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模拟考试2 新人教版必修1.doc

上传人:xinsh****encai 文档编号:136724284 上传时间:2020-07-0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9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模拟考试2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模拟考试2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模拟考试2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模拟考试2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模拟考试2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模拟考试2 新人教版必修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模拟考试2 新人教版必修1.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年一轮必修一模拟考试2一、选择题读某山岳景观示意图,完成以下2题。1形成图示山岳景观的地质作用主要是( ) A冰川侵蚀作用 B流水溶蚀作用 C风力侵蚀作用 D流水沉积作用2该山岳景观所分布的我国高原地区具有的特征是 ( ) A地表形态千沟万壑 B地表崎岖不平,森林覆盖率高 C降水较丰富,地表水较丰富 D地质灾害频繁发生3下列关于火山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火山由火山口与火山锥两部分组成 B破坏后的火山口呈半封闭状态C火山锥一般由多次火山喷发形成,上部坡度较缓,下部坡度较大D火山锥是由火山碎屑物质和喷涌出来的岩浆在流动过程中堆积而成的读我国四条山脉迎风坡的年降水量与海拔高度(图中各山脉

2、最大年降水量的高度不一定是山顶高度)关系图,回答以下2题。4图中的四条线中,反映秦岭降水状况的是 A. a B. b C. c D. d5在我国,具有类似于da山脉的年降水量地域变化规律的现象是 A.煤炭资源分布 B.气温水平变化 C.经济发展水平 D.地表高低起伏 人们通过对地震波的研究,认为地球内部是圈层结构。完成以下2题。6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是 ( ) A地震发生时的地面变化 B通过打深井获得的信息 C由地震波的速度变化而形成的不连续界面 D通过卫星遥感技术获得的信息7莫霍界面是 ( ) A地壳和地幔的界线 B地幔和地核的界线 C岩石圈和地幔的界线 D上地幔和下地幔的界线8有关岩石圈

3、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岩石圈属于地壳的一部分,是由岩石构成的 B岩石圈属于上地幔的一部分 C岩石圈与生物圈关系密切 D岩石圈的上部是软流层9在地下2 900千米处,纵波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可推测地球的内部圈层中为液体的是 ( )A软流层 B下地幔C外核 D上地幔图3中,甲、乙两处景观所在地是我国著名旅游胜地。读图回答以下2题:10游客在甲景观地可普遍观赏到A.奇松、云海 B.石林、石芽C.椰林、孤峰 D.森林、冰川11.两地地貌形成主导外力作用与岩石组合正确的是A.甲物理风化风力侵蚀砂岩B.乙物理风化风力侵蚀砂岩C.甲化学风化流水侵蚀石灰岩 D.乙化学风化流水侵蚀石灰岩12图

4、中虚线范围内的地貌是 A风蚀谷 B冰蚀谷 C张裂谷 D断层谷埋藏在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地下水为承压水。承压水能够自由上升的海拔高度称为承压水位。承压水位相同的各点的连线称为等水压线。承压水含水层上部的隔水层底面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的连线称为含水层顶板底面等高线。下图为“某区域承压水勘察站等值线(单位:米)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以下2题。13勘察站点处的承压水埋藏深度是 ()A2米 B8米C10米 D12米14勘察站点四处可能出现自流泉的是 ()A B C D15下列的叙述正确的是( )A火星属于远日行星 B水星是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C太阳系和银河系是同级别的天体系统D太阳系的主体是九大行星、小行星、彗

5、星、流星体和星际物质2010年1月,海地发生73级地震,几十万人遇难;同年2月智利发生88级地震,数百人丧生。图3为两次大地震震中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以下2题。16两次大地震 A震中都位于太平洋沿岸 B震中都位于两大板块交界处 C能量源自地球内部 D遇难人数的多少取决于震级的大小17图中甲、乙两区农业发展条件的相同点是 A地域狭小,耕地规模小 B终年光照充足 C雨热同期 D全年降水分配均匀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以下2题。18靠近水源、受水患影响最小的居民点是 ()A B C D1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居民点最容易发展成城镇B站在M山顶可以通视图中的所有居民点C图中河流干流从西北流向东南D

6、由居民点取近道攀登M山忽上忽下较耗体力 如图,中心点的经纬度为(105E,30N),虚线为地球自转线速度等值线。据此回答l415题:20图中地球表面、四点纬度的大小关系为 ( ) A B C D21下列关于图中中心点所在地形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该地形区的主要植被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水系呈向心状分布 C1月气温比同纬度其他地区低 D等高线数值大体上从中心向四周递增22如图是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及海拔高度关联图,根据图中 a、b、C、d各点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a点和b点的线速度相同,因此它们的纬度一定相等Bc点的线速度最大,故其纬度一定最高C同纬度的两地,海拔越低的地点,其自转

