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高考地理热点 山东将引领蓝色经济崛起.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6746098 上传时间:2020-07-0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高考地理热点 山东将引领蓝色经济崛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1高考地理热点 山东将引领蓝色经济崛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1高考地理热点 山东将引领蓝色经济崛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1高考地理热点 山东将引领蓝色经济崛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1高考地理热点 山东将引领蓝色经济崛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高考地理热点 山东将引领蓝色经济崛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高考地理热点 山东将引领蓝色经济崛起.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届高考地理热点专:山东将引领蓝色经济崛起【背景材料】 2011年1月4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这是“十二五”开局之年第一个获批的国家发展战略,也是我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规划的批复实施,是我国区域发展从陆域经济延伸到海洋经济、积极推进陆海统筹的重大战略举措,标志着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进入实施阶段,也标志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国家海洋发展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据规划,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战略定位是:建设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海洋产业集聚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海洋科技教育核心区、国家海洋经济改革开放先

2、行区和全国重要的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规划明确了发展的近期和远期目标,到2015年,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基本建立,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海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海陆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海洋经济对外开放格局不断完善,率先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到2020年,建成海洋经济发达、产业结构优化、人与自然和谐的蓝色经济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考点链接】1、我国华北旱涝、盐碱、风沙的原因及治理。 原因:华北地区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春季多风沙、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而降水稀少,华北地区大部分地形平坦、地势低洼,极易积水成涝灾,而蒸发旺盛使得其地下盐类物质容易出露地表形成盐碱化。人类的不合理开垦、不

3、合理的大水漫灌、只灌不排等。 措施:植树造林、退耕还湖、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选育耐寒作物品种、用淡水洗盐压盐、修建水利设施等。2、黄河三角州近几年增长速度缓慢的原因。 黄土高原加强了水土保持工作; 黄河中游地区建设了一批水利枢纽(最重要的原因); 黄河入海水量减少,输沙能力减弱。说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是地形坡度陡、植被覆盖率低的地方。3、我国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及措施。 原因: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工农业及生活用水量大;水的污染,浪费现象严重;河流径流小,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年际变化大,水资源在时间上分布不均。 措施:节约用水,合理用水,减少水的浪费,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防治水污染

4、,实施污水达标排放;植树造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解决水资源空间及时间分布不均的问题;4、山东沿海港口建设的区位条件。 自然条件。陆域条件:沿海具有宽阔平坦的地表面积,便于修建码头、仓库、港区铁路和道路及工厂。水域条件:有适当宽度、水深和方位的进港航道;有适当面积、深度的港池、锚地;有天然防波堤或便于修建防波堤(海底泥沙量、海面风力、浪高等)。 经济条件。腹地:腹地工业发展快、前景广阔。 城市:沿海城市与港口互为依存,以相应的城市作依托。5、山东沿海海洋污染与环境保护(1)海洋主要污染源的来源及其对海洋环境产生的危害来源:海洋污染的来源于陆地污染物排放,以及海洋上的生产活

5、动和生活垃圾。海洋有机质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集中在大型港口和工业城市附近,导致海水富营养化。重金属污染主要来源于工矿企业的废水、化学农药以及含铅汽油等。石油污染:油船事故、输油管道漏油、沿海工矿企业和城市排放含油污水等造成。危害: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引起某些藻类异常繁殖,消耗溶解氧,使鱼虾和贝类因缺氧而大量死亡。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而威胁人类健康。生物多样性急剧下降。破坏旅游区的环境质量。(2)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主要对策树立海洋是人类共同拥有的财富,保护海洋是全球共同责任的意识;制定相应的海洋环境保护法律和法规,约束海洋和规范海洋开发者的行为;加强污染源控制,禁止向海洋倾倒有害废弃物

6、;加快沿海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对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进行综合处理,达标排放;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对特定区域进行环境保护;加强环境保护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的海洋环境保护意识等6、山东半岛建设蓝色经济区的重要意义。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资源丰富,海洋科教力量集中,海洋产业基础较好,开放条件优越,在促进黄海和渤海科学开发、深化沿海地区改革开放、提升我国海洋经济综合竞争力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在新形势下,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加快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有利于拓展国民经济发展空间,维护国家战略安全;有利于加速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完善我国沿海整体经济布局;有利于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有利

7、于提高海洋经济国际合作水平,深化我国沿海开放战略,意义十分重大。【跟踪演练】近二十年来,山东经济得到了跨越式发展,成为我国东部一个耀眼的亮点。但是,在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却忽视了对生存环境的保护。渤海、黄海肌体日益脆弱,无疑给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泼了一瓢冷水。有关专家呼吁:如果再不采取果断措施有效遏制污染,十年后,渤海、黄海部分将变成“死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14题。1下图中,与山东半岛气候特征相符合的是2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内工矿业、城市众多,这种集聚效应有利于缓解大城市人口过度膨胀,改善周边地区生态环境 加强彼此间的信息交流与合作获得规模效益,实现共同繁荣 充分利用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 缓解

8、城市中心衰落A B C D3如果渤海、黄海成为“死海”,到那时,即便不再向渤海、黄海排进一滴污水,单靠其自然与外界交换恢复生态,至少要用200年时间,这说明A海洋环境的更新周期是200年 B海洋的自净能力是有限的C海洋中的自然资源都是可再生的 D海洋生物的繁殖能力很弱4制约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的自然区位因素主要是A人口压力大 B水源紧缺 C海盐资源少 D石油资源紧缺山东滨州光华生物能源集团公司利用甜高梁茎秆中所含的高糖分经发酵制取燃料乙醇,优势非常明显,生产无水乙醇的这种甜高梁是一种耐旱、耐涝、耐盐碱的植物,可以不占耕地,在盐碱地上种植。据此回答57 题。5制约 A地发展农业的主要障碍是A旱

