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抛体运动的规律》说课材料 新人教版必修2.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6798639 上传时间:2020-07-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物理 《抛体运动的规律》说课材料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物理 《抛体运动的规律》说课材料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物理 《抛体运动的规律》说课材料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中物理 《抛体运动的规律》说课材料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中物理 《抛体运动的规律》说课材料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 《抛体运动的规律》说课材料 新人教版必修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物理 《抛体运动的规律》说课材料 新人教版必修2.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抛体运动的规律教学设计【整体设计】抛体运动是自然界常见的运动形式,本节先提出抛体运动以及平抛运动的概念,然后利用上一节研究蜡块运动使用到的方法研究平抛运动的的规律,即从抛体的位置、抛体的轨迹、抛体的速度三个方面探究抛体运动的规律.抛体运动(重点是平抛运动)是学生第一次应用运动的分解和合成的方法分析曲线运动的规律.对掌握研究平抛运动的方法有一定的难度,这种方法在“力的合成与分解”、“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学习中学生已有基础,并且学生已有直线运动知识准备及牛顿第一定律、第二定律作为基础,是可以接受和深入理解用两个运动的合成的方法讨论平抛运动,实现知识的迁移.在教学中应让学生主动尝试应用这种方法来解决

2、平抛物体运动规律这个新问题.为了让学生能顺利地掌握研究平抛运动的方法,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日常生活中平抛运动的现象与生产、生活的联系,使学生更深入理解运动的规律.平抛运动规律的推导要从牛顿第二定律出发,先分析水平方向受力如何、竖直方向受力如何,再讲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这是因为在力学里,根据受力确定物体的运动规律,是一个基本方法.这是教材与过去教材的不同.实际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独立利用已有概念探索新知识,发展创造思维和独立学习能力.教学重点:1.平抛运动、抛体运动的特点和规律 2.用平抛运动、抛体运动规律去解答有关问题重点教学难点:1.让学生能根据运动合成与分解的方

3、法探究出平抛运动和斜抛运动的一般规律. 2.学习和借鉴本节课的研究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时间安排:1课时教学资源:1、自制多媒体课件;2、各种相关视频片断【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分析平抛运动.2.知道平抛运动可以看成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与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运动.并且这两个运动互不影响具有独立性.3.能应用平抛运动的规律交流讨论并解决实际问题.在得出平抛运动规律的基础上进而分析斜抛运动.分析斜抛运动不在具体规律,而在方法.过程与方法1.学生能通过对生活事例的分析得出平抛运动的定义.2.体会平抛运动规律的探究过程,体会运动的合成和分解在探究平抛运动规律中的应用3.

4、平抛运动的研究方法可以用两个简单的直线运动来等效替代.利用已知的直线运动的规律来研究复杂的曲线运动,渗透物理学等效代换的思想.4.掌握平抛运动的研究方法的基础上自主探究斜抛运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积极参与、勇于探索的精神.2.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的意识和勇气,主动探究实现知识迁移【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大屏幕播放柯受良飞越黄河天堑壶口瀑布的视频片断,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并通过学生的认真观察,提出问题思考,柯受良要想飞越成功,事先必须做好怎样的准备呢?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感想. 教师引导,柯受良的精彩表演来自于他的自信和实力,更来自于事先的准备工作,比如对飞跃宽

5、度、高度、速度的测量和预测,如果没有这些细致的工作,就没有这辉煌的一刻.而他这些工作都与我们的抛体运动有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抛体运动的规律,来研究飞黄过程中包含的丰富的物理知识.推进新课情景再现:播放多媒体课件视频.生活中物体的运动是丰富多彩的,大家认真观察下面的这些运动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学生认真观察并思考,探讨交流画面中运动物体的共同特征. 并总结:上述画面中物体的运动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都是将物体以一定的速度抛出.自主归纳1:在空气阻力可以忽略的情况下,物体只受重力的作用,它的运动叫做抛体运动.通过实例分析,理解抛体运动的条件.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教师引导:展示抛出速

6、度方向水平的各种运动形式,引导学生总结平抛运动的特点.自主归纳2:将物体用一定的初速度沿水平方向抛出,不考虑空气阻力,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所做的运动叫做平抛运动.物体做平抛运动有两个条件:有水平初速度运动过程中只受重力 .思维拓展:请同学们想一想,平时生活中你见过平抛运动吗?举例说明我们这节课重点研究平抛运动的规律,所用的方法就是上节研究蜡块运动的方法. 一、 抛体的位置: 情景设置:研究初速度为v0的平抛运动的位置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并展示次运动情景的模拟动画. 教师设疑:还能象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那样,用一维坐标来描述平抛物体的运动位置吗?学生讨论:不能,由于抛体运动是曲线运动,至少要用二维坐标

