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题库(多选题部分).doc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6791561 上传时间:2020-07-02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题库(多选题部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题库(多选题部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题库(多选题部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题库(多选题部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题库(多选题部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题库(多选题部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题库(多选题部分).doc(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题库(多选题部分)第0章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1.160 多年来,马克思主义不断地从世界的变迁中,从实践的发展和科学的发展中,从对人类一切不断更新的知识部门包括其他社会学说的合理成分的批判吸取中,丰富和发展自己。毛泽东指出:“马克思主义一定要向前发展,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不能停滞不前。停止了,老是那一套,它就没有生命了。”这说明:A.马克思主义是开放的、发展的、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 B.理论的方案需要通过实际经验的大量积累才臻于完善C.坚持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坚持马克思作出的一切论断 D.在实践基础上的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特征2.恩格斯在晚年告诫人

2、们不要生搬硬套马克思和他的话,“而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像马克思那样去思考问题,只有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主义者这个词才有存在的理由。”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A.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B.理论联系实际 C.实事求是 D.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3.马克思指出:“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原因在于A.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 B.这是由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C.这是由党的领导者的个人意志决定的 D.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4.列宁指出:“马克思的观点极其彻底而严整,这是马克思的对手也承认的,

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彻底完备的唯物主义哲学,是指它在内容上实现了A.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高度统一 B.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统一C.理论和实践的高度统一 D.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高度统一5.列宁指出:“马克思的哲学是完备的哲学唯物主义,它把伟大的认识工具给了人类,特别是给了工人阶级。”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从根本上说就是A.辩证唯物主义 B.历史唯物主义 C.剩余价值理论 D.科学社会主义第1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文中指出:“当然,就是物质和意识的对立,也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个范围会导致A.二元论 B.唯心主义 C

4、.不可知论 D.形而上学2.恩格斯总结和概括了哲学发展特别是近代哲学发展的历史事实,并吸取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有关思想,第一次明确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作为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A.由哲学作为世界观的学问这一性质和特点所决定的 B.任何哲学派别都不能回避而必须回答的问题C.实际工作中正确处理主观和客观关系的根本问题 D.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标准3.刘禹锡指出,“大凡入形器者,皆有能有不能。天,有形之大者也;人,动物之尤者也。天之能,人固不能也;人之能,天亦有所不能也。”刘禹锡这段话所阐明的是A.天与人交相胜的古代

5、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B.天人相分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思想C.世界万物都以一定的物质存在为其基础 D.天下万物都具有各种具体的规定性4.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哲学关于世界本原和统一性的最高抽象,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对“物质”认识的广度和深度是区分唯物主义不同形态的重要依据。唯物主义发展过程中所经历的主要形态有A.朴素唯物主义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庸俗唯物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5.近代机械唯物主义,即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根据当时自然科学关于原子是物质最小单位的认识,把物质归结为原子,认为原子的属性就是一切物质形态的共同属性。它的缺陷在于A.它企图以机械力学的原理解释一切现象 B.没有把

6、唯物主义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C.只从客体方面去直观世界,抹杀人及意识的能动性 D.不了解人的实践活动在人与世界关系中的意义和作用6.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看到一个一个的事物,忘记它们互相间的联系;看到它们的存在,忘记它们的生成和消逝;看到它们的静止,忘记它们的运动;因为它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由此可见,形而上学的特征表现为A.孤立的 B.静止的 C.片面的 D.客观的7.现代科学正在研究“暗物质”(宇宙学和物理学的研究发现,银河系里有一个圆球形的星系群,那里有四分之三的物质是我们看不到的,这便是暗物质。)和“反物质”(物质存在的一种形态和结构。一切反粒子及其集合的总称。按照量

7、子场论,反粒子和正粒子都是同一场的激发,它们之间以确定的方式相联系)。“暗物质”和“反物质”的发现A.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范畴已经过时 B.证明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一种多样性的统一C.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范畴 D.为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范畴作出了自然科学的证明8.“物质的每一有限的存在方式,不论是太阳或星云,个别动物或动物种属,化学的化合或分解,都同样是暂时的,而且除了永恒变化着的、永恒运动着的物质及其运动和变化的规律以外,再没有什么永恒的东西了。”这表明A.世界上除了运动的物质什么也没有 B.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运动的C.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 D.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8、物质性9.“我们自己所属的物质的、可感知的世界,是唯一现实的;而我们的意识和思维,不论它看起来是多么超感觉的,总是物质的、肉体的器官即人脑的产物。”这一观点表明A.现实的世界是客观的物质世界 B.意识和思维归根结底来源于物质C.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 D.意识和思维即物质本身10.马克思指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表明A.物质决定意识 B.意识依赖于物质 C.意识能够反作用于物质 D.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11.“精神”从一开始就很倒霉,注定要受物质的“纠缠”,物质在这里表现为振动着的空气层、声音,简言之,即语言。这说明A.语言是意识的工具

