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经济学阶段作业及答案.doc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36782152 上传时间:2020-07-02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展经济学阶段作业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发展经济学阶段作业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发展经济学阶段作业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发展经济学阶段作业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发展经济学阶段作业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发展经济学阶段作业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经济学阶段作业及答案.doc(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部分:发展经济学阶段作业及答案(孔宪香)第一单元(第一至三章)一、 单项选择题1、发展经济学是在( )逐渐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A产业革命以后 B二战以后C本世纪以来 D国富论出版以后2、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是( )。A经济增长 B制度创新C结构变迁 D可持续发展3、( )不是发展经济学早期的重要特征。A重视资本积累 B唯工业化或工业主义C强调经济计划化 D外向型发展战略4、发展经济学是:( )A研究发达国家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B研究中等发达国家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C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D研究后工业国家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5、发展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 A与西方经济学不同 B与西方宏观经

2、济学相同 C与微观经济学相同 D与西方经济增长理论相同6、经济发展是( ) A经济增长 B财富的增加 C经济运行 D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变过程7、技术进步增长模式的提出者是( ) A、哈罗德 B、索洛 C、斯旺 D、多马8、如果没有技术进步,( ) A劳动的边际收益率递增,资本的边际收益率下降 B劳动和资本的边际收益率都下降 C资本的边际收益率上升,劳动的边际收益率下降 D劳动和资本的边际收益率都上升9、经济增长是指( ) A后期的GNP比前期增加 B前期的GNP比后期增加 C包含物价上涨的财富增加 D后期的资本要素比前期增加10、在哈罗德多马模型中,假定劳动与资本比率( ) A、不变 B、变化

3、C、以后变化 D、已经变化11、世界末日式的经济增长模型认为:( )A、国家将逐步达到长期静止状态B、经济体系不会垮掉C、将有一场原子战,这将摧毁地球上的所有生命D、增长是无极限的二、 多项选择题1、以下属于低收入或欠发达国家的是:( )A、埃及 B、朝鲜 C、菲律宾 D、西班牙2、经济发展是( )A、工业化过程 B、城市化过程 C、农村化过程 D、手工业发展过程3、经济增长一般指( )A、人口增长 B、GDP增长 C、耕地面积扩大 D、生产能力增长4、发展经济学侧重的分析方法( )A、静态分析方法 B、动态分析方法 C、结构分析方法 D、制度分析方法5、发展经济学的渊源有( )A、古典经济学

4、 B、新古典经济学 C、新兴古典经济学 D、熊彼特的创新理论6、第一阶段发展经济学的基本论点是:A、唯资本论 B、唯工业化论 C、唯计划论 D、重视农业的作用7、全要素经济增长模型中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包括( )A、资本、劳动要素 B、资本配置C、教育和知识 D、矿产资源8、关于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假设下面正确的是( )A、假定只有两种生产要素 B、假定规模收益递增C、假定技术不变,即不存在技术进步D、假定边际储蓄倾向不变9、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基本假设下面正确的是( )A、假定有资本和劳动两种生产要素B、假定资本和劳动两种生产要素可以相互替代C、储蓄全部转化为投资D、假定规模收益不变10、从经济增

5、长的趋势看( )A、土地和劳动的边际收益递减B、土地与劳动的边际收益递增C、劳动与资本的边际收益递减D、劳动与资本的边际收益递增三、 辨析题1、 经济发展就是经济增长。2、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工业化国家与欠发达国家之间的收入差距已经被缩小了。3、根据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资本的增加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4、经济发展的结构转换包括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工业转变和分散的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5、哈罗德多马模型假定劳动与资本比率可变。6、没有技术进步,劳动的边际收益是递减的。7、没有技术进步,资本的边际收益是递增的。四、 简答题1、 简述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对象。2、 分析说明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3、

6、 经济发展包括哪三方面的内容?4、 经济协调发展的内容是什么?5、 经济发展政策的制订原则是什么?6、简述集约型经济增长和粗放型经济增长的含义。五、 论述题1、分析说明经济发展理论演进的两个阶段在基本思路和政策建议等方面的明显差别。2、联系实际谈谈你对罗默模式的认识。第一单元答案一、 单项选择题1、B 2、C 3、D 4、C 5、A 6、D 7、B 8、B 9、A 10、A 11、A 二、多项选择题1、ABC 2、AB 3、BD 4、BCD 5、ABD 6、ABC 7、ABCD 8、ACD 9、ABCD 10、AC三、辨析题1、经济发展就是经济增长。错误。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是经济发

7、展的必要的、首要的物质条件,没有增长,发展将成为无源之水。反之,没有发展,长期的持续增长也是不可能的。区别:经济增长侧重反映和体现财富与产出量的增加以及由此所引发的有关经济方面关系的发展问题。而经济发展除此之外,还特别关心社会一般关系的发展变化问题,涉及到非经济发展的诸多问题。2、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工业化国家与欠发达国家之间的收入差距已经被缩小了。错误。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工业化国家与欠发达国家之间的收入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扩大了。3、根据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资本的增加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错误。根据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资本和劳动的增加都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4、经济发展的结构转换包括传统

