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养生与保健论文.doc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36802391 上传时间:2020-07-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药养生与保健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医药养生与保健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医药养生与保健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医药养生与保健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医药养生与保健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药养生与保健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药养生与保健论文.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中医养生理论魏华 02092125 工商管理系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家对饮食方 面的要求也愈来愈高,因此,我国传统的中医药膳近年来受到了人们的普遍重视,并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我认为,在药膳的真正含义及如何更好地达到对人身的养生保健作用等方面,尚需提高人们对药膳的理性认识。药膳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根据人体健康状况和药食同源之理,将适当的有药用功效的食品和适当的中药相配伍,运用各种烹调技术制成具有一定色、香、味、形和特定功效的食品。同时药膳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历经数千年不断探索、积累而逐渐形成的独具特色的一门临床实用学科,是中

2、华民族祖先遗留下来宝贵的文化遗产。几千年来,中国传统医学就十分重视饮食调养与健康长寿的辨证关系,它包括食疗,即用饮食调理达到养生防病治病作用,以及药膳,即用食物与药物配伍制成膳食达到养生防治疾病的作用。药膳对于人体的健康和和谐确实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我们要使用药膳来保养自己的身体,同时发扬我们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药膳文化。关键字:药膳 中医养身 养身理论 正文浅谈中医养生理论一、药膳养身的含义药膳,已经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用来治疗疾病的辅助手段。但是,药膳尽管是膳,它的前面还是有个“药”字在修饰,说明它不是普通的“膳”,是有医药作用的,所以,不能随便食用,必须要在医生或有关专家的指导下进行使用。使

3、用的情况直接决定你养身的效果的好坏,所以药膳的使用是一把双刃剑。滋补药膳是根据人体生理特点,采用一定的滋补中药与相应的滋补食物合理搭配而成,本书介绍了补气、补血、补阴、补阳、补精、补髓、生津益液、补脑、健脾益胃、强心养心、补肾养肾、补肝养肝、补肺润肺、增强性功能等各种保健膳食,所选食谱实用、科学、简便易行,有显著的养生健体效果。二、药膳的意义和作用药膳不仅应用于家庭个人,更应应用到一些中医医疗机构,因为那里 有着各类不同的病人,怎样的病人应该用什么药膳,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和医院配膳室(营养室)的具体烹调下,满足病人的要求。但尽管大家认为药膳对养生保健有着重要的意义,可是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能够开

4、展中医药膳的中医院还是比较少。其次,药膳的作用:一是预防疾病,增强体质;二是治疗疾病,康复保健;三是延年益寿,美容抗衰。随找经济不断的发展,药膳在人们的生活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医院的医药养身的发展必将是一种势不可挡的趋势。三、药膳的特点(一)辨证施膳 气虚参枣米饭、山药汤圆、茯苓包子、益脾饼、大枣粥 血虚大枣、花生、桂圆、枸杞子阴虚生熟地、制首乌、百合、麦冬、龟板胶阳虚羊肉、狗肉、鹿茸、鹿角胶(二)因时施膳 春季是万物生发的季节。汉书律历志说:“少阳东也,东者动 也,阳气动物,于时为春。故君子当审时令,节宜调摄,以卫其生。”意 思是说,春天阳气渐渐升腾(少阳),故能使自然界万物萌动,生机勃勃

5、。外界温暖的气候影响着一切生物,善于养生的人们也应根据这时令的特 点,进行适宜的调养,以保障生命的正常活动。故黄帝内经说:“春 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此时人体生理功能为了适应这 一季节气候的变化,表现在皮肤腠理(汗孔)由冬令的致密而转疏松,在五 脏中肝的功能活动也较为旺盛。故内经言“东方青色,入通于肝”, 后人又有“春旺于肝”之说。因此,春季的药膳食疗就应适当地注意到这 一生理特点。唐代医家孙思邈提出调味“省酸增甘,以养脾气”,即少吃 酸味食物,多吃甜食,以防肝旺克脾,也就是后世养生家提出的“春宜甘 平”的养生法。其性味甘平或有清肝作用的药物和食物有:茯苓、山药、 薏苡仁、莲子

6、、胡萝卜、菠菜、鱼鳔、银耳、木耳、牛乳、枸杞、荠菜、 马兰头、芹菜、小白菜、荸荠、菊花脑等。对于肝气不旺、气血两虚者, 亦可选择黄芪、当归、人参、桂圆、乌骨鸡等进补,以助肝气顺应自然而 正常升发。夏季是一年巾天气最热的季节,也是万物生长最茂盛的时令,故内 经概括为“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意思是说,夏 天三个月中,是万物繁荣秀丽的季节,其时天空热气下降,地气因而上升 ,自然界植物大多开花结果。夏季对五脏中心的功能活动有一定帮助,故 有“南方赤色,入通于心”的说法。夏季的药膳食疗就应当注意到这一特 点。孙思邈提出“夏宜增辛减郁苦”。他认为,夏季心火当令,而苦味人 心,苦多则助心火

