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制剂-溶液剂教学材料

上传人:youn****329 文档编号:136737490 上传时间:2020-07-01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1.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液体制剂-溶液剂教学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液体制剂-溶液剂教学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液体制剂-溶液剂教学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液体制剂-溶液剂教学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液体制剂-溶液剂教学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液体制剂-溶液剂教学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液体制剂-溶液剂教学材料(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九章 液体制剂,王勤 Email:wangqhb,主要内容,概述 溶剂和附加剂 低分子溶液剂 高分子溶液剂 溶胶剂,混悬剂 乳剂 其他液体制剂,第一节 概述,液体制剂的概念 液体制剂的分类 液体制剂的特点 液体制剂的质量要求,液体制剂的概念 定义 用药途径:外用、内服,药物,分散,分散介质,液体形态制剂,固体 液体 气体,分子 离子 微粒,水 非水,质量要求,均相液体制剂应澄明 非均相液体制剂的药物粒子小而均匀 口服液体制剂外观良好,口感适宜 外用液体制剂应无刺激性 浓度准确、稳定。并具有一定的防腐能力 包装容器大小适宜,便于病人服用,分类,分散系统,低分子溶液 溶液型液体制剂 均 相 (1

2、nm) 高分子溶液 (1100nm) 胶体型液体制剂 溶胶分散系 非均相 (1100nm) 混悬型液体制剂 粗 分 散 系 (100nm) 乳状型液体制剂,不同分散体系中微粒大小及其特征,给药途径分类 内服液体制剂如滴剂、口服液、糖浆剂、乳剂、混悬剂、合剂等。 外用液体制剂 皮肤用液体制剂:如洗剂、擦剂等。 五官科用液体制剂:如滴鼻剂、滴眼剂、洗眼剂、含漱剂、滴耳剂等。 直肠、阴道、尿道用液体制剂:如灌肠剂、灌洗剂等。,第二节 液体制剂的溶剂和附加剂,液体制剂的常用溶剂 液体制剂常用附加剂,溶剂,选择溶剂的条件 要求有好的溶解性、分散性,稳定,毒性小 相似相溶原理: 药物溶剂 极性相似,极性溶

3、剂,=3080,水 蒸馏水或精制水,不宜使用常水 甘油 可供内服和外用(保湿剂和防腐剂) 二甲基亚砜(DMSO) “万能溶剂”之称,半极性溶 =530 乙醇 丙二醇 聚乙二醇,非极性溶剂 =05 脂肪油 液体石蜡 乙酸乙酯,常用附加剂,增溶剂 增溶(solubilization):是指某些难溶性药物在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下,在溶剂中(主要指水)溶解度增大并形成澄清溶液的过程。 增溶剂(solubilizer):具有增溶能力的表面活性剂。 增溶质(solubilizates):被增溶的物质。,例如 油溶性微生素、激素、抗生素、生物碱、挥发油等增溶后可以达到临床治疗所需浓度 口服常用增溶剂 非离子型表

4、面活性剂,司盘(Span) 吐温( Tween),增溶原理 胶团的特殊结构提供了从极性到非极性环境。而物质的溶解性要求溶剂具有适宜的极性即相似相溶原理,因此,各类极性和非极性有机溶质都可以在胶团中找到其存身之处。,影响增溶的因素 (1)增溶剂的种类 (2)药物(增溶质)的性质 (3)温度的影响 (4)增溶剂的加入顺序 (5)增溶剂的用量: -用量不足或用量太多 -增溶剂的用量可以通过实验确定,助溶剂 助溶:系指难溶性药物与加入的第三种物质在溶剂中形成可溶性分子络合物、复盐或分子缔合物等,以增加药物在溶剂中溶解度的过程。 助溶剂(hydrotropy agent):在助溶过程中加入的第三种物质。

5、 助溶剂多为低分子化合物(而不是胶体物质或表面活性剂),一般与药物形成络合物。,助溶机理 形成可溶性分子络合物 例如:碘在水中的溶解度为1:2950,而在10%碘化钾溶液中可制成含碘5%的水溶液,碘化钾为助溶剂。 I2 + KI KI3 = K+ + I3-,形成复盐 例如:茶碱在水中溶解度为1:120,用乙二胺为助溶剂形成氨茶碱,其溶解度为1:5。 形成分子缔合物 例如:咖啡因的溶解度为1:50,用苯甲酸钠作助溶剂,形成苯甲酸钠咖啡因,溶解度为1:1.2。 助溶剂种类多,机理复杂,许多至今尚不清,常用助溶剂 有机酸及其钠盐 如苯甲酸钠,水杨酸钠,对氨基苯甲酸钠 酰胺类化合物 如乌拉坦、尿素、

