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1课《黔之驴》教案 语文版.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6743775 上传时间:2020-07-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8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1课《黔之驴》教案 语文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1课《黔之驴》教案 语文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1课《黔之驴》教案 语文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1课《黔之驴》教案 语文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1课《黔之驴》教案 语文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1课《黔之驴》教案 语文版.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黔之驴教学目标:1. 掌握本文有关文言字词的用法,能口译全文。2. 分析驴、虎两个寓言形象的特点,学习细致逼真的心理、动作描写。3. 引导学生理解本文的寓意。教学重点、难点:掌握本文有关文言字词的用法,引导学生通过分析老虎的心理、动作描写来分析老虎认识驴的过程。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在学习的时候,常会遇到一些成语,他们中有不少就来源于我国古代寓言故事。成语“黔律计穷”就是一例,他来源于我国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短篇寓言黔之驴,提到寓言,我们应该比较熟悉了,请一位同学介绍一下寓言的特点?(语言是一种文学体材,它往往用一个饶有趣味的故事来阐明深刻的道理。)二、介绍作家作品柳宗元(77

2、3-819):字子厚,唐代河东人,故世称“柳河东”。二十一岁登进士第,三十一岁为监察御史里行。顺宗即位,王叔文等执政,他参加了王叔文的集团,被任命威礼部员外郎。这是他和王叔文,刘禹锡等积极从事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革新,如罢宫市、免进奉、擢用忠良、贬谪赃官等,做了不少有利于人民的大事,王叔文执政不到七个月,因遭宦官和旧官僚联合反攻而失败。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十年后被改为柳州刺史。宪宗元和十四年,死于柳州,年四十七岁。柳宗元的散文和韩愈齐名,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著有柳河东集。黔之驴是他被贬为永州刺史后所作。是著名讽刺小品三戒(另有临江之麋、永某氏之鼠)中的一篇。讽刺了

3、当时腐败的政治和社会,讽刺了封建剥削阶级丑恶的人情事态。三、整体感知课文1. 点名学生试读2. 正音黔(qin) 好事者(ho) 窥(ku) 慭慭然(yn) 骇(hi) 遁(dn) 噬(sh) 搏(b) 狎(xi) 跳踉(ling) 口阚(hn)3. 全班齐读四、疏通字词1. 置疑2. 字词训练船载以入 ( 用船 ) 驴不胜怒,蹄之( 踢 ) 以为神 ( 神奇的东西 ) 技止此耳( 罢了)稍出进之( 渐渐地 ) 至则无用( 却 )慭慭然 ( 小心谨慎的样子 ) 乃去( 离开 )虎大骇,远遁 ( 逃走 )以为且噬己也( 将要 ) ( 咬 )觉无异能者(特殊的本领 ) ( 似的 )蔽林间窥之( 隐

4、藏 ) ( 偷看 )五、朗读课文并复述大意六、课文分析1. 问:课文对驴进行了那些描写?明确:体态:庞然大物;声音:鸣;动作:蹄。传神地写出了驴在“庞然大物”的形体掩盖下的平庸技能。2. 问:是分析驴的形象特点?明确:庞然大物,善于怪叫,蹄踢,装腔作势,借以骇人,是一个虚有其表,实际无能的家伙。3. 问:课文对虎进行了那些描写?明确:心理描写有:以为神 ;慭慭然,莫相知 ;以为且噬己,甚恐 ;觉无异能者 ;终不敢缚 ;技止此耳。 动作描写有:蔽林间窥之 ;远遁;往来视之,进出前后 ;荡倚冲冒 ; 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4. 问:由这些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可看出老虎认识驴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

5、表现了老虎怎样的性格?食驴的动作有表现了老虎怎样的性格?明确:在没有弄清对方底细之前,存有戒惧之心,他反应迅速、行动灵活、谨慎小心、善于观察、反复试探,在弄清驴的底细后,大胆果断地攻击对方的要害,立即至敌于死命,是一个机智、勇敢的形象。5. 理解本文的寓意明确:A、讽刺了那些表面强大,实际无能的外强中干的人。B、貌似强大的东西并不可怕,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而胜之。七、材料“吾恒恶世之人,不知推己之本,而乘物以逞,或依势以干非其类,出技以怒强,窃时以肆暴,然卒迨于祸。有客谈麋、驴、鼠三物,似其类,作三戒。” 三戒序本文省略的结尾部分:“噫!形之庞而类有德,声之宏而类有能。向不出其技,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今若是焉,悲夫。”八、作业写一篇读后感,把你的感受写下来九、板书驴 虎形态:庞然大物 - 以为神声音:鸣 - 甚怒动作:踢 - 喜(技至此耳)教学反思:- 4 -用心 爱心 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