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上册 自然资源的概况和矿产资源的分布特点教案 湘教版.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6795312 上传时间:2020-07-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地理上册 自然资源的概况和矿产资源的分布特点教案 湘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八年级地理上册 自然资源的概况和矿产资源的分布特点教案 湘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八年级地理上册 自然资源的概况和矿产资源的分布特点教案 湘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八年级地理上册 自然资源的概况和矿产资源的分布特点教案 湘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八年级地理上册 自然资源的概况和矿产资源的分布特点教案 湘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地理上册 自然资源的概况和矿产资源的分布特点教案 湘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地理上册 自然资源的概况和矿产资源的分布特点教案 湘教版.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教学目标1.举例说明我国多种多样的地形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2.运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分布和特点,掌握阅读并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等各类地形图的技能。3.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4.了解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范围以及主要的灾害性天气。5.举例说明我国的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6.了解我国主要的河流和湖泊,以及长江和黄河的开发利用和治理情况。教学重点1、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点以及地势对中国地理环境的影响。2、中国地形多种多样的特点,对不同地形区应该合理开发和利用。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分析地势对地理环

2、境的影响。2、培养学生树立因地制宜的观点。教学媒体投影仪、投影片、中国地形图挂图、板图。课时安排四课时板书设计第一节 中国的地形 一、地势西高东低 二、地形复杂多样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当我们了解了我国疆域和行政区划之后,下面要进一步认识我们的祖国。复习提问我们已经学过了一些国家的地理,请同学们思考自然地理环境都包括哪些要素呢?学生回答地形、气候、河流、动植物等。我国的地形情况也是中国自然地理环境的主要内容之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板书 第一节 中国的地形 中国地形的第一个特点是从地势的角度描述的,所以地势是指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换句话说也就是中国那边高,那边低的问题。指图提问这是一张分层设色的中

3、国地形图,图上不同的颜色代表的海拔高度大约是多少,请同学们读图分析中国地势那边高那边低?谈谈你是如何分析的。由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请同学们各抒己见。学生读图、讨论、回答:西部棕黄色的区域代表海拔4000米以上,中部浅黄色的区域代表海拔10002000米,东部绿色的区域代表海拔500米以下。教师总结西高东低就是我国地势特点的第一部分。同学们可以想像一下(教师用手势来说明西部高东部低)。板书一、 地势西高东低转折过渡如何用图更好的表现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的特点呢?下面我要给同学们介绍一种特殊的地图地形剖面图。分析讲解什么是剖面图呢?我们来举一个例子:假设在我的讲台上放着一个窝头,竖着,沿窝头中部切开,

4、同学们将看到的形状,就是一个窝头的剖面图。地形剖面图的原理也是如此。只不过这一刀不是切在窝头上,而是切在地形上。思考一个问题,如果将窝头画一幅俯视图,画出的是什么图?(分层设色地形图)读图提问请同学们打开教科书看沿北纬36度线所做的中国地形剖面图,请同学们根据这幅剖面图在笔记本上画一幅简略示意图。东西学生在笔记本上绘图,请一名同学在黑板上画。启发提问观察这幅图高低起伏的趋势,说出我国地势起伏变化有什么特点。学生讨论、回答:西高东低,大致呈三级阶梯状分布。板书总结一、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转折过渡我们知道了中国地势大致呈三级阶梯,那每一级阶梯上都有什么主要地形区呢?阶梯的界限又在何处呢?板书

5、1、三级阶梯概况读图提问请同学们对照教科书第24页的地图思考以下两个问题。教师绘制中国轮廓板图教师在板图上填绘阶梯分界处的山脉,请一名同学说出山脉的名称,其他学生将山脉名称在书上画出。组织学生完成第20页的“活动”转折过渡我们明确了阶梯的界限,再来分析一下阶梯内部的状况。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以高原为主第二级阶梯平均海拔10002000米,以高原、盆地为主第三级阶梯平均海拔500米以下,以平原、丘陵为主读图提问请同学们读“我国的地势阶梯分布示意图”,结合“中国地形图”说出各阶梯内部的主要地形种类和海拔高度。 (转折过渡)以上我们学习了我国的地势的基本特征,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这样

