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设计)织物组织与结构实验指导书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6736518 上传时间:2020-07-01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248.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组织设计)织物组织与结构实验指导书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组织设计)织物组织与结构实验指导书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组织设计)织物组织与结构实验指导书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组织设计)织物组织与结构实验指导书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组织设计)织物组织与结构实验指导书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组织设计)织物组织与结构实验指导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组织设计)织物组织与结构实验指导书(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织 物 组 织 与 结 构实验指导书武汉科技学院纺织与材料学院黄翠蓉2005年11月目 录1、织物组织与结构实验教学大纲2、实验一:来样分析实验3、实验二:简单组织织物的设计与试织4、实验三:变化组织织物分析5、实验四:联合组织织物分析6、实验五:配色模纹组织结构分析7、实验六:经起花组织织物分析8、实验七:起毛起圈织物分析9、实验八:双重复杂组织织物分析10、实验九:设计与试织复杂组织织物12、实验十:精纺毛织物仿样设计与试织13、实验十一:粗纺毛织物小样的设计与试织14、实验十二:仿毛织物小样的设计与试织15、实验十三:仿麻织物小样的设计与试织16、实验十四:装饰织物小样的设计与试织17

2、、实验十五:毛条混色18、实验十六:小样织物后整理织物组织与结构实验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11004201、课程中文名称:织物组织与结构实验2、课程英文名称:fabric weaves and structures3、课程适用层次:本科4、总学时:525、实验学时:8课外学时46、学分:37、目的与要求:初步了解织物分析以及织物设计的有关知识,掌握来样分析和小样设计的方法和步骤。掌握织物分析和小样试织的基本操作方法。进一步理解上机图的意义和各图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所织小样的分析,了解影响织物外观的因素。8、课程简介:本课程结合织物组织与结构的理论教学,介绍了织物分析的方法和步骤,介绍了织物设计的要

3、点和小样织造的要领,是织物设计必不可少的环节。为以后其它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9、教学大纲:(1)来样分析(2)简单组织设计及试织(3)复杂组织设计及试织10、学时分配:课程内容学时数学时合计1来样分析4(课外)122简单组织设计及试织43复杂组织设计及试织411、执行大纲的几点说明:先修课程:织物组织与结构选用教材:自编教材实验一:来样分析实验由于织物所采用的组织、色纱排列、纱线的原料及线密度、纱线的密度、纱线的捻向和捻度以及纱线的结构和后整理方法等各不相同,因此形成的织物在外观上也不一样。为了生产,创新或仿造产品,就必须掌握织物组织结构和织物的上机技术条件等资料。为此就要对织物进行

4、周到和细致的分析,以便获得正确的分析结果,为设计、改进或仿造织物提供资料。为了能获得比较正确的分析结果,在分析前要计划分析的项目和它们的先后顺序。操作过程要细致,并且要在满足分析的条件下尽量节省布样用料。织物分析一般按下列顺序进行。一、取样分析织物时,资料的准确程度与取样的位置、样品面积大小有关,因而对取样的方法应有一定的要求。由于织物品种极多,彼此间差别又大,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样品的选择还应根据具体情况来定。(一)取样位置 织物下机后,在织物中因经纬纱张力的平衡作用,使幅宽和长度都略有变化。这种变化就会造成织物边部和中部,以及织物两端的密度存在着差异。另外在染整过程中,织物的两端、边部和中部

5、所产生的变形也各不相同,为了使测得的数据具体准确性和代表性,一般规定:从整匹织物中取样时,样品到布边的距离不小于5cm,离两端的距离在棉织物上不少于1.5-3m,在毛织物上不小于3m,在丝织物上约3.5-5m。此外,样品不应带有显著的疵点,并力求其处于原有的自然状态,以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二)取样大小取样面积大小,应随织物种类、组织结构而异。由于织物分析是项消耗试验,应本着节约的原则,在保证分析资料正确的前提下,力求减小试样的大小。简单织物的织物试样可以取得小些,一般为15cm15cm;组织循环较大的色织物可以取20cm20cm;色纱循环大的色织物(如床单)最少应取一个色纱循环所占的面积;