8、农业向现代化工业转变和分散的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错误。经济发展的结构转换是指经济社会结构性的转变,不仅包括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工业转变和分散的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还包括产业结构社会阶层结构、收入分配结构的转变。5、哈罗德多马模型假定劳动与资本比率可变。错误。哈罗德多马模型假定劳动与资本比率不变。6、没有技术进步,劳动的边际收益是递减的。正确。没有技术进步,在土地成为稀缺的生产要素之后,随着人口的增长,劳动投入量的增加,产出仍会增长。但当新的劳动者加在固定数量的土地之上时,每个劳动者便只能有较少的土地与之发生作用,从而收益递减规律就会发生作用。7、没有技术进步,资本的边际收益是递增的。错

9、误。在不存在技术进步的情况下,随着资本深化,收益递减规律就会发生作用,新增单位资本投入所能增加的产出将越来越少,资本与产出之比将不断上升,资本收益率将不断下降。四、简答题1、简述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经济发展,是指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从欠发达状态向发达状态转变的过程。发展经济学,就是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结构转型过程、经济发展趋势、结构变化内在规律和发展因素各种内在关系的科学。2、分析说明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是经济发展的必要的、首要的物质条件,没有增长,发展将成为无源之水。反之,没有发展,长期的持续增长也是不可能的。区别:经济增长侧重反映和体现财富与产出量

10、的增加以及由此所引发的有关经济方面关系的发展问题。而经济发展除此之外,还特别关心社会一般关系的发展变化问题,涉及到非经济发展的诸多问题。3、经济发展包括哪三方面的内容?经济发展有三个方面:一是经济社会结构性的转变,如城乡人口结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等的深刻变化;二是经济社会质的方面的改善,如生活质量改善,生态环境良好,文化程度提高等;三是国民经济量的增长和扩张,如增长速度、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等指标的变化。4、经济协调发展的内容是什么?经济发展战略、政策、措施的协调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概括而言,包括下列重要内容。第一, 经济运行的稳定,同经济、政治和法律体制的改革和经济长期发展三者之间要相互协调。

11、第二,经济结构间要相互协调。第三,货币流量、财政流量、储蓄流量、投资流量、外贸流量、外资流量之间的相互协调,为保证经济的稳定发展,应保证货币流量的均衡和稳定增长。第四,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互相配合协调。第五,科技、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发展政策同经济政策之间的互相协调。5、经济发展政策的制订原则是什么?经济发展政策制订的原则主要有:(1)发展政策应遵循经济发展规律。(2)发展政策应适应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和发展计划的要求。(3)发展政策应和经济的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社会化、专业化相互协调。(4)发展政策不应仅仅着眼于短期效果,而应从长期经济发展的效果入手设计发展政策。6、 简述集约型经济增长和粗

12、放型经济增长的含义。集约型增长,指经济增长不主要以增加投入和非经济地扩大规模为主推动,而是以依靠提高要素配置和使用的效率为主推动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技术进步、规模经济、空间聚集效应、调整结构、要素重新流动配置、劳动者和经营管理者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消耗等等来推动经济增长;而粗放型经济增长,则主要是以依靠增加资源、资本、土地、劳动力等要素的投入,非经济地扩大规模等等方式来推动经济增长。如大量地投入资源和消耗资源,大量地使用劳动力,劳动力的边际效益为零或者甚至为负。六、 论述题:1、分析说明经济发展理论演进的两个阶段在基本思路和政策建议等方面的明显差别。发展经济学的演变,明显地分为两个阶段,20世纪4

13、0年代末至60年代初为第一阶段,60年代中期以后为第二阶段。在第一阶段,关于发展中国家如何发展经济的问题,曾有三种主要看法:第一,强调物质资本积累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第二,强调工业化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第三,强调计划化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由于对这三方面十分强调,第一阶段发展经济学的基本论点,后来被称为“唯资本论”或“资本第一主义”、“唯工业化论”或“工业化第一主义”和“唯计划论”或“计划第一主义”。第一阶段的特点主要有:1、结构主义的影响。结构主义者认为,应当以动态的观点,从互相联系的因果关系中,去研究经济发展问题。不应当完全寄希望于市场调节,而应当发挥国家干预的作用,进行结构改革,有计划地对资本积

14、累和工业建设作出安排。2反单经济学传统的倾向。自认为经济发展理论是“宏大的理论”,这些理论连同以此为根据的政策建议,可以适用于一切发展中国家。4内向发展战略倾向。5反新古典主义的基调。第二阶段发展经济学的基本思路和政策建议。1对经济计划化的得与失重新评估。2重新对市场作用作出评估。他们在强调价格市场机制的同时,又着重指出,他们并非主张政府必须接受自由放任的原则,而是主张政府应当培育、增进、加强和利用价格市场机制,政府不要完全依赖全面的、细节的管理控制,而可以通过价格变动来执行政策,可以为发展生产、增加输出和扩大国内市场提供价格和收入刺激。3对农业的偏见受到了纠正。4对外贸易对经济发展的作用重新受到强调。社会项目评估的理论与方法的兴起。2、论述题:联系实际谈谈你对罗默模式的认识。罗默模式是一个“收益递增型的增长模式”。生产要素的收益问题是影响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在罗默模式中,特殊的知识和专业化的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它们不仅能形成自身递增的收益,而且能使资本和劳动等要素投入也产生递增收益,从而使整个经济的规模收益递增。递增的收益保证着长期经济增长。罗默模式的意义在于,它将知识作为一个独立的因素纳入增长模式,并且认为知识积累是促进现代经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