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四川省德阳市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真题含解析.

上传人:huang****ling 文档编号:136789002 上传时间:2020-07-02 格式:DOC 页数:69 大小:6.4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6月四川省德阳市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真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2018年6月四川省德阳市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真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2018年6月四川省德阳市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真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2018年6月四川省德阳市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真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2018年6月四川省德阳市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真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6月四川省德阳市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真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6月四川省德阳市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真题含解析.(6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年6月四川省德阳市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真题word版含解析一、单项选择,从以下四个选项中选择最佳选项。1.宪法是确立( )的基本原则与政策,调整( )之间的基本关系的国家基本法。A.国家制度;公民与国家B.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公民权利和国家权力C.社会制度;公民与国家D.国家制度;个人与社会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 )。A.联邦制B.人民代表大会C.人民民主专政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3.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监察委员会是国家的( )。A.监察机关B.检察机关C.法律监督机关D.侦查机关4.下列不属于我国民法基本原则的是( )。A.公序良俗原则B.诚信原则C.等价有偿原则D.绿

2、色原则5.小明智力过人,刚刚年满十五岁的他,是今年本省的高考状元,有望被北京大学录取,小明属于( )。A.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B.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C.无民事行为能力人D.具备监护能力的人6.下列关于委托代理中连带责任的阐述,不正确的是( )。A.代理人和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被代理人合法权益的,代理人和相对人应当承担连带责任。B.代理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代理事项违法仍然实施代理行为的,被代理人和代理人应当承担连带责任。C.被代理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代理人的代理行为违法未作否认表示的,被代理人和代理人应当承担连带责任。D.被代理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代理人的代理行为违法未作反对表示的,被代理人和代理人应当

3、承担连带责任。7.下列关于物权特征的阐述,错误的是( )。A.物权具有永久性B.物权是对世权C.物权是绝对权D.物权是一种排他性权利8.王某采用银行按揭方式购买李某的一套二手房。5月3日王某与李某签订了房屋买卖合同,5月5日王某支付了首付款,5月15日双方到不动产登记中心办理了房屋过户登记,5月20日办理完毕房屋抵押登记,5月21日银行将贷款按照王某的要求作为王某支付的购房款支付给李某,5月22日李某将房屋移交给王某。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王某取得房屋所有权的时间是( )A.5月3日B.5月15日C.5月21日D.5月22日9.下列情形中,构成无因管理的是( )。A.李某到银行ATM机取款,他输入

4、支取500的指令,结果ATM机吐出来5000元,取款记录显示为支取500元B.张某出门上街未归,天将降暴雨,邻居王某为防止张某家晾晒在院坝里的粮食被雨淋湿甚至冲走,自己出工钱请人把张某家的粮食收回来C.王某到酒店吃饭,结果因酒店的地板太滑而摔伤D.肖某乘坐出租车回家途中,出租车司机违章驾驶发生交通事故导致肖某身体严重受伤10.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不包括( )。A.专有部分的单独所有权B.共有部分的共有权C.共有部分的单独处分权D.因共有关系而产生的管理权11.下列不属于要约邀请的是( )。A.拍卖公告B.招标公告C.寄送的价目表D.商品在商场柜台内标价展示12.关于违约责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5、)。A.在缔约过程中产生B.以违反合同义务为前提C.归责原则是严格责任,即无过错责任原则D.不可抗力是法定的免责事由13.外观设计被授予专利权,需要具备的条件是( )。A.新颖性B.创造性C.实用性D.独占性14.根据我国民法总则的规定,下列不属法人、非法人组织人身权的是( )。A.名称权B.名誉权C.荣誉权D.隐私权15.根据我国有关法律关于诉讼时效的规定,因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和技术进出口合同争议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期限为( )。A.两年B.三年C.四年D.五年16.关于我国民事审判的基本制度,下列阐述错误的是( )。A.合议制是由审判员或审判员与陪审员组成的审判集体对民事案件进行审判B.不

6、公开审理的案件,宣判也不能公开C.陪审员不能参与人民法院对第二审民事案件的审理D.当事人对最高人民法院作为第一审法院所作的裁判不服,不能上诉17.关于法院调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法院调解必须遵循自愿原则B.无论是第一审程序、第二审程序还是审判监督程序,无论是普通程序还是简易程序都可以采用调解方式解决民事案件C.所有民事案件,都可以进行调解D.调解是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解决民事案件的方式之一18.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的时间是( )A.签订劳动合同之日B.用工之日C.建立职工名册之日D.办理社会保险之日19.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合同的种类不包括( )A.以实现一定工作业绩

