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经理人)全球化的个人竞争力优势doc18(1)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6738549 上传时间:2020-07-01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57.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经理人)全球化的个人竞争力优势doc18(1)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职业经理人)全球化的个人竞争力优势doc18(1)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职业经理人)全球化的个人竞争力优势doc18(1)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职业经理人)全球化的个人竞争力优势doc18(1)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职业经理人)全球化的个人竞争力优势doc18(1)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职业经理人)全球化的个人竞争力优势doc18(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经理人)全球化的个人竞争力优势doc18(1)(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球化的个人竞争力优势 全球化时代来临,你必须当一个成功的信息工作者(Information Worker),才有全球性竞争力。或许有人以为,不在信息产业工作就不是信息工作者,其实现在是 Internet世界,任何一个人都是信息工作者,因为所有工作都需要处理大量的信息,都面对来自全球的竞争。以业务人员为例,现在面临的竞争不只是内部,对手很可能来自国外,所以必须提出最有竞争力的方案,跟看不见的外国对手竞争。过去上下班的区隔也消失,客户的需求没有时间限制,国外客户也可以透过e-mail要求你立刻处理,现在工作的挑战与复杂度都比从前高的多。有时会听到别人抱怨,这不是我们的时代。我的想法是,Inter

2、net就是我们的时代,现在你的公司也许很小,但是网络可能让它一下子长很大,相反的,过去的大财团也可能一下子倒下。奇异公司前总裁杰克?威尔许(Jack Welch)一向是我学习的目标,他说奇异公司只有两个竞争优势,一个是比别人快的学习能力,学习有关顾客的事;另一个是比别人快的转变能力,把所学到的转变为行动。他讲的竞争优势还是学习,只要不学习就会出局,因为你自以为已经够好了。现在我们必须跟世界竞争,每天必须接收比过去更多的信息,你要有时间吸收分析,那才是知识。知识也需要沟通,透过开会、写企画去表达想法,并且要善用信息科技工具。以我自己为例,一天有200多个e-mail,不可能全都看,所以必须透过群

3、组管理,上司的信一定要看,直辖下属的信一定要看,重要的必须先处理。我的意思是说身为一个信息工作者,可以把潜力发挥到极限,我相信每个人都有潜力。成功的关键在于了解自己全球竞争,语言是必备能力。很多人很惊讶我没有出国念过书,但是我能每天和国外主管用英文开会沟通。英文能力重要,是因为沟通的需要,英文不好怎幺沟通?大学时代,我把握每个可以和美国的客座教授(甚至他太太)聊天的机会,不断地练习说英文。语言一定需要每天练习,你可以下定决心,无论写企画书、写e-mail都用英文或是每天写一篇英文文章。会话也一样,每天讲就会进步,至少要能讲得快,文法不太对没关系,外国人能了解意思,跨出障碍的第一步就是要敢讲。我

4、觉得学英文是要有一个commitment,从今天开始做!创新能力也是必备的,我常问同事Whats different?和别人不一样的创新是很重要。最后,我认为一个人能不能成功,最关键因素是了不了解自己。人生目标、价值观跟工作目标要能结合在一起,工作才能热情、才能投入。聪明能快速学习、有创新能力、能快乐地结合工作与生活,就会是成功的信息工作者。 多元环境,容易分心只不过,常识不等于知识,广博的阅历也不等于知识。常识要持续、深入的钻研才可能转换成为知识。而目前多元化的环境,在我看来,某一部分却阻碍了年轻一代的工作者发展多元化知识的可能性。阻碍的原因就在于现在年轻人的生活太丰富了,有很多诱因鼓励他们

5、到处消费。结果,多元化的环境到最后造成的,却是生活、娱乐面的多元化,和工作没什么关系。所以,七年级生跟我们这一代比起来,工作的投入度不会比较高,对生活的投入反而比较高。而且,多元化的环境也容易让人分心。拿我儿子来说,叫他学钢琴,他根本定不下心去学,每次总是三催四请,盯了老半天才坐在钢琴前面弹一下子。要是换成我当年有他这种机会可以好好学钢琴,我现在也变成一代名师了吧。选对领域,专心发展因此,现在的年轻人虽然有他的先天优势,但如果想要更上一层楼,还必须比别人多一项特质,就是专注。要善用社会的期望,挑一样自己喜欢、感兴趣的领域深入钻研、挑战。曾经有一项调查显示,如果你一辈子只做一件事情,那么你成功的

