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4年合肥市市区初中毕业学业体育考试实施

上传人:长**** 文档编号:136716779 上传时间:2020-07-01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327.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2014年合肥市市区初中毕业学业体育考试实施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最新2014年合肥市市区初中毕业学业体育考试实施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最新2014年合肥市市区初中毕业学业体育考试实施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最新2014年合肥市市区初中毕业学业体育考试实施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最新2014年合肥市市区初中毕业学业体育考试实施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2014年合肥市市区初中毕业学业体育考试实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2014年合肥市市区初中毕业学业体育考试实施(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 年市市区初中毕业学业体育考试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中央和省委文件精神,深入贯彻学 校体育工作条例 ,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进一步加 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建立和完善 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考试评价制度,促进学校体育工作科学化和规 化建设,发挥体育考试在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中的积极导向作用,不 断提高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质量,引导青少年学生养成积极、科学 锻炼身体的习惯,培养青少年学生良好的体育精神和意志品质。 二、体育考试围和对象 凡报考我市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五年制高职的初中的应 届、往届毕业生,均须参加初中毕业学业体育考试(以

2、下简称“体 育考试”) 。 三、体育考试项目、时间、地点和成绩评定 (一)体育考试项目 根据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颁布实施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 准确定体育考试项目。体育考试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 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测试容为基本容。男女生各进行3 个项目的考 试,其中必考项目1 项,选考项目2 项。 1、必考项目:男生1000米跑,女生800 米跑。 2. 选考项目: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掷实心球,跳 绳、篮球运球、足球运球,考生须从中选2 项。分组情况如下: A 组: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B 组:坐位体前屈、掷实心球;C 组:坐位体前屈、跳绳;D 组:坐位体前屈、篮球运球;E 组:坐 位体前屈

3、、足球运球;F 组:立定跳远、掷实心球;G 组:立定跳 远、跳绳; H 组:立定跳远、 篮球运球; I 组:立定跳远、 足球运球; J: 掷实心球、跳绳;K:掷实心球、篮球运球;L:掷实心球、足球 运球; M:跳绳、篮球运球;N:跳绳、足球运球;O:篮球运球、 足球运球。考生在报名时注明所选考的项目,项目一旦确定不得更 改。 (二)体育考试时间、地点 体育考试由市教育局统一组织,考试时间为2014年 4 月 21 日 4 月 25 日。 考试设 4 个考点,分别设在一中(滨湖区)、八中 (政务区)、一六八中学东校区(新站区)和四十五中工业区分校。 考生以学校为单位参加考试,具体时间以考试秩序册

4、为准。 因天气等原因无法如期进行考试,考试时间另行通知。 (三)体育考试的成绩与评定 体育考试满分为40 分,其中必考项目20 分,选考项目各10 分,计入考生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总分。 体育考试成绩设4 个等级: 40 33 分为 A 等级, 32 24 分 为 B 等级, 23 16 分为 C 等级, 15 分及以下为D 等级 ,作为初 中毕业综合素质评价中“运动与健康”方面的重要实证材料之一。 四、免考与缓考的规定 (一)免考 1、因肢体残疾丧失运动能力(须有残疾证) 的考生, 可申请免 考。免考的证明材料存入考生升学档案。经审核属实,因肢体残疾 丧失运动能力被批准免考的考生,按满分计入中考

5、总分。 2、因伤、病长期免修体育课,但未丧失运动能力,或因意外事 故确实不能参加体育考试的考生,可申请免考。患心血管、呼吸系 统疾病的学生,应当申请免考。经审核批准免考的考生,免考的证 明材料存入考生升学档案,体育考试成绩按体育考试总分的70% 计 分。 3、学校负责免考考生初审,初审后将申请免考的考生在学校公 示栏公示不少于5 个工作日,无异议后将相关材料报至区教育主管 部门复审。由各区汇总后,于3 月 11 日统一报至市教育考试院审 批。此时间之后,考试之前,因伤、病或意外事故等原因,造成无 法参加体育考试的考生,由学校初审上报,区教育主管部门复审并 汇总后,于考试当天在考点现场办理免考手

