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常识] 中国古典园林水景的设计手法.doc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6790777 上传时间:2020-07-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业务常识] 中国古典园林水景的设计手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业务常识] 中国古典园林水景的设计手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业务常识] 中国古典园林水景的设计手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业务常识] 中国古典园林水景的设计手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业务常识] 中国古典园林水景的设计手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业务常识] 中国古典园林水景的设计手法.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业务常识 中国古典园林水景的设计手法 摘要 中国古典园林水景有着悠久历史,蕴藏着丰富的艺术内涵,直到现代社会,依然是我们从事景观设计的智慧来源,其中的设计手法更是丰富多彩、别具一格。本文正是对这一课题进行研究,试图揭示其中的规律,给当今景观设计的实践一些理论启发。Abstract With a long history, the water scene in traditional Chinese gardens embraces abundant artistic content. So far, its still our resource in doing scenic design,

2、especially the way they are designed which is so colorful and different. This paper is going to explore some of those laws in order to give us some inspiration in the practice of scenic design of today. 关键词 古典园林 水景 设计手法Key words Traditional garden; Water scene; Design technique 在现代社会,随着建筑科学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

3、平的提高,园林景观已经明显地渗透到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种建筑环境中,成为当代建筑师研究和设计的重要课题。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国古典园林自然成为我们学习和继承的对象,深入挖掘中国古典园林的精髓,仍不失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国古典园林历经几千年,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园林水景是构成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要素之一,水是园林中一个永恒的主题,不论是北方皇家的大型园囿,还是小巧别致的江南园林,凡条件具备,都必然引水入园,即使受条件所限,也无不千方百计地用人工方法引水开池,以点缀空间环境。本文正试图从三大类九个方面来探讨中国古典园林水景的设计手法,揭示其中的规律,用来指导设计的实践。一、 按水体的意蕴分(一)师

4、法自然建筑庭院中的水体,绝对不能对自然山水进行生硬模仿和简单浓缩,而是对自然水体作抒情写意的再创造,大多取其意境的联想,体现“一勺则江湖万里”的“写意”创作原则1。如苏州网狮园中的彩霞池,以虎丘山的白莲池为蓝本,但并没有完全模仿,它根据“渔隐”的主题,将半亩水面处理得浩淼清旷,具有水乡漫漶之感。苏州拙政园中部的水面,以太湖中的小岛为模仿对象,但创造的是“海中三神山”的传统主题。(二)虚实掩映所谓“掩”,就是用山石、树木、建筑小品、堤桥等掩蔽岸线及水流、水口、水源,造成烟水迷离、深邃幽隐的效果,甚至深藏不露,不尽尽之;“映”指的是池面不宜完全掩蔽,宜适当开敞以便倒影亭廊桥堤、花木矶岸等,以扩大空

5、间。2水的来源和去向均以隐蔽为佳,水流本身也要忽隐忽现,产生深远幽奥的效果。网狮园以曲桥和拱形小桥“引静”,分别将西北角和东南角的水与大池分开,形成源流不断的意境。(三)曲折贯通庭院之水贵在曲折,弯弯细流给人以意境深远之感,同时可以增加景深,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创造丰富的空间变化。同时曲折的流水还是贯通建筑内外空间的直接媒介,北京潭柘寺、乾隆花园、中南海流水音等处的“曲水流觞”,把细细水流由庭院引入亭内,使内外空间勾连相通,引起文人吟咏的雅兴。把大量的水引入室内,从宋画水殿招凉图中可以看到,落差很大的瀑布,在廊榭中跌落成势,流向庭院,直接用水贯通了内外空间。清代长春园,引福海的大量水流,利用水体

6、贯通四个景区,使空间序列展开,水作为媒介形成庭院内外空间的多层次变化。二、 按水体的组织分(一)中央聚水以水池为中心,四周环列建筑,从而形成一种向心和内聚的格局。采用这种布局形式常可使有限空间具有幽静和开阔的感觉。聚合理水也是为了突出较大的水面,以保持水面的完整性。这种处理手法比较适合于中小型的庭院,至于水池本身,岭南传统园林庭院多采用规整的几何形状的池型,江南古典园林庭院一般均取自由曲折的形状。水池岸边多以山石驳岸,岸边布满花草树木,充满自然情趣。3例如,留园中部庭院,集中用水,周围从而留出较大地面堆山叠石,并于其上广种密植各种乔、灌木以造成山林野趣,与水池对比衬托,极富自然情趣。(二)四周

7、环水在庭院设计中,以建筑为中心,四周环水,建筑周围和水池岸边有林荫的树木和多姿的花卉,建筑物倒映在水中,虚实相映,别有一番情趣。这种理水形式在我国岭南地区的园林庭院中比较常见,早在我国古代南方就已经采用了,屈原九歌?湘夫人中就有“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4之咏,就是说在造园时将宫室筑于水中央,用荷叶覆盖在房顶上,使园林富有山野趣味。建筑采用几何形体的环水布局形式,能表现建筑物干净利落的特点,而水中的倒影也为建筑的美感增辉。澳门卢廉若花园的春草堂水榭厅,就是建在环水的小岛上,岛前水面宽阔,而岛后环水则为溪流,溪流拱桥横跨,两旁绿树成荫,使春草堂水榭厅前后感观判若两样。5(三)分散用水大型庭院的静

