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第5单元14小马过河(教案)

上传人:长**** 文档编号:136713343 上传时间:2020-07-01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224.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第5单元14小马过河(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最新第5单元14小马过河(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最新第5单元14小马过河(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最新第5单元14小马过河(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最新第5单元14小马过河(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第5单元14小马过河(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第5单元14小马过河(教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4 小马过河 文 本 分 析 本文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小马帮妈妈把半口袋麦子驮到磨坊去 的时候,一条小河挡住了去路。小马一时不知所措,便去问老牛,老牛 说河水很浅,而松鼠说河水深得很。妈妈叫小马亲自试一试,小马终于 蹚过了河。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别人说的是不是对的,要动脑筋思考, 只有亲自试一试,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全文共 8 个自然段,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进行叙述, 顺应儿童的心理, 巧妙设置悬念,情节跌宕起伏,能引发儿童思考。本文对话精彩,尤其 是对话时的提示语鲜明地展现了人物的心理变化和性格特点。这些对话 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揭示事理。 教学中,要重视朗读训练和指导,引导学生体会不同角色说

2、话时的 不同心情和语气,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本内涵。 同时,注重语言表达的训练,鼓励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复述故事,大胆表 达。 教 学 目 标 1. 认识“棚、驮”等 13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坊”,会写“愿、意” 等 8 个字,会写“愿意、麦子”等11 个词语。 2. 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读出恰当的语气。 3. 能用提供的词语讲故事。 4. 能根据课文内容,说出自己的简单看法。 教 学 重 点 1. 正确读写生字词。 2. 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课 时 安 排 2 课 时 1. 认识“棚、驮”等13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坊”,会写“愿、意”等8 个字,会写“愿意、麦子”

3、等11 个词语。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1. 认读生字新词,会写生字词。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 激趣导入。 (课件播放动物过河的视频)引导学生观看,思考:一匹小马也想过河,可 是他遇到了困难。他会怎么过河呢? 2.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思考质疑。 预设: 小马为什么过河?小马是怎样过河的?小马最终过河了吗? 二、初读课文,多元识字 1. 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完后将要求会认的字多读几遍。 2. 合作读:同桌互相读一读,有不会读的字,互相帮一帮。 3. 交流识字方法: 你是怎样记住生字的?同桌互相说一说,看看谁的方法更

4、 好。 4. 指名认读生字,教师重点指导。 (1)(课件出示词语)学生认读。 马 棚 pn 驮 tu 到磨 m 坊 f n 挡 dn 住伯 b 伯很 浅 qi n 立刻 k 突 t 然试 sh 试前蹄 t 既 j 然唉 i (2)易读错的字:“棚”是后鼻音,韵母是“en”不是“on”;“驮” 是三拼音节,“试”是翘舌音;“唉”是四声。 (3)多音字:在“磨坊”一词中读“f n”,在“乐坊、作坊”等词中也 读“f n”。在“街坊”一词中读“ f n”。 (4)去掉拼音齐读生字,再多形式认读、巩固。 5. 结合汉字特点,指导识记字形,了解字义。 (1)联系字义来识记字形:棚、磨、挡、伯、浅、刻、蹄

5、。 (课件出示“马棚、磨坊、马蹄、伯伯”图片)学生齐读“棚、磨、蹄、 伯”;学生边做“挡、刻”的动作,边读生字;学给“浅”找反义词(深)。 借助偏旁理解字义, 识记字形。如, “棚”的木字旁表示搭建棚子的材料, “朋”表示读音;“石磨”是一种粉碎工具,以前是用石头做的,所以“磨”为 石字底;“浅”与水有关,所以是三点水;“刻”与刀有关,所以是立刀旁;“蹄” 与脚有关,所以是足字旁等。 (2)编口诀识记。 驮大马驮东西突狗(犬)从洞穴(穴)中“突”然钻出 (3)偏旁归类识字:“叹、唉”都是口字旁。 (4)扩词识记。 浅:浅水 浅显 深浅 交情浅刻:立刻 刻苦 刻字 刻舟求剑 试:试验 考试 尝试