6、对于大提花织物(如被面、毯类)因其经纬纱循环数很大,一般分析部分具有代表性的组织结构即可。因此,一般取为20 cm20 cm或25 cm25 cm。如样品尺寸小时,只要比5 cm5 cm稍大亦可进行分析。二、确定织物的正反面对布样进行分析工作时,首先应确定织物的正反面。织物的正反面一般是根据其外观效应加以判断。下面列举一些常用的判断方法。1一般织物的正面的花纹、色泽均比反面清晰美观。2具有条格外观的织物和配色模纹织物,其正面花纹必然是清晰悦目的。3凸条及凹凸织物,正面紧密而细腻,具有条状或图案凸纹,而反面较粗糙,有较长的浮长线。4起毛织物:单面起毛织物,其起毛绒一面为织物正面;双面起毛绒织物,

7、则以绒毛光洁、整齐的一面为正面。5观察织物的布边,如布边光洁、整齐的一面为织物正面。6双层、多层及多重织物,如正反面的经纬度不同时,则一般正面具有较大的密度或正面的原料较佳。7纱罗织物,纹路清晰绞经突出的一面为织物正面。8毛巾织物,以毛圈密度大的一面为正面。多数织物其正反面有明显的区别,但也有不少织物的正反面极为近似,两面均可应用。因此对这类织物可不强求区别其正反面。三、确定织物的经纬向 在确定了织物的正反面后,就需判断出在织物中哪个方向是经纱,哪个方向是纬纱,这对分析织物密度,经纬纱线密度和织物组织等项目来说,是先决条件。 区别织物经纬向的主要依据如下。1如被分析织物的样品是有布边的,则与布

8、边平行的纱线便是经纱,与布边垂直的则是纬纱。2含有浆的是经纱,不含浆的是纬纱。3一般织物密度大的一方为经纱,密度小的一方为纬纱。4筘痕明显的织物,则筘痕方向为织物的经向。5织物中若纱线的一组是股线,而另一组是单纱时,则通常股线为经纱,单纱为纬纱。6若单纱织物的成纱捻向不同时,则Z捻纱为经向,而S捻纱为纬向。7若织物成纱的捻度不同时,则捻度大的多数为经向,捻度小的为纬向。8如织物的经纬纱线密度、捻向、捻度都差异不大,则纱线的条干均匀,光泽较好的为经纱。9毛巾类织物,其起毛圈的纱线为经纱,不起圈者为纬纱。10条子织物其条子方向通常是经纱。11若织物有一个系统的纱线具有多种不同线密度时,这个方向则为

9、经向。12纱罗织物,有扭绞的纱线为经纱,无扭绞的纱线为纬纱。13在不同原料交织中,一般棉毛或棉麻交织的织物,棉为经纱;毛丝交织物中,丝为经纱;毛丝棉交织物中,则丝、棉为经纱;天然丝与绢丝交织物中,天然丝为经纱;天然丝与人造丝交织物中,则天然丝为经纱。由于织物用途极广,因而对织物原料和组织结构的要求也多种多样,因此在判断时,还要根据织物的具体情况进行确定。四、测定织物的经纬纱密度在织物单位长度中排列的经纬纱根数,称为织物的经纬纱密度。织物密度的计算单位以公制计,是指10cm内经纬纱排列的根数。密度的大小,直接影响织物的外观、手感、厚度、强力、抗折性、透气性、耐磨性和保暖性能等物理机械指标,同时它

10、也关系到产品的成本很生产效率的高低。经纬密度的测定方法有以下两种。(一)直接测数法直接测数法凭借照布镜或织物密度分析镜来完成。织物密度分析镜的刻度尺长度为5cm,在分析镜头下面,一块长条形玻璃片上刻有一条红线,在分析织物密度时,移动镜头,将玻璃片上红线很刻度尺上红线同时对准某两根纱线之间,以此为起点,边移动镜头边数纱线根数,直到5cm刻度线为止。数出的纱线根数乘以2,即为织物的密度值。 在数纱线根数时,要以两根纱线之间的中央为起点,若数到终点时,落在纱线上,超过0.5根,而不足1根时,应按0.75根计算,若不足0.5根时,则按0.25根计算,如图1-20所示。 织物密度一般应测得34个数据,然