6、机会有100%。可是如果你多做一件,精力被分散了,那么成功的机会只剩下50%。以此类推,做的事情愈多,成功的机率愈低。拿两个刚踏出校门的同学来做比喻。如果一开始就让甲同学管理乙同学,乙同学一定不服气,觉得甲同学凭什么管他。但如果过了5年,在这5年当中,甲同学选了一个领域专心投入,乙同学却东沾一点,西摸一些。5年后两个人在同一个领域碰到,这时叫甲同学管理乙同学,乙同学一定心服口服了。因为经过5年时间的历练,甲同学早就变成这个领域的专家,对这个领域的知识有一定的深度。这时,他是以专业技能领导乙同学,才能叫人服气。 迎接个人创业家时代有人因消费成了专家,靠会花钱来赚钱;有人将交游广阔予以系统化,专卖

7、人脉管理术。有人因为具备开发手机软件的技术,在无线通讯当红之际,成了超级抢手货;有人凭丰富经营企业的经验,摇身变成总经理的教练。不当上班族,收入却数倍增;没有组织,专业就是他们的Business model。彼得?杜拉克称他们Me Inc.,韩第预言这群跳蚤是未来经济主流。他们的字典里没有白领失业。他们是新诞生的银领阶级!这可能是最糟的时代,坏消息没有停过。恶化的阴影持续存在,一项刚出炉的人力就业调查指出,中年白领将是下一波失业潮的祭品。这可能也是最好的时代,变化不断追赶过计画。新奇的工作机会,不断从过去难以想象的领域冒出来。尽管全球个人计算机业今年仅成长5%,但多种需求强劲的软件技术(比方J

8、2EE,一种用来开发手机软件的技术),由于市场上会的人太少,价码几乎有行无市。一遇到这种人,再贵也先签下来,他们太抢手了,前进国际人力资源服务部经理陈昭霖指出。前进国际的主要业务是开发软件系统,但也依客户需要提供信息人力派遣服务,到客户那边去上班。高学历不再是知识工作者的保证绝大多数人都不会成为投资银行家或软件工程师,但是这种具有高度市场价值能力的背后,标示了什幺样的时代意义?有哪些原则可以被归纳,以致于学习?趋势专家大前研一观察,知识工作者不再是一体适用的概念,最起码可分为知识蓝领(工作内容是完成例行事务)和知识白领(工作内容是创造新价值),两者差距正愈拉愈大。管理大师彼得杜拉克也指出,属于

9、例行处理信息的白领工作者,工作内容将会逐渐被信息科技取代,薪资及工作保障都面临威胁,但是具有市场所需能力的知识工作者,未来将会非常、非常昂贵。知识工作者看重的不再是学历,而是能力,思科是全球知名科技公司,贝克所担任的院士角色,等于是公司的科技方向掌舵者,决定公司内许多硕、博士人才的研发领域。还不到50岁的贝克,只有高中学历(大学中辍未念完),思科科学院院士(Cisco Fellow)贝克(Fred Baker)指出。自己是凭着自修和动手做,对技术有独到见解,成为思科执行长钱伯斯(John Chambers)最倚重的幕僚。扩大来看,微软的盖兹(Bill Gates)、甲骨文的艾利森(Larry

10、Ellison)、苹果的贾伯斯(Steve Jobs)和戴尔计算机的戴尔(Michael Dell)这4位科技业知名人物,也都没有念完大学。并非学历无用,而是知识工作者必须找对方法,来变现自己的价值,而学历和这件事的关系愈来愈低,关键在于工作内容。原有的组织被重新定义以往,这件事大抵透过创业形成一个组织,满足市场上的某种需求,而得以实现价值(如上述四位创业家)。你如果没有勇气创业,最好有运气跟对创业家(盖兹创办微软成功,造就全球最多千万美金富豪)。而现在,拜信息流通成本愈来愈低所赐,组织愈来愈无形,边界愈来愈不明显,知识工作者要能自成一个组织独立工作,或与别人合作组成临时团队。既是员工也是老板