6、 试一试既:既然 既是 既往 既成事实 (5)熟字相加识记。 木+朋=棚马+大=驮麻+石=磨土+方=坊穴+犬=突足+帝=蹄 6. 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开火车读,抢读生字。 7. 指名读一读文中带有生字的句子,学生评议。 三、明确要点,指导书写 1. 课件出示要求会写的字,指名读并口头给生字组词。 2. 教师指导书写。 (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生字, 说说自己觉得哪个生字容易写错;交流互动, 师生共同找出易写错的字,教师示范书写。 (2)重点指导。 半包围结构,不要写成上下结构。第二笔竖撇起笔重,收笔 轻,包住“心”。“心”不宜写大。 上部是“”,第二横最短,第三横最长且落在横中线上, 第三笔竖

7、下面不要超出第四笔横;下部撇挨着第三笔落笔,撇、 捺要舒展。 左右两部分起笔位置比较一致。 右边第三笔是撇折, 第四笔 撇穿插到左边言字旁下面,最后一笔是右点。 左窄右宽。“扌”的提抵横中线;第五笔横宜短,最后一笔是悬针竖,起笔 重,收笔轻。 (3)学生描红、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4)同桌互相交换书写作品并评议。教师选择有代表性的作品集体讲评。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过渡: 同学们还记得读课题时你们提出的三个问题吗?你是否找到了答案? 现在让我们带着这三个问题再来读一读课文吧。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后分小组交流。 2. 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题卡。 一天,小马帮妈妈的时候,一条小河挡住了

8、去路,小马去 问老牛,老牛说,而松鼠说。小马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只好跑 回去问妈妈。妈妈叫小马,小马。 3. 学生分小组用大家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 五、回顾交流,作业设计 1. 教师适当总结本课时的教学内容,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 2. 引导学生交流收获。 (1)同桌之间交流一下好的识字方法,互相读一读生字、生词。 (2)摘抄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3. 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同步巩固练参见“世纪英才丛书学案反馈手册”,阅读提升练参见 “英才好阅读”丛书) 1. 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读出恰当的语气。 2. 能用提供的词语讲故事。 3. 能根据课文内容,说出自己的简单看法。 1. 理解课文内容,体

9、会人物的心情和说话的语气,读好对话。 2.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习表达自己的观点。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 创设情境,复习旧知。 (1)教师设置“小马过河”的情境:小马站在河的一岸,河中共有14 块搭 石,搭石上分别写有本课的13 个会认字和 1 个多音字。教师指名认读生字,每 读对一个字,小马就向前迈一步,直至全部读对后小马成功过河。 (2)(课件出示词语)教师读,学生听写,然后同桌互评互纠。 愿意麦子应该伯伯立刻突然掉下 为难四周吃惊认真脚步难为情 2. 导入新课。 师:大家还记得小马过河中有哪些动物朋友吗?(老马、小马、老牛、 松鼠。)这些动物朋友对小马过河有哪些帮助呢?让我

10、们继续学习课文小马过 河。 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过渡:同学们,你们帮妈妈做过事吗?做过什么事呢?(指名说)真好,说 明你们已经长大了!小马也长大了,也能帮妈妈做事了。他能帮妈妈做什么事呢? 1. 学习第 1、2 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小马愿意去帮妈妈做这件事吗?你从哪里知道的? (课件出示句子)小马连蹦带跳地说:“怎么不能?我很愿意帮您做事。” “连蹦带跳”是什么意思?谁来做做这个动作?(指名做)从这个词语中 你体会到小马怎样的心情?(高兴。) “怎么不能”是什么意思?(当然能。)这句话要读出怎样的语气?(反 问。) “您”字说明了什么?(小马对妈妈很有礼貌。) 谁能边做动作边读读

11、小马的话?(指多名学生读) (2)妈妈的问话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商量、询问的语气。) (3)分角色朗读第 2 自然段:师生合作读、男女生合作读、同桌互读。 过渡: 小马很乐意帮妈妈做事。他能不能顺利地把事情做好呢? 2. 学习第 36 自然段第一次过河。 (1)教师朗读第 3 自然段,学生边听边想:小马遇到了什么困难?他 是怎么想的? (课件出示句子)小马为难了,心想:我能不能过去呢?如果妈妈在身边, 问问她该怎么办,那多好啊!可是他离家已经很远了。 理解“为难”。小马为什么感到“为难”?他心里是怎么想的? (“一条小河挡住了去路” “河水哗哗地流着”、妈妈不在身边、“离家已 经很远了”,

