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特色文化,打造“人文、生态、活力”校园实践研究》开题报告.doc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6795390 上传时间:2020-07-0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构建特色文化,打造“人文、生态、活力”校园实践研究》开题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构建特色文化,打造“人文、生态、活力”校园实践研究》开题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构建特色文化,打造“人文、生态、活力”校园实践研究》开题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构建特色文化,打造“人文、生态、活力”校园实践研究》开题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构建特色文化,打造“人文、生态、活力”校园实践研究》开题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构建特色文化,打造“人文、生态、活力”校园实践研究》开题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构建特色文化,打造“人文、生态、活力”校园实践研究》开题报告.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教育学会“十二五”课题开 题 报 告立项编号03040422课题名称构建特色文化,打造人文、生态、活力校园实践研究课题类别教育科研一般课题学科分类校园文化建设课题承担人陈秀芳所在单位张家口市张北县师范路小学中国教师教育学会制2014年4月一、开题活动简况(开题时间、地点、评议专家、参与人员等)时间:2012年4月 地点:县教研室评议专家:市教科所阮惠琳主任参与人员:主持人及课题组成员二、开题报告要点(题目、内容、方法、组织、分工、进度、经费分配、预期成果等,限5000字,可加页)一、课题名称:构建特色文化,打造人文、生态、活力校园实践研究二、问题的提出 1、学校发展现状虽然我校一直办学教好

2、,在张北县是一流的学校,但在课题的带领下,我们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校园文化的纵深发展,教学班由原来的32个增至了现在的48个,在校学生从原来的2300多人增至了现在的2900多人,学校规模还在不断扩大,家长一票难求。现在我们已成为了市级名校,我们把自己的发展目标定位在了更大的范围,我们不求和谁比,必须定义自己的文化,构建自己的课程,走自己的教育之路,才能获得更大的成功。2、儿童思想缺失在经济和知识大爆炸的今天,中国传统文化严重萎缩,又由于年龄和身心成长等原因的制约,他们自身分辨是非、美丑的能力还有待提升,其中喜欢标新,易于接纳社会上的一些所谓“新潮”、“流行”事物的学生还占

3、有很大的比例,因而他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特点、言语风格、穿着打扮带有明显的差异性,个别人还常出现一些异常的过激的行为。要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人品,“校园文化”品牌的提升势在必行。3、社会发展需求党和国家历来十分关注学校作为思想文化教育主阵地的建设工作,近几年,省市县各级教育部门要求大力发展校园文化,以此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学校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级贫困县,我们要想实现目标太难了,经济大潮的冲击,人心的浮动,教育经费投入的不足,师资水平得不到有效提升等等,都给我们文化的深入发展带来了巨大的阻碍。一年多来,老师们叫苦连天,学校正在爬坡过坎阶段,不进则退,退回去,付出的一

4、切都将付之东流。想打造出全市乃至全省一流的文化名校,需要付出的太多太多了,面对上述种种困扰,我们于2011年提出“构建特色文化,打造人文、生态、活力校园实践研究”课题,经中国教育学会批准立项。我们就是希望通过课题研究,破解学校发展中的难题,使师范路小学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提升学校的生命价值。用文化来引领,用文化来治校,建立“人文、生态、活力”的现代化小学,让学校处处有一张生动的“脸”,时刻保持一颗年轻的“心”,永远有一种人本的“魂”。 三、研究意义1、构建起和谐、美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使教师活得幸福,教得精神,使学生过得开心,学得主动。2、使学校有“魂”(精神)可守,带动学校沿着

5、良性循环的轨道发展,不断实现赶超、跨越、腾飞。3、完备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使各项规章制度合法、科学、人性。4、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切入点,推动学校素质教育实践的深入,培养“全面+特长”的学生,使学生健康成长。四、研究目标总体目标:力争经过2至3年的努力,使学校拥有体现鲜明教育内涵和特色的校园文化,使我校成为人文校园、温馨家园、幸福心园、品牌名校。同时,建构具有深远内涵的校园精神文化、校园行为文化、校园制度文化、校园环境文化,让学校充满活力。具体目标:1、优化校园静态环境。通过建立文化走廊、班级文化墙,美化、绿化校园等方式,打造节点,构建一个高品味的、富有学校自身特色的优雅的校园环境,努力发挥环境育