6、续。各考点在体育考试 完成后,将免考考生进行汇总,报送至市教育考试院。 4、申请免考需提供的材料:2014年市市区初中毕业学业体 育考试免考申请表 (附件 3) 、残疾证或病历(县级以上医院疾病 诊断证明书)、学生健康档案等。因肢残丧失运动能力的考生,各区 教育主管部门在审批时,必须安排专人对学生进行目测,并由目测 人签字。 (二)缓考 、因伤、病或意外事故等原因暂不能参加考试的考生,可申 请缓考,由所在学校统一办理缓考手续。申请缓考的考生,由考生 本人填写 2014年市市区初中毕业学业体育考试缓考申请表(附 件 4) ,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由家长、班主任、体育教师签字,学 校初审后,于考试当

7、天报考生所在考点进行确认。 2、考生体育考试当天,在进行考试检录前,突发疾病或意外, 应及时向本校带队教师提出缓考申请,经考点领导小组批准,可予 以缓考。各考点在体育考试完成后,将缓考考生进行汇总,报送至 市教育考试院。 3、因伤、病或意外事故等原因,目前处于康复阶段,无法判断 是否可以参加体育考试的考生,可先选择体育考试选考项目。考试 当天如仍未恢复,可以在其参加考试考点,向本校带队教师提出缓 考或免考申请,经考点领导小组批准,可予以免考或缓考。 4、免考或缓考仅限一次,且不得申请单项免考或缓考。 5、体育考试缓考于4 月 30 日上午 在八中 举行。缓考严格按正 式考试的要求进行,考生不得

8、改变原选考项目。 五、考试规则和评分标准 (一)考试规则 1、800 米、 1000米:在塑胶田径跑道上进行,20 人一组, 站立式起跑(听鸣哨) ,每人限跑一次,如跌跤或其他因素而未跑到 终点的以实际成绩计分。 2、坐位体前屈: 受试者两腿伸直, 两脚平蹬测试纵板坐在平地 上,两脚分开约10 15 厘米,上体前屈,两臂伸直前,用两手中 指尖逐渐向前推动游标,直到不能前推为止。受试者应匀速向前推 动游标,不得突然发力,两腿不能弯曲。测试计的脚蹬纵板沿平面 为 0 点,向为负值,向前为正值。记录以厘米为单位,保留一位小 数。连续测试两次,取最好成绩。 3、立定跳远: 在沙坑或土质松软的平地上进行

9、,受试者两脚自 然分开站立,两脚原地同时起跳,不得有垫步或连跳动作。丈量起 跳线后缘至最近着地点后垂直距离。每名考生连续跳两次,以最远 一次计分。如两次均犯规,补跳一次作为最终成绩。 4、掷实心球: 测试时受试者站在起掷线后,两脚前后或左右开 立,身体面对投掷方向,双手举球至头上方稍后仰,原地用力把球 投向前方掷出。如两脚前后开立投掷,当球出手的同时后脚可向前 迈出一步,但不得踩线。丈量起掷线后缘至球着地点后缘之间的垂 直距离。每名考生连续掷两次,以最远一次计分。如两次均犯规, 补投一次作为最终成绩。 5、跳绳: 20 人一组,受试者将绳的长短调至适宜长度,听到 开始信号后开始跳绳,动作规格为

10、正摇双脚跳绳,每跳跃一次且摇 绳一回环(一周圈) ,计为一个。听到结束信号后停止,测试员记录 受试者在 1 分钟的跳绳个数。每人测试一次。测试单位为个。 6、篮球运球:受试者在起点线后持球站立,听到出发口令后, 按图中所示箭头方向单手运球依次过杆。发令员发令后开表计时, 受试者与球均返回起终点线时停表。测试中篮球脱手后,如球仍在 测试场地,受试者可自行捡回,并在脱手处继续运球,不停表。测 试过程中出现以下现象均属犯规行为,并取消当次成绩:出发时抢 跑、运球过程中双手同时触球、膝盖以下部位触球、漏绕标志杆、 碰倒标志杆、人或球出测试区域、未按图示要求完成全程路线、通 过终点时人球分离等。每名受试