6、一个特点对我国自然地理环境的其它要素有没有影响?分组讨论。将全班分为三组,分别从气候、水利和交通三个方面讨论地势特征的影响。各组学生代表发言。(教师归纳总结)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特点使得我国的江河大多自西向东流淌,古诗云“大江东去浪涛尽”,又有“一江春水向东流”。这些大江大河沟通了我国东西的交通,加强了内地与沿海的联系。在阶梯的交界处河流落差较大,水能资源丰富,我国的大型水电站大多建设在这些地带。此外,西高东低的地势还有利于海洋上的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可以说西高东低的地势是我国自然地理环境的一大优势。(转折过渡)前面我们从总统上分析了我国地势的总体趋势,

7、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我国地形的特点。(复习提问)地形有哪些主要类型?(学生回答: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读图提问)请同学们读“中国地形图”,找出中国分别有哪些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教师总结)五种地形类型在我国都有分布。(板书)二、地形多种多样(转折过渡)我国地形种类齐全,哪种地形所占面积最大?哪种最小呢?请看分层设色地形图。(读图提问)请同学们读教科书23页“中国地形图”。(教师讲解)人们习惯上把山地、丘陵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这样算起来我国山区面积约占总面积的2/3,这说明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板书)二、地形复杂多样 (转折过渡)地形种类齐全和山区面积广大是我国

8、地形的主要特点,这种地形特点对我国人民的生产生活有什么样的影响呢?学生分组讨论,各组选代表发言,相互补充。(教师归纳总结)多种多样的地形,为我国发展农、林、牧、副等多种经营形式提供了条件,但不利于大型机械作业。山区面积广大为发展林业、旅游业和采矿业等提供了有利条件,但山区地面崎岖,交通不便,同时由于平原面积少,我国的耕地资源相对不足。(一)主要山脉的走向和分布出示挂图“中国主要山脉分布图”。(自制,为排除干扰,仅包含东北西南、东西走向的山脉,且底图为政区图)让学生找出与阴山走向相同的山脉,并说出名称。让学生观察山脉的标注有什么规律。教师概括注记文字应与山脉走向一致,由上至下,或由左至右,均匀分

9、布于山体上。引导学生找出东西走向的所有山脉,每找出一条,教师都要引导学生说出其所在的行政区位置,并将其在投影片上重绘一次,同时让学生在已准备好的中国政区空白图上绘出该山脉。用同样方法学习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概括板书(见板书设计表格)教师概括东西走向的三列好像“三道纬向长城”,称“三横”;东北西南走向的三列山脉好像“三条濒海峻岭”称“三纵”。教师引导欣赏歌曲珠穆朗玛,让学生思考珠穆朗玛峰的位置。引导学生看课文中关于喜马拉雅山的介绍,并思考:(1) 喜马拉雅山的走向?(2) 喜马拉雅山最高峰的位置、名称、海拔?(3) 找同学到板图上画出喜马拉雅山,并标注珠穆朗玛峰。(教师概括)喜马拉雅山是弧形山脉

10、,其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位于中、尼边境,海拔8848.13米,是世界最高峰。其雄壮、神奇吸引了无数登山健儿。结合“珠峰探险”的课文,激发学生勇于探险,不向困难低头的精神(但又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探险活动)。(板图)中国轮廓图。复习、概括,深入探讨。教师在绘中国轮廓图的同时让学生描绘一张课本中的中国轮廓图。绘好后,教师提出一些要求,用接力赛的形式让学生按照要求挑选写有山脉名称的吹塑纸条,粘贴在板图的正确位置上。没到黑板前做练习的同学按要求在自己描绘的图上写上山脉名称。如:(1)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呈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2)位于山西、河北两省交界上的山脉等。让学生将前面学过的山脉全部粘贴在板图上。(

