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问题探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师说》问题探究.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师说问题探究师说中的“古人”指的是什么时代的古人?应该是先秦两汉的古人们。“古”是文中树起的一面鉴古以戒今的旗帜。举凡“古之学者”、“古之圣人”、“能行古道”之所谓“古”者,究竟指什么历史时期,须从“今”说起。本文为李蟠而作,李蟠是唐德宗贞元十九年进士,推知本文当在前几年即作者年约三十五岁时所写。按文中例举的孔子和“六艺经传”,都是“古”之影响最大者。孔子,春秋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六艺”,非指奴隶主阶级教育子弟的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艺,乃指诗、书、易、礼、乐、春秋六部儒家经典。另外,师说是作者体现古文理论的代表作之一,以反对六朝以来的浮艳文风,提倡先秦两汉文章传统为创作宗旨。至此,文
2、中的“古”所指时间就很明显了,应该是先秦两汉。师说中“君子”、“圣人”各指什么人?籍中所谓“君子”,西周、春秋时指贵族、做官的人,如书无逸言“君子所其无逸”,孔颖达疏引郑玄曰“君子,止谓在官长者”;春秋末年以后,渐指有道德和才能的人,如荀子劝学所引“君子曰:学不可以已”。而本文中所提“君子”,显然不属后者,连同前文“士大夫之族”、“众人(不含“巫、医、乐师、百工”)者流,原不过是“耻于从师”的人不同称呼而已,均指“世禄之家”世代相承的官僚地主。文中两处出现“圣人”。第一处和“众人”相对的“圣人”,泛指古代统治阶级所推崇的品德高尚、智慧高超的人,包括禹、汤、文武、周公、孔子。这源于作者在原道中所
3、创的圣人传道的历史道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而作者对这个道统中的“圣人”训为“帝之与王,其号虽殊,其所以为圣人也”。第二处“圣人无常师”的“圣人”专指下文用作例证的孔子,乃儒家定于至尊以后的特称。为什么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愈者也”?我们说,“授之书而习其句读”应是老师的职责之一,但在作者韩愈看来,授书习读还远远不能视为教师的主要职责,主要职责应是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难释疑。按照现在的说法,作为一教师,就是要把教书与育人的双重职责承担起来,只教书而不育人的教师,
4、不是一个真正的教师。韩愈的这个观点在今天仍有积极的借鉴意义。怎样认识本文的进步和局限性?本文写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的时代,提出要“不耻相师”的观点,并“抗颜为师”,身体力行,其进步性显而易见。至于韩愈提出“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耻,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的看法,既可以理解为韩愈看问题的局限性,他认为士大夫之族的“智”应该高一些,百工之人身份地位低,智能也应该低,反映了他瞧不起普通人的阶级偏见。但我们也可以理解为韩愈强调学习对提高智能的重要性。因为士大夫之族各方面的条件好于百工之人,受教育的条件好,文化层次相应地要高些,其“智”本应高,但出于耻学于师,才出现了“其智反不能及”的怪现象
5、。文章重点是批评士大夫。士大夫瞧不起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其智却又不及人家,所以“其可怪也欤”。学习本文,主要了解其进步性,了解文章的精髓所在师说怎样体现了“古文”运动的理论主张?唐“古文运动”倡导:内容和形式是统一的,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师说将“学者有师”、“尊师”、“重道”的思想通过第一段的正面阐述、第二段正反对比论证、第三段的例证得以系统而严密的阐发,是文(形式)道(内容)统一的典范。作家人面对现实,表见解、抒真情。师说针对当时耻于从师的社会恶习,进行了大胆的挑战,提出了进步的师道见解。因此,师说是唐“古文”的代表作。作者为什么称赞李蟠?作者赞扬李蟠,既是对他不从流俗的肯定,也是对士大夫们“
6、不从师”的有力批判;既针砭时弊,又通过赞扬李蟠倡导从师。“古文”指先秦散文。“不拘于时”的“于”相当于“被”。“作师说以贻之”,句中“贻”现在称为“赠送”,“以”在两个动词之间,作连词,相当于“来”。这段点明作者作师说的缘由,树立“不拘于时”“能行古道”的榜样,总结全文。同时“不拘于时”照应第二段,“能行古道”照应第三段。 7本文讲了许多从师的道理,哪些对我们今天有借鉴意义?哪些反映了作者的封建意识?作者第一次提出了老师的职责,既概括又全面。作者强调学而知之,必有从师学习,能者为师、不耻下问、尊重老师、奖励后学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但作者所说的“道”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儒家之道,所说的“业”,
7、是“六艺经传”,与我们所讲的“道”和“业”的内涵是根本不同的。他把“士大夫之族”在从师问题上的见识不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看成反常,暴露了轻视劳动人民的封建统治阶级的偏见。8.劝学和师说都是古代作品,为什么至今还能有命力?劝学是两千多年前的著述,至今读起来,仍然觉得很有道理。虽然时代变了,学习的条件和环境都天天地变了,可是我们可以看出,荀子论述的基本规律,对今天的学习仍然有指导意义。而正因为它经为两千多年的实践所验证。所以更具有权威性。师说是一千多年前的“时文”,作者是针对社会上不肯从师而学的坏风气展开论述的。可是文章也流传千年,因为作者提出的是读书人的通病(或者说是人性的弱点),所以至今仍然
8、能从中感受到强烈的针对性。韩愈的文章是写给李蟠的,他写作本文时并没有想到文章会流传后世;而我们在阅读时不得不联想到当今的社会风气,从中能发现颠扑不破的基本真理,这也说明了经典的力量。师说在结尾处称赞李蟠,一是嘉许李蟠“好读书”,其实称赞的是他“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从中也可以看出韩愈也是主张读经典的;二是嘉许李蟠的“不拘于时”,“时”指的是不肯从师而学的坏风气,李蟠从师而学,所以学业精进,有所成就。从今天人们发表意见和评论的动因看,两文的作者也有可能都是针对当时的社会风气而发议论的。9如何理解本文思想的进步性?韩愈在师说中的创新,在内容上至少有三点:一是突破了一般人对教师作用认识的局限,从“授之