11、者测两次,记录其中成绩最好一次。 如两次均犯规, 补测一次作为最终成绩。以秒为单位记录测试成绩, 精确到小数点后1 位,小数点后第2 位数按非零进1 原则进位。 7 、 足 球 运 球: 受 试 者站在起点线后准备,听到出发口令后开始向前运球依次过杆,不 得碰杆。受试者和球均越过终点线即为结束。发令员发令后开始计 时,受试者与球均返回终点线时停表。测试过程中出现以下现象均 属犯规行为,取消当次成绩:出发时抢跑、漏绕标志杆、碰倒标志 杆、故意手球、未按要求完成全程路线等。每名受试者测两次,记 录其中成绩最好一次。如两次均犯规,补测一次作为最终成绩。以 秒为单位记录测试成绩,精确到小数点后1 位,

12、小数点后第2 位数 按非零进 1 原则进位。 (二)评分标准:见附件1。 六、有关要求 (一)体育考试是促进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青少年 学生积极进行自身锻炼的有效手段。各县(市)、区教育主管部门、 各学校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把体育考试与 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学校体育 工作在学校教育中应有的作用,促进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评价体系 的建立。 (二)各县(市)、区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要把关心学生健康放 在第一位,实行中考体育安全工作责任制,制定并落实初中升学体 育考试工作应急预案,提高安全防意识,做好安全防准备。考生要 按规定参加初中三年的常规体格检查

13、,同时要和每一个学生家长对 学生的健康状况进行确认,要教育学生和家长,实事,不隐瞒学生 疾病情况,切实消除安全隐患。对不能参加剧烈体育运动,特别是 患心血管、呼吸系统疾病的学生,要坚决实行免考。所有参加体育 考试考生的在报名及选择体育选项时,必须要由家长签字确认。 (三)各初中学校要高度重视体育考试工作,成立由校领导、 体育教师、教务人员、校医、班主任等参加的体育考试工作领导小 组,认真学习相关文件、规则及考生须知(附件2) ,遵守各项 培训、考试时间,分工明确,职责到人。要结合体育考试特点及本 校和学生的实际,指导好学生选项,做好家长来电来访工作。科学 有效地安排好考生考前练习和训练,做好安

14、全防措施,严防出现伤 害事故。 各学校要精心组织送考,确保体育考试工作安全有序进行。 (四)各考点要成立体育考试考务工作机构,制定安全保障预 案,设立医疗救护点,配备较齐全的医疗急救设备,并与当地医疗 急救中心保持联系,准备专用救护车辆,保证学生在考试中的安全。 确保体育考试考务、保卫人员、器材、场地布置等各项工作的落实。 要加强对考生、 考务人员的安全教育和体育设施的安全检查与管理, 避免因管理不到位而发生安全事故。有直系亲属参加体育考试的人 员不得参加体育考试考务工作。 各县(市)教育主管部门应依据本工作方案,结合实际,制定 实施办法,组织好体育考试,并将体育考试方案报市教育考试院备 案。

15、 附件: 1、2014 年市市区初中毕业学业体育考试评分标准 2、2014 年市市区初中毕业学业体育考试考生须知 3、2014 年市市区初中毕业学业体育考试免考申请表 4、2014 年市市区初中毕业学业体育考试缓考申请表 5、2014 年市市区初中毕业学业体育考试免考汇总表1 6、2014 年市市区初中毕业学业体育考试免考汇总表2 7、2014 年市市区初中毕业学业体育考试缓考汇总表 附件 1: 2014 年市市区初中毕业学业体育考试评分标准 项目 分数 1000 米800 米 项 目 分 数 坐位体前 屈(厘米 ) 立定跳远 (米) 掷实心球 (米) 跳绳 (个/1 分 钟) 篮球运球 (秒

16、) 足球运球 (秒) 男女男女男女男女男女男女男女 20 330324 10 19. 2 19.3 2.50 1.9 9 12.4 7.8 180 172 9.4 12. 0 7.5 8.1 19 340331 18 350338 9 16. 1 16.7 2.41 1.9 1 9.6 7.2 140 133 12. 8 14. 8 9.4 12. 3 17 356345 16 403352 8 12. 2 12.9 2.29 1.8 0 8.4 6.8 122 115 14. 6 18. 2 10. 7 14. 2 15 410358 14 418406 7 7.4 8.2 2.13 1.6 6 7.0 6.4 97 91 17. 1 22. 2 12. 2 17. 1 13 427415 12 435423 6 1.2 2.2 1.93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