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传记(一)上课自用系列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6786641 上传时间:2020-07-02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1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物传记(一)上课自用系列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人物传记(一)上课自用系列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人物传记(一)上课自用系列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人物传记(一)上课自用系列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人物传记(一)上课自用系列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物传记(一)上课自用系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物传记(一)上课自用系列(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用类文本阅读 之 人物传记,实用类文本之传记阅读,专题教学目标 1.了解考纲对实用类文本人物传记阅读的要求,明晰考查范围,弄清考查重点 (知纲) 2.熟悉传记阅读题的设置规律 ,掌握解题方法 。 (知法),本节教学目标,1.了解人物传记的阅读意义,学习人物传记相关知识; 2.了解人物传记类文本阅读的考察方向; 3.掌握人物传记客观题题型设计规律及解题注意事项。,优秀的传记作品,具有无可比拟的教育功能、历史意义和文学价值。,读书贵读人,传记文学特别是纪实文学盛行,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们希望从中找到生活的楷模;其次,每个人的生活圈子都有限制,而阅读人物传记,可以更好地了解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不仅

2、可以增长见识,更能丰富心灵。,同时,许多传记作者本身具有很高的文学造诣,阅读这些传记,可提高文学修养,陶冶情操。,“一本优秀的传记不仅能让我们认识世界,还会让我们更深刻地了解人生。”,【传记有关知识】 (一)传记的定义和分类 传记是遵循真实性原则,用形象化的方法记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以及其历史背景的一种叙事性文体。也简称“传”。 (1)从叙述人称看,传记可分自传和他传。前者是作者自己撰写的,如:鲁迅写的鲁迅自传,沈从文的我读一本小书又读一本大书。后者是他人撰写的,如:杜甫传贝多芬传黄侃先生二三事等。 (2)从表达方式看,一般的传记以记叙为主;还有的传记,一面记述人物的经历,一面加以评论,

3、记叙与评论各半,这种传记则被称为“评传”。如:卞毓方的留取丹心照汗青,朱志敏的铁肩担道义。,(3)从创作方法分,历史性传记:以记叙翔实的史实 为主,用语比较平实,也叫史传文学,如史记汉书等,传记文学:多用形象化手法,描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及其活动的历史背景等,以史实为依据,但又不排斥某些联想性的文学描写。,(4)从篇幅长短分,【传记有关知识】 (一)传记的定义和分类,【传记有关知识】 (二)传记的特点 1.真实性。但也不排斥适当的艺术加工。 (如一些次要人物,局部细节借助于想象、联想等加工)。 2.文学性。 3.人物的时代性和代表性。 4.语言的通俗性。,小结:传记文学写作上有哪些特点?

4、 (1)真实性:“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 。” (2)文学性:形象生动的写人艺术。 A、选材典型,详略得当。(原则) B、叙行录言,重视细节。(类型) C、首尾照应、巧用修辞、叙议结合、正侧相映、对比突出等。 D、引用是传记常用的表现手法,如引用传主在书信、日记中的表白,它可以印证作者的观点,也可以使传记具有更为真实感人的力量。(详见见解密P177),【总结归纳】 1.写人的文章应该怎么来写? 细节与事件是最主要的元素。 2.写人的文章写作重点是什么? 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通过塑造其形象,来表现其人格魅力。 3.写人的文章一般可以有哪些手法? 表现手法:人物描写(外貌、语言、行动、心理

5、等)、白描、衬托、对比、侧面描写等; 修辞手法:比喻、排比、反问、设问等。,考纲要求,阅读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了解传记、新闻、报告、科普文章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概括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1. 分析综合 C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 (3)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2. 鉴赏评价 D (1)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 (2)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 (3)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3. 探究 F (1)从不同

6、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2)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 (3)探究文本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考纲要求,这类文章均是以人物一生中所发生的重大事件的时间、空间的转换为线索,以叙为主,以议为辅,边叙边议,介绍人物的生卒年月、身份、性格特点,主要事迹以及主要贡献、历史功过、后人评价等,要求内容真实、取材精当、语言平实。,小 结,【考查方向】 对传记中的重要词语与句子含义的理解考查; 对传记中一些重要信息的筛选能力的考查; 对传记中作者所表现出的语言特色、文章结构基本特征和写作技巧的考查; 对作者作传的观点态度倾向或创作意图的把握; 对传记中的疑点和难点,文本的深层意