8、态水面,多设置堤、桥、岛、洲等,目的是划分水面,增加水面的层次和景深,扩大空间感,或者是为了增添园林的景致与趣味。在大型的园林庭院中,划分水面的手法多用自然式,在小型的庭院中多采用规则几何式。6“分”就是用化整为零的方法把水面分割成若干互相连通的小块,则可因水的来去无源流而产生隐约迷离和不可穷尽的幻觉。空间尺度较大的庭院就是用这种方法给人以深邃藏幽之感。分散用水还可以随水面的变化而形成若干大大小小的中心。凡水面相对开阔的地方均可因势利导地借建筑小品或山石花木的配置而形成相对独立的空间环境;而水面相对狭窄的地方即溪流则起沟通连接作用,这样,各空间环境既自成一体,又互相连通,从而具有一种水陆迂回、

9、岛屿间列和小桥凌波而过的水乡气氛。7例如,南京瞻园,以三块较小而又相互连通的水面代替集中的大水面,从而形成三个中心。第一个水面最曲折且富有变化;第二个水面较开朗宁静;第三个水面虽小却极为幽深。三、 按水体的形态分(一) 光影中国传统庭院水景设计历来注重形影相随,水的形状千变万化,庭院水体的形状随空间布局、建筑小品、掇山置石和植物配置而变化,而这些制约因素也构成了庭院水景光影变化的主旋律。庭院空间中水的光影变化有三种:一是水面本身的波光,“曲池流水细粼粼”,漾漾细波使水景庭院空间得到浮游飘洒的情趣;二是景物在水面的倒影,形影相随,尤其是夜色中的水景倒影,一池清水托出“虚阁荫桐,清池涵月”的意境,

10、沁人心脾;三是波光的反射,这是水独有的特性,光通过水的反射映在天棚、墙面上,具有闪亮的装饰效果。8(二) 水声水声是庭院空间中形成感觉空间的因素之一,它能引起人们的想象。水声在庭院中是激发诗意的媒介,恰当的运用水声,效果十分惊人。“滴水传声”,水声反衬出环境的幽静,西溪流泻的流水,“声喧乱石中”,散发出欢快的水声,带给游人一种活泼感。9杭州虎跑泉的水乐之水,四季清泉长涌,水声悦耳动听,素有“天然琴声”的美誉。苏州狮子林水池西边平地叠山,造成人工瀑布注流入湖,水声增添庭院空间的音乐感。寄畅园八音涧,利用惠山二泉的伏流,辟涧道曲流,制造出曲涧、飞瀑、流泉等水景,伴以各种水声和岩壑共鸣,犹如“八音齐

11、奏”。(三) 色韵水在庭院空间中起到点色、破色和借色的作用,达到丰富独特的韵味。点色是以素淡水色点缀环境色调,取浓丽中之淡雅;破色是用明快水色突破周围的深沉,得到空间的生气;借色是借助塘植四季变换色调,带出庭院空间的不同情趣。10计成在园冶中用“素入镜中飞练,青来郭外环屏”形象地点出瀑布落入湖面的清淡,远山青影入湖的沉郁。北海琼岛,荷池分隔水面,使水面得到四时变换的色调和情趣。承德避暑山庄水心榭,建于下湖和银湖之间,跨水为桥,借水中之荷莲,变四时之景色。结语水是园林中一个永恒的主题,中国古人在漫长的造园活动中积累了大量关于水景处理的宝贵经验,在世界造园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成为我们取之不尽的

12、宝藏。在当代中国,水景设计又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目前国内在大型公共建筑的内外庭院设计和城市景观设计中,常常以水景设计为主题,也多借鉴古典的元素和手法,其中不乏精品,但也有很多牵强附会,张冠李戴的例子。因此,做现代园林水景设计,同样要把古典园林水景的设计手法和思想精髓理解透彻,学其神而不是仅仅用其形,领会古人的造园思想,在现代景观设计中探索新的形式,又要尊重民族的传统文化,走出一条创新的道路。注释1 曹林娣.中国园林艺术论.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26页2 同1第132页3 陆琦.岭南造园与审美.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第221页4 李振华译注.楚辞?九歌?湘夫人.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50页5 同3第220页5 朱钧珍.园林理水艺术.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8年,第68页7 彭一刚.中国古典园林分析.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年,第87页8 夏兰西、王乃弓.建筑与水景.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年,第121页9 章采烈.中国园林艺术通论.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版,第113页10 同8第111页 本主题由 版主 ilz 于 2008-10-28 15:56:08 执行 主题分类 操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