7、,而伐克肺金,为了防止肺气受伤,故多吃辛味,以补 肺气。但这未免有些机械。现实生活中,夏季膳食还是以甘寒清凉为宜, 再适当地加些清心火的食物,以防中暑。另外,夏天多数人食欲减退,脾 胃功能较为迟钝,故此时的药膳在总体要求不以“清淡甘平”为原则,有 助丁开胃消食,若此时运用冬令药膳,过进肥甘腻补之物,则致呆胃伤脾 ,影响营养消化吸收,有损健康。所以,夏令宜选择甘寒清补之品,如西 瓜、黄瓜、绿豆、冬瓜、丝瓜、西红柿、杨梅、鳝鱼、玉竹、百合、薏米 、黄精、石斛、麦冬、沙参、太子参、西洋参、枸杞等。秋季三月,炎暑渐消,金风送爽,万物由生长渐趋凋谢,处于收获的 季节。人体也同样处于收获时期。机体已由活跃

8、、外向、支付阶段,转变 过渡到沉静、内向、积蓄的阶段。由于夏季消耗多吸收少,秋季要重视补 充营养,调整机能,为冬季的藏精做好充分准备。秋天阳气由升浮趋于沉 降,生理功能趋于平静,气候逐渐转凉。此时,宜注意补益甘味以益气。秋高气爽,气候偏于干燥,秋气应肺,燥气可耗伤肺阴,使人产生口干咽 燥、干咳少痰、皮肤干燥、便秘等症状,这些都是秋季使用药膳进补时应 注意的因素。根据“燥者濡之”的原则,秋天药膳应选择甘润养肺类补品 ,甘润温养,既不可过热,又不能太凉,总体上以不伤阳、不耗阳为度。同时,在味型的选择上,秋令肺气旺,辛味人肺能补肺气,故应少吃辛味 ,以免肺气过旺而克肝;多吃酸味,以助肝气,可以抵御肺

9、旺的克伐。酸 味与甘味相合,则可化生阴津以濡润秋燥,所以,秋季制作药膳常选的药 物和食物有百合、沙参、麦冬、阿胶、石斛、银耳、甘蔗、柿子、梨、荸 荠、菠萝、香蕉等。 冬季三月,气候由凉爽转为寒冷,自然界万物凋谢;朔风凛冽,甚至 大雪纷飞,银装素裹,有些生物则自行蛰伏(亦谓冬眠)。黄帝内经概 括冬季特点称“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意思是说,冬季三个 月,自然界万物处于闭藏状态,气候严寒,水结冰,地冻裂,阴寒盛,阳 气衰。故冬季药膳应很好地保护阳气,祛除阴寒,宜遵循温补的原则。冬 季对五脏中肾的功能活动有一定帮助,所谓“肾气旺于冬”。又因咸能人 肾,肾主蛰藏,咸多伤肾,故冬季药膳不宜用咸太

10、过。冬季药膳尤要注意 温补肾阳,以助肾藏精气,从而化生气血津液,促进脏腑的生理功能。但 要注意制作药膳选择药物和食物时应温而不散、热而不燥,如牛肉、羊肉 、狗肉、桂圆、红枣、核桃肉、鹿茸、胎盘、冬虫夏草、人参、肉苁蓉、 桑寄生等。药膳顺乎自然,除了顺应四时气候外,还应顺应四方地理。这在中国 烹饪的风味流派里已经得到充分的体现。中国素称烹饪王国,菜肴丰富多 彩,口味各具特色,以至形成菜系、风味,与各地地理环境因素密切相关 。药膳亦然。譬如西北地区,地处多高原,而气候亦较寒冷、干燥,药膳 宜温、宜润。因为地区寒凉,易伤人体阳气,故宜用温性的药物和食物制 作药膳以胜寒凉之气,又由于多风致燥,燥则易伤