7、才能描述平抛物体的运动.思维追踪:竖直方向受什么力,有没有加速度,有没有初速度?水平方向受什么力,有没有加速度,有没有初速度?教师引导: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独立推导抛体运动的位置坐标.为了便于研究,推导时考虑以下问题: 1、应该沿什么方向建立坐标系?2、应以哪个位置作为坐标原点?主动探究:在练习本上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推导t时刻小球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位置坐标x、y.方法指导: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应该沿水平向右和竖直向下建立坐标系,并取小球刚被水平抛出的瞬间作为坐标原点.教师巡回指导,掌握学生的推导过程.投影学生的推导过程,引导学生分析、点评.通过学生推导分析,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

8、过推导,体会成功的喜悦.为进一步研究轨迹方程做好准备.二、 抛体的轨迹:提出问题:大屏幕投影探究案例1,讨论以速度v水平抛出的物体的运动轨迹.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寻找求解轨迹的方法.自主探究:在练习本上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利用上面推导出的位置坐标x、y的表达式,消去时间t,得到轨迹方程,即x与y的关系式.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教师指导:巡回指导,掌握学生的推导过程.投影学生的推导过程,引导学生分析、点评. 从轨迹方程可以看出,其轨迹为抛物线.情景展示:投影投篮、大炮射击等斜抛情景激发学生的思维. 思维拓展: 提出问题,如果将物体斜向上或斜向下抛出,物体的运动轨迹是怎样的

9、呢?学生活动:在练习本上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利用上面推导平抛运动轨迹的方法,推导斜抛物体的轨迹方程教师活动:巡回指导,掌握学生的推导过程.投影学生的推导过程,引导学生分析、点评. 从轨迹方程可以看出,其轨迹仍为抛物线.课件演示:喷出的水作斜抛运动.增加学生感性认识.三、 抛体的速度: 教师设疑:物体抛出后,速度大小和方向时刻变化,我们如何来研究抛体运动的速度呢?试以平抛运动为例推导出t 时刻运动的速度. 方法点拨: 平抛运动可以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分运动与竖直方向的分运动,要求t时刻的运动速度,求的是分速度还是合速度,应该怎样求解? 合作讨论:如果想知道平抛运动的物体在某一时刻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10、,可以通过这一时刻的两个分速度来求得.自主整理:平抛运动的物体水平方向上不受力,匀速运动,故;竖直方向上自由落体运动,故.由勾股定理可知,合速度大小为,方向,其中为合速度与初速度间的夹角.情景设置:投影例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分析求解.自主学习:在练习本上划出运动草图,分析求解.教师活动:巡回指导,掌握学生的解题过程.展示学生的推导过程,引导学生分析、点评.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思维拓展:引导学生理解平抛运动的水平方向运动与竖直方向运动的等时性,并理解平抛运动时间的决定因素与水平射程的影响因素.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1. 抛体运动和平抛运动的概念:用一定的初速度沿水

11、平方向抛出,不考虑空气阻力,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所做的运动叫做平抛运动;2. 平抛运动可以看作水平的匀速直线运动与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运动.并且两个分运动与平抛运动具有等时性.3. 初速度为v0的平抛运动的位置随时间变化的规律x=v0t、 y=gt2/2 4. 初速度为v0的平抛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vx=v0、vy=gt本节课不仅是知识的学习,更为重要的是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实现知识的迁移,灵活运用运动合成和分解的科学思维方法,将曲线运动化为直线运动,使复杂问题简单化.布置作业1、教材 “问题与练习”1、2 题;2、课下自由组织合作小组,完成“问题与练习”3题.【板书设计】3 抛体运动的规律一抛体运动和平抛运动二.抛体的位置1平抛运动物体的位置:水平位移、竖直位移、平抛运动的位移2斜抛运动物体的位置:将初速度分解为水平、竖直两个方向,在互相垂直的正交方向上进行问题处理,是本节重要方法.三.抛体的速度平抛运动物体的速度:水平速度、竖直速度、平抛运动的速度熟练:1.平抛运动物体的飞行时间由竖直高度决定.2.平抛运动物体的由竖直高度和水平处速度决定.【教学设计点评】 .【教学反思】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