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期女性焦虑情况与心理护理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136792866 上传时间:2020-07-0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2.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更年期女性焦虑情况与心理护理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更年期女性焦虑情况与心理护理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更年期女性焦虑情况与心理护理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更年期女性焦虑情况与心理护理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更年期女性焦虑情况与心理护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更年期女性焦虑情况与心理护理(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更年期女性焦虑情况与心理护理摘 要社会发展新时期,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精神紧张成为大多数人不得不面对的状况,女性更年期的症状也越来越明显,特别是更年期女性焦虑情况多发,如果不加以合理调理,将对其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本文围绕更年期女性焦虑情况与心理护理进行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梳理与探讨。关键词:更年期;焦躁;心理护理;心理干预引言女性更年期阶段是一个非常容易感性的时期,其受到的情绪困扰,特别是焦虑情绪困扰尤为突出,与此同时,加上心理及社会家庭压力这二者因素的作用下,焦躁的心理障碍更容易形成。随着当前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开阵,其心理症状的治疗受到广泛关注。为做好女性更年

2、期人群的心理保健,探讨有效的焦虑情况心理干预方式,本文收集了近年来国内外更年期心理干预的相关文献,同时对更年期女性焦虑情况与心理护理研究进行了整理和分析。1 国内外更年期心理护理现状1.1国内更年期心理护理现状我们首先对国内更年期心理干预的情况做一个了解,基于相关研究调查显示,更年期女性心理问题的女性达85.9%;其中,有抑郁症状者占27.3%,有焦虑症状者占58.8%。相关研究中我们发现国内对更年期女性心理护理的研究主要是围绕“健康教育、身心干预”这一传统的干预护理方式。近年来随着社会开放程度及人们认知的提高,心理咨询中认知疗法和团体干预成为一种新的干预趋势,但是其中缺乏对更年期女性家属及相

3、关人员的心理干预,同时干预方式也主要是单独一某种方式进行干预的研究相对较多。1.2 国外更年期心理护理现状因为国外在健康医疗以及心理护理上确实领先于我国,相比较之下国外更年期心理干预的方式更为多元一些,干预方式由健康教育和身心干预,发展到团体干预和预防性干预;心理干预对象也由蹄查阳性的高危更年期女性扩大到为正常更年期女性及其家属。干预方式也由单一的干预方式发展为多种方式相结合的综合性干预方式。1.3更年期心理干预发展趋势从更年期心理干预研究进展和趋势来看,团体干预、综合干预、预防性干预成为新的趋势和方向。团体心理干预及状况评估、更年期心理保健知识介绍、互动交流、技能训练、心理咨询服务于一体的理

4、念值得推广。Erika Hyde Riley(2014)等人在试验中,将348位更年期女性随机的分成了两个组,174名的女性组成干预组,对其进行团体干预,而另外的174名作为对比组,不进行任何干预,最后对比显示,前者更能解决更年期女性的心理冲突,改善其心理情况。Suau GM和Normandia R(2015)等人认为更年期心理干预目前仍以筛査阳性的更年期女性为主,对于正常人群的预防性心理干预应成为今后研究的重点,正念训练是团体干预、预防性干预和综合性干预于一体,它为今后更年期心理干预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2 更年期女性焦虑情绪相关研究 相关研究表明,焦虑情绪是更年期女性最常见的心理症状,属

5、于情绪障碍。但是往往焦虑症状外露时候常备人看做是一种正常的情绪波动,并不会受到重视,然而这确实是一种异常现象,如果不加以处理,存在健康隐患。苏珊(2015)根据调查研究发现,更年期阶段与焦虑症的发生有密切关系,丁婷,钟志兵(2016)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 对 128名更年期女性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焦虑症状发病率为 11.7%。钟赋真,张运(2017)随访绝经前女性长达 4 年,随访结果显示有 22.4%的人发生抑郁症状,10.7%的人发生焦虑症状。3 更年期女性焦虑心理护理的方式研究3.1情志护理在更年期女性焦虑心理护理中的运用中医认为“百病皆生于气”,由此可见情绪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疾病的

