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现象及审计防范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136785848 上传时间:2020-07-02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257.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我国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现象及审计防范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论我国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现象及审计防范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论我国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现象及审计防范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论我国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现象及审计防范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我国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现象及审计防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我国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现象及审计防范(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我国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现象及审计防范摘要:在证券市场快速发展的时代,上市会计造假已经成为证券市场的一大顽疾,因此,甄别会计造假手段,并对其进行审计和防范是当务之急。本文通过对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的原因和手段分析,从“欣泰电气”强制退市案例入手,论述了会计造假的危害,并提出从上市公司自身内部治理和审计两个方面,强化上市公司会计监督和职责,进而促进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维护广大投资者的切身利益,使我国的资本市场更加完善。关键词:上市公司;会计造假;证券市场;审计防范IOn The Phenomenon of Accounting Fraud of Listed Companies in China

2、and Audit PreventionAbstract: In an era of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securities market and listed securities market accounting fraud has become a problem, therefore, screening means of accounting fraud, and audit and prevention is a top priority. Paper through on listed company accounting fraud of re

3、asons and means analysis, from Hin Thai electrical forced back city case starts with, discusses has accounting fraud of against, and proposed from listed company itself internal governance and audit two a aspects, strengthened listed company accounting supervision and duties, then promote China Secu

4、rities market of health development, maintenance General investors of vital interests, makes China of capital markets more perfect.Key words: listed companies;accounting fraud;auditing;securities market precautionII目 录1. 绪论11.1 研究背景和意义11.1.1 研究背景11.1.2 研究意义11.2 研究方法和框架21.2.1 研究方法21.2.2 研究框架21.3 国内外研

5、究现状31.3.1 国外对上市公司造假动机的研究现状31.3.2 国内对上市公司造假动机的研究现状32. 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的原因和手段32.1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的原因32.1.1 公司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的分离32.1.2 利益驱使42.1.3 会计行业人员职业素质低下42.1.4 内部控制与治理不够完善42.1.5 社会审计机制不健全42.2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的手段52.2.1 虚增资产、漏列负债52.2.2 利用会计政策虚假做账52.2.3 借关联方虚假交易52.2.4 掩盖交易事实63.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的危害73.1 损害投资者的利益,打击投资信心73.2 扰乱市场经济秩序7

6、3.3 影响金融市场的快速稳定发展73.4 导致社会资源的逆向配置74. 欣泰电气会计造假案例分析84.1 公司简介84.2 欣泰电气会计造假手段及识别94.2.1 虚构收回应收款项,少计提坏账准备。104.2.2 降低材料成本。104.2.3 重大事项遗漏。124.3 欣泰电气造假事件的相关处罚结果124.3.1 对欣泰电气涉事人员的处罚124.3.2 对中介机构的处罚12III5. 从公司内部治理、社会审计监督机制、提高投资者甄别能力等多角度来防范会计造假现象125.1 贯彻强制内部控制审计政策,加强内部监督。125.2 提高社会审计的独立性,完善审计机制。135.3 加重惩罚力度,提升会

7、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135.4 增强投资者自身的甄别知识、能力。135.4.1 应收账款周转率指标。135.4.2 关注企业报表披露信息14结束语14参考文献15致 谢15IV论我国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现象及审计防范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我国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必然会掀起国内企业上市的热潮。上市公司数量的突增使我国的资本市场变得异常活跃。然而,一些上市公司在面对巨大的利益诱惑时,铤而走险,导致上市公司的财务会计造假现象层出不穷、屡禁不止。例如: 红光实业、大庆联谊为了上市对自身进行利润包装; 郑州百文、蓝田股份虚报利润的手段进行会计造假;被

8、公司高管利用职权掏空资产的猴王股份、三九医药.等恶劣事件。上市公司作为推动整个市场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其虚假的会计信息会对整个资本市场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会计造假一直受到会计业界的极大关注。对于上市公司愈演愈烈的会计造假现象,我们国家实施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尽管稍有成效,但都是治标不治本,会计造假行为仍然存在我国的多数企业,还有向世界各地不断蔓延的趋势,终于,上市公司会计造假很成功的吸引了整个世界的眼球。所以,从多个方面来分析会计造假产生的动机及手段,探讨有效合理的治理措施成为我们国家的当务之急。 1.1.2 研究意义就目前我国的证券市场来说,还正处于成长期,同时经济发展也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

9、性时期。上市公司的良好经营又与经济大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特别是近年来,国内经济环境也在一直不断地变化,诚信已然是保护我国资本市场环境良好健康的一大法宝,广大投资者对我国证券市场的信任度会极大地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要使证券市场的正常秩序得到维护,就必须出台一些法律、制度来防止造假行为的泛滥。从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以及广大投资者的切身利益来看,虚假的会计信息给我国经济的有效发展带来了不良的影响,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然而,随着我国上市公司的数量的不断增加,造假手段也愈来愈隐蔽、复杂,这就要求我们更加透彻地对我国近期内发生的会计造假案例进行研究,弄清楚其造假动机的根源,分析并借鉴国外对该问题

