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心得在东莞大学学习社区治理的心得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136793739 上传时间:2020-07-0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6.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习心得在东莞大学学习社区治理的心得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学习心得在东莞大学学习社区治理的心得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学习心得在东莞大学学习社区治理的心得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学习心得在东莞大学学习社区治理的心得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习心得在东莞大学学习社区治理的心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心得在东莞大学学习社区治理的心得(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东莞大学学习社区治理的心得引言随着社会居民受教育程度的不断加强,以及观念的改变,社区管理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在具体的实行过程中,政府通过积极的引导,不断鼓励居民参与社区治理,发挥居民的主观能动性,携起手来,共同致力于社会治理的高效稳定发展。通过行政管理学专业课程,在完成所有课程的学习后,结合我在Y社区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经验,浅谈我对社区治理的心得体会。一、当前我国城市社区治理中的居民参与现状随着我国政府部门机构以及社会各界对于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关注,为了实现城市社区治理的发展,寻找有利于我国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有效方法,许多城市开始实施了不同形式的方法。在国内的经济相对发达的城市,比

2、如长三角地区城市,其开展了志愿者服务组织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的相关组织,并与当地街道委员会进行结合,达成相互协作的关系。目前,国内的社区管理模式主要有三种,分为是:行政主导、议行分离、权力开放型三类。行政主导型以上海市作为代表,其通过大部制对于不同街道班时间的权利进行提升,从而提高城市街道办事对于社区管理事务的管理。此外,哈尔滨等城市的许多社区主要使用增设管理部门,从而提升其行政权力。议行分离的主要代表城市是北京市、深圳市等地区,其在城市街道内建立社区工作者,并成立一个相对专业化的社区工作组织,从而有利于提高社区法公共服务能力,该组织能够负责完成街道委员会以及政府部门委托的多方面工作,将此前在居委

3、会管理范围外的行政功能划分出来,从而使得城市街道居委会能够将自身精力集中在核心工作上,实现行政管理、民主自治、市场运作三方面相关协调共同发展的社区管理机制。物业管理公司同样会加入到城市社区的管理,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分担城市街道居委会的管理压力。权力开放型社蛀牙是注重非营利组织以及物业公司对于社区管理的中作用,积极发挥各个组织的作用,从而形成多个主体参与的社区治理模式。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内的不同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居民生活水平各不相同,在此情况下,各个城市的社区管理模式也具有一定差异。不同的社区管理模式适应的是不同情况的城市,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目前,国内

4、的许多城市社区居民对于社区治理依然严重不足,社区管理工作同样存在着效率较低、压力较大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对于城市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进行研究对于我国城市社区治理以及社区建设十分重要。二、东莞市Y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存在的问题分析(一)参与主体结构不均衡在东莞Y社区中46岁以上的中年居民和老年居民对于参与社区管理活动具有较大的意愿,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参与意愿最高,并且在归属感方面,88.57%的社区老年居民具有较强的归属感,造成这一情况的部分原因是由于东莞Y社区的中年人以及老年人人口数量较大,并且对于退休后的老年人具有相对充裕的时间,能够积极参与到东莞Y社区的活动中,并且中老年人愿意积极与社

5、区中的邻居进行交流沟通,能够及时传递社区居委会的相关信息,并且老年人有精力和时间参加到社区公共事务管理中,积极指出社区治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对于东莞Y社区的许多青年人来说,其主要时间投入在工作上,并且年青人的交际人脉较为广泛,工作、学习以及平时的娱乐活动主要集中在东莞Y社区外,所以这部分人群对于东莞Y社区管理缺乏相应的关注,对于社区的相关活动也很少主动参与,其中有一部分年青人具有参与社区治理活动的意愿,都是由于日常工作太忙,缺乏时间,也难以及时参与到其中。所以,东莞Y社区的年青人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管理的整体意愿不够强烈。(二)政治性参与不足东莞Y社区与国内的许多传统社区情况相近,

