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练习卷实验部分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6715829 上传时间:2020-07-0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期末练习卷实验部分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期末练习卷实验部分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期末练习卷实验部分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期末练习卷实验部分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期末练习卷实验部分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期末练习卷实验部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期末练习卷实验部分(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期末练习卷324下表是某同学在探究某种物质熔化规律时记录的实验数据。由实验数据可知:(1)该物质是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加热9min时,该物质处于_态;(选填“固”、“固液共存”或“液”) (3)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_。选填(“升高”或“不变”)时间/min0123456789101112温度/-4-3-2-100000123430小明想用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室提供了如下器材:厚为2mm的玻璃板;厚为8mm的玻璃板;直尺;光屏;两个完全相同的棋子A、B;白纸。白纸棋子A棋子B玻璃板图20(1)实验前小明应选用的玻璃板是 。(选填器材前的序号)(2)开始实验

2、,如图20所示,小明在玻璃板前放好棋子A,然后在玻璃板后面移动棋子B,当棋子B与棋子A的像完全重合时,移去棋子B,在此位置放一光屏,光屏上看不到棋子A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_像。(选填“虚”或“实”)(3)做完实验后小明总结了一些关于平面镜成像的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A将棋子A向玻璃板靠近,A的像就变大B将棋子和像所在的位置用直线连接,连线跟玻璃板垂直 C当棋子与玻璃板的距离为10cm时,像和物相距20cm D将玻璃板换成平面镜,虽然成像更清晰,但不利于进行成像特点的探究31小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21所示,其中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

3、m刻度线处,光屏和点燃的蜡烛分别位于凸透镜的两侧。(1)小刚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1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直到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该像是 的实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 (2)小刚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3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直到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该像是 (选填“倒立”或“正立”)的实像。这个实验现象能够说明 的成像特点。(选填选项前的字母)A照相机 B幻灯机 C放大镜图210102030405060708090100cm(3)小刚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40cm刻度线处,他从透镜的右侧向左看,通过透镜可以看到烛焰 的像。(选填“倒立”或“正立”)石景山 丙图16甲乙23

4、图16中 是矫正近视眼的光路图(填“甲”或“乙”);图16丙是 反射(填“镜面”或“漫”)。28为了模拟汽车超载和超速带来的安全隐患,小明选用小车、斜面、木板、钩码、木块等器材进行了如图20所示的实验探究,请回答下列问题:图20乙h2甲h1丙h2F图24序号钩码总重G/N钩码上升高度h/m测力计拉力F/N测力计移动距离s/m机械效率/%120.10.80.383.3250.11.80.392.6 380.12.80.3(1)实验中,通过比较小车推动木块距离的远近,来判断小车动能的大小,这种常用的实验方法是 (选填“控制变量法”或“转换法”)。(2)为了研究汽车的超速问题,实验中应选择图20中

5、进行比较,得到的结论是:小车的质量一定时,速度越大,则动能越大,安全隐患越大。(3)为了研究汽车的超载问题,实验中应选择图20中乙、丙进行比较,得到的结论是: 。图2121F1/N0123450.20.40.6L1/m629小华通过实验探究杠杆平衡时动力和动力臂的关系。实验过程中,保持阻力、阻力臂不变,在杠杆水平平衡时,测出每一组动力臂L1和动力F1的数据,并利用实验数据绘制了F1与L1的关系图像,如图21所示。请根据图像推算,当L1为0.1m时,F1为 N。31小阳同学利用如图24所示的滑轮组做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被提升物体所受重力的关系”的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1)在实验过程中,小

6、阳应 拉动弹簧测力计。(2)请你计算出第三次实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保留一位小数)。(3)根据实验数据可得:使用同一滑轮组提升重物时,被提升物体所受重力越大, 。39(2分)影响水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水的温度水的表面积水上方空气流动速度。利用装有水的烧杯、滴管、两块小玻璃片,请选用一个常见的物品设计实验证明:水上方空气流动速度大时蒸发快。写出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东城2如图14所示,用打气筒向瓶内打气,当塞子跳起来时,可以看到瓶内出现白雾,说明水蒸气_(选填“汽化”或“液化”)成了可以看到的小水滴。在这个过程中,气体膨胀对外做功,温度降低,内能_(选填“增大”或“减小”)。(2分)海淀图19乙