10、的研究与解决办法,对上市公司造假手段的识别以及防范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上市公司会计舞弊必然会影响到资本市场的正常运行,使相关投资者的权益收到损害, 产生劣币驱良币效应,最终导致社会资源的逆向配置。此外,我国上市公司会计造假事件频频发生,并呈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造假事件具体情况的具体分析,总结其造假动机、造假手段并进一步探讨防范措施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因而,研究上市公司会计造假及审计防范对于我国资本市场能够健康的发展也就更加重要。 1.2 研究方法和框架 1.2.1 研究方法本文运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图示与图表对比分析的方法,以欣泰电气会计造假的案例为落脚点来展开,分析上市公司

11、会计造假的原因和手段,并从公司内部治理、会计工作人员的自身职业素质、社会外部的审计监督、广大投资者对公司造假手段的甄别四个方面来提出对策,从而来减少会计信息虚假给社会经济带来的危害。研究背景、研究意义1.2.2 研究框架研究方法、研究框架国内对造假动机研究现状国外对造假动机研究现状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的手段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的危害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的原因以“欣泰电气”案例具体分析多方面探讨审计防范措施图1-1 研究框架示意图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对上市公司造假动机的研究现状国外的资本市场已有多年的发展历史,对于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的研究也越来越完善。有著名的“三角理论”,也就是说在压力

12、、借口和机会这三个因素的影响下可能会导致财务造假。首先,上市公司所面临的业绩压力,尤其是刚上市的公司更容易迫于业绩压力而发生造假行为。之后,Bologua在其基础上又提出了GONE理论,即贪婪、机会、需要和暴露。该理论相较于三角理论在内容上有了进一步的扩展,研究更加全面。之后的风险因子理论,更进一步的强调了外部环境因素对造假行为的影响。可以看出,对此现象的理论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对案例的分析有着指导作用。 1.3.2 国内对上市公司造假动机的研究现状伴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迅速发展,对会计造假的研究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目前存在诸多学者对造假动机进行了深度分析,着重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就内部来

13、看,企业的经营人员会受到业绩压力、逃税避税、增发新股和配股等多种利益的驱使;外部则是政府的监管机制不够完善,对造假行为的惩罚力度较轻,使得企业的造假成本远远低于其经济收益。国内学者从公司治理结构、制度安排及产权理论角度探索提窩会计信息质量的途径,也有很多学者从伦理道德、诚信与声誉及价值观方面探析解决会计舞弊行为的途径。2. 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的原因和手段 2.1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的原因2.1.1 公司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的分离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的分离,即所谓的“两权分离”。在上市公司的经营运作中,资产的所用权属于投资者,但他们不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活动,而企业的管理者接受投资者的委托来负责公司的

14、正常运作。虽然大部分公司都会设立监督机构,但也近乎于形同虚设。在这种两权分离的条件下,所有者和经营者会存在利益冲突,进而会在很多问题处理上产生不统一的意见。上市公司的所有权拥有者希望能够以极小的成本来获取最大的利益,而上市公司的管理人员则希望能够享受一部分成本的完善公司的建设,“两权分离”带来的矛盾必然会使上市公司进行财务造假。 2.1.2 利益驱使整个资本市场都是具有趋利性的,利益最大化是各大企业的终极目标。而上市公司要想能够在资本市场站稳脚跟,避免被退市,那么就必须要加快自身的发展。只有资金到位,企业才能够不断革新技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上市公司要在证券市场获得源源不断的资金,就会通

15、过各种手段来粉饰财务报表信息以吸引投资者。此外,由于政治和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国家对各地区政绩的考核也就不可避免的涉及到经济的发展,如此,政府和企业就被利益捆绑在了一起,这就导致了政府部门从监督者转换为参与者,官商勾结,对企业的不法行为怀有包庇心理,从而出现了上市公司的会计造假。 2.1.3 会计行业人员职业素质低下从法律法规的角度来讲,上市公司的会计从业人员应该恪守职责,若发现公司高级管理层有财务造假的意向时,必须运用法规的要求来明确向管理人员说明并对其行为进行制止;再者,当公司管理层借用权利要求会计人员造假舞弊时,可以向有关部门匿名举报。但事实总是与理论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会计人员面对上级的不合法指示没有果断的拒绝,而是害怕丢掉自己的工作而无原则、无底线地帮其造假。另外,我国上市公司会计造假丑闻曝光后,证监会只对重要的负责人进行惩罚,这就使得会计人员更加不负责任,心存侥幸。为公司的经营着营私舞弊便成为家常便饭,更有不顾后果的给企业做假账,使得企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