哲学著述选集”。韩国学者金荣沃著有老子自然哲学中的“无为”之功能,对老子的“无为”思想进行了阐述。1.2.2国内研究现状 就国内的道家生命思想研究而言,现阶段国内相关研究如下: 其一是关于老庄生命哲学的研究。如2004年李霞在她的博士论文生死智慧道家生命观研究一书中,对道家的生命哲学体系进行了系统而详细

16、的说明,她认为道家的生命哲学体系包括生命本源观、生命本质观、生命本性观、生命结构观、生命过程观、生命价值观、生命存在观、生命修养观、生命境界观。2010年付粉鸽也在其博士论文自然与自由老庄生命哲学研究中,将老庄哲学的基本思想概括为强烈的自然生命意识和生命自由精神,是一种自然而自由的生命哲学。这两本书都对道家的生命思想作了深入的研究和系统全面的论述,这对于研究先秦道家生命思想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其二是在传统文化中将儒家道家释家生命思想做对比研究。对儒释道人生哲学进行比较研究,其中涉及道家人生观;对中国古代生死观进行整体研究,论及道家生死观;对老庄生死观研究;对道家哲学与生命美学相结合的研究。 由此可知,生命观研究是道家研究中的一个薄弱环节,而生命观又是道家生命哲学的核心观念,要想把握道家哲学的生命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