9、书而习其句读”的“受 (授)业”,扩大到“传道”、“解惑”,明确提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个对教师作用的全面而崭新的界定,在当时是个了不起的进步,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二是针对上层“士大夫之族”的门第观念,明确提出“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的全新的从师之道的观念:从师即是学道,惟“道”是问,凡是闻道者无论贵贱长幼都可为师。这是石破天惊的新观念,开拓了为师者的广阔领域。三是在“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观点指导下,从“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客观事实出发,推论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崭新观点,说明师生关系是相对的,教与学是可以相长的,闪耀着朴素的辩证唯物论的思
10、想光辉。 10文章首段,作者是怎样从理论上对总论点作初步论证的?第一层:开门见山地提出中心:古之学者必有师。“古”指两汉以前;“学者”指求学的人,不同于今天所说的有专门学问的人。作者想要以“古之学者”为榜样来宣扬师道,所以文章一开始就把它提了出来。“必有师”,把学者之所以有成就、有专长归结为从师的结果。这句不仅起到点题的作用,而且笼罩了全文,概括了要论及的内容、范围,成为本文的中心。 第二层:正面概论教师的职能:传道、授业、解惑。“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句中的“所以”是两个单音词。“所”具有代词性质,“以”是介词,构成“以所”介宾短语,但习惯上这两个字倒置着用。“所”指代“老师”,译为“
11、他”,“以”译为“靠”。全句译为“老师,是靠他来传授道理、教给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句中的“道”,是包含“仁”“义”等具体内容的儒家之道,即儒学的政治、哲学、伦理、文化、教育等思想观点;“业”就是下文的“六艺经传”;“惑”就是上述“道”和“业”中的疑难问题。第三层:反面论述无师不能解惑,从理论上阐明从师的必要性。第四层:面面提出择师标准,凡先闻道者,都可以为师。“生乎吾前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排比句,一口气连用八个“吾”字,后一句用反问句,加强语气。“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句中,“庸”和“乎”表示反诘语气,“知”是“了解,知道”。这句译为:“哪管他的年龄是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第五
12、层:归纳上文,提出从师的原则: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无”作条件关系的连词“无论”讲;“所存”,名词性“所”字结构,译为“地方”。句中“道之所存”作主语,“师之所存”作谓语。全句译为:“无论(地位)高贵还是低下,无论年长还是年少,道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这里作者表达了不耻下问、能者为师的进步思想。11课文的第二段是用对比手法来写的。说说这一段用了几组正反对比的事实论据,这样对比有怎样的论证作用。本段分为三层,即三组对比,批判“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流俗。对比项目对比效果“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的不同学风得出“圣益圣,愚益愚”的结论“择师教子”与“自身耻师”
13、的行为得出“小学而大遗”的结论“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的学习态度揭示了尊卑贵贱和见识高下成反比的奇怪现象,发人深思本段所用的三组对比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经过双方的对比,造成了一种强烈的反差效果,都可以用“反而”承接上文,在语意上形成了一个逆接序列。如“古之圣人”才智高,尚且从师学习;“今之众人”才智低,反而“耻学于师”。通过对比,揭示了“士大夫之族”不从师学习违背常理的做法,由此,作者主张从师学习的观点不言自明。12第三段作者引述孔子的言行,阐述了什么观点?作出了什么论断?作者引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之行,述孔子“三人行,则必有我师”之语,意在支撑本段的中心句“圣人无常
14、师”,这也正是作者要论述的观点。随后,在此基础上,作者顺理成章,将文意又推进一层:“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紧紧扣住了文章第一段阐述从师态度的一句话:“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值得一提的是,韩愈说“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看似闲来之笔,实则别有他意。“郯子之徒”中,自然有道家鼻祖老子,而其贤不及儒家宗师孔子,在韩愈眼中,“儒”“道”孰是孰非,孰厚孰薄,便不言而喻了。13怎样理解文中“师”的内涵?课文所指的师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老师”。因为作者在第二段中明确提出“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显然,作者认为教小孩子识字和断句的老师不是他所讲的“师”,他讲的“师”应是“传道受业解惑”的。“道”即儒家思想,“业”就是承载这一思想的儒家经典著作,“惑”就是学习这些著作时碰到的疑难问题。文中的“师”指的就是这样一个特定的群体。由此可以衍生出一个问题:谁能成为这样的“师”?从文中可知应是掌握“道”的人,“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正因为如此,为师者便可以突破地位、年龄的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