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我国商业银行风险预警体系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136783926 上传时间:2020-07-02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构筑我国商业银行风险预警体系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构筑我国商业银行风险预警体系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构筑我国商业银行风险预警体系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构筑我国商业银行风险预警体系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构筑我国商业银行风险预警体系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构筑我国商业银行风险预警体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构筑我国商业银行风险预警体系(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构筑我国商业银行风险预警体系摘要:风险预警就是对金融运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资产损失及金融体系遭破坏的可能性进行分析、预报,为金融安全运行提供对策和建议。从我国金融体制来看,我国金融体系正处于大调整时期,未来几年,一方面是金融机构资产质量差,资本充足率不到位、公司治理结构不建全等问题短期内无法解决;另一方面是我国已加入WTO,商业银行直接面对国外金融游资的冲击,因此,建立有效的风险预警体系,强化整体风险管理显得尤为迫切。关键词:商业银行 风险预警 对策Abstract: the risk early warning of financial operation may occur in the p

2、rocess of loss of assets and financial system damage analyzed the possibility, for the safe running of financial forecast, offer countermeasure and proposal. From our country financial system, the financial system of our country is being in the big adjustment period, the next few years, one is finan

3、cial institutions, poor quality of assets, capital adequacy ratio is not in place, the company management structure is built of congruent problem cannot be solved in a short time; on the other hand is our country has joined WTO, the commercial bank directly in the face of foreign financial hot money

4、 impact, therefore, the establishment of an effective risk early warning system, strengthening the overall risk management appears especially urgent.Key words: commercial bank risk early warning and countermeasure目 录1 商业银行风险的种类及传统风险管理的局限性41.1商业银行风险的种类41.2商业银行传统风险管理的局限性52 建立风险预警体系的必要性及其基本构架62.1 建立风险预

5、警体系的必要性62.2 风险预警体系的基本构架73 建立我国商业银行风险预警体系的设想83.1 建立风险预警体系的原则83.2 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设计方案93.3 风险预警的系统设计94 构筑我国商业银行风险预警体系的对策104.1 建立健全金融风险预警的组织体系104.2 建立风险预警的整体规划114.3 优化商业银行的金融运行环境12参考文献131 商业银行风险的种类及传统风险管理的局限性1.1商业银行风险的种类与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相关的系列风险,归纳起来主要有四种基本类型。1.1.1流动性风险 所谓流动性风险是指银行不能满足于客户提取存款或增加借款的需要而面临的风险。这是商业银行所面临的最

6、基本的风险,其产生的原因在于:客户提取存款和需要增加贷款,在时间上的不确定性,也就是说,作为商业银行不能准确地知道存款人什么时候提取多少存款,借款人什么时候申请多少贷款。能够及时满足客户提取存款、申请贷款的需要是银行信誉的两大支柱。如果银行不能满足存款人兑现的要求,权益受损的存款从此就自动会成为银行信誉倒毁的广告者,那么,存款业务萎缩和挤兑风潮就或能会纷至沓来。如果银行不能满足借款人的贷款需求,但又没有合适的拒绝贷款的理由,就可能失去贷款的机会。此外,前面提到的客户的“广告效应”也可能会导致银行失去潜在的贷款客户。而且近年来,由于各商业银行资本金增长速度远远低于存款的增长速度,资本杠杆比率越来

7、越高,以深发展为例,2006-2007两年均超过50,分别为53.6%和52.7%。自有资金抵御流动性风险的能力逐年下降。凡此种种都会对商业银行的盈利和发展造成重大影响。1.1.2信用风险 所谓信用风险是指在规定的日期,借款人不能履行偿付本息的合同义务,甚至丧失了偿还本息的能力。信用风险会直接影响到商业银行的支付能力和盈利水平,信用风险的恶性膨胀会直接导致商业银行的倒闭。1.1.3投资风险 这是指商业银行持有的证券资产出售时,低于购买时的价值所导致的损失的可能性。持有一定数量的有价证券是商业银行经常采用的一种资产形式。投资风险往往会冲减商业银行的利润,严重时会使银行亏损,直接导致商业银行公众形

8、象受损和发展能力受阻;更为严重的是:如果亏损的程度超过了银行的承受能力,将会直接威胁到存款的兑现能力而使商业银行倒闭。1.1.4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 利率风险是指由于市场利率的变动而造成银行负债成本变动、资产收益变动形成的损失的可能性。众所周知,利率是资金的市场价格,商业银行的负债成本和资产运用的盈利都是以利息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因此,利率的变动而引起的成本与收益率的变动所造成的损失对商业银行的稳定和发展所产生的影响,与投资风险同等重要,不容忽视。目前我国利率管理权限集中在国务院,人民银行只是授权代管机关。因此,国务院往往从宏观角度考虑利率的升降, 1994-1996年储蓄存款高速增长存入的定期存

9、款从2000年后进入兑付高峰,高付息率造成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大幅下降。而这种利率风险往往是政策性的,商业银行只能是被动接受。汇率风险起因于商业银行经营外汇业务时,由于汇率波动的不确定性而引起的,它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与利率风险相似。从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这次改革打破了以往汇率长期钉住美元的局面,人民币汇率不确定性增强,在波动幅度、频率上均有增加。改革前,美元对人民币日加权平均价一直维持在1:8.2765的水平,汇率改革以来至2008年9月25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目前为6.8195元,最高为7.5050元,最低为8.

