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沟通心理学课件 - 第8章-安抚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6787613 上传时间:2020-07-02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4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际沟通心理学课件 - 第8章-安抚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人际沟通心理学课件 - 第8章-安抚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人际沟通心理学课件 - 第8章-安抚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人际沟通心理学课件 - 第8章-安抚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人际沟通心理学课件 - 第8章-安抚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际沟通心理学课件 - 第8章-安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际沟通心理学课件 - 第8章-安抚(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际沟通心理学,杜玉春 “爱课堂”网址 QQ群:人际沟通心理学交流群 492177688 微信群:人际沟通心理学 北京邮电大学心理素质教育中心,第8章 安抚,杜玉春 北京邮电大学心理素质教育中心,第8章 安抚,安抚的种类 安抚与行为的强化 安抚风格 安抚经济学 安抚图 自我安抚,动物实验,1、实验内容:有一个实验把小老鼠分成两组,都放在完全没有图形、单调的箱子里。其中一组每天给予数次电击,另一组则无,你认为哪种老鼠会成长的更好? 2、实验结果:结果大出实验人员意料之外,虽然痛苦,但是接受电击刺激的老鼠成长得竟然比没有接受电击刺激的老鼠还要好。 3、实验结论:任何形式的安抚都比完全没有好。,针对

2、孤儿院婴儿的研究,研究人员观察在孤儿院长大的婴儿。他们的生活起居都被照顾得很好,但是和由母亲或保母照顾的婴儿比起来,他们的健康和情绪经常有问题。 为什么会这样? 这些婴儿缺乏刺激,他们整天看到的就是白色的墙壁,与照顾他们的人少有身体的接触,缺乏一般婴儿常有的触摸、拥抱和轻抚。,安抚,你:今天天气真好啊。 对方:是挺好的啊。 你们彼此在交换安抚。 安抚是认可的单位,是一个人给予另外一个人的承认和反应。,我们为什么需要安抚?,1、对刺激的需求(婴儿,抚摸、拥抱) 2、被认可的需求(成人,替代方式,微笑、赞美、甚至是侮辱、诽谤),安抚的种类,口语与非口语的安抚 正面与负面的安抚 有条件与无条件的安抚

3、 1、正面无条件的安抚:【我爱你】 2、负面有条件的安抚:【我讨厌你不考虑我的感受】 3、正面有条件的安抚:【如果你听话,我就爱你】 4、负面无条件的安抚:【我讨厌你】,安抚练习,正面无条件的安抚: 负面有条件的安抚: 正面有条件的安抚: 负面无条件的安抚: 1、把这四种安抚各举五个例子,同时也想一些非言语的例子。 2、在团体中,可以每个人给左边的人一个正面无条件的安抚,轮流一圈,再反方向轮一次,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3、换成其它三种安抚试试,安抚与行为的强化,婴儿会以各种行为来测试是否可以得到自己需要的安抚,当某一种行为可以得到安抚时,就会重复这种行为,又因此再得到安抚的话,以后就会更常出现这

4、种行为。借着这种方式,安抚强化了行为。 成人和婴儿一样需要安抚 每个人都需要安抚,安抚与行为的强化,1、为什么有些孩子宁愿被家长虐待,有些人宁愿选择被伴侣虐待,也不离开? 2、如何解释斯特哥尔摩综合征? 任何形式的安抚都比完全没有好 如果没有足够的正面安抚来满足我们的需要,我们就会寻求负面的安抚。如果一个人在小时候曾决定“我要寻求负面的安抚,以免完全没有安抚”,在他长大成人以后,负面的安抚就会和正面的安抚同样有效地强化他的行为。这个观念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为什么人常会重复一些好像在自我惩罚的行为。,安抚风格,1、安抚的给予 2、安抚的接受,安抚的给予,主动给予安抚、被动给予安抚或不给予安抚 给予正

5、面的安抚或负面的安抚 给予有条件的安抚或无条件的安抚 给予假冒的安抚或做作的安抚,假冒的安抚,看似正面实则是负面的安抚 【我想以你的聪明才智一定能明白,至少能懂一点吧。】 【好漂亮的衣服啊,应该不超过30块吧】,做作的安抚,(用安抚来打发人):看起来好像能自由地给人正面的安抚,却不真诚,通常都是些不切实际、夸大其词甚至不负责任的恭维话。 【您的到来简直让我家里蓬荜生辉啊,我感到荣幸之至!】 【你简直太美了,即使是西施、貂蝉,在你面前也得自惭形秽,也不能与你的美相媲美!】,安抚的给予,1、有些人很难给别人任何正面的安抚,这种人很可能出生在很少给人正面安抚的家庭。 2、安抚的文化差异和个性差异 3