11、后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二)间接测定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密度大、纱线密度小的规则组织织物。首先经过分析织物组织及其组织循环经纱数(组织循环纬纱数),然后乘以10cm中组织循环个数,所得的乘积即为织物的经(纬)纱的密度。例:沿纬向10cm长度内,检查出织物的组织循环经纱根数为j,,其组织循环个数为nj。则经纬密度Pj=Rjnj (根/10cm)同理,沿经向10cm长度内,检查出织物循环纬纱根数为Rw,其组织循环个数为nw。则纬纱密度 PW=Rwnw (根/10cm)五、测定经纬纱缩率经纬纱缩率是织物结构参数的一项内容。测定经纬纱缩率的目的是为了计算纱线线密度和织物用纱量等。由于纱线在形成织物

12、后,经(纬)纱在织物中交错屈曲,因此织造时所用的纱线长度大于所形成织物的长度。其差值与纱线原长之比值称为缩率。以a()表示。aj()表示经纱缩率,aw()表示纬纱缩率。aj()=( L0j- Lj)/ L0j100aw()(LowLw)/ Low100 式中:L0j(Low)试样中经(纬)纱伸直后的长度; Lj(Lw)试样的经(纬)向长度。经纬纱缩率的大小,在工艺设计的重要依据,它多纱线的用量,织物的物理机械性能和织物的外观均有很大的影响。 影响缩率的因素很多,织物组织,经纬纱原料及线密度,经纬纱密度及在织造过程中纱线的张力等的不同,都会引起缩率的变化。分析织物时,测定缩率的方法,一般在试样边

13、缘沿经(纬)向取10cm(试样尺寸小时,可量5cm)的织物长度(即公式中的Lj 或Lw)并记上记号,将边部的纱缨剪短(这样可减少纱线从织物中拨出来时产生意外伸长),然后轻轻将经(纬)纱从试样中拨出,用手指压住纱线的一端,用另一只手的手指轻轻将纱线拉直(给适当张力,不可有伸长现象)。用尺量出记号之间的经(纬)纱长度(即Loj或Low)。这样连续作出10个数后,取其平均值,代入上述公式中,即可求出aj,aw之值。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精确程度较差。在测定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在拨出和拉直纱线时,不能使纱线发生退捻或加捻。对某些捻度较小或强力很差的纱线,应尽量避免发生意外伸长;2分析刮绒和缩绒织物时,应

14、先用火柴或剪刀除去表面绒毛,然后再仔细地将纱线从织物中拨出;3粘胶纤维在潮湿状态下极易伸长,故在操作时避免手汗沾湿纱线。六、测算经纬纱线特数纱线线密度是指1000cm的纱线,在公定回潮率时的质量。计算公式如下: Tex=1000G/L式中:tex经(纬)纱线密度; G在公定回潮率时的重量(g); L长度(m) 纱线线密度的测定,一般有两种方法。1. 比较测定法;此方法是将纱线放在放大镜下,仔细地与已知线密度进行比较,最后决定试样的经纬纱线密度。此方法测定的准确程度与试验人员的经验有关。由于做法简单迅速,所以工厂的试验人员往往乐于采用。2称重法:在测定前必须先检查样品的经纱是否上浆,若经纱是上浆

15、的,则应对试样进行退浆处理。测定时从10cm10cm织物中,取出10根经纱和10根纬纱,分别称其质量。测出织物的实际回潮率,在经纬纱缩率已知的条件下,经纬纱密度可用下式求出: Tex=g(1-a)*(1W)/(1+w)式中:tex10根经(或纬)纱实际的质重量(g);a-经(纬)纱缩率(%);W织物的实际回潮率(%);W该种纱线的公定回潮率(%)七、鉴定经纬纱原料正确、合理地选配各类织物所用原料,对满足各项用途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布样的经纬纱原料要进行分析。主要有两个方面。1织物经纬纱原料的定性分析:目的是分析织物纱线是什么原料组成,即分析织物是属纯纺织物、混纺织物,还是交织物。鉴别纤维一般采用的步骤是先决定纤维的大类,属天然纤维素纤维,还是属于天然蛋白质纤维或是化学纤维。再具体决定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