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暑假总动员】高中语文《阿房宫赋》练习 苏教版必修2.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6746062 上传时间:2020-07-0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暑假总动员】高中语文《阿房宫赋》练习 苏教版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2年暑假总动员】高中语文《阿房宫赋》练习 苏教版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2年暑假总动员】高中语文《阿房宫赋》练习 苏教版必修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2年暑假总动员】高中语文《阿房宫赋》练习 苏教版必修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2年暑假总动员】高中语文《阿房宫赋》练习 苏教版必修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2年暑假总动员】高中语文《阿房宫赋》练习 苏教版必修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暑假总动员】高中语文《阿房宫赋》练习 苏教版必修2.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阿房宫赋【精品练习】(苏教版必修2)一、语段阅读阅读课文34段,完成14题。1下列加点的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奈何取之尽锱铢锱铢:贵重的东西B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与:跟、和C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固:巩固D戍卒叫,函谷举 举:拔,攻占解析:选D。A项,锱铢,古代重量单位,形容极为细微。B项,与,结交,亲附。C项,固,顽固。2下列各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B奈何取之尽锱铢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C辇来于秦 多于周身之帛缕D谁得而族灭也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解析:选A。A项,而,连词,表转折。B项,之,代词,指金玉珠宝/助词,的。C项,于,动词,到/“比

2、多”的意思。D项,也,用在句末,表示反诘语气/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停顿。3下列句子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戍卒叫,函谷举 B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C洎牧以谗诛 D不拘于时,学于余解析:选B。A、C、D三项都是被动句,B项为判断句。4下列各项分析理解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选文连用排比句,极言秦始皇不顾人民死活和民心向背,残民而自肥,很快失掉了民心。B文章后两段是议论,彰显谏喻之意不要荒淫奢靡,重蹈亡秦覆辙,让“后人”哀叹前人的悲剧重演。C对于秦的灭亡和阿房宫被烧毁,作者用“可怜焦土”一语表达了深沉的感慨。D秦的暴政,让天下人敢言不敢怒,各级官吏一天天更加骄横顽固,终于导致了秦的灭亡。解

3、析:选D。“敢言不敢怒”应为“不敢言而敢怒”;“各级官吏”应为“秦始皇”。二、语言运用5(原创)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人类需要温馨的家园,开发商在开发住宅小区时,不仅给小区取一个独特的名字,还会拟一句匠心独具的广告语,如“黄鹤世家东边古楼西边水,黄鹤飞处是我家”,“城南新居听城南故事,看城南新居”,“花前树下春来花香鸟语,福入树下人家”。请你紧扣下面两处楼盘的名称,选择其中一处,就某一方面,拟一条广告语。要求:使用一种修辞手法,语言简练。(1)华盛新都(2)江南明珠园答:_解析:这是语言运用的新题型,有较强的实用性。要求有文采,运用修辞手法,还要与楼盘名相切合。答案:(1)华

4、盛新都溶入都市繁华的宁静,尽享尊贵生活的从容(对偶)(2)江南明珠园放眼江南明珠满眼春色,尽收江城两岸十里繁华(夸张)6依照画线句,续写一句话,要求:与画线句句式一致,语意连贯。读杜牧的诗,像欣赏一件古玩,既有爽目清新的情趣,又有古朴凝重的风貌。我喜欢杜牧,喜欢他诗文中显现的隽永灵秀的情调;_。解析:此题考查句子的仿写。解答时应该深入了解杜牧及其诗作,写出喜欢的理由,并且还要对应画线句前的句子的含意,保持与画线句的句式一致。答案:我喜欢杜牧,喜欢他诗文中流露的忧国忧民的沉思一、基础考查1下面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贿赂(lu)骊山(l)妃嫔媵嫱(pn)B摽掠(pio) 逦迤(y) 鼎铛

5、玉石(dn)C呕哑(u) 囷囷(qn) 直栏横槛(kn)D雨霁(j) 杳然(yo) 架梁之椽(chun)解析:选D。A.赂应读“l”,骊应读“l”;B.铛应读“chn”;C.槛应读“jin”。2下列各组加点字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B.C.D.解析:选B。B.都解释为“这样”;A.开始,才;C.统一,数词;D.喜爱,爱护。3下列四项中,虚词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盘盘焉,囷囷焉缦立远视,而望幸焉B骊山北构而西折 谁得而族灭也C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悲夫!有如此之势D多于九土之城郭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解析:选D。都是介词,比。A.第一个,是形容词词尾,表状态,相当于“然”,“的样子”,第二个

6、,“啊”,句末语气助词。B.第一个,表顺承,连词;第二个,表修饰,连词,C.第一个,指成年男子,这里“独夫”指秦始皇;第二个,语气词,表感叹。4下列文言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A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B洎牧以谗诛C赵尝五战于秦 D是又在六国下矣解析:选B。B项与例句均为被动句;A、D项为判断句。C.状语后置句。5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B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C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D胜负之数,存亡之理解析:选D。A.一旦,古义:一天之间,形容时间短;今义:不确定的时间,表示有一天。B.可以,古义:可以凭借;

7、今义:表示同意、能够。C.经营,古义:指金玉珠宝等物;今义:指筹划、计划或组织。二、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68题。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

