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课题开题论证书(33中王立双).doc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36791776 上传时间:2020-07-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三五”课题开题论证书(33中王立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十三五”课题开题论证书(33中王立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十三五”课题开题论证书(33中王立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十三五”课题开题论证书(33中王立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十三五”课题开题论证书(33中王立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十三五”课题开题论证书(33中王立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三五”课题开题论证书(33中王立双).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教育学会“十三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开题论证书课题规划期 十三五 课题编号 1608110041B-JXXWYJ16A0182课题名称教师课堂教学技术行为的实践研究课题负责人 王立双 联系电话 13504593776 电子信箱 所在单位 大庆市三十三中学 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研究总课题组制开题时间2016年12月21日地点 北教学楼一楼教研室开题方式现场开题( )通讯开题( )网络交互开题( )负责人姓名王立双 单位大庆市三十三中学课题组核心成员姓 名单 位 名 称专业职称联系电话和电子信箱周长胜大庆市三十三中学一级教师13136848858陈春明大庆市三十三中学一级教师1383

2、6945156付海英大庆市三十三中学一级教师13836887638刘芳大庆市三十三中学一级教师13936746502林守彬大庆市三十三中学一级教师15246164708翟晶江大庆市三十三中学一级教师13163550463刘志文大庆市三十三中学一级教师13091687176王英大庆市三十三中学一级教师13836715806陶永梅大庆市三十三中学二级教师15246137466王明大庆市三十三中学二级教师13734586511张永仪大庆市三十三中学一级教师13836870329奚宁大庆市三十三中学二级教师18903676139田坤大庆市三十三中学二级教师15045995128张术山大庆市三十三中学高

3、级教师18846289511课题组参与单位负责人单 位 名 称联系电话承担任务王立双大庆市三十三中学13504593776主持人开题论证专家名单姓名单 位技术职称电 话王成志大同区教师进修学校副高13836726004任秀鹏大同区教师进修学校副高15245984289高晓平大庆市三十三中学副高13936768657王丽坤大庆市三十三中学副高13009905225课题预期成果课堂实录,论文,研究报告课题结题时间2019年12月开题论证报告要点:题目、背景价值、主题界定、对象选择、研究方法、程序措施、组织与保障、成员与分工、进度与计划、预期成果等,要求具体明确、可操作,5000字左右(可加页)。题

4、 目:教师课堂教学技术行为的实践研究选题目的: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改革传统教学弊端,扎实推进课程改革。重视课堂教学需要学生到教师的传递、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新课程改革是要让学生学习产生实质性的变化,提倡自主、探索与合作的新型学习方式。课程改革实施的主角是教师,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及时调整教师课堂教学技术行为,要有所“作为”。 “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对学生的终身发

5、展负责”我们的课题立足点是教师课堂教学技术行为,期盼通过研究能构筑理想的课堂,让学生得到最有效的发展。使教师在教育思想、观念、方法、手段上要不断更新,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上要不断完善,在思想素质、业务素质、身心素质上要不断提高。背景价值: 1.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国内外的许多专家和教育实践者已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有效性是课堂教学改革永恒的主题。推进课程改革,关键是要在课堂教学中实施优质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此,我们必须更新教育和教学观念,以现代教育思想为先导,对教学目标、教学环境、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进行重新优化,努力探索教学发展的新的

6、增长点和突破口。在教学思想上,建设以学为本的模式,坚持学为主体,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因学施教,实现由以知识传授为中心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转变,由关注统一规格教学向关注差异教学转变,由重视结果教学向重视过程教学转变,由程式化教学向个性化教学转变,由单向信息交流向综合信息交流转变,由以选拔为主的评价向促进个性发展的评价转变,让学生发挥潜能,主动学习,自主探究,勇于质疑,善于拓展,大胆创新,切实改变低效或无效教学的状况。2.国内外研究的现状有效教学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随着研究的深入,大家普遍认为:教学也是科学。(1)国外:国外对教师教学行为的研究已经成功地报告了有效教师的特征或品

7、质和与良好教学效果相关的教师教学行为,如有效教师的特征或品质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教师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或品质,如个人外表、魅力、整洁、善良和亲切、智力、机智、开放、热情、幽默等;二是与教学工作相关的特征或品质,如体谅学生、对学生有高要求、教学能力强、学科知识丰富、教学的适应性等等。(2)国内:近年来,各个省市对有效教学研究很活跃。对有效教学的内涵、核心思想作了清晰界定,提出有效教学的理念:一是“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二是“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三是“有效教学也是一套策略”。所有的专题研究主要集中于教师行为