9、涝、盐碱、风沙 B高寒、冻土、缺氧C多山、红壤、大风 D台风、寒潮、伏旱6下列治理当地盐碱地的措施中,合理的是采用工程措施,控制土壤中的水盐运动;增施熟石灰,改良土壤肥力;培育适宜在盐碱地种植的优良品种等大量增加劳动力,精耕细作A B C D7南方的荒山、荒坡,北方的盐碱地,西部的戈壁、沙漠,都是种植生物能源所需植物的理想之地,选择这种类型的土地来发展生物能源,最主要的目的是A扩大植被覆盖率,防治水土流失 B改善难利用土地的土壤质量C增加欠发达地区经济收入 D缓解生物能源与粮食生产相争的矛盾从山东省东营市中心向东南13公里,就可到达一片海边的盐碱地。2008年底,这片荒芜的土地上将诞生出一个世

10、界级的化工厂杜邦化工厂,它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黄河三角洲湿地25公里。读右图,完成89题。8杜邦化工厂在此设厂的区位优势有沿海的地理 位置 胜利油田的天然气资源靠近黄河水源地 该地区经济技术高度发达AB C D9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湿地急剧萎缩。对其原因分析错误的是A气候干旱,黄河断流 B小浪底进行的调水调沙实验C石油勘探和开采 D滥垦滥牧、建筑占地 山东省即将从青岛到荣成修建轻轨,读图回答 1011题。10.在青岛落户的外资企业中, 韩国的比欧美一些大国的都多,其主要原因是A区位因素造成的 B中韩有众多的相同或类似的企业C市场广大 D投资政策不同11.修建从青岛

11、到荣成的轻轨最主要是为了A加快青岛的发展 B加快山东半岛的发展C减少青岛的人口压力 D改善山东半岛能源运输紧张的状况12阅读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2011年1月4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这是“十二五”开局之年第一个获批的国家发展战略,也是我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材料二:胶莱人工运河是从渤海的莱州湾至黄海的胶州湾之间开通一条宽200米,深10米的人工辽河,可以双向并行四艘船只,投资约1000亿元。可以有两个备选方案;两湾直线开通,开成长110多千米的人工运河;另一种利用发源于青岛的胶莱河,将其拓宽拓深,形成一个曲线距离约130千米的人工运河。开凿

12、胶莱人工运河的重要目的是为了实现渤海和黄海之间的水体交换,缓解渤海的污染问题。材料三:胶莱运河示意图(1)渤海是我国海水污染严重的海域之一,分析其污染严重的原因。(2)分析修建胶莱人工运河沿线有利的自然条件。(3)胶莱人工运河的修建具有哪些经济与环境方面的意义?(4)试分析山东半岛建设蓝色经济区的重要意义。【答案与解析】1.B 环渤海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只有B选项符合。2.C 企业、城市集聚效应的好处是可以加强彼此间的信息交流与合作;获得规模效益,实现共同繁荣;可以充分利用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3.B更新周期长,说明海洋自净能力有限。4.B 山东省位于黄海海平原,制

13、约其经济发展的因素是水资源短缺。5.A A 地位于黄淮海平原,受气候和地形等影响,旱涝、盐碱、风沙成为制约黄淮海平原农业发展的主要障碍。6.C 熟石灰属于碱性物质,不能用来改良盐碱地;大量增加劳动力,精耕细作能增加单位面积产量,但对治理盐碱地没有影响。7.D 南方的荒山、荒坡,北方的盐碱地,西部的戈壁、沙漠对发展粮食生产来说,土地条件不足,但可以种植生物能源所需植物,因此缓解了生物能源与粮食生产相争的土地矛盾。8.A 其区位优势靠近沿海,便于运输;靠近原料产地和水源地。9.B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湿地急剧萎缩的原因主要是气候干旱,黄河经常断流,石油开采破坏,不合理的垦殖和乱占湿地。1

14、0. A 韩国比欧美距离青岛更近,区位条件更优越。11. B 交通运输线路的修建具有加快该区域发展的重要作用。12(1)自然原因:海湾封闭,海水流动性较弱,内海与外海海水交换量小,自净能力较弱。人为原因:环渤海地区城市集中、人口稠密、生活污水排放量大;工业发达污水排放量大;沿岸农业生产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以及海水养殖使海水营养物质超标;为我国主要石油开采、运输、加工区域,石油污染严重(2)沟通莱州湾与胶州湾之间陆地较狭窄地段,线路较短:沿线地形平坦,工程量较小(3)经济意义:缩短渤海沿岸港口船只出入渤海航程,降低运费;促进环渤海经济圈及沿线的经济发展。环境意义:实现渤海和黄海之间的水体交换,加快渤海的净化速度,缓解渤海的污染问题,改善生态。(4)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在促进黄海和渤海科学开发、深化沿海地区改革开放、提升我国海洋经济综合竞争力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加快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有利于拓展国民经济发展空间,维护国家战略安全;有利于加速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完善我国沿海整体经济布局;有利于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提高海洋经济国际合作水平,深化我国沿海开放战略。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