6、乙酰胺、烟酰胺等 助溶剂的选择及其用量的确定,潜溶剂 当混合溶剂中各溶剂在某一比例时,药物的溶解度出现极大值,这种现象称潜溶(cosolvency),这种比例的复合溶剂称为潜溶剂(cosolvent),图 :苯巴比妥在不同浓度乙醇中的溶解度,与水形成潜溶剂的有:乙醇、丙二醇、甘油等。 机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溶剂间发生氢键缔合;潜溶剂改变了原溶剂的介电常数。,防腐剂(preservative) 防腐的重要性 以水为介质的液体制剂,易被微生物污染发生霉变,尤其含糖类、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液体制剂。 防腐预防危害人体健康和避免不应有的经济损失。,防腐的措施 减少或防止环境污染 严格控制辅料的质量 添加

7、防腐剂,常用防腐剂 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尼泊金类) 苯甲酸及其盐 山梨酸及其盐 苯扎溴胺(新洁尔灭) 醋酸氯己定(醋酸洗必泰) 其它,矫味剂 甜味剂 天然甜味剂:蔗糖、甜菊苷 合成甜味剂:糖精钠、阿司帕坦 芳香剂 天然香料:芳香性挥发油如薄荷、麝香等。 人造香料:又称调合香料,如桔子香精等。,胶浆剂 胶浆剂由于粘稠,能干扰味蕾的味觉 降低药物的刺激性。 加入甜味剂可增加矫味作用。 常用的有羧甲基纤维素钠、淀粉、琼脂、明胶等。,泡腾剂 碳酸氢盐+有机酸(枸橼酸、酒石酸) 遇水产生的CO2溶于水呈酸性,麻醉味蕾而矫味 常与甜味剂、芳香剂配合使用,可得清凉佳味。,着色剂 1. 天然色素 (1)植物色素

8、:胭脂红、姜黄等 (2)动物色素:氧化铁 2. 人工合成色素 (1) 食用色素 (2) 外用色素 只有天然色素和人工合成食用色素才可作为内服液体制剂的着色剂。,其他附加剂 增加液体制剂的稳定性 pH 调节剂 抗氧剂 金属离子络合剂等,第三节 低分子溶液剂,低分子溶液剂系指小分子药物分散在溶剂中制成的均匀分散的液体制剂,可以口服,也可外用。 一、溶液剂(solutions) 三、糖浆剂(syrups) 二、芳香水剂 四、醑剂(spirits) 五、甘油剂 六、酊剂(tincture)(于第15章讲授),自 学,溶液剂,溶液剂(solutions):系指药物溶解于适宜溶剂中制成的供内服或外用的澄明

9、液体制剂。 药物-不挥发性化学药物 溶剂多为水,少数为氨、乙醇或油溶液。 附加剂:助溶剂、抗氧化剂、矫味剂、着色剂等,制备方法 溶解法 稀释法 化学反应法,溶解法 操作要点 正确选择称量器具(仪器精度)和器械。 三查三对:标签、记录、称量。 配制顺序:取处方总量1/23/4的溶剂+助溶剂+稳定剂+药物(溶解) 过滤补溶剂全量质检包装。,药物称量,溶解,包装,质量检查,过滤,溶解法制备溶液剂工艺流程图,稀释法: 将高浓度溶液或易溶性药物浓贮备液作为原料稀释成治疗浓度范围,供临床使用的方法。例如,H2O2 溶液含H2O2为30%(g/ml)2.5%(g/ml)。 注意事项: (1) 浓度换算。 (

10、2) 挥发性药物因挥发而影响浓度的准确性。 化学反应法: 适用于原料药物缺乏或质量不符合要求的情况,例 复方碘口服溶液的制备 处方 碘 50g 碘化钾 100g 纯化水 加至1000ml 制法 取碘化钾,加入少量纯化水约100ml溶解配成浓溶液,加入碘搅拌使溶,再加入纯化水至1000ml,即得。 讨论 描述所制备的溶液的外观,分析其组成并说明碘化钾在此处方中的作用。,制备的碘溶液的为棕色澄明溶液,碘化钾在此处方中主要用作助溶剂和稳定剂。,处方分析 主药 助溶剂 溶剂,制备溶液剂时应注意的问题 小量药物或附加剂或溶解度小的药物应先溶解; 难溶性药物采用适当方法增加溶解度, 溶解缓慢的药物采用粉碎