11、知识工作者不一定要是创业家,但是在心态和能力上必须做好准备。在保险业、房屋中介业和汽车业的业务员,早就用这样的方式工作,既是员工也是老板,而清洁保养品业沿用多年的项目经理模式,也是一样。组织和工作者的关系,已愈来愈像客户和外包商的关系,杜拉克强调。他观察,数万人的那种大组织已经式微,科层式组织的命令控制(command control)指挥系统,将不敌由许多小单位藉由紧密信息流通所形成的团队,每个单位都能独立作业(能定义问题、协调分工、搜集资源),而不需依附某个大组织下听候命令行动;组织必须具备更大的弹性,打破过去因为功能设置部门(比如会计、生产、行销、行政)的僵化制度,所以组织的寿命会缩短(

12、依任务编组,任务结束就解散),连带企业的寿命也会缩短,以反应变化剧烈的现实。公司提供的空间不足因此,员工对组织的忠诚度也会改变,因为一家企业存在的时间,很可能低于员工一生的工作时间,代表工作者平均得换好几家公司。也就是说,企业不可能再保障终生雇用,而知识工作者的价值变现,也不局限在一家公司中,而是可以面对好几个组织,扩大了价值变现的空间。对客户来说,他们在需要帮忙时,得到专业人力协助,案子结束后,这些人力也依约离开,从聘雇到结束雇佣关系,公司都不需出面(只需告诉人力派遣公司需求和价格,其它都由派遣公司处理,自己不会有劳资纠纷)。也由于人力派遣公司解决客户的人力需求和聘雇这两个问题,让客户可以更

13、专心发展自己的核心业务,提升竞争力,也因此成为最近几年成长最快的行业,愈是不景气,短期人力需求的市场愈好。人力派遣业的兴盛,代表人力资源这个部门,以及原本组织自行培养专业工作者的任务,被水平分工出去成为新的产业,回过头形成组织、人力派遣公司和外包人力的三赢。而留在组织内尚未外包的工作,执行这些工作的人,必须证明他们能做得比外面更好,否则这部份工作迟早会外包。企业规模变小、生存时间变短、更多工作外包,是正在发展的潮流,造成许多企业无力维持原有聘雇名额,导致失业。我们习惯认为生涯就是一份(或几份)工作,靠的是长期待在一个企业中实现,但新的潮流淹没了行之有年的想法。信息科技促成组织与知识工作者的新结

14、构,当下的不景气则催化了反应速度。每一次时代产生大转折,都带来痛苦与希望,端视你看到了那一面。 成功,可以练习大部分人曾经以为的天纵英明,背后都有不为人知的练习点滴。熟能生巧这个亘古的道理,在信息与知识如十倍速增长的数字时代中,更显重要。原因是,静态的知识取得已不再是竞争优势,将知识转化成行动力的练习,才是成功的必要条件耐心聆听是天生的吗国内卡内基训练机构创办人黑幼龙,写过许多畅谈人际关系、管理阶层与员工该如何沟通互动的书籍,但或许你不知道,以前我自以为懂得聆听的艺术,但事实上我不懂直到我开始练习与说话者做眼神接触(eye contact),总是笑脸迎人的黑幼龙说:努力,是不够的;练习,才能成

15、功。创意是天生的吗曾多次以颠覆式行销惊动文化市场,着有创意人等书的詹宏志,在书中自述:创意的第一个动作是观察。高中时候,他常待在火车站中观察过往人群,由他们的衣着神态猜想他们的身分与职业,直到今天,某些角色还历历在目(他称此为巴黎司机训练法);或是脱下习惯外衣,平常穿鞋习惯先穿右脚今天试换左脚;平常看报习惯先看三版,今天把三版留到最后(他称为反手刷牙训练法),詹宏志归纳出10种创意的自我训练方式,说明:创意也是可以练习的。还记得李白铁杵磨成绣花针的故事,以及爱迪生天才是99分努力加1分灵感的名言吗?练习,我们从小就不断被耳提面命的简单道理,到了今天,不但没有过时,而且比过去任何一个时代都更加关键。这个时代竞争最惨烈了,管理学宗师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提醒我们:因为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都可以取得知识,所以人们再也没有偷懒的借口。用力,不如找到正确的方法过去,知识可以创造个人差异化的优势,但在数字时代中,知识随手可得,知识是多数人都能够也必须具备的能力,因此,要成功,光靠知识还不够,黑幼龙分析,将知识转变为成果之间,必须靠练习,练习才能做到最好。顺性而学,不以为苦替总统及各大型国际会议担纲即席口译的张介英,曾历经翻译研究所一年级被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