6、、家庭教育中的负面安抚,安抚的接受,在接受安抚方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和标准,都有自己的安抚商数,即不同的人需要不同的安抚。 1、有的人喜欢别人称赞自己所做的事,而不是直接称赞自己;有的人则可能喜欢无条件的安抚 2、有的人可能对较强的负面安抚觉得可以接受,有的人则对一点轻微的负面安抚都觉得无法忍受 3、有的人喜欢用拥抱来表达安抚,有的人可能只能接受互相握手 4、有些人可能会因为某些安抚太过平常而觉着没有价值,反而想得到一些很少得到的安抚 5、有些人只接受负面安抚,而对于正面安抚则持怀疑态度 6、有的人可能对安抚视而不见,拒绝接受安抚,有些人因为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安抚,就进一步否认自己的需求(婴

7、儿的表现),或者拒绝安抚,安抚的过滤网,当一个人得到不符合自己安抚商数的安抚时,很容易忽略或轻视这个安抚,称为“漠视”,或“过滤掉”。 【你简直帅呆了】 【谢谢,我知道自己长得比较丑】 【看你愁眉苦脸的样子,我陪你出去逛逛吧。】 【不用了,我一个人挺好的,不需要人陪。】,安抚的过滤网,这种情形就好像我们在自己和安抚之间放了一张过滤网,选择性地过滤所得到的安抚,只接受符合自己安抚商数的安抚,不符合的则予以剔除。 我们用安抚商数来维持自己原有的自我形象。 有些人在小时候因为正面的安抚太少,或是觉得正面安抚不可信赖,就决定只要负面的安抚,长大以后就会持续地只接受负面的安抚,如果被人称赞就会予以漠视。

8、 还有人因为童年太痛苦了,就决定任何安抚都是不安全的,这些人对安抚的过滤网太密了,几乎任何安抚都拒绝掉,生活在退缩和忧郁之中。,小组练习,1、在团体中回想刚才所给予和得到的安抚,在给别人的安抚中,哪些是直接的?哪些是假冒的安抚? 2、有没有人“用安抚来打发人”? 3、接受安抚时,谁以开放赞许的态度接受? 4、谁漠视所得到的安抚? 5、你又是怎么观察到的? 6、有没有人直接表明不想要某个安抚,而不是用漠视的方法忽略安抚?,小组练习,7、现在分成四人一组,决定在接下来的练习中,你只要正面的安抚,或是正面和负面的安抚都可以,然后轮流,先一个人听,另三个人以言语表达对他的安抚,可以是有条件的或是无条件

9、的,计时三分钟,然后由听的人分享自己刚才的体验,可以从以下的角度来分享:“什么安抚是我想要得到的?什么是我不想要的?我喜欢什么安抚?不喜欢什么安抚?有没有什么安抚是我想要却没有得到的?”然后换另一个人听大家说,继续做这个练习。,安抚经济学,安抚经济学,即小孩自小就被父母教导五个限制的原则: 1、有人需要安抚的时候不要给他。 2、自己需要安抚的时候不可以向别人要。 3、别人给你安抚的时候,虽然想要,也不可以接受。 4、别人给你安抚的时候,虽然不想要,也不可以拒绝。 5、不可以给自己安抚。,安抚经济学,这五个原则都是生活中体现出来的,不一定通过要口语来表达。 为了训练小孩遵守这五个原则,父母会把原

10、来可以无限提供的安抚转化为供应不足的情形,而且要付出很高的代价才能得到。 长大以后,我们仍会不自觉地遵守这五个原则,结果把生活都消耗在缺乏安抚的状态中,把精力都放在寻求安抚上。,安抚的自由,安抚的供应是无限的,五个“允许”: 1、我们可以在想给别人安抚的时候就给,不论给多少都不会耗尽。 2、当我们想要安抚的时候,就可以自由地要求。 3、别人提供安抚的时候,想接受就可以接受, 4、别人提供安抚的时候,不想接受就可以清楚地拒绝。 5、我们可以随时随地给予自己安抚。 1、有人需要安抚的时候不要给他。 2、自己需要安抚的时候不可以向别人要。 3、别人给你安抚的时候,虽然想要,也不可以接受。 4、别人给

11、你安抚的时候,虽然不想要,也不可以拒绝。 5、不可以给自己安抚。,提高安抚质量,1、对自己得到的安抚敏感 2、对别人给予的好的安抚回报以感恩和行动 3、学习高质量的自我安抚 4、与他人建立建设性的连结 5、对别人的安抚需要敏感,,在团体中回想刚才的练习,讨论自己在给予、接受和拒绝安抚方面的经验,怎样做你会觉得舒服?怎样做不舒服?不舒服的时候有没有和童年的哪些经历有关?,学会寻求安抚,谨记:要求来的安抚和未经要求而得到的安 抚有同样的价值。 “别人有是否给予安抚的权利,我无权剥夺。但我同样拥有寻求安抚的权利,别人无权剥夺,我自己也不应该剥夺自己。”,练习,1、在四人一组的小组中,一个人练习向别人