8、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6文中标有的几个句子,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B/C/ D/解析:选D。是总结历史教训,为劝诫当朝之君。7对文中加点词语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锱铢:极言贵重的东西。南亩:泛指农田。磷磷:形容突出的钉子。呕哑:难听的音乐。独夫:孤单的人。戍卒:指陈胜、吴广等起义者。楚人:指刘邦。焦土:指阿房宫被烧毁。A BC D解析:选B。“锱铢”形容极为细微。“呕哑”象声词,指声音嘈杂。“独夫”指失去人心而极端孤立的统治者,这里指秦始皇。“楚人”指项羽。8对选段文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段用比喻句和排比句,极言秦始皇不顾人民死活,残民而自肥,很快

9、失掉了民心。B第一段还写到了老百姓对于秦的暴政敢怒而不敢言,但最终还是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使秦迅速灭亡。C对于秦的灭亡和阿房宫的被烧毁,作者用“可怜焦土”一语寄予了一定的同情。D第二段作者更进一步指出,六国和秦的灭亡,都是由于内部原因造成的,见解极为深刻。解析:选C。没有“同情”的意思。(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程昱字仲德,东郡东阿人也。长八尺三寸,美须髯。黄巾起,县丞王度反应之,烧仓库。县令逾城走,吏民负老幼东奔渠丘山。昱使人侦视度,度等得空城不能守,出城西五六里止屯。昱谓县中大姓薛房等曰:“今度等得城郭不能居,其势可知。此不过欲虏掠财物,非有坚甲利兵攻守之志也。今何不相率还城而

10、守之?且城高厚,多谷米,今若还求令,共坚守,度必不能久,攻可破也。”房等以为然。吏民不肯从,曰:“贼在西,但有东耳。”昱谓房等:“愚民不可计事。”乃密遣数骑举幡于东山上,令房等望见,大呼言“贼已至”,便下山趣城,吏民奔走随之,求得县令,遂共城守。度等来攻城,不能下,欲去。昱率吏民开城门急击之,度等破走。东阿由此得全。初平中,兖州刺史刘岱辟昱,昱不应。是时岱与袁绍、公孙瓒和亲,绍令妻子居岱所,瓒亦遣从事范方将骑助岱。后绍与瓒有隙。瓒击破绍军,乃遣使语岱,令遣绍妻子,使与绍绝。别敕范方:“若岱不遣绍家,将骑还。吾定绍,将加兵于岱。”岱议连日不决,别驾王彧岱:“程昱有谋,能断大事。”岱乃召见昱,问计

11、,昱曰:“若弃绍近援而求瓒远助,此假人于越以救溺子之说也。夫公孙瓒,非袁绍之敌也。今虽坏绍军,然终为绍所禽。夫趣一朝之权而不虑远计,将军终败。”岱从之。范方将其骑归,未至,瓒大为绍所破。岱表昱为骑都尉,昱辞以疾。太祖临兖州,辟昱。昱将行,其乡人谓曰:“何前后之相背也!”昱笑而不应。太祖与语,说之,以昱守寿张令。刘备失徐州,来归太祖。昱说太祖杀备,太祖不听。后又遣备至徐州要击袁术,昱与郭嘉说太祖曰:“公前日不图备,昱等诚不及也。今借之以兵,必有异心。”太祖悔,追之不及。会术病死,备至徐州,遂杀车胄,举兵背太祖。顷之,昱迁振威将军。袁绍在黎阳,将南渡。时昱有七百兵守鄄城。太祖闻之,使人告昱,欲益二

12、千兵,昱不肯,曰:“袁绍拥十万众,自以所向无前。今见昱兵少,必轻易,不来攻。若益昱兵,过则不可不攻,攻之必克,徒两损其势。愿公无疑!”太祖从之。绍闻昱兵少,果不往。太祖谓贾诩曰:“程昱之胆,过于贲、育。”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此假人于越以救溺子之说也假:借用B范方将其骑归 将:率领C夫趣一朝之权而不虑远计 趣:拥有,占有D后又遣备至徐州要击袁术 要:在半路解析:选C。趣:趋附、追求。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B.C.D.解析:选B。都是表顺承关系的连词。A项,连词,“而且”;副词,将要。C项,介词,可译为“把”;介词,可译为“凭借”。

13、D项,介词,被;介词,给。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准确的一项是()A东阿县丞王度叛乱,县令奔逃。程昱派人侦察情况,与薛房用计诱导民众,找回县令,防守县城,最终打败了王度。B兖州刺史刘岱遭受公孙瓒的威胁时,程昱劝说刘岱不要与袁绍决裂而亲附公孙瓒,认为这是舍近求远的危险举措。C因为刘备失去了徐州,所以程昱在刘备投奔曹操之际多次劝说曹操杀掉刘备。D程昱有谋略、有胆识,为曹操出谋划策,防守城池,深得曹操信任。解析:选C。失去徐州是刘备投奔曹操的原因 ,而不是程昱劝说曹操杀掉刘备的原因 。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房等以为然。吏民不肯从,曰:“贼在西,但有东耳。”译文:_(2)太祖与语,说之,以昱守寿张令。译文:_(3)若益昱兵,过则不可不攻,攻之必克,徒两损其势。译文:_答案:(1)薛房等人认为他说得对。但其他官吏和百姓不肯听从,说:“贼兵在西面,我们只有向东去才安全啊!”(2)曹操与他交谈后,对他很满意,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