6、产生。所以心理护理在更年期女性焦虑症状的缓解调节与预防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白婧(2017)提出要把其机体的情志进行有效的调和,才能更好的避免脏腑气血逆乱的问题发生,预防因营卫不和而导致生病的情况。袁庭燕(2018)等学者提出注重情志养生才可以更好地做到调心养性,达到心身健康的目的。3.2对更年期女性的正念心理干预正念训练是由美国卡巴金等人创立的一种正念减压疗法,属于积极心理学范畴的第三代行为认知疗法。自世纪末积极心理学思潮在美国的兴起以来,在近些年来得到了蓬勃发展。钟赋真(2015)等学者通过实验指出,长期的正念训练下,个体能够很好的调节情绪。4 结论总的来说,当前对更年期女性焦虑情况与心理护

7、理的研究很丰富,主要围绕心理干预的重要性研究、心理干预类型、心理干预方式以及心理干预效果等。回顾总结近年来的国内外相关更年期心理干预文献,可以看出更年期焦虑心理干预方法的趋势是以团体、预防性、综合性的干预方法为主,其中团体干预方法效果尤为明显。其次,结合更年期女性自身特性,采用不同的心理干预方式组合,例如情志护理和正念训练等,能够有效的对其进行心理疏导,促进其身心健康。参考文献1苏珊、乐芙.更年期圣经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20-212沈渔邨.精神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685. 3吴克明,张庆文.中西医临床妇产科学M北京:中医药科技出版社,2012,174. 4丁婷

8、,钟志兵,章文春,肖微. 心理干预联合中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系统评价J. 江西中医药,2016,47(02):47-51.5钟赋真,张运平,吴久玲,郑睿敏,刘兴华. 更年期妇女正念心理干预措施效果评价研究J.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26(01):38-41.6谌香兰. 心理护理干预对更年期妇女抑郁症患者的影响J. 数理医药学杂志,2016,29(11):1687-1688.7叶莲盛,陈汝文. 情志干预对女性更年期抑郁症患者的影响J. 现代临床护理,2016(02):33-34+50.8滕玲玲. 心理干预对更年期女性焦虑症、抑郁症患者的影响J. 当代护士(中旬刊),2017(03):86

9、-87.9王淑霞,郑睿敏,吴久玲,刘兴华,钟赋真,徐文,石英. 正念训练改善更年期妇女幸福感及抑郁症状的随机对照研究J. 中国医刊,2015,50(06):33-36.10徐凤兰. 心理干预对减轻更年期女性负性心理的效果研究J. 当代护士(下旬刊),2017(12):109-110.11袁庭燕. 女性更年期伴抑郁心理障碍的护理应对策略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9(01):168-170.12罗旭霞. 心理护理在改善更年期焦虑症患者生活质量中的效果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A0):19716-19717.13白婧. 心理干预对更年期妇女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J. 继续医学教育

10、,2018,32(03):123-124.14黄银娟. 更年期抑郁、焦虑症的相关因素及临床干预J. 现代医用影像学,2018,27(05):1811-1812.15徐艺,闫洪超,杨静秀,王玉平,李宁. 心理干预联合绝经激素治疗对更年期综合征的疗效J.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28(11):1462-1464.16周燕,滑卉坤,孙健. 积极心理治疗对更年期妇女负性心理干预研究J. 中国妇幼保健,2010,25(18):2537-2538.17钟赋真. 更年期妇女正念心理干预措施效果评价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5.18郭锡永. 更年期妇女抑郁症状相关因素及干预措施的研究A. 中华预

11、防医学会.第二届国际妇幼保健学术会议暨2016全国妇幼保健学术大会论文集C.中华预防医学会:,2016:1.20莫月拢. 分析女性更年期综合征治疗中心理干预的作用J. 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8(03):186-187.21唐立华,谢斌,林益强. 社区更年期妇女心理健康现状与干预进展J.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014,9(01):45-47+50.22朱瓒. 我国近15年围绝经期女性心理健康研究进展J. 海南医学,2016,27(06):978-981.23张欣.更年期综合征的中医护理J.中华现代临床护理学杂志,2016,5(4):227-228.24刘润梅.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的中医护理体

12、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7,73(2):112.25Erika Hyde Riley ,Thomas S. Inui, Ken Kleinman. Differential Association of Modifiable Health Behaviors with Hot Flashes in Perimeno pausal and Postmenopausal WomenJ.JGIM,2014,19:740- 746.26Suau GM,Normandia R,Rodriguez R,Romaguera J,Segarra L.Depressive Symptoms and risk factors among perimenopausal women J.P R Health Sci J.2015,24(3):2-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