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规定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教学设计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6710249 上传时间:2020-07-0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9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法律规定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法律规定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法律规定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法律规定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法律规定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法律规定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法律规定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教学设计(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法律规定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确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尊重他人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能力: 理解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具有一致性的关系,学会全面地看待问题。知识:知道法律的内涵及我国法律的本质,了解我国公民权利与义务的一致性,知道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二、重点、难点:重点: 法律是特殊的行为规范,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难点:法律是特殊的行为规范,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三、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活动体验法、活动探究法。四、课前准备:1收集有关日常行为规范,并通过分类让学生初步了解法律的特殊性。2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及其相关知识。五、教学

2、流程:环节一:情景导入 自主感悟播放动画:动画中配有下面的对话声音。风筝:我要像小鸟一样自由自在的飞翔。 绳子:不可以的。风筝:为什么? 绳子:你会回不来的风筝:我要飞的更高,飞得更远绳子:不行!危险、危险让学生思考,风筝的美好愿望是什么?(能像鸟儿一样在天空中自由自在的飞翔,飞的更高更远);但是风筝的美好愿望能实现吗?为什么不能?(不能,因为受到绳子的约束)风筝的命运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学生谈启示。教师导入:在生活中,我们每做一件事,都会受到一些行为规范的约束,法律就是通过规定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来规范人的行为的。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探讨这个话题。(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喜欢的动画导入课题,既可吸引学生

3、的注意力,并且让学生在感受风筝受绳子约束的同时,联想到生活中没有绝对的自由。)环节二:师生互动 合作探究第一版块 法律是特殊的行为规范教师过渡:同学们,在生活中也有一些绳子约束我们的行为,这个绳子就是我们的行为规范,你知道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行为规范吗?活动一:【观察与了解】一天中,你曾经历或直接感受到哪些有关衣、食、住、行、学习、文体活动等方面的规范?这些规范,哪些属于道德的?哪些属于纪律的?哪些属于法律的?产生约束范围实现手段道 德学校的纪 律法 律引导学生分析归纳这三个方面各是怎么产生的?他们的约束范围和实现手段又分别是什么?从而让学生认识到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设计意图:让学生从

4、生活中找出更多约束我们的规范,并进一步分类,引导学生概括出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活动二:【庭审现场】教师过渡: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明白了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接下来请同学们看一段视频: 播放视频:案件 议一议:中共中央决定给予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并移交司法机关处理,说明了什么? 让学生小组展开讨论,此问题具有开放性:学生可能会说,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也可以会是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都是正确的。在经过合作探究之后,让学生概括出法律的含意: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一种特殊行为规律。教师

5、小结:在我国,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法律代表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以我国法律的本质是工人阶级及其领导下的广大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而在阶级社会里,统治阶级掌握国家政权,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制定了法律,当然是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奴隶社会,是奴隶主掌握国家政权,封建社会地主阶级掌握国家政权等等)。所以在阶级社会里,法律的本质是掌握国家政权的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设计意图:此处以小结的方式来点出我们法律的本质与法律的本质,由于本课内容较多,时间紧,教学时只能分清重点与非重点,做到详略得当。)第二版块 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教师过渡:我国法律代表人民的利益,那么它是怎样具体维护人

6、民利益的呢?让我们从法律规定公民的权力和义务来探个究竟。 1. 教师展示4幅图片:图1:学习,图2:巡逻,图3:购物,图4:劳动。 想一想,说一说。1.图1、图3、图4中的公民在享有什么权利?图1、图2、图4中的公民正在履行什么义务?2.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还享有哪些权利、履行哪些义务呢?权 利义 务人身方面 人身自由权利(最基本的),包括生命健康权;人格尊严,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姓名权尊重和保护他人的人身权利 政治生活方面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首位);政治自由(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批评建议权维护国家统一,保卫祖国安全,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教师小结:法律上的权利,是

7、指法律赋予公民享有的某种权益。义务是指法律上规定人们应该履行的责任。(设计意图:由点到面,让学生了解自己所享有的权利与履行的义务,从而在生活中能够明白该享有的权益与履行的责任。)第三版块 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教师过渡:我们知道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那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是怎样的呢?展示Flash动画“权利与义务”。 学生共同感悟,小组交流,组内展示。并找代表发言。(设计意图:通过形象的动画,点击权力,都争,点击义务都推,让学生进行讨论,得出结论。)教师在学生感悟思考之后,概括归纳,得出结论: 第四版块 依法行使权利 自觉履行意义务教师过渡:我们明白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那我们又应该如何行使权利

8、、履行义务呢?接下来让我们走进小强和小明,看看二者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行 为 分 析n 某中学八年级(6)班小强,为了报复同学小明,就在班级同学QQ群中,捏造事实说他与班上的女同学谈恋爱,弄得两人都抬不起头来。小明找他理论,小强还理直气壮的说:“我是在行使自己的言论自由的权利,你管不着。”小明一气之下,找了几个同学将小强痛打了一顿。n 小组合作探讨:n (1)小强的观点正确吗?为什么?n (2)小明的做法对吗?他应该怎么办?小组合作探讨:请运用有关法律知识,让学生小组合作探讨。最后归纳出怎样正确行使公民的权利。公民行使权利时要做到以下三点:(1)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行使。(2)不得

9、超越宪法和法律许可的范围,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3)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非法侵害时,有权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但必须采用合法的方式,按照法定程序进行,不能采取非法手段。(设计意图:注意三贴近的原则,运用学生身边的事例来进行分析,这样学生感觉到亲切,同时感觉到容易理解。)2. 教师过渡:权利和义务二者紧密相联,要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需要我们每一位公民自觉履行义务。那么我们又该怎样自觉履行义务呢?也许大妈的故事会给我们一定的启示。教师播放视频:大妈自制购物袋免费发放提倡环保 学生进行交流分享:结合材料谈谈,我们青少年应如何向大妈学习,自觉

10、履行义务?教师归纳得出:公民履行义务要做到(1)凡是宪法法律提倡鼓励的,积极去做。(2)凡是宪法法律提出要求的,必须去做。(3)凡是宪法法律所要禁止的,坚决不做。教师总结:在今后的生活中,同学们要自觉运用法律规范自己的行为,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自觉履行法定的义务。(设计意图:运用视频大妈为了提倡环保,以实际行动带动人们自觉的去履行义务,同时以点带面,让学生概括出法律提出要求的,必须去做;禁止的坚决不做。)3. 全课知识点已经学完,此时让学生回顾整理,自行盘点:课件出示知识树: (设计意图:安排这一环节,一是让学生对全课所学知识有一个系统的整理,并在大脑中形成知识网络,二是让学生能清晰的看出本课

11、的重点所在。)环节三: 走进生活在某中学门口,经常有一些不法分子拦截该校的学生,索要钱物。你遭到拦截如何解决?小组讨论,解决问题。(此环节具有开放性,学生方法会很多,只要合忽情理都可以,但是老师也要随时评价,随时指点,以给学生一个正确的引导。)环节四:制作法律宣传卡1.做一做: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设计法律宣传卡,把今天所学到的知识告诉身边更多的人。(提示给学生:可以画一幅画,也可以是顺口溜,可以是本课的知识点,总之形式不限,非常有创意的小组会有奖励哟!)(设计意图:采用制作法律宣传卡的形式谈收获,以改变传统的做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2.教师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要自觉运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自觉履行法定的义务,做一个知法、懂法、守法、护法的好公民。3.最后:欣赏法律 我们的好朋友)课堂在歌声中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