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科学教学教材

上传人:youn****329 文档编号:136733548 上传时间:2020-07-01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1.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外科学教学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中医外科学教学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中医外科学教学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中医外科学教学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中医外科学教学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外科学教学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外科学教学教材(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医外科火针烙法砭镰法针灸法,外治法,火针烙法 砭镰法 针灸法,针火烙法,定义: 是指将针具烧红后烫烙病变部位,以 达到消散、排脓、止血、去除赘生物等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古称燔针焠法。,常用火针,平头、尖头、带刃等粗、细部同的多种铁针,消散尖头铁针,引流平头或带刃铁针,适应症,甲下瘀血、疖、痈、赘疣、息肉以及创伤出血等,用法,外伤引起的甲下瘀血,可用开窗术治疗。选用平头粗细适当的铁针,烧红后点穿指甲,迅速放出瘀血,患指疼痛即刻缓解,一般不会引起指甲与甲床分离; 疖、痈表浅者,平头粗针烙后,针具直出或斜出,脓汁自流,亦可轻轻挤出脓汁,不必放入药线; 赘疣、息肉患者,切除病灶后,用烙法可烫治病根;

2、 创伤患者用平头针粗细适中的平头针,烧红后灼之即刻止血,注意,治疗时应避开患者的视线; 烙时,火针应避开大血管及神经,不能盲目刺入; 手、足筋骨关节之处,用之恐焦筋灼骨,造成残废; 胸肋、腰、腹等部位不可深刺; 头为诸阳之会,皮肉较薄,禁用; 血瘤、岩肿禁用; 年老体弱、大病之后、孕妇等不易火针。,砭镰法,定义: 现多是用三棱针或刀锋在疮疡皮肤患处的皮肤或黏膜上浅刺,放出少量血液,使内热蕴毒随血外泄的一种治疗方法;俗称飞针。 作用: 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排毒泄热、扶正祛邪,三棱针,适应症,急性阳证疮疡。如下肢丹毒、红丝疔、疖疮痈肿初起、外伤瘀血肿痛、痔疮肿痛等。,用法,局部常规消毒,用三棱针或

3、刀锋直刺患处或选特定部位的皮肤、黏膜,令其微微出血。刺毕,用棉球按压针孔。 红丝疔患处用挑刺手法,于红丝尽处刺之,令微微出血,继而沿红丝走向寸寸挑断。 下肢丹毒及疖、痈初起,用围刺针法,用三棱针围绕病灶周围点刺出血。,注意,无菌操作; 击刺时,宜轻、准、浅、快,出血量不宜过大,应避开大血管和神经,刺后可再敷药包扎; 头面颈部不宜施用砭镰法; 阴证、虚证以及有出血倾向者禁用。,针灸法,包括针法和灸法。灸法是用药物在患处燃烧,借着药力、火力的温暖作用,可以温阳祛寒、活血散瘀、疏通经络、拔引蓄毒。如此肿疡未成者易于消散,既成者易于溃脓,既成者易于生肌收口。 古代常用灸法,现在常用针法。灸法常配合针刺

4、治疗来提高疗效。,银针,医院常用的银针,适应症,针刺:累疠、乳癖、湿疮、瘾疹、蛇串疮、脱疽、内痔术后疼痛、排尿困难等。 灸法:肿疡初起坚肿,特别是阴寒毒邪凝滞筋骨而正气虚弱,难以起发,不能托毒外达者;或溃疡久不愈合,脓水稀薄,肌肉僵化,新肉生长迟缓者。,用法,针刺:采取远离病变部位取穴,常用泻法,不同疾病取穴不同。 灸法:,明灸,单纯用灸绒做艾柱置于皮肤施灸。宜引起灼痛,使皮肤发生水泡,现已少用。 隔物灸,捣药成病,或切药成片,上置艾柱灸之。,雷火神针灸:用艾绒配伍其他药物做成的艾条,隔纸燃烧。,豆豉饼灸、隔姜、蒜灸:疮疡初起毒邪壅滞之证,取其辛香之气,行气散邪; 附子饼:气血俱虚、风邪寒湿凝滞筋骨之证,取其温经散寒、调气行血; 雷火神针灸:风寒湿邪侵袭经络痹痛之证,取其香窜经络,祛风除湿。,用法,用法,灸柱的大小,壮数的多少,须视疮形的大小和疮口的深浅而定。 目的:使药力达到病所,以痛者灸至不痛、不痛者灸至觉痛为止。,注意,针刺一般不宜直接刺于病变部位; 疔疮等实热阳证,不宜灸之; 头面为诸阳之会,颈项接近咽喉,灸之恐逼毒入里; 手指等皮肉较薄之处,灸之更增疼痛; 针灸的同时,根据病情应内治、外治等法共同施治。,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