6、社区居民具有较为多样的形式,其对于社区治理的关注核心在于一般性的、非政治性的活动,具有参与到社区政治性的治理活动的居民人数相对较少。此外,社区居民参与的范围主要集中在社区居委会已经确立的事件,该地区的许多重大事件的决策权并没有给予到社区以及基础群众,这就导致东莞Y社区居民难以近距离接触到管理层以及决策层,更无法反馈基层群众自身面临的问题,因此,东莞Y社区在居民参与社区管理方面仍需要不断改进。(三)居民参与方式被动在参与方式方面,社区治理居民参与方式可以分为两种,分别是:主动参与和被动参与。社区居民运用不同方式、多种途径,主动参与到所处社区的公共事务的管理过程中,并积极对于社区管理提供建议,这种

7、参与方式属于主动参与。与之相反,被动参与是通过政府或者社区的其他管理人员的引导下,社区群众被有目标的调动,从而参与到社区治理过程中。通过对比可以发现,主动参与社区治理活动,对于社区的治理与建设发展具有更加重要的作用。东莞Y社区居民主动成立的民间组织十分稀少,这就导致了难以调动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所以目前东莞Y社区的居民参与的社区活动主要是以休闲娱乐为主,缺乏具有政治性的参与,这种情况不利于东莞Y社区社区治理效率的提高,同样不利于东莞Y社区的健康持续发展。三、推动社区居民有效参与社区治理的路径探析(一)建立多主体互动模式居委会是社区基层自治组织,帮助居民实现自组织的管理、教育和服务,居委会

8、存在的目的是进一步接近群众,了解群众心声,帮助群众更好的进行社区管理。居委会在日常管理活动中,既要贴近人民生活,体察人民生活状态,也要及时向党组织反馈人民意见和生活思想状态,并且将党组织的政策向人民群众传达,为居民生活提供有效保障,构建和谐安定的社区。(二)强化社区居民参与意识及参与能力根据唯物论的说法,政治意识在所有意识中占据主导地位,对其他意识的影响力较大。因此,居民的参与意识要从参与型文化的培育开始着手。参与型文化氛围的构建目的是要促使居民提高自我组织管理意识,明确自己是社区中的一份子,享有参与管理社区活动的权利,并且在享受权利的同时也应该维护和促进社区的良好环境的建立。居民对自身的权利

9、和义务有所认知之后,才会自觉加入社区管理活动中,为构建更好的生活环境而做出努力和协调配合。但是参与型文化的建立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事情,需要在社区管理工作的不断进行进行逐渐完善,加深居民参与意识,这需要一段时间来完成。社区应该从教育和宣传两种方式着手,加深居民权利义务意识,提高居民对社区活动的热情和参与度。(三)拓宽社区居民参与渠道“居民议事会”制度是一种较为高效的社区群众会议制度,能够帮助地区社会管理者积极获得居民意见以及诉求等方面信息,其的根本目的在于解决社区群众的自身诉求,其核心目标在于不断改善社区管理的渠道和途径,从而使得社区中的群众能够逐渐积极参与到社区治理过程中,使得社区群众

10、为社区建设具有一定的期待,并且将自身的力量投入到社区治理中,使得社区治理效率不断提高,社区治理成效不断提升。结语通过学习以及实践活动,笔者知道了治理的核心在于将公共的权利给予公共群众,其注重对于涉及到公共利益的决策,积极鼓励政府外的群众参与。群众参与对于治理来说至关重要,缺乏群众参与的、由政府绝对控制的治理是不能长久的。社区治理是整个国家治理的最为末端,也是最为重要的治理环节之一,在社区治理过程中,社区群众的参与程度对于治理结果十分重要。社区居民是否能积极参与到社区治理过程中,这主要取决于当地政府是否能够积极进行角色转变。所以,在鼓励社区居民参与到社区治理时,首先应当保障当地群众的监督权、参与权等作为公民的基本权利,然后由政府合理引导,当地居民积极参与,从而不断提高社区治理的效率。参考文献:1.刘磊:武侯区实施“三社联动”社区治理案例研究,电子科技大学。2.袁梦:新时代社区治理新趋势下的社区教育路径探究, 成人教育。3.李良进:城市社区治理现代化四维透视:逻辑、内涵、路径及保障,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