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1-3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同步练习(名师解析) 岳麓版必修1.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6796418 上传时间:2020-07-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 1-3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同步练习(名师解析) 岳麓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中历史 1-3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同步练习(名师解析) 岳麓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中历史 1-3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同步练习(名师解析) 岳麓版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中历史 1-3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同步练习(名师解析) 岳麓版必修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1-3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同步练习(名师解析) 岳麓版必修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 1-3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同步练习(名师解析) 岳麓版必修1.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单元 第3课能力测评达标训练1与秦朝三公九卿制相比,隋唐时期确立的三省六部体制的特点是()以三省取代了三公职权完整的相权已被分割中央具体职能部门有所减少监察权和军权下放到部一级的职能部门ABC D解析:三公和三省职权有着重要区别,不能说后者取代前者,不合史实。古代权力最终集中到皇帝手中,六部只是职能部门,负责专门事务,但没有独立权,表述错误。答案:D2隋唐三省六部制进一步完善了秦朝以来的中央集权制度,其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A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扩大了统治基础B削弱了相权,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C有利于经济发展,促进了民族融合D中央机构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提高了行政效率解析:本题旨在考查

2、三省六部制的作用。三省六部制是隋唐时期为加强皇权而对中枢决策机构进行的调整。A项是科举制的作用,B项错误之处在于“中央与地方”,C项属于民族政策的作用,故只有D项是正确的。答案:D3南朝时有民谚云:“上车不落则著作,体中何如则秘书。”是指士族子弟只要能坐到车上不掉下来就可以当著作郎,只要能写两句书信中问候的话就可以当秘书郎(著作郎、秘书郎是官职名称)。这反映出“九品中正制”选官的主要依据是()A道德学问 B门第出身C才学政绩 D考试成绩解析:题干材料信息说明士族子弟完全靠家世门第晋身仕途。答案:B4习惯上,监督官员称为监察、监督皇帝言行决策称为谏议。同时具有以上两种职能的是()A秦汉丞相 B唐

3、朝门下省C明朝都察院 D清朝六科给事中解析:丞相不具有监察职责;明清皇权高度加强,都察院、六科给事中属于监察机构,不是谏议机构。答案:B5在古代,下列具有监察职能的机构或者官职是()秦朝御史大夫和郡监御史汉代州刺史和御史大夫历代御史台、都察院等宋中书门下A BC D解析:考查对基本史实的记忆。宋中书门下属于中央行政机构,不是监察机构。答案:C6下列职权相近的一组是()A秦朝丞相、汉代尚书台、元朝宣政院B秦朝丞相、唐朝尚书省、元朝中书省C秦朝御史大夫、汉代三公、唐朝门下省D汉代尚书台、唐朝中书省、元朝中书省解析:结合具体朝代政治体制看相关机构或官职的职权,B项都具有行政职能。答案:B7(2009

4、深圳高一检测)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君权与相权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下列君主直接变革宰相权力和宰相制度的措施有()秦朝设立御史大夫汉武帝设置刺史唐朝在中央设置尚书、中书、门下三省宋朝设立枢密院A BC 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综合对比分析能力。不是直接变革相权的措施,是直接分割宰相权力,集中皇帝权力的措施,故选D项。答案:D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电视剧大宋提刑官讲述的是南宋宋慈判案的传奇故事。历史上确有宋慈其人,根据宋慈墓志铭记载,他先后做过“提点广东、江西、湖南刑狱”。“提刑官”是宋代所特有的,是“提点刑狱公事”的简称。“提点”就是负责、主管的意思。宋代在“路”(与明清时期的“省”相近)这

5、一级先后分设了转运司、提点刑狱司和提举常平司等机构,从中央派文臣担任转运使,提点刑狱公事即“提刑官”、提举常平公事。这三个机构合称为“监司”,其长官被称为监司官,都负有监察州县地方官的职能。同时,这些监司官又有一定的分工,其中,“提刑官”负责地方刑狱、诉讼。材料二:北宋太宗朝开始设立“提点刑狱公事”,到真宗朝逐渐制度化,设置了提刑司的衙门。提刑司多设在占据交通要道的州府,“提刑官”则每年定期到所辖的州县巡查。“提刑官”的职能,除了监察地方官吏之外,主要是督察、审核所辖州县官府审理、上报的案件,并负责审问州县官府的囚犯,对于地方官判案拖延时日、不能如期捕获盗犯的渎职行为进行弹劾。宋代杖刑以下的犯