8、的有效性,教师行为的结构等问题上,其目的都是为了提高教师行为的效率。在当前的课程改革中,广大教师已经有所意识,新课程的理念只有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落实才能得以实现,这就给教师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教师角色、师生关系、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教学技能、教学学技术行为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问题,就成为新课程理念下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放眼国内,关于教师技术行为的研究多局限于理论上,对于教学行为的实践特征的研究体现较为薄弱。因此,我们觉得,从理论上来讲,本课题的研究对教师技术行为已有的理论将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从实践上而言,本课题的研究将进一步强化教师课堂教学技术行为,从而探索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专业新路;

9、从成果推广上来说,为广大教师提供可学习、借鉴和推广的经验。理论依据:1、人的全面发展理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认为,人在各个方面都具有一定的潜力,只要给以适当的外部条件,就能调动其主观能动性,使潜能和个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这一理论认为人在各个方面只有得到充分而自由的发展,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这一理论揭示了学生在探索性、自主性、研究性学习中具有一定的潜力。2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也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

10、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要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的需要以及当地的客观条件,积极地和有创造性的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主题界定: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是教师在课堂生活中展现出来的行为,是教师的职业行为,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实体部分,是构成课堂教学活动的细节和内容,也是教学系统中最具能动性的部分。原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施良方等人把“教学”规定为“教师引起、维持以及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按教师在课堂教学情境中的行为方式及其发挥的功能来划分,将教师在课堂中发生的主要行为归为三类:主要教学行为、辅助教学行为和课堂管理行为。”傅道春教授对教学行为

11、的定义更为详细,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学经验和教学内部关系,对实施中的可操作因素的选择、组合、运用和控制的工作行为,它包括对各种教学要素的专业理解与教学运行中的设计、程序、手段、方式和方法”。教学行为从广义上看,既包括教师教的行为,也包括学生学的行为;从狭义上看,仅包括教师的教学行为。本文对“课堂教学行为”的概念界定为:教师运用专业知识及教学理论,在具体的课堂情境中,促进学生学习的一系列教学技能方式及外化表现。对象选择:初一全体教师和学生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方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文献研究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一种

12、方法。文献研究法被子广泛用于各种学科研究中。其作用有:能了解有关问题的历史和现状,帮助确定研究课题。能形成关于研究对象的一般印象,有助于观察和访问。能得到现实资料的比较资料。有助于了解事物的全貌。行动研究法是从实际工作需要中寻找课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进行研究,由实际工作者与研究者共同参与,使研究成果为实际工作者理解、掌握和应用,从而达到解决实际问题,改变社会行为的目的的研究方法。经验总结法是通过对实践活动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归纳与分析,使之系统化、理论化,上升为经验的一种方法。总结推广先进经验是人类历史上长期运用的较为行之有效的领导方法之一。主要研究思路:1、利用听各类型课来了解现阶段教师在教学技

13、术行为中存在的问题,形成书面材料。2、参与课题组研究的教师共同研究改变现状的方式方法。每周参与课题教师一次碰头会,对本周的研究内容进行交流,寻找更好的改变课堂教学中技术行为的方法,及时记录本周的研究内容。3、把研究成果运用到课堂教学当中,采取随堂听课方式,分析教学技术行为与以前的不同,并随时记录可喜变化,以便更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4、形成研究报告,把好的方法进行推广,让课堂教学技术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为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奠定基础。课题研究的步骤:(一)准备阶段(2016年10月2017年5月)1、通过文献研究,搜集整理国内外与课题相关的资料,了解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现状,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的依据

14、。2、组建课题组,确定课题组成员;自由学习相关理论,培训研究人员;商讨研究计划和分工,确立研究目标、内容和方法,起草研究方案,召开实施方案讨论会。3、聘请有经验的教师进行开题论证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形成课题研究方案,组织召开课题开题会。(二)实施阶段(2017年5月2018年9月)1进行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各个层面的研究。包括备课研究、课堂教学研究和教学评价研究。开展对本课题研究内容的研究工作,重点进行教师的课堂提问、课堂语言、课堂评价与教学有效性的研究,提高和开发科研能力。加强集体备课和课后反思力度,提高教师有效备课能力和课堂预设能力;深入课堂,通过听课、评课等教研活动,分析课堂生成的有效性;制定出学科的学科评价方案,并予以实施,在探索中总结经验。2鼓励教师撰写论文,共同分享研究成果。3收集具体材料进行分析、研究,完成阶段研究报告。教师在课题组的指导下,总结出上阶段成果,分析不足,修正教学模式和程序,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技术行为,从而提高学生的习收益。(三)实践总结阶段(2018年9月2019年4月)1、抓重点突破,以点带面,调整充实研究计划。2、实践、总结,提升,由经验上升为理论,将经验推而广之。3、运用经验总结、案例研究等方法,对研究材料进行收集整理,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和研究论文,加工修改研究案例,完成结题工作。4、积累研究资料,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