11、人体阴液,伤阴液则易 使人皮肤、粘膜干燥,故宜用滋润的药物和食物制作药膳以胜其干燥。其 具体药物和食物可参照秋季和冬季选择有关补品。四、药膳学的药性理论药性包括药物发挥疗效的物质基础和治疗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作用,是药物性质与功能的高度概括。(一)四气1含义四气,就是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又称四性。 2确定依据以用药反应为依据,以病证寒热为基准。3所示效用寒凉药大多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滋阴除蒸、泻热通便、清热利尿等作用,常用来治疗热性病症;温热药大多具有温里散寒、暖肝散结、补火助阳等作用,常用来治疗寒性病症。 4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热者寒之,寒者热之”;寒热错杂者,则寒热并用。(二)五

12、味1. 含义五味,就是药物具有酸、苦、辛、甘、咸五种不同的滋味。除五味以外,还有淡味、涩味。2. 确定依据五味的产生,首先是通过口尝。所以五味不仅是药物味道的真实反映,更重要的是对药物作用的高度概括。3. 所示效用及临床应用 辛 能散、能行,即有发散、行气行血等作用。一般解表药、行气药、活血药大多数有辛味。红花、益母草甘 能补、能和、能缓,即有补益、和中、调和药性和缓急止痛的作用。一般滋补性、调和药性的药物和止痛药物大多数有甘味。甘草、大枣苦 能泄、能燥、能坚,即有清泄火热、降泄气逆、通泄大便、燥湿、坚阴等作用。一般清热泻火、下气平喘、降逆止呕、通利大便、清热燥湿、泻火存阴的药物多有苦味。黄连

13、、大黄酸能收、能涩,即有收敛、固涩等作用。一般固表止汗、敛肺止咳、涩肠止泻、固精缩尿、固崩止带的药物多有酸味。乌梅、五味子咸能下、能软,即有泻下通便、软坚散结等作用。一般泻下润下通便、软坚散结的药物多有咸味。昆布、海藻淡能渗、能利,即 有渗湿、利尿作用。一般能够渗利水湿、通利小便的药物,大多数是淡味。涩与酸味药的作用相似,即有收敛、固涩等作用,具有收敛止汗、固精、止泻及止血等作用。(三) 升降浮沉1.含义升降浮沉就是药物作用于人体的四种趋向。升:就是上升提举的意思,趋向于上,能治病势下陷的药物,都有升的作用。降:就是下达降逆的意思,趋向于下,能治病势上逆的药物,都有降的作用。浮:就是上行发散的

14、意思,趋向于外,能治病位在表的药物,都有浮的作用。沉:就是向内收敛的意思,趋向于内,能治病位在里的药物,都有沉的作用。 (四) 归经1 含义归经是指药物对于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即某药对某些脏腑经络有特殊的亲和作用。2 理论基础 脏腑经络学说(核心)3 确定依据 以药物疗效作为归经依据十分准确。4 表述方法 十二脏腑经络法表述;经络的阴阳属性表述;二法合并表述。5 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通过辨证审因,诊断病变所在脏腑经络位置,按照归经来选择适当药物进行治疗;有助于区别功效相似的药物;指导医生注意脏腑病变的相互影响,恰当选择用药。(五) 毒性1含义 古代毒药是一切药物的总称;药物的毒性是药物的

15、偏性。现代所谓毒性一般指药物对机体所产生的不良影响及损害性。2毒性分级 大毒、有毒、小毒三类,均指药物的毒副作用的大小。3 .产生中药中毒的主要原因 剂量过大、误服伪品、炮制不当、制剂服法不当、配伍不当等。五、药膳的注意事项药膳是中药与食物组合后,通过烹调加工而成的美味佳肴,它具有强身延年,防治疾病的功效。近来,药膳开始在国内大城市中流行,京、津、沪、穗等大中城市相继开设了药膳餐厅,得到港澳同胞,海外侨胞,以及各国外宾好评,认为把药物变成人人喜爱的美味佳肴是医药上的革新。国内药膳也已渐渐深入到家庭。1因人而异每个人的体质不尽相同,中药入菜肴应因人而异,切不可认为只要是药膳,任何人吃了都能达到滋补的效果。如黄芪老鸡汤,因黄芪性温补气,老母鸡也是温补之品,对气虚体弱者有补益作用,如果风热感冒者食之,则会“火上浇油”,加重感冒,甚至流鼻血;胖人多阴盛阳衰,不可进补银耳、燕窝、玉竹、虫草、龟板等滋阴之品;瘦人多阴虚阳亢,不可多食杜仲、蛤蚧、羊肉、狗肉等温热壮阳之物,否则反而会有损健康。一般而言,温补药膳适合于阳虚体质;清补药膳适用于体型较胖、阴虚阳亢、肝气旺盛者,或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者;平补药膳一般人都可食用,对体质较差、阴阳两虚、气血两亏者也较适用。2因时而宜一年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