12、小马不知道能不能过去,真为难啊!) 你平时有没有遇到为难的事?跟大家说一说。(指名说) 指导朗读: 读好问句和感叹句,读出小马犯难的心理。 过渡: 正在小马为难的时候,他遇到了谁?他是怎么做的? (2)指两名学生分角色朗读第4 自然段,读后师生共同评议。 朗读指导: 小马的话既要体现礼貌, 还要读出疑问的语气。 河水刚没老牛 的小腿,所以老牛觉得过河是件很容易的事,老牛对小马说话时很肯定很干脆。 (课件出示插图一)指导学生结合图片理解“刚没小腿”。 过渡: 小马听了老牛的话会怎么做呢?它能顺利过河吗? (3)自由读第 5 自然段,思考: “立刻”是什么意思?你能给“立刻”换个意思相近的词吗?(

13、马上、立 即。) 小马听了老牛的话, 想都没想,就准备蹚过去,可是松鼠却把他给拦住了, 这是为什么呢?(松鼠认为河水很深,小马过河会被淹死。) 听了松鼠的话,小马有什么反应?(吃惊。)小马为什么很吃惊?(老牛 说河水很浅,而松鼠却说河水很深。) 想一想:老牛说河水很浅,松鼠的伙伴为什么会淹死在这条河里? 指导朗读:根据提示语,揣摩人物说话的语气。 如 “(松鼠)拦住他大叫”, 读时语调稍高, 语速稍快,读出十分着急、 担心的语气, 可联系插图二帮助体会。 接下来松鼠“认真”地说,通过“认真”这一提示语,想象松鼠说话时的表情、 语气。“小马吃惊地问”,可想象小马吃惊的样子并做出吃惊的表情,读出小

14、马 的疑惑。 指名分角色朗读第5 自然段。 过渡:老牛说河水浅, 松鼠说河水深。 河水到底是浅还是深?小马会怎么做 呢? (4)齐读第 6 自然段,思考: “连忙”和文中的哪个词语意思相近?(立刻。)“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写出了小马怎样的心理? (为难。) 小马仔细想过老牛和松鼠的话了吗? (没 有。)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小马只是叹了口气,便决定回家问妈妈。) “唉”是小马的叹气声, 他为什么会叹气?谁来读读小马的话?(指名读) 小结:老牛说河水很浅,松鼠说河水很深。小马不动脑筋想一想,也不敢鼓 起勇气试一试,所以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只好回去问妈妈。 3. 学习第 7 自然段。 (1)学生自由

15、读,思考:小马跑回家去,他是怎样和妈妈说的?妈妈又是 怎样回答他的? (2)分角色朗读,体会小马和妈妈的心情。 (课件出示第一组对话)指两句学生朗读。 妈妈问他:“怎么回来啦?” 小马难为情地说:“一条河挡住了去路,我我过不去。” A.妈妈的话要用怎样的语气来读?小马的呢?(妈妈的话要用亲切而奇怪的 语气来读,小马的话则要读出难为情的语气,声音稍低,注意省略号的停顿。) 小马为什么会难为情呀?指名回答。(小马开始兴致勃勃地答应帮妈妈做事,现 在却返回了家,没能把麦子驮到磨坊,他多不好意思啊。) B.从小马的话中你能体会到他的难为情吗?(能。“”表示小马说话断 断续续,这是难为情的表现; 两个“

16、我”字说明小马说话吞吞吐吐, 很不好意思。) (课件出示第二组对话)指两名学生朗读。 妈妈说:“那条河不是很浅吗?” 小马说:“是啊!牛伯伯也这么说。可是松鼠说河水很深,还淹死过他的伙 伴呢!” 朗读指导:老马的这个问句是个反问句, 通过反问的语气强调了那条河是很 浅的。小马说话时心情是很纠结、很委屈的,因为牛伯伯说河水很浅,可松鼠偏 说河水很深,让他不知道怎么办才好,要读出为难的语气。 (课件出示第三组对话)师生分角色朗读。 妈妈说:“那么河水到底是深还是浅呢?你仔细想过他们的话吗?” 小马低下了头,说:“没没想过。” 妈妈亲切地对小马说: “孩子,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 不行的。河水是深是浅,你去试一试就知道了。” A.妈妈没有直接告诉小马答案, 而是连着问了小马两个问题, 妈妈的话应该 怎么读?(妈妈善于引导孩子思考, 妈妈说话的语气十分温和与慈祥,朗读时声 音不能高,语速不能快,体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