11、、搅拌或加热等措施加快溶解; 液体药物及挥发性药物应最后加入; 溶剂应通过滤器加至全量。,糖浆剂,定义: 糖浆剂系指含药物或芳香物质的浓蔗糖水溶液 纯蔗糖的近饱和水溶液称单糖浆或糖浆。 质量要求: 含糖量应不低于45%(g/ml),澄清,在贮存期内不得有酸败、异臭、产生气体或其它变质现象,分类: 单糖浆,浓度85%(g/ml)或64.7%(g/g),不含药物,用作制备含药糖浆,以及作矫味剂、助悬剂等。 矫味糖浆,如单糖浆、橙皮糖浆、姜糖浆等,用于矫味及助悬。 药物糖浆,如枸橼酸哌嗪糖浆、磷酸可待因糖浆等。,特点: 可掩盖药物不良臭味,儿童尤宜; 高浓度糖浆剂自身具有抑菌作用; 低浓度糖浆剂易染

12、菌,需添加抑菌剂。,糖浆剂的制备方法 1溶解法 (1)热溶法 将药用蔗糖置沸水中,继续加热至全溶,趁热过滤,或降温后加入药物,搅拌、溶解、过滤,并通过滤器加纯化水至全量,分装即得。,特点:溶解快、易除杂、杀菌,适用于对热稳定的药物和有色糖浆的制备。,(2)冷溶法 室温下将蔗糖溶于纯化水或含药溶液中制备糖浆剂的方法。 2混合法 将含药溶液与单糖浆均匀混合制备糖浆剂的方法。,易染菌,适用于对热不稳定或易挥发的药物,颜色浅,适用于制备含药糖浆。,药物的加入方法 水溶性固体:先溶解再与单糖浆混合; 水中溶解度小的药物:可先使其溶解,然后加入单糖浆中; 可溶性液体及药物的液体药剂:直接加入单糖浆 药物的

13、醇性制剂:出现浑浊,可加入甘油助溶 水性浸出制剂:纯化除去杂质后再加入单糖浆,制备糖浆剂时应注意的问题 应选择无色、无异臭的药用白糖; 所用器具应洁净或灭菌处理并避菌操作; 热溶法应严格控制加热的温度、时间,不能直火加热(可采用蒸汽夹层锅),应注意调整pH值等。,例 枸橼酸哌嗪糖浆的制备 处方 枸橼酸哌嗪 160g 蔗糖 650g 尼泊金乙酯 0.5g 柠檬香精 适量 纯化水 加至 1000ml,处方分析 主药 单糖浆 赋形剂 防腐剂 矫味剂 溶剂,讨论: (1)说出本糖浆剂的类型,并分析其组成。 (2)说明本制法适用于什么类型的药物。,制法 取纯化水500ml煮沸,加入蔗糖与尼泊金乙酯,搅拌

14、溶解,过滤,滤液中加入枸橼酸哌嗪,搅拌溶解,放冷,加矫味剂与适量水,使全量为1000ml,搅匀,即得。,药用糖浆, 适用于对热稳定的药物,含药糖浆剂,主药枸橼酸哌嗪,尼泊金乙酯为防腐剂,蔗糖为单糖浆,第四节 高分子溶液剂/第五节溶胶剂,高分子溶液剂:高分子化合物溶解于溶剂中制成的均相的液体制剂。 热力学稳定系统 亲水性高分子溶液剂(胶浆剂) 非水性高分子溶液剂 溶胶剂:固体药物微细粒子分散在水中形成的非均相液体体系,又称疏水胶体溶液。 热力学不稳定系统,高分子溶液的性质 荷电性:结构的某些基团因解离带电 渗透压:大小与浓度有关 粘度与分子量:=KMa 稳定性:因水化膜稳定,聚结沉淀(大量电解质

15、盐析,脱水剂,陈化,絮凝 ) 胶凝性(热冷):明胶水溶液、琼脂水溶液,溶胶的构造与性质 双电层构造(吸附层和扩散层 -电势) 电学性质(界面动电现象 ) 光学性质(丁达尔现象) 动力学性质:布朗运动 稳定性:聚结不稳定性和动力不稳定性,K,K,胃蛋白酶合剂 其有限溶胀和无限溶胀过程都很快,需将其撒于水面,待其自然溶胀后再搅拌可形成溶液,如果将它们撒于水面后立即搅拌则形成团块,给制备过程带来困难。 注意事项pH 1.52.5;将胃蛋白酶撒于水面;不宜过滤; 不宜与胰酶、氯化钠、碘、浓乙醇等配伍。,溶液形成与制备方法的重要性,聚乙烯醇、羧甲基纤维素钠因在热水中更易溶解, 一般先冷水溶胀,再加热使其溶解。 甲基纤维素因在冷水中比在热水中更易溶解,故 先于热水急速搅拌,再冷水中溶胀和溶解。 淀粉遇水立即膨胀,但无限溶胀过程必须加热至 6070才能完成,即形成淀粉桨。,小结,液体制剂的定义(掌握) 液体制剂的分类(掌握) 液体制剂的特点和质量要求(熟悉) 液体制剂的溶剂和附加剂(掌握) 高分子溶液与溶胶的性质、结构及稳定性的区别 (熟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