7、为期限的劳动合同B.固定期限劳动合同C.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D.以完成一定的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20.下列事项中,不属于劳动合同必备条款的是( )A.劳动合同期限B.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C.劳动报酬和社会保险D.试用期21.关于劳动合同的解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劳动者提前30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B.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C.劳动者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D.女职工在哺乳期内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22.关于公民道德建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B.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一项长

8、期而紧迫的任务C.公民道德建设应当坚持尊重个人权益与承担社会责任相统一D.公民道德建设应当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正确运用物质利益原则23.下列行为中,不符合诚信要求的是( )A.童叟无欺B.明码实价C.缺斤少两D.重合同守信用24.关于社会公德,下列阐述错误的是( )。A.社会公德对其他道德建设起着引领作用B.社会公德是社会道德体系的基础层次C.助人为乐就要成人之美、急人之难、解人之困D.保护环境,就是既要保护自然环境,又要保护社会环境25.不符合团结友善规范要求的是( )A.精诚合作、同舟共济B.严于律己、宽以待人C.精诚所至、金石为开D.顾全大局、虚怀若谷26.不属于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9、的是( )A.韬光养晦B.实事求是C.群众路线D.独立自主27.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 )。A.“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C.“两手抓、两手硬”D.“三个有利于”28.对外开放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下列不属于对外开放基本原则的是( )A.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B.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抵制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的侵蚀C.坚持全局观念,克服本位主义和盲目性D.坚持政企分开、管理科学29.我国的山脉中,属于东北西南走向的是( )A.长白山-武夷山B.昆仑山-秦岭C.喜马拉雅山山脉D.横断山脉30.把开斋节作为重大节日活动的我国少数民族是( )A.傣族B.回族C.彝族D.哈

10、萨克族31.下列矿产中,我国储量位居世界首位的是( )A.金B.石油C.稀土D.铁32.下列名酒中,不属于川酒的是( )A.西凤酒B.五粮液C.沱牌D.水井坊33.下列关于四川自然状况的阐述,不正确的是( )A.四川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居全国第一B.四川国土面积居全国第五位C.四川气候复杂多样,且地带性和垂直变化十分明显D.四川号称“千河之省”34.在下列四川旅游资源中,属于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重遗产的是( )A.青城山-都江堰B.峨眉山-乐山大佛C.四川大熊猫栖息地D.稻城亚丁35.下列关于四川自然资源的阐述,错误的是( )A.四川有山地、丘陵、平原和高原4种地貌B.四川野生植物资源种类居全国第二

11、位C.四川人均国土面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D.四川的 钒、钛矿在全国查明资源储量中排第一位36.下列关于我国综合国力的阐述,不正确的是( )A.我国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第二大经济体B.目前中国经济正经历从追求“量”向追求“质”的转变C.2016年2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五大战区正式成立,原七大军区撤销,这标志着中国军队进入“战区时代”D.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国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37.下列高等学校中,未设置在德阳境内的是( )。A.四川司法警官职业学院B.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C.四川工业科技学院D.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38.下列关于德阳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德阳行政区划为两区、三

12、市、一县B.德阳是中国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基地C.德阳县域经济发展较好,区域综合竞争力位居四川省首位D.德阳拥有西部第一、全国第三的德阳孔庙39.关于刑事责任年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施危害行为时不满16周岁的人,是无刑事责任能力人B.实施危害行为时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是限制刑事责任能力人C.实施危害行为时不满14周岁的人,是无刑事责任能力人D.实施危害行为时已满14周岁的人,是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40.张某是盲人,其邻居经常嘲笑张某。某日邻居又对张某出言不逊,张某实在受不了刺激,用刀捅死了该邻居。关于张某行为的判断,正确的是( )A.张某是出于激愤实施的杀人行为,因而不构成犯罪B.张某应负刑事责任,但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C.张某应负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减轻处罚D.张某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应当从重处罚41.甲被丈夫乙家暴,对乙怀恨在心,想到丈夫和儿子丙每天中午都回家吃饭,甲为杀死乙遂往电饭锅里投毒,结果乙当天有事未回家,丙回家后吃了电饭锅里的饭中毒身亡。对丙死亡的心理态度属于( )A.直接故意B.间接故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公务员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