11、教师承转)我国山脉很多,除了以上山脉以外,还有一些山脉也很重要。如:(1)在中俄边境上画出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阿尔泰山,与其走向相同的还有甘肃、青海两省边境上的祁连山。(2)在西南有一组南北走向的山脉,横断山脉。(教师引导)学生用铅笔在自拓的图上,将走向一致的山脉首尾相连。教师在黑板上演示画图。整个中国就好像被一张网所覆盖,这张网有什么奇妙之处吗?(教师引导讲述)(1)指出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喜马拉雅山交织成的网格及组成的地形区。(2)指出昆仑山、祁连山交织成的网格及组成的地形区。(3)指出昆仑山、天山交织成的网格及组成的地形区。(4)指出祁连山、秦岭、太行山交织成的网格及组成的地形区。(5

12、)指出阿尔泰山、天山交织成的网格及组成的地形区。(6)指出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交织成的网格及组成的地形区。每指一个网格,学生都可能会说出一个地形名称,若有问题,教师给以补充。使学生明白每个网格中都有一个地形区。引导学生讨论山脉在其中所起的作用。【知识】五岳名山(板书)二、山脉构成地形骨架1山脉构成地形骨架山脉纵横交织,把我国分成若干地形区(可重述各地形区名称)(板书)2。山脉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线(1)各地形区以山脉为界。(2)有些山脉是行政区界线,如太行山西侧是山西省,东侧是河北省;武夷山西侧是江西省,东侧是福建省。(3)有些山脉是自然地理界线,如秦岭是南、北方的界线。(出示投影片)中国地形

13、图或挂中国地形图挂图。分别让学生指出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横断山,并让他们说出各条山脉东西两侧的地形区名称。分别让学生指出天山、昆仑山让其说出其南北两侧的地形区名称。分别让学生指出太行山、武夷山、巫山让学生说其东西两侧行政区的名称。指出其它一些山脉让学生说出其所在的省级行政区的名称。(板书) (三)、四大高原 名称内容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位置方位西南部北部中部西南边界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喜马拉雅山大兴安岭祁连山长城祁连山太行山长城秦岭贵州全部、云南东部、广西西北部特点地高天寒、高原面起伏不大,冰川雪山广布,最大、最高地势平坦,戈壁、沙漠广布,第二大黄土深厚、沟壑纵横地面崎岖、石灰

14、岩广布(教师引导) 为什么各个高原又有着如此大的差别,它们是怎么形成的呢?引导学生看课本第31页“读一读“,在解释黄土高原成因的同时,简单介绍青藏高原、云贵高原的成因及其它特点,以激发学生研究自然的求知欲。(教师引导承转)在第一、二阶梯上,除高原外,还有四大盆地。(板书)(四)、四大盆地(引导学生)指地形图,请学生想像盆地的形态。学生回答。(教师提问) 根据地形图,指出各盆地的外围山脉。同时看课本第32页各盆地分布示意图,并对照“中国政区图”,判断各判断所在的省区。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概括补充)(投影)名 称塔里木盆地准葛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外围山脉天山、昆仑山阿尔泰山、天山祁连山、昆仑

15、山邛崃山、大巴山、巫山所在省区新疆南部新疆北部青海西北部四川东部特 点平坦,沙漠分布最大平坦,沙漠广布高原荒漠盆地,多盐湖底部多丘陵,低山广布,西部有成都平原(引导读书) 请同学们看课本第3233页,总结各盆地特点、并填表。教师概括补充 将表格补充完整。(教师引导) 比较四大高原、四大盆地的特点。请学生思考四大高原、四大盆地分布地区的自然条件如何?学生讨论、回答。(教师补充总结) 大部分高原、盆地地区,或高寒,或沙漠广布,或地面崎岖、沟壑纵横。总之,它们的自然条件恶劣。所以,这些地区目前仍是我国经济相对贫穷落后有待发展的地区;但由于其自然条件独特,在这些年也充分展示了发展潜力,如塔里木盆地的石油、柴达木盆地的钾盐、青藏地区的牦牛、内蒙古的畜牧业、四川盆地的农业以及新疆、内蒙、云南等边境地区的边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