9、B.语言是意识的物质外壳 C.语言是意识的客观内容 D.语言是人类的主观意识12.柳宗元在非国语中指出:“山川者,特天地之物也。阴与阳者,气而游乎其间者也。自动自休,自峙自流,是恶乎为我设?”下列选项对这段话所包含的哲学思想理解正确的是A.运动的主体是物质和精神B.我是万物运动变化的绝对主宰C.物质运动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其自身D.宇宙万物的变化都是物质自然而然的运动13.在管理学中,层级结构的组织形式是在相对稳定的市场环境的一种效率较高的组织形式。但随着企业组织规模越来越庞大,外部环境快速变化,这种模式也会遭到极大挑战。美国英特尔公司董事长葛洛夫就曾对这种变化发出感叹:“现代社会,唯一不变的就

10、是变化”。这在哲学上的启示是A.运动是绝对的 B.静止是不存在的 C.运动是无条件的 D.静止是相对的14.克拉底鲁强调:“人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庄子曰:“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这两种观点都A.夸大了运动的绝对性 B.否定了相对静止的存在 C.是诡辩论的观点 D.是辩证法的观点15.英国的马赫主义者毕尔生认为:“我们不能断定空间和时间是真实存在的;它们不是存在于物中,而是存在于我们感知物的方式中。”这一观点A.否定了时间、空间与物质的内在统一性 B.正确阐明了时间、空间和物质的关系C.否定了时间、空间的客观实在性 D.强调了时间、空间是意识的产物16.中国古代哲

11、学家张载认为:“两不立则一不可见,一不可见则两之用息。两体者,虚实也,动静也,聚散也,清浊也,其究一而已。”这段话所包含的唯物辩证法思想是A.矛盾的对立面互为存在的前提 B.矛盾的对立面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C.宇宙万物都是对立面的统一 D.矛盾即绝对的同一性与相对的斗争性的统一17.恩格斯指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而这种物质性不是由魔术师的三两句话所证明的,而是由哲学和自然科学的长期的和持续的发展所证明的。”人类社会具有物质性,表现在A.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B.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是物质的活动C.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物质性的 D.思想、文化、法律

12、、道德等也是物质性的18.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这一命题的主要含义是A.实践是社会历史的客体 B.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C.实践是社会关系的发源地 D.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19.1963 年,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罗伦兹在一篇提交纽约科学院的论文中分析了我们通常所说的蝴蝶效应。他指出,“一个气象学家提及,如果这个理论被证明正确,一只海鸥扇动翅膀足以永远改变天气变化。”在以后的演讲和论文中他用了更加有诗意的蝴蝶。对于这个效应最常见的阐述是:“一只蝴蝶在巴西轻拍

13、翅膀,可以导致一个月后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下列选项对“蝴蝶效应”的理解正确的是A.蝴蝶扇动翅膀是引起龙卷风的根本原因 B.事物、现象间的联系具有普遍性C.我们只能从昆虫的行为上来把握气候变化的趋势 D.蝴蝶扇动翅膀可能会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从而导致龙卷风20.德国哲学家康德认为,外部世界是杂乱无章的,是人的感性直观形式给外部世界以时间和空间的联系,人的先验的知性形式给外部世界以因果性等联系。这种观点A.否认了事物间存在着联系 B.否认了事物联系的客观性C.强调了事物间的联系是主观联系 D.承认事物间存在着联系21.“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

14、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其中没有任何东西是不动的和不变的,而是一切都在运动、变化、生成和消逝。”下列选项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A.肯定了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体 B.强调了物质运动的绝对性C.认为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 D.这是一种诡辩论的思想22.马克思指出“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这说明A.人是环境的产物 B.环境是人活动的产物 C.环境是人的活动的基础 D.环境的改变会引起人的改变23.当今世界出现的生态、环境、人口、资源等全球危机问题,并不单纯是自然系统内平衡关系的严重破缺,实际也是人与自然关系

15、的严重失衡。马克思认为,应当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人类本性的条件下进行这种物质变换。下列选项对“物质变换”的理解正确的是A.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是一种人与自然界之间的互动B.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包含着自然界向人的生成过程C.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包含着人向自然界的融化D.在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中人通过实践活动来掌握和同化自然力24.恩格斯指出:“我们这个世纪面临着两大变革,即人类同自然的和解及人类本身的和解。”下列选项对“两大和解”理解正确的是A.“人同自然的和解”是指人与自然的协调和谐关系 B.“人类本身的和解”是指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解C.“人同自然的和解”涉及生态文明建设的问题 D.实现“两大和解”关键是改变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制度25.在马克思看来,“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也就等于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这表明A.人类社会的历史活动离不开自然界 B.人类在自然界面前无能为力C.自然界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永恒基础 D.自然界为人类社会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前提26.恩格斯指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这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表明唯物辩证法就其本质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