7、甲F30用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滑轮组有两种绕线方法。小明采用了如图19甲所示的绕线方法组装滑轮组,小乐采用另一种绕线方法组装滑轮组。(1)请帮助小乐在图19乙中画出滑轮组的绕线。(2)实验中他们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实验序号钩码重G/N钩码上升高度h/m绳的拉力F/N绳端移动距离 s/m机械效率小明140.12.30.2260.13.40.288.2%小乐350.11.90.387.7%470.12.60.389.7%小明第1次实验中,有用功为 J,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保留1位小数)(3)综合分析小明和小乐的实验,可得结论:使用同样的滑轮组,提起的钩码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 。(

8、选填“高”或“低”)丰台231实验台上有组装好的实验装置,如图18所示。另外还有质量均为50g的钩码一盒(十个)、质量不同的滑轮三个(图中未画出)。小丽用上述实验装置和器材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三、表四所示。表三: 序号动滑轮重 G动/N钩码重G/N钩码上升高度h/m绳的拉力F/N绳端移动距离 s/m机械效率/%10.10.50.20.340.473.520.110.20.60.483.330.120.21.10.490.9序号动滑轮重 G动/N钩码重G/N钩码上升高度h/m绳的拉力F/N绳端移动距离 s/m机械效率/%10.120.21.10.490.920.1520.21.150.487

9、30.220.21.20.483.3表四:(1)分析表一中数据,小丽认为:对于同一动滑轮,所提升的钩码越重,机械效率 。(2)分析表二中数据,你的结论是:提升相同钩码时, 。(3)分析表中数据可知,F,排除测量因素的影响,主要原因之一是: 。(1)大;(2)动滑轮越重,机械效率越低;(3)存在摩擦 35.小姗同学在体育课上练习中考体育考试项目之一“篮球运球跑”。在练习前,她给篮球打气稍微多一些,在练习过程中,由于篮球反弹过高,小姗控制不好篮球,她认为“篮球的反弹高度只与篮球里的气压有关”,请你利用刚才的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小姗的观点是错误的。将篮球举到不同的高度下落,观察篮球反弹的高度(其他正

10、确表达也可)怀柔26小安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焦距为10cm的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2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至68cm刻度线处,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14所示。0102030405060708090100cm图14请结合此实验完成下列问题:(1)图14所示的实验现象能够说明 的成像特点。(选填选项前的字母)A照相机 B幻灯机 C放大镜(2) 保持透镜在50cm刻度线处不动,如果想在光屏上得到更小的清晰的像,应进行的操作是 。(选填选项前的字母)A将蜡烛左移,光屏左移 B将蜡烛左移,光屏右移C将蜡烛右移,光屏左移 D将蜡烛右移,光屏

11、右移(3)保持透镜在50cm刻度线处不动,若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45cm刻度线处,在透镜的右侧可以观察到烛焰清晰的 的像。(选填选项前的字母)A倒立放大 B倒立缩小 C正立放大 怀柔41用如图26甲所示的滑轮组提升物体A,在匀速竖直提升物体A的过程中,卷扬机加在绳子自由端竖直向下的拉力F为600N,拉力F做功W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26乙所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90%,不计绳重和滑轮与轴的摩擦。 求:(1)拉力F做功的功率P; (2)物体A上升的速度A; (3)物体A的重力GA。W/J图26乙t/s102010628412 8 6 4 2 10 12卷扬机FA甲 24小明利用如图13的实验

12、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请根据实验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图13白纸C蜡烛A蜡烛B透明玻璃板E支架(1)在竖立的玻璃板E前点燃蜡烛A,用未点燃的蜡烛B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至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移去蜡烛B,在此位置上放置一光屏,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 像(选填“虚”或“实”)。(2)当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时,A的像的大小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25在探究海波和石蜡的熔化规律时,小娜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回答下列问题。时间/min0123456789101112海波的温度/40424446484848484848505356石蜡的温度/40414244464748495152545659(1)在海波和石蜡这两种物质中,属于晶体的是_;(2)该晶体的熔点是_;(3)当该晶体的温度为56时,它处于_态。(选填“固”或“液”)26小华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如图14所示,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