7、蕴及其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的探究。,3、探究文本中的疑点、难点和空白点以及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对作者所持的观点和艺术处理提出自己的看法,1、对文本的内容进行准确地解读和总结。,2、对文章的语言特色、选材安排提出看法。,设题方式与角度,(1)理解重要词语、句子和把握文章结构和中心等 (2)理清基本事实,分析传主的性格、情感 (3)理解作者的评论、思想,分析作者的评论、思想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作品的选材、表现手法、修辞技巧、语言特色等艺术形式,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传记作品训练有哪些设题方式? 1、文章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主人公? 2、主人公具有哪些品质特征? 3、理解句

8、子的含意。 4、文章写作上有何特点?效果如何? 5、请问你怎样评价主人公?探究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对作者所持的观点和艺术处理提出自己的看法。 6、读了此文你有什么感想?传主的精神有什么现实意义?,阅读要求 1理清作品陈述的基本事实,把握传主的人生经历; 2分析传主的性格、情感,把握传主的性格、情感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 3理解作者的评论、思想,分析作者的评论、思想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 4通过分析作品的选材、表现手法、修辞技巧、语言特色等艺术形式,了解作者这样处理的意图; 5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对作者所持的观点和艺术处理提出自己的看法。(探究),人物传记阅读的整

9、体把握,I.阅读文章要学会从三个角度切入理解:,(1)传主的基本材料如出生地、生卒年月、身份、地位等及传主的人生经历;(2)传主的思想、情感和性格特点;(3)传主的主要贡献、成就(或过失)等;(4)作者的评论、思想观点倾向。,了解艺术手法(表现手法、修辞技巧、选材、结构安排)及其作用、语言特点及效果。,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主旨)。,1.写什么?,2.怎样写?,3.为何写?,理清传记陈述的基本事实: 传记一般采用顺叙的写法。因此,对显示传主重要生平事件、命运转折、至关重要的思想精神活动的那些时间,应重点标示出来,这样可以迅速理清文章脉络,把握传主的主要

10、生活历程。 在梳理主要事件时,要抓时间词语,抓地点以及相应发生的事件,运用合并同类项法,概括出主要事件。,整体阅读,览全文 抓关键 在迅速阅读文本的同时要整体把握传记的主要内容,如人物的思想、主张、个性及相关事件。善于利用标题、首尾段(句)、过渡句、主旨句、中心句、评议句、关联词等快速提取有关传主的关键信息。,整体阅读最终达到的目的,1、了解传主的主要事件 2、明确作者对传主的评价 3、把握传记的主旨传主的精神品质,以黄侃先生二三事为例,概括主要事实。,(1)1908年两砸虎头牌支持同盟会员田桓反清。 (2)1911年7月于解职返乡途经汉口之际,挥毫作文大乱者,救中国之妙药也抨击清政府的腐败,

11、维护革命浪潮。 (3)以胡适为例,戏说文言文和白话文之比较。 (4)在中央大学任教期间,从不佩戴校徽、携带名片,穿着土气,多次与门卫发生冲突。 (5)对学术研究要求谨严和虔敬,著述反复数十遍并教育学生要学无止境。,如黄侃先生二三事中,段中的背景介绍告诉我们,传主黄侃作为一名志士“狂”的师学渊源; 从段两砸虎头牌和写作革命文章支持反清的事件中,我们看到了传主革命的热情壮行; 第段的趣行则反映了传主幽默风趣的一面; 第段中传主多次恣肆独行及与中央大学门卫发生的冲突则说明了这位名士的耿直、固执、清傲的性格; 第段则通过描述传主对学术研究的态度来告诉我们他是一个治学严谨的人。,第(1)类双项选择题,题目中选项内容的共性:,AD局部设题,主要考查选项的信息是否合乎文意。(均为对文段内容的理解,虽有对传主的评价也来自文中作者的观点。) E本题为全文设题。项多为对文章内容的概述、对传主主要经历、个人成就的概括、对传主性格、思想、精神品质的描述。,答题的方法步骤,考查:筛选并整合信息能力 A-D 确定范围,认真对照,合理转化 E 总体把握主要内容与艺术手法 明确个人成就及精神品质 注意事件与成就和性格品质之间的关系 切忌无中生有、评价过高。 最后,选最准确的两项,作业:,1.解密P172,第1题;P解密P175,第1题;P解密P176,第1题。 2阅读P151冬夜重读史铁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