7、线速度就越大D海拔高度相同,低纬度地区自转线速度大于高纬度地区 读“l815年印度尼西亚大松巴哇火山爆发后火山灰厚度分布图”,回答以下2题23根据火山灰厚度的分布情况,可推测火山爆发期间的盛行风是 A东北风 B西北风 C西南风 D东南风24大松巴哇火山频繁爆发的主要原因是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 位于板块的消亡边界 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处 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处 A B C D 下图是“某年4月份的某日天气系统的垂直剖面图”,其中甲(110E,40N)、乙(120E,45N)是近地面的两地点。读图完成78 题。25下图能正确表示控制甲、乙两地的天气系统是 ()26甲、乙两地在此天

8、气系统影响下,天气状况最可能是 ()A甲地炎热干燥;乙地晴朗少云,气温日较差小B甲地晴朗少云,气温较低;乙地多狂风暴雨C甲地此时多西南风;乙地此时多东北风D甲地沙尘漫天,大气能见度差;乙地阴雨连绵二、填空题27与其他行星相比较,地球的条件是非常优越的.首先,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加上自转周期与公转周期适当,使得全球能够接受适量的太阳光热.整个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约为15,适于万物生长,而且能够使水在大范围内保持液态,形成水圈.而水星和金星离太阳太近,接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分别为地球的6.7倍和1.9倍,表面温度达350和480;木星、土星距太阳又太远,所获得的太阳辐射的能量仅为地球的4%和1%,表面

9、温度是-150和-180;更远的二颗行星的表面温度则都在-200以下,环境条件十分严酷。 (1)为什么水星和金星表面温度很高,而天王星、海王星表面温度很低?温度过高或过低对生命形成、发展有什么影响? (2)地球在太阳系中独特的优越条件是 。 (3)想一想,如果自转周期与公转周期不适当,对生命活动会产生什么影响?28下面是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做的两个实验,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实验一:在模拟土坡上,堆放510厘米厚的粗细不均的沙土,再在坡面上方浇注水流。 实验二:用玻璃刺成箱体,在风的入口附近堆放大小不均的沙粒,用电动吹风机向里吹风。 (1)写出实验一观察到的现象。 (2)实验二中风力不同所吹

10、扬起的沙粒有何不同?当停止吹风时,沉积物分布有何规律? (3)这两个实验证明了自然界的何种现象?29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处地貌是 地貌,它是由 作用形成的这种地形在地区常常见到。 (2)甲、乙、丙三处易出现涌泉的是 。 (3)试在右图中绘出丙处地下岩层和地貌的形成演变过程,并加以说明。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B2D3C 4A5C6C7A8C 9C10A11D12 13D14A15B16C17A18A19D20A21C 22D 23D24A25B26D解析第7题,该图是锋面气旋的剖面图,根据北半球的气温分布特点和气旋运动方向可知,甲处锋面应为冷锋,乙处应为暖锋,且两锋面的移动方向应为逆时针

11、方向,故B正确。第8题,此时为4月份,甲、乙两地均位于我国北方,甲地正处于冷锋控制下,且此时锋前暖气团较为干燥,故会有大风、沙尘天气;乙地处于暖锋锋前,应出现连续性降水。二、填空题27(1) 主要与它们同太阳的距离有关。水星、金星距太阳近,接受太阳辐射多,所以温度高;天王星、海王星则距太阳远,接受太阳辐射少,所以温度低。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生命的产生和发展,如果温度过高,则由于热扰动太强,原子根本不能结合在一起,也就不能形成分子,更不用说复杂的生命物质了。如果温度过低,分子将牢牢地聚集在一起,只能以固态和晶体存在,生物也无法生存。(2)具有适宜的温度 (3)自转或公转周期过长,则白天或夏天升温过高,夜晚或冬天降温过低,无论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生命活动的形成和发展。28(1)若沿某条线方向浇注水流,会形成小沟谷,并不断加深。若在整面上随意浇注,则会沟壑纵横,坡面破碎。 (2)风力越大,吹扬起的沙粒越多。当停止吹风时,颗粒大的先沉积, 颗粒小的后沉积。 (3)以外力作用(流水和风力的侵蚀、沉积作用)为主形成的地貌 (答案合理即可)29(1)冲积扇 流水堆积 河流出山口(2)乙(3)见下图:- 11 -用心 爱心 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