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平等就业权探究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136792860 上传时间:2020-07-0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劳动者平等就业权探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劳动者平等就业权探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劳动者平等就业权探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劳动者平等就业权探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劳动者平等就业权探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劳动者平等就业权探究(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诚信承诺书1毕业论文2-11中英文摘要及关键词2一、平等就业权的含义及价值3(一)平等就业权的含义3(二)保护劳动者平等就业权的意义4二、劳动者平等就业权保护存在的问题4(一)立法不完善5(二)行政监管不力5(三)用人单位用工不规范6(四)救济制度不健全6(五)劳动者维权意识淡薄7三、劳动者平等就业权保护的完善7(一)完善相关立法7(二)加强行政监管8(三)规范用人单位用工行为8(四)拓宽救济途径9 (五)提高维权保护意识10参考文献10开题报告表12中期检查表17答辩记录表18成绩评定表20劳动者平等就业权探究摘 要 平等就业权关系着个人的发展和家庭的生计,对劳动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

2、而现实中,由于劳动力市场供求失衡、传统观念中的偏见、劳动者维权意识淡薄、用工自主权与平等就业权的界定模糊等导致劳动者平等就业权屡遭侵犯。为促进劳动者平等就业权的实现,应借鉴外国的成功做法,完善我国立法;加强行政监管,加大对就业歧视的打击力度;规范用人单位用工行为,强化用人单位的责任;拓宽救济途径,完善救济制度;加强法制宣传,提高劳动者维权保护意识。关键词 劳动者;平等就业权;就业歧视Abstract Equal employment rights are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individuals and the livelihood of the fa

3、mily, which are important to workers. However, in reality, due to the imbalance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in the labor market, the prejudice in the traditional concept, the weak consciousness of the protection of workers rights and the ambiguity of the autonomy of employment and the equal right to e

4、mployment, the workers equal employment rights have been repeatedly violated.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realization of equal employment rights of laborers, firstly, we should learn from the successful practices of foreign countries to improve our legislation. Secondly, we should strengthen administrat

5、ive supervision and increase the crackdown on employment discrimination. Thirdly, we can regulate the employers behavior and strengthen the employers responsibility. Fourthly, we should broaden the relief pathways and improve the relief system. Fifthly, we can strengthen the publicity of the rule of

6、 law and raise the awareness of the protection of workers rights.Key words Laborers; Equal employment rights; Employment discrimination近年来,五花八门的就业歧视事件层出不穷。有大学毕业生因为不是211工程、985工程大学毕业无法获得平等的就业机会,输在了起跑线,有女性因为大龄未婚未育被拒之门外,甚至还有人因为星座、属相与老板不合而遭遇闭门羹。此外,年龄歧视、身高歧视、长相歧视、籍贯歧视、酒量歧视等等屡见不鲜,成为劳动者就业的拦路虎。我国劳动者平等就业权的保护存

7、在着立法不完善、行政监管不力、用人单位用工不规范、救济制度不健全等的问题,面对侵犯平等就业权的行为,劳动者或是因缺少法律依据而无法起诉,或是投诉无门。然而,就业歧视阻碍了劳动者的就业,危害了就业市场的正常秩序,影响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因此,正确认识劳动者平等就业权保护存在的问题,透彻分析问题产生根源,并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对策成为当下紧迫的任务。一、平等就业权的含义及价值(一)平等就业权的含义平等就业权,是指劳动者就业应受到平等对待,享有平等的法律地位,获得平等的就业机会和就业待遇,不能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等的差异而遭到区别对待。平等就业权的相反面为就业歧视,就业歧视是指没有法律上的合法

8、目的和原因,采取差别对待、排挤、限制或者给予优惠等任何违背平等就业权的方法,侵犯劳动者就业权利的行为。平等就业权是劳动者的基本权利,是宪法平等权在劳动就业领域的延伸和具体化。1平等就业权强调反对就业歧视,但并不否定对妇女、残疾人和少数民族人员等弱势群体的特殊保护制度。平等就业权有如下三层含义:一是就业机会和资格方面的平等。劳动者享有平等的就业资格,不论其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等的差异,劳动者进入就业市场的机会应是平等的,不能在一开始就阻碍了相关劳动者平等进入就业市场的机会。任何有劳动意愿、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的人都能平等地依其爱好、特长并结合社会实际需求自由选择职业。二是就业能力权衡

9、标准方面的平等,不应存在特权和歧视。2表现为对不同劳动者应以同一尺度进行衡量,使得劳动者能够公平竞争就业岗位,不可以因年龄、身份、体貌特征、婚姻状况和生育等因素的不同对劳动者给予差别对待,侵犯劳动者的平等就业权。三是平等就业有别于同等就业,应当承认合理正当的区别对待。一般来说,用人单位因工作职位性质、劳动者的技术条件实行双重标准,属于行使用人自主权的范围,是合理的。此外,针对弱势群体给予特殊优待措施也不应当被视作歧视。但是,用人单位若是以与工作职业本身特性无关的理由对劳动者实行区别对待,则应当被视作歧视。采取必要和正当的区别对待,目的是让每个人都享有更公平更合理的就业权利,实现真正平等,而不是