6、人功能。2、丰富师生活动文化。认真结合每一个节日,积极开展各种校级、班级活动,丰富师生校园文化生活,提升师生的精神境界。精心开辟第二课堂。通过开展兴趣小组等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学生的特长,陶冶学生的性情,锻铸学生的品格。3、建立自己的特色文化。建立家长学校,加强家校、校校合作,赢得家长和社会各方力量的支持,让家长参与学校建设和管理。依据地域和校情构建适合学校发展的特色节日,推进特色办学,形成自己的品牌。4、提升师生精神境界。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严格管理,通过狠抓师德师风建设,强化德育建设,大力开展红色教育,大力表扬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和先进个人,树立学习榜样,形成爱生敬业、积极向上的育人

7、环境和校园精神。5、强化校园教研文化。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科教学的紧密结合,通过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加强岗位大练兵,促进教学水平不断提升,形成浓郁的校园教研文化。五、研究方法(一)文献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将运用于课题论证、设计、实施及结题的课题研究的全过程,重视吸收先进地区、学校最新研究成果,为课题研究提供充实可靠的理论依据和较好的操作方法及办学模式。(二)调查研究法。综合运用各种调查方法和手段,有计划、有步骤地调查,了解、分析校园文化建设资源,以及影响校园文化深层次发展的诸多因素,为课题研究提供对策。(三)行动研究法。通过有计划、有步骤地构建校园文化建设新机制,组织全体师生、家长参与共建,并及时

8、分析比较,去粗取精,为学校特色发展和提升校园文化品位探索有效路径。(四)观察记录法。在课题研究期间,经常对学生的言、行进行有目的地观察并定期做好记录,了解学生在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的不同时期,学生道德行为的具体情况,指导下阶段工作。(五)经验总结法。运用经验总结法对每一阶段及时总结,将实践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形成阶段成果和终端成果。六、研究过程本课题研究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1年6月2011年12月)建立课题组;制定课题研究方案;成立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及科研团队,开始争跑资金,着手布置墙体校园文化。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2年1月2013年12月)1、组织实施研究,召开实验研究

9、研讨会2、购置音体美等各种器材设备,精心布置墙体文化,装备专业教室,建设一流的育人环境。3、全面开展课题研究,组织理论学习、研讨工作。4、从本校历史、人文、自然、信息的实际出发,灵活开掘、有效地整合运用校园文化德育资源,从而全面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学校德育的整体水平。5、以德育为抓手,加强立德树人,拓展校外德育实践基地,认真组织开展各种主题教育活动,精心开辟第二课堂,大力开展国学经典进课堂和红色教育,创新星级管理,严格班级量化考核,依托少先队构建管理网络,持久地进行养成教育。实行“天天有歌声、周周有活动、月月有比赛”,充分发挥兴趣小组、艺术团体、校园广播站等渠道的作用,施展学生才情,丰富学生

10、课余生活,全面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礼仪习惯、生活习惯,有效地锻炼和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大力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6、开展“闲暇教育”、“三生教育”,研究制定情景作业单和实践类活动校本课程,大力培养学生的情商和实践能力。7、成立“家长学校”,对家长大力培训,编印家长报、七色光,举办各种活动,创新家校合作模式,促进家校共建,不断提升学校文化建设水平。8、加强教学教研,大力推进课改,探索生本教育,不断提升教学水平,着力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实效性,强化学生自主学习习惯,促进形成浓郁的校园教研文化。9、完成中期研究报告,收集好资料,及时整理、统计、分析,确保取得阶段性成果。第三阶段:总结验收