10、1128元,上下幅度为6078个基点。按照汇率改革时8.11的汇率计算,人民币对美元自汇率改革以来累计升值幅度峰值达到8.05%。在汇率波动幅度扩大、频率加快形势下,商业银行面临的各种汇率风险均会加剧,而与风险呈显性化、日常化趋势相对的却是银行风险管理意识薄弱、能力较为低下的现况。1.2商业银行传统风险管理的局限性风险管理的基本思想是通过风险识别、风险衡量、风险控制、风险管理决策等一套系统、全面、科学的管理过程,来防范和控制一个组织的风险损失及其负面影响。与整体风险管理相比,传统风险管理的管理范围是局部的,其管理方法和过程是分离式的,有其明显的局限性,主要表在:1.2.1分离式管理浪费了大量的

11、人力、物力和财力 不同类型的风险,其管理方法存在很大的差异,而传统的风险管理将不同类型的风险进行分门别类的管理,往往缺乏对投机风险和金融风险综合管理的技术和经验,为了规避不同类型的风险,于是,必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分离式的管理,导致许多不必要的成本支出和费用开支,既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又使管理效率低下,突出表现为:一是劳动效率低。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庞大,管理层次多,人员多且素质较低,差距较大;二是内部控制乏力。缺乏有效的风险控制和激励机制,服务质量低下,存在较大的道德风险,违规违法行为和金融犯罪案件依然较多。1.2.2分离式管理由于部门之间缺乏协调,使风险控制失控 众所周知,即使在同一

12、家金融机构,就纯粹风险而言,也存在着由不同的部门,不同的管理者负责对不同风险的识别、控制和管理决策问题,传统的风险管理弊端在于:各部门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和交流,形成部门之间的各自为政;或因利益和权责的冲突,缺乏以企业整体价值为分析基础的全盘考虑,这样不但使风险控制不力,还可能导致其他风险和损失的形成。1.2.3分离式管理往往只注重对风险的纯粹控制,忽视对风险的利用 事实上,风险不是游离于经济运行过程之外,它始终贯穿于经济运行的全过程,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不同的风险不是独立的,而是具有某种相关性,即一种事故或事件发生可能导致一系列的其它事故或事件的产生,这种相关性对金融业来说可能是“雪上加霜”也

13、可能是“喜忧参半”。如: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期间,企业面临着严峻的投机风险的同时,而违约风险又接踵而至;再如:9.11恐怖事件在给美国带来巨大损失的同时,也给全世界股票市场带来了价格的震荡。前者是投机风险引发了纯粹风险,后者是纯粹风险带来了投机风险,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分离式管理就不能把握和充分利用不同风险之间的内在联系,也就是说,不能有效利用不同风险之间的此消彼长、相互关联的性质,导致管理效果常常顾此失彼。2 建立风险预警体系的必要性及其基本构架2.1 建立风险预警体系的必要性整体风险管理是要从以风险损失为分析基础转变为以企业价值为分析基础,不仅要注意企业内部自身的损益,也要照顾外部客户

14、的得失;不仅要注意风险管理的成本,也要发现风险管理的效率。因此,从风险管理角度分析,我国商业银行目前由于风险预警体系的不建全,许多战略决策和经营方式不符合整体风险管理思想,主要表现在四大方面:2.1.1只注重接受客户的风险转移以获得收益,往往忽视了对风险的控制和管理目前,存贷款规模和利润总额成为衡量银行业业绩的主要指标,这就使得有些商业银行为了扩大收入,而忽视了对风险的控制,我们承认“银行因为承担风险而生存、繁荣,承担风险正是银行最重要的经济职能。”(注1)问题是:有些风险我们明明可以有效的加以控制,而因为过多的去追求收益而忽视了风险的存在,出现了“拣到蓝里就是菜”的现象。有例为证,某银行受理

15、一笔1000万元的商业承兑汇票的贴现,企业也提供了增值税发票及购销合同,看似没有问题,但最终银行托收时却以“存款不足”被退票,成为呆账,什么原因呢?营销人员忽视了对承兑双方偿债能力的调查,缺乏“把握营销风险和有效控制风险之间平衡”的能力。2.1.2对存款等负债关注过多,而对商业银行内部资金的运用和管理缺乏必要的重视,引发风险 客观原因是我国商业银行资金的运用所受的限制较多,投资渠道少,使资金的保值增值受限;主观原因是不少银行管理者认为,商业银行存在的根本原因是作为存款人和借款人之间的中介,但,问题是“存者”和“贷者”为什么要银行来做中介呢?诚然在商业银行产生初期,银行所提供服务的很大一部分价值,在于解决融资双方在期限、时间、金额与凭证的交付等方面的矛盾和困难,但是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股票、债券、票据等金融工具已广泛应用,支付结算已十分便捷的今天,我们在倡导存款立行的今天,对银行资金的管理和运用仍停留在初期阶段,十分滞后,忽视了资金的时间价值,从而引发了资金的现值风险,虽然,银行近年来银行十分注重金融产品的创新,但这只是对吸收社会闲置资金方面的创新,而非对资金运用重视的实质性改变。2.1.3 过多的追求眼前的利益,从而忽视了未来的风险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主要通过传统的吸收存款,发放贷款来获取利润,对此,我们应清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