10、抹杀差异一律同等对待。总而言之,不是基于职业本身的特性需要、国家法律规定的必要限制性条件、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和专业素养,也没有合乎社会公平正义的区分标准,而是根据身份、性别、相貌或者其他不合理的因素加以不合理排除或不合理区别就业者的各类做法,均构成了就业歧视和对平等就业权的违反。3(二)保护劳动者平等就业权的意义代写各专业硕博学位论文,代写代发CSSCI、北大核心论文,合作加QQ:97079517、97079518;微电同号:15801280825。淘宝交易,安全无忧。CSSCI来源期刊:电子政务、汉语学习、会计与经济研究、现代中文学刊、甘肃行政学院学报、天津体育学院学报民族学刊、大学教育科学、

11、金融论坛、南方经济、东北亚论坛、宁夏社会科学、法商研究、云南社会科学、人文杂志、甘肃社会科学、东北大学学报、自然资源与环境。审稿周期:35-90天办结查稿。北大核心期刊:西安理工大学学报、心理与行为研究、统计与信息论坛、人口与发展、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现代法学、江西财经大学学报、武汉金融、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成人教育、中国科技翻译审稿周期:35-90天办结查稿。普刊:中国新通信、兰台内外、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农村科学实验、今日财富、心血管外科中国结合医学、经贸实践、语文课内外、记者观察、新课程、现代职业教育、建筑与装饰、畜牧兽医科学、化工管理、魅力中国、

12、人力资源管理、新教育时代、心理月刊等300多家国家级、省级普刊。审稿周期:1-7天办结查稿。第一,保护劳动者平等就业权,有助于建设和谐社会。劳动者享有平等的就业权利,公平地参与竞争是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就业歧视使得与工作岗位相关的专业素质、技术条件成为就职的非第一位的因素,极大影响了劳动者的公平竞争,使遭受就业歧视的一部分劳动者与适合其职业发展的机会失之交臂。就业歧视不仅是平等观念及人权的侵犯,严重阻碍了广大劳动者的就业,不利于社会劳动力资源的分配与利用,也会直接影响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因此,保护劳动者平等就业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反对歧视,使每个劳动者获得均等的就业机会、平等的就业权利,有利于

13、促进公允公正,有利于缓解紧张的劳资关系,从而构建和谐社会。第二,保护劳动者平等就业权,有助于完善我国劳动就业法治建设。目前,我国有关平等就业权方面的法律法规虽名目众多,却比较分散,没有形成严密完整的体系。此外,相关法律只是原则性地规定了公民享有平等就业的权利,对于平等就业权的内容以及就业歧视的概念没有明确,穷尽式规定的就业歧视的范围过于狭窄,无法涵盖实际中出现的五花八门的就业歧视的情形。并且我国缺乏专门的反就业歧视立法,平等就业权受侵害的劳动者该履行什么程序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实施就业歧视的用人单位应承担何种法律责任没有规定,致使劳动者平等就业权遭到侵犯时,权利得不到有效救济。因此,保护劳动者的

14、平等就业权有助于构建完备的平等就业制度体系,有助于完善我国劳动就业法治建设。第三,促进平等就业、消除就业歧视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劳动者平等就业权的保护合乎时代要求。早在上个世纪,平等就业与禁止歧视的观念已经成为世界的主流价值并为大众普遍接受。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保障平等就业权的立法也取得了较大进展。一些新增的立法愈来愈多地体现了平等就业的精神,一些既有的立法通过修订逐渐充实了反就业歧视的内容。然而,随着现实生活中就业歧视现象层出不穷,社会诉求不断高涨,中国的反就业歧视立法依然任重而道远。4在当前我国国情条件下,劳动者平等就业权保护存在的问题必须重视,这是社会的共识,也是时代的要求。二、劳动

15、者平等就业权保护存在的问题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五花八门的就业歧视层出不穷,严重侵犯了劳动者的平等就业权,我国关于劳动者平等就业权的法律规定不在少数。就现状而言,我国有关平等就业和反就业歧视的规定主要包括:宪法明确规定了公民的劳动权、平等权,妇女与男子权利平等,国家保护妇女的权益,实行男女同工同酬。这些宪法规范可以算作平等就业权的法理基础。劳动法明确规定禁止就业歧视。具体包括三方面:一是禁止就业机会歧视,列举了四种情形即民族、性别、种族、宗教信仰的歧视。二是禁止就业性别歧视,规定女性享有与男性平等的就业权利。三是禁止工作待遇歧视,应当按劳分配,实行同工同酬。就业促进法规定平等就业和自主择业。第三章专章规定了公平就业,主要内容包括明确政府维护公平就业的责任,规范用人单位和职业中介机构的行为,保障妇女、各民族劳动者、残疾人、传染病病原携带者、进城就业的农村劳动者的平等就业权。第八章法律责任中规定,对于用人单位实施就业歧视的行为,劳动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此外,妇女权益保障法规定保护妇女的平等就业权,残疾人保障法规定禁止就业歧视并采取积极措施。尽管相关法律规定众多,但是没有涉及实质内容,仍然停留在宣示层面且过于原则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