11、(2014年1月2014年6月)收集整理全部材料,形成文字材料并写出报告,聘请有关领导验收。七、课题组成员及分工课题组组长:陈秀芳,本科学历,小学高级教师,师范路小学副校长,课题总负责人。1、专家指导组组长:李振义 本科学历 中学高级教师 张北一中校长。组员:李建斌 赵利平主要工作:经常到校指导工作,协助课题负责人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包括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目标、特点、原则和实践意义。构建校园文化建设的运行机制。研究制定相应的制度,整合学校不同处室的相关力量,建立相应的运行和协调机制,使校园文化建设具有整体性、系统性。创建富有活力高效的课堂教学氛围、对学生的学业进行全面评价、对老师的教

12、学进行科学评价、促进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等。2、环境文化建设专题组组长:李海龙 本科学历 小学高级教师 师范路小学后勤主任成员:靳志发 郭景慧主要工作:主要包括如何挖掘校园建筑中体现的人文教育因素、如何提高学校园林化建设的水平、如何在教室和走廊布置方面体现文化育人的理念等等。包括校园环境的绿化美化、道路景观建筑物的命名、校徽校旗的设计、校歌的制定、学校网站的建设与管理等。3、制度文化建设专题组组长:张 飞 本科学历 小学高级教师 师范路小学办公室主任成员:陈竹青 李会平主要工作:包括日常规范、奖惩条例、教育科研、教师培训、学生活动、饮食卫生等等。研究如何使学校管理制度符合党和国家的法律法规,

13、如何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各种制度之间的相互协调以及如何保证行之有效的制度的贯彻落实,真正做到制度管人、制度育人。4、班级文化建设专题组组长:闫向源 小学一级教师 师范路小学办公室副主任成员:安利红 各班班主任主要工作:主要包括研究如何加强班级管理促进班风建设、如何开展富有教育意义的生动活泼的主题班会、如何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在育人方面的作用、如何增强班主任老师培训和工作的科学性,如何在每个班级中体现不同的风格和特点,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和发展特点,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等等。5、舆论文化(心理文化、人际文化)建设专题组组长:李亚军 本科学历 小学高级教师 民乐

14、街小学科研主任成员:王建梅 张雅楠主要工作:主要包括研究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学校精神的打造、师生心灵的呵护、团队价值观的形成;如何在学校大型活动的组织和实施中体现文化育人的理念、如何在教工活动中提高教工的凝聚力、如何在学生社团活动贯穿思想教育的因素等等。6、学术文化建设专题组组长:陈秀芳 本科学历 小学高级 师范路小学副校长成员:吴海林 袁晶敏 李晓凤主要工作:主要包括研究学习型组织的建立,校本培训,市级名校的创建;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由教师个人自我反思,教师集体的同伴合作,专业人员的专业引信构成的三位一体的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书香校园的创建,坚持校本培训与教学实践同行,使教师与“最前卫

15、的教育理念”进行沟通,让教师的教学实际发展紧跟教育发展的潮流,通过创造性的劳动使新课程方案变成现实。7、活动文化建设专题组组长:李潇锦 本科学历 小学一级教师 师范路小学德育副主任成员:王 霞 王晓芳主要工作:安排每学期行事安排;主抓各种德育活动的开展;协调音体美抓比赛,设计比赛方案,组织比赛;配合教导处召开各种表彰会,做好教学活动安排;协调少先队抓实二课等各种特活动;配合安保科老抓应急演练、安全教育等。八、保证措施1、加强培训。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各种培训工作,组织教师尽快提高自身素质,增强研究本领,为更好开展研究夯实师资基础。2、经费保证。实验资金专款专用,预计投资100万,校园环境文化建设和硬件建设大约投资500万,教研及各项活动经费月20万,为本研究提供必要的一切物质条件。3、队伍过硬。课题负责人是学校副校长,从一线教师出生,有着丰富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经验,有着丰富课题研究经验,本课题组成员,以学识论,几乎全是学校骨干;从素质看,全部拥有可贵的敬业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且都能忧心于学校发展,愿意为学校的发展竭尽自己的力量;从行政职务上看,包括了学校党务、行政、教务、德育五大方面,既能在研究中高瞻远瞩,又便于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实现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做好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