6、罪,知县可判决;徒刑以上的犯罪,由知州判决,而“提刑官”主要负监督之责;州县的死刑犯一般要经过“提刑官”的核准,提刑司成为地方诉讼案件的最高审理机构。“提刑官”还负责审理疑难案件,平反冤狱以及接受民众的上诉。请回答:(1)结合所学知识你能否说出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演变过程?(2)综观上述演变,你认为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有何特点?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政治腐败问题的原因是什么?答案:(1)过程秦朝御史大夫主管的机关是当时最主要的监察机构。汉武帝时在各州部设刺史进行监察,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唐代御史台定期到京都各监狱视察执法情况。宋朝的提点刑狱司是专职监察刑狱的官员。元朝的人命重案由监察御史复按。清代都察院

7、成为国家最高监察机关。(2)特点:监察范围从中央扩展到地方监察程度越来越严密。原因:封建专制制度。高考真题9(2010江苏高考)诗人左思在其咏史中沉郁悲歌:“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造成这一社会状况的制度原因是()A征辟制 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解析:察举制在东汉后期选官标准由孝、廉转为依靠门弟出息,所以选C项。答案:C10(2010广东高考)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唐代谏官由宰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主要评议宰相是非,这说明()A唐代君主的权力不受制约B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C宋代谏官向宰相和皇帝负责D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解析:由谏

8、官产生方式在唐代、宋代的变化,可知D项正确。答案:D创新11情景与问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古代科举制度的小常识金榜古代科举制度殿试后录取进士,揭晓名次的布告,因用黄纸书写,故而称黄甲、金榜。多由皇帝点定,俗称皇榜。考中进士就称金榜题名。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实际上皇帝有时委派大臣主管殿试,并不亲自策问。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统称进士。状元科举制度殿试第一名

9、,又称殿元、鼎元,为科名中的最高荣誉。历史上获状元称号的有一千多人,但真正参加殿试被录取的大约有七百五十名。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王维、宋代文天祥都是经殿试而被赐状元称号的。鼎甲指殿试一甲三名:状元、榜眼、探花,如一鼎之三足,故称鼎甲。状元居鼎甲之首,因而别称鼎元。连中三元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在乡、会、殿三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被称为“连中三元”。据统计,历史上连中三元的至少有十六人。材料二:1905年9月2日,随着千呼万唤始出来的一纸清帝谕令,在中国延续了1300年的科举制最终画上了句号。今天,把科举制放在历史长河中,我们也许可以更理智地审视这一特殊的考试制度。关于科举考试的功过是非,历来

10、莫衷一是。唐太宗李世民赞叹科举考试收罗了四海英才,“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近代西方人把科举考试称为古代中国的第五大发明。而孙中山考察的结果是:“中国的考试制度,就是世界上最早最好的制度。”但责难却更多,宋应星在其科学巨著天工开物中感慨地写道:“此书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康有为怒斥:甲午战败割地赔款全是八股考试惹的祸!李光耀更直言:科举考试使中国被摒弃于西方伟大科学工艺发明和工业革命的门外。【探究主题】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探究意义】通过对古代科举制度利与弊的分析,提高学生辩证看待问题的能力。【探究课题】(1)何谓金榜题名?(2)简述科举制产生的原因及发展历程。(3)你怎样评价科举制?【探究思路

11、】课题(1)从材料中直接得出。课题(2)根据所学知识并归纳材料二即可得出;课题(3)应辩证地分析,从利和弊两方面评价。答案:(1)古代科举制殿试后录取进士,揭晓名次的布告,因用黄纸书写,故称黄甲、金榜。考中进士就称“金榜题名”。(2)原因:隋统一后,由于士族没落,依据门第选官的制度已不适应政治和社会的需要。发展历程:隋朝创立;唐代完善;中央统一分科,定期举行考试;宋代因“重文轻武”,更加重视科举考试;明清时期,八股取士成为束缚人们思想的工具;1905年清末“新政”废除科举制。(3)利:为不具有贵族身份的士人提供了参政的机会,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促进了官僚体制的进一步成熟,为官僚队伍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人才。弊:到明清时期,成为束缚人们思想的工具,严重落后于时代。4专心 爱心 用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