12、要求安抚,另外三人提供所寻求的安抚,在真诚愿意给予的时候给予,如果不愿意,就对要求安抚的人说:“我现在不想给你这个安抚。”不需要做任何解释。三分钟后,要求安抚的人分享刚才的体验。 2、然后换另一个人扮演寻求安抚的人,继续做同样的练习。 3、如果只有一个人,也可以做这个练习。可以写下至少五个自己想得到却很少向别人寻求的正面安抚,可以是口语的、非口语的或是混合的。在一周内,至少向某一个人寻求这五个安抚,如果得到了就向对方道谢,如果没有得到,就以成人自我状态询问对方为什么不愿意给。然后再换一个人寻求未曾得到的安抚。 4、这个练习的目的在于有没有去寻求安抚,而不在于寻求后有没有得到,如果自己所列的项目

13、都练习了,就请好好给自己一个大大的安抚。,安抚图,根据下图,凭感觉画出你的各种安抚形态(包括:给予安抚、接受安抚、要求安抚、拒绝给予安抚)的频率,每一项分别标明正面和负面的情形,向上表示正面的频率,向下表示负面的频率。,有关负面安抚的说明,1、要求负面安抚的部分,包括用间接的方式想得到别人的注意,结果却造成自己不舒服的情形,这意味着你在重复儿童自我的信念:“任何安抚都比没有安抚好。” 故意发脾气 3、在拒绝给予别人负面安抚的部分,也包括别人间接希望从你这里得到负面安抚的情形。 用不理你的方式避免跟你吵架,安抚图举例,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愿意和这个人相处吗?如果和这个人相处,你感觉如何?,安抚

14、图练习,1、凭直觉画出自己的安抚图,越快越好。 2、注意自己的安抚图,有没有什么你想改变的?如果有的话,最好是提高你想增加的部分,而不要试图减少你想减少的部分(因为在儿童自我中,除非有更好的安抚可以取代,否则很难放弃原有的安抚形态)。 3、请写下五种行为可以增加你想增加的那部分,在未来一周内去做。,自我安抚,不可以给自己安抚 一定要谦虚、低调、不要卖弄、不要炫耀 你太厉害了! 哪里哪里。 侥幸而已。 长大以后,我们还会继续这种顺从型儿童自我的表现 改变:你可以随时随地给自己安抚。,自我安抚练习1,1、单独一人时:拿一张大纸,写下自己所有的优点,要尽量写,如果环境允许的话,贴在看得到的地方,或是

15、放在随手可得的地方,每当想起还有什么优点时,就马上补充上去。 2、再写下五种你认为可以正面安抚自己的方法,比如做自己喜欢的运动、听喜欢的音乐、看喜欢的书和电影、吃一顿美味的晚餐、去自己向往的地方去旅行等。记住,不要把这些安抚订成达到某个目标的报酬,纯粹是为了自己而做这些。记得要以成人自我好好评估这些安抚确实都是正面、能力所及、安全健康的,然后就开始实现这些安抚。,自我安抚练习2,3、在小组中,大家轮流说一个自己的优点,不愿这么做的人就说声“跳过去”,由下一个来说。在这个练习中要开放、真诚地自夸,每当一个人说完的时候,其他人要针对他所说的优点予以赞赏。 4、在小组中,每个人轮流坐在小组中间,在限

16、定的时间里不停地自夸,这个人要对着其他小组成员说话,音量要够大,以确保每个人都听得到,如果想不出新的内容,可以重复刚才所说的。其他成员则以正面的话回应,如“好棒啊,再多说些”。 5、还有一种做法是成员分成两组,坐成内外两圈彼此面对面,每相对的两人成一组,先由内圈的人向伙伴自夸三分钟,外圈子的人仔细听并给予肯定,时间到时改由外圈的人说、内圈的人听,时间到时,内圈的人移动到隔壁位置,面对新伙伴,再重新开始。,安抚银行,1、虽然自我安抚是安抚的重要来源,却不能完全取代来自别人的安抚,每个人都有一个储存安抚的银行,会把别人给我们的安抚存到安抚银行里,之后,想自我安抚时,就可以从这个记忆的银行里提取。 2、我们需要不断地往安抚银行里存足够数量的安抚,以保证安抚的随时提取。,安抚有好坏的区别吗?,1、安抚有好坏的区别吗? 2、正面的安抚就是好的安抚,而负面的安抚就是坏的安抚。 不论正面或负面的有条件的安抚,对我们都很重要,因为这是我们藉以学习认识许多事情的方法。 关于安抚,我们更关注的是有效性。,健